四、立言立德先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坟山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055
颗粒名称: 四、立言立德先辈
分类号: K82
页数: 3
页码: 248-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古山镇大坟山村立言立德先辈的情况。其中包括成慈、成品两公传略、慈善为公的应熙敬等。
关键词: 大坟山村 先辈 传略

内容

1、成慈、成品两公传略
  成慈公从事农商兼屠工,成品公以农商为业,二公勤俭持家,忠诚守纪,置得大业。慈公据有良田万把,品公亦置田七千把。两公平时乐善好施,并关怀宗族大业。两公曾同心合力倡造宗祠,私助纹银,建造宗祠中厅三间。后又乐助县城“育婴堂”,慈公助田贰百秧,每年交租银一十五元(银元);成品助田八十秧,每年交租银陆元。两共折合稻谷二千一百斤。曾受县府嘉奖,颁发匾额一块,曰“乐育英才”,高挂宗祠中厅。两公也曾于村内砌石板路,东西两条,两公善于好事之精神,永垂后代。由于两公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学习文化,但他们对于文化的重要性总是耿耿于怀,年老时一直吩咐下代要读书学文化,于是留有名言“稼穑承先业读书启后贤”,要求子孙后代不做白身人。
  2、慈善为公的应熙敬
  熙敬公(又名金好),自幼务农,闲习经书,待人诚恳。家虽富有、而平易近人,凡事让人几分。终生助人为乐,慈善为怀。
  民国期间曾任保长十二年。凡遇抓壮丁、皆事先通知,免得被抓,凡纠纷争执,全以秉公处事,排解人间怨气,重归和好。熙敬公关怀集体,首创救火“水龙”;兴建“瑞灏公祠”、重修老厅;倡筑后山城;兴建大麦塘岸,栽树、养竹、美化村貌。熙敬公亦乐善好施;建凉亭、造桥、铺路均不惜纹银而助之。某年,曾贫人身逝、无钱葬身,公则施舍棺木不取分文,熙敬公教儿孙多做善事。熙敬公虽逝已久,而芳名留于后裔垂传不休。
  解放后,1950年秋本村和其他四个村一共五个村合并为第五村,开展土地改革,邻村有人企图把他家划为“地主”,但是,根据共产党的土改政策,他家既没有田地出租,反而有田地租进来种,每年还要交出租粮,并且他家有四人光荣参加人民解放军,并存有荣誉军人家属证,因此,他拿着军人家属证,去芝英区委找指导员(区委书记),向他说明情况,指导员听了情况说明以后说:你把手伸出来给我看看。指导员看了他的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后,马上说:你是十足的劳动人家,你家又没有土地出租,你根本没有条件评上地主,与地主搭不上边,你放心回去好了。

知识出处

大坟山村志

《大坟山村志》

志是一村的历史、是知识的宝库、科学文化的结晶。是一村的古今总览,是一部承先启后的传世著述,它具有资政、教化、存史的三大功能,使之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对于激励今人、启发后代都有重大的意义,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衷心祝愿社林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同心同德创造更大的功绩,载入新的史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古山镇大坟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