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后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94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5
页码: 17-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大后村的农业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生产关系变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技兴农、林业、副业等。
关键词: 永康市 大后村 农业

内容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更
  生产关系的变更,主要是土地大型农具所有制的变更。1953年以前土地,大型农具为私有制。土地改革之前大部分土地为地主、常产、庙产所占有。1951年土地改革,按照《土地改革法》评定阶对成份,村中定为地主的3户,富农的4户,余者都是贫下中农。分田时分进户人均1亩,抽出户人均1.1亩,虽然没收地主、常产和富农多余的土地分给贫下中农,但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
  1954年农业合作化,土地、耕牛等入社参加分红,土地、耕牛等大型农具为股分制。
  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取消土地、耕牛等分红,为集体所有制。
  1981年把由生产队集体经营的土地承包户经营,但土地所有权不变。
  第二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放之后共产党执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工作,土改之后,就发动农民大力兴修水利,是年新开了外四围塘、里新塘,疏浚并加深加大所有的池塘。
  1952—1954年,与山西、下杜曹村合建和平水库。水库的大坝为土坝,坝高7.3米,入雨面积0.5平方公里,蓄水面积40亩,库容量13.4万立方米,受益田亩1000亩。建水库的所需土地、劳力、资金按受益田亩合理负担,永康县水利局适当补贴。1977年三渡溪水库建成后,和平水库的用水权归大后所有。其时建造水库尚无机械,挖土、运输、筑坝完全靠人工劳动。为解决用水问题,农民们积极性很高,几个冬春奋战在工地上,做到小雨小雪不停工。
  合作化,公社化时期,党和政府把兴修水利工作抓得更紧,全县兴建若干个中小型水库’劳动力由县里统一调配,每个劳动力年负担15日义务工,我村也曾抽调大批劳动力先后参加了太平水库、大桥水库、皇坟水库、三渡溪水库、青山口水库、上黄水库、杨溪水库、治理永康江建设的劳动。派出去的劳动力由水库记分,参加生产队分红。喝水不忘掘开井人,今日用上幸福水,是先辈们血汗的结晶。
  水渠的建设是水利配套工程,和平水库建之后,从排水口向下游挖了条灌溉渠。三渡溪东干渠开通后,引三渡溪水注入和平水库,于是和平水库终年绿水盈盈、碧波荡漾,大后村即使晴上百天不成灾。
  2000年冬至翌年春,全村土地大平整后,在各畈都建了机耕道,机耕道两侧建水泥三面靠的排灌渠,是年建成三面靠排灌渠6327.6米,既节约了用水,更方便了灌溉。
  荷溪,在洪水泛滥时,常患水灾,冲毁堤岸、冲毁良田,整治荷溪,加固堤防,也是我村重点水利工程之一,解放后曾先后垒石筑堤约300余米,保护了沿溪农田。
  农田建设
  农田建设,在1956—1981年集体化时期有山改田、地改田、溪滩改田三个项目,其中项山改田42亩,六百溪滩改田30亩。
  农田基本建设最大的工程是2000年冬和2001年春的平整土地项目,该工程总投资1320519元,市开发办公室资助60%,村负担40%平整土地514亩,建筑宽3米的机耕道17条全长6327.6米,机耕道两侧建三面靠水渠6327.6米,渠道建筑物1568处,30米倒虹吸一处。使田成方,路纵横,渠成网。现代农田示范方。
  第三节 科技兴农
  科学种田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解放前国家科技落后,农业科技更落后。种田完全沿袭祖先相传的一套耕作技术,并无创新。解放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科技的创新推广,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试验,推广成功的科技成果,上世纪末,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意识加强,并且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对农业科技的推广非常热情,学科学用科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文就耕作制度植物栽培、植物保护、肥料施用、农机具改良等几个方面的科技推广情况作简单的归纳。
  传统的耕作制度为三熟制,即前熟稻,后熟秋作玉米,三熟套种绿肥,此耕作至今改革不大,但变化良多。传统水稻品种:早熟的有金华早,产量低种植面积少,中熟的有黄杆胡,但也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不多,迟熟的有三百粒秆长易倒状,生长期长,易受高温干旱。解放之后51—52年推广黄光头,株毛簇成熟期比三百粒提前半个月,产量比老品种高,上世纪60年代的63—64,又引种了广陆矮、珍株矮等新品种,改高秆为矮秆,改浓株稀植为稀株密植。65年推广连作晚稻早翻晚,到上世纪的75年推广杂交晚稻。主要品种有协优十号,汕优十号等。粮食亩产后熟超前熟,一般亩产800—900市斤,全年亩产比公社化时期翻了一番多,21世纪初,又引种了双季的超级稻,据说亩产吨粮田。
  后熟从前种植玉米为主。玉米品种以哈眼、小粒黄,亩产在200斤左右。上世纪70年代引进了杂交玉米旅曲等新品种。亩产有600—700斤左右,自从推广杂交水稻以后,玉米已很少有种植。原因是种水稻比种玉米省工省肥省力。
  育秧进行了多次改革。传统育秧方法是冷水浸种,水秧,上世纪的6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温室催芽,改水秧为半旱秧,80年代,推广药物浸种,半旱秧田,薄膜覆盖育秧,晚稻两段栽培育秧。
  三熟,红花草,在旧社会至新社会的60年代,品种基本上是满地红。平湖子,大桥子很少种植,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优良品种未引进,老品种产量很低。上世纪的70年代供销社去产地采购了新品种,售给生产队,并且推广施用磷肥,开沟排水等新技术,使红花草的产量比前增产了4.5倍。
  植物保护。从前人们不懂农业科技,对于植物的病虫害无法防治,用在田头插妇女的鞋头驱邪,但这种迷信的方法是徒劳的。上世纪的50年代,推广点螟蛾灯,诱蛾杀虫,拔白稻穗挖稻根等方法除虫,以后推广使用农药杀虫。开始用的农药以“六六六”粉为主,这种农药残毒较多,70年代禁止使用,科研部门发明了诸如钾氨磷、1605、杀虫双、乐果、速灭菊脂、井岗霉毒等等许多种化学杀虫、杀菌制来防治病虫害。
  肥料在上世纪的60年代之前,施用的是农家肥,土杂肥,诸如栏肥、炉灰、人肥、草木灰、饼肥(桐饼、菜子饼、豆饼)、塘泥等。直到60年代后推广使用化肥,先是肥田粉、以后又有石灰氮、氨水、尿素、碳氨、磷肥、过磷酸钙、复合肥等多种化肥。到上世纪的80年代提倡青稻杆还田,但到90年代农民怕吃力,把稻草放在田里烧灰了之。90年代后期农民种粮不重视许多田块连红花草也不种了。农田因有机肥减少,土壤肥力减退,团粒结构差,是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施肥提倡科学,一般重施基肥,轻施追肥,看苗追施肥料。
  农机具改革,千百年来农民耕地使用牛耕’人力掘土,灌溉水车踏水,脫粒稻桶打谷,运输靠肩膀,食米靠石臼石杵椿,磨麦靠人工推磨。直到上世纪的70年代全村还养有24头耕牛。随着科技进步,80年代农业机械不断进农村,拖拉机耕代替了牛力,抽水机取代水车,脫粒先是脚踏打稻机,后是机动打稻机,电动脫粒机,收割稻,粮食加工用碾米机取代了石臼,用小钢磨取代石磨。上述农机具的推广比原老式农机具工效提高了不知多少倍,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林业 副业
  林业,本村在土改前有常山和私山近40座,分别坐落于石湖坑、木渠坑、周坑、石湖口、上考、谏庄、岩渡里等村及本村的丘山。1951年,土地改革时’被石湖坑村的看山户过拨去15座约40余亩,被谏庄村过拨去2座约3—4亩,今留山,石湖坑的牛角尖、石湖口村的斜桥’桥外,上考村的蚊虫坑、吊虎垭,锁塘里壁,虎头岩前、木渠、谏庄、谏庄后院、周坑、岩渡里共15座,坐落于本村丘山有:项山、火烧山沿、汗3座。山上植被居山区者多马尾松、木禾等杂树,灌木丛柴料是主要植被。坐落于本村的低山以马尾松为主,次为桔、竹等经济林。1959年前,各山林木森然,遮天盖地。1959年国家号召大办钢铁及三年的食堂化,无论是远山还是近山,高山还是低山,大大小小的树都被砍伐烧成木炭送到小高炉作燃料炼铁和送到大食堂做饭。所有的山都毁成为荒山。现在山上的林木是1966年绿化的,或自然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子孙后代吸取1959年的毁林沉痛教训,但愿今后不再有如此荒唐事发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卫环境人人有责。
  种植业,本村历史上就有种植红糖的习惯,红糖是农户的一项重要收入。上世纪的70年代集体化期间,本村是产糖区之一,国家分配产糖任务,征购红糖。70年代至80个代初,年产糖150吨,冬季收获时要用10吨轧糖机2台,轧糖。最多时达150多吨。
  柑桔是上世纪70年代新兴的种植业,全村连荒丘、杂地上植桔200多亩,年产量约8000余担。
  西瓜,是上世纪的80年代新兴的种植业,年种植西瓜100余亩。西瓜是村民们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每亩瓜收入近千元,瓜收后又可种双季稻。大后人种西瓜有技术,产量高,味甜美,运销唐先、清溪等集镇。
  果苗嫁接,也是上世纪80年代新兴的种植业,村中有15户从事果苗的嫁接种植。苗木销往全市各地。
  养殖业,从前户养鸡鸭,养猪的习惯,旧时鸡鸭出售补贴家中油盐酱醋的开支。猪油是主要的食油。上世纪70年代公社化时期办过集体化猪场,上世纪的九进年代又出现了养殖业大户。
  水库和池塘养鱼为主,90年代承包给个人饲养。
  第五节 耕地面积变动
  1951年土地改革时全村230户(非农业人口16户),总人口830人,其中男405人,非农业人口150人。共有耕地979亩,其中水田893亩。
  从1954年起耕地面积的变动较大,减大于增。虽然山改田、溪滩改田、地改田比土改时增了约30亩,但减少的要比增的多。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一、建和平水库40亩,建三渡溪水库划拨出田7亩。
  二、1969年与下杜曹村合併生产大队时,因承担不起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自愿划拨出田24亩给下杜曹村。
  三、公路建设征用20亩。
  四、房屋建设包括乡、民宅等建设占用良田80亩。学校建设13亩。
  五、工业用地包括规划的工业区占用田50亩。现有承包耕地781亩,自留地55亩,比土改时净减99亩。
  解放后半个世纪来,人口大幅度地增长,耕地减少,由土改时人均1亩田降至今日的人均0.34亩田。幸而农业科技的发达,优良品种的推广,粮食亩产量成倍的增长,如今仍能使村民们吃饱饭且有剩余。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毁田容易,造田难,愿我子孙珍惜土地。

知识出处

大后村志

《大后村志》

本书记述了以毛泽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指针,本着厚今薄古的精神,既注重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十多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巨变史,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了这段历史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讴歌党的英明伟大,同时也注意保存宗谱中优秀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