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后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925
颗粒名称: 序三
页数: 2
页码: 4-5

内容

续谱修志,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件大事。《大后胡氏宗谱》始于宋代,历经10次修续,最近一次是父辈所修,过来已60余年,亟待补续。以前由于多种原因,难以顾及此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盛世修谱,正是时候。老年协会显台、德安热心关注,倡导修续,得到村两委会的大力支持。经编委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历时数月,现已成书,值得祝贺。
  《大后胡氏宗谱》,内容相当丰富,不仅记录了历史变革,世系繁衍,居址和人事变迁,且有大量人文史料,是研究大后发展演变历程的重要依据,是一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次续修,增编了大事记和近几十年来发展的概况等,合订成《大后村志》。她既保留了宗谱全部内容,又如实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父老乡亲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自然及移风易俗的艰难历程和光辉业绩;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国有史,村有志,可以借鉴得失,服务当代,启迪后人。现今,由于求学、就业、经商、办工厂等,在外地成家立业者,与日俱增。所修村志,可以促进他们爱乡之情,也使他们的后代,寻宗追祖,有史可稽。
  大后胡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远祖可追溯到三国时孙权的侍读、亲信,史称“六朝文学家”的胡综。其孙胡凤,辅佐东晋,曾任东阳(今金华)太守。胡凤的后代胡文质,乡荐入朝为官,后迁居永康龙山。此后,龙山胡氏,代出儒人,子孙相继登科进士,宋代“十八进士”流传至今。大后胡氏,从始祖行18公胡侲,移居应龙山,福6公胡奇,改名为大后,约800年历史,子孙相传,生息繁衍,成了现在400多户的大村,她为祖国建设哺育了大批人才,现有大、中专学历的150余人,有中、高级技术职称30余人,有的还在国外留学。
  现在的大后,充满生机,蒸蒸日上,发展潜力无穷,前途似锦。
  大后,地理环境优越,处于峡谷平原,村的东、南、西三面,良田成畈,村北有大片黄土丘陵,是产粮和多种经营的好地方。过去大多田地不属耕者所有,加之水利失修,常遭旱涝之患,沿溪两岸更是水灾频繁,祖辈村民常为衣食所困,靠勤耕、俭朴、不畏艰难过日子。现在,经几十年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面貌一新,农田旱涝保收,人民生活步入小康。近年,又投以巨资,平整土地,形成了“田成方,路纵横,渠成网”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为发展生产,具备了相当好的客观条件。
  大后,交通运输便捷。永东二线,宽敞的水泥公路穿村而过,可直通金、温、杭,周边村镇,公路纵横交错。
  大后村民勤劳、朴实、节俭,既能吃苦耐劳,又以助人为乐,以德为邻,有着传统的优良美德。在长期艰苦奋斗中,磨炼出了聪明才智,改革开放以来,又注入了新的活力,涌现了一批懂市场经济、有科技知识的农工商能手,他们是全面发展经济的领头人。
  大后的祖先们走过了漫长的昨天,我们经历了社会大变革、时代大进步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繁荣昌盛的明天。
  本人学识肤浅,嘱写此文,滥竽充数,深为内疚。不当之处,望乡亲和高朋批评指教。

知识出处

大后村志

《大后村志》

本书记述了以毛泽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指针,本着厚今薄古的精神,既注重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十多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巨变史,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了这段历史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讴歌党的英明伟大,同时也注意保存宗谱中优秀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松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