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800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529.55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章记述永康市亳塘村介绍了从私塾到完全小学再到初中以上教育的历史变化。
关键词: 永康市 亳塘村 文化教育

内容

第一节 私塾
  私塾,是我国旧时私人创办的学校,为“私学”之一种。有的由塾师私设学馆,有的由有钱人设立自家的家塾,也有由宗族开办,以祠堂、庙宇为读书的地方,为村人孩子就读。
  私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初入学的儿童一般以《三字经》、《百家姓》、《六言杂事》为教材,再高级一点就以《论语》、《诗经》等作为教材。只教语文,没有算术和社会科之类的课本。内容多讲忠孝节义和孔孟之道。
  清末至民国时期亳塘村曾由族祠聘请西席。相继创办过多届私塾,诸如村里的秀才应文燮和文楼村的程成炉等都曾在村私塾任教。
  私塾的教师称“先生”,都由老师自己烧煮铜罐饭,吃的菜由学生轮流供给。教书先生的工资很低,以半年为一届一届的先生钱一般是三百斤到四百斤(十六两官秤一斤,相当于575克)稻谷。吃饭、穿衣、工资都在这三至四百斤稻谷内。教书先生的地位也很低。一届教完,如果东家满意,可以继续任教。如果不满,那就解顾,没有工作保障。
  第二节 初级小学
  民国26年(1937),下亳塘村卖掉了蕃二常的部份常产,兴办了名叫育才小学的初级小学。次年,黄泥墈村也办起了一个名叫育才小学的初级小学,简称“初小”。后来又把育才小学改称为翁麓初级小学,这就是再后来的亳塘村校的雏型。
  初小只请一个教师,把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并在一个教室内进行复式教学。一年级只有语文一课,当时称“国语”。二年级开始,除国语外还有算术(数学)和常识。
  初级小学包括一至四个年级。先生吃的菜从四年级开始由学生轮流送给。一个学生送一天菜。轮到一年级的最后一个,又重新从头再送。送菜的标准很低,青菜、萝卜、豆芽、豆腐等粗菜,一般都是送四碗(小碗)。先生把学生所送来的菜不能全部吃掉,每碗菜都得剩下大半碗回还学生。这叫“回”。
  解放前,读书人很少,“目不识丁”。这些人称为“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在支持办好初级小学的同时,县文教科专门设立扫除文盲办公室(简称扫盲办公室),协助各乡村对无文化的成年人实施扫育工作。此后,这种专供成年人就读的夜校就应运而生。
  1951年,政府动员学龄儿童百分之百上学的同时,还发动社会上开办夜校扫盲班。亳塘村办了一个夜校,黄泥墈村也办了一个夜校,在扫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三节 完全小学
  不论公办、私办小学,要是一至六年级都全的称为完全小学。这样的完全小学或者光有五、六年级的高小,只有大一点的村庄才有。亳塘附近村庄的儿童要读高小就得到有四五年级的高小或完全小学去就读。当时亳塘附近只有两所高小,一所是设立溪岸的培文小学,一个是设在芝英的培英小学。这两所小学六年级只有一个班,约40人,所以当时读完高小毕业的人并不多,算是文化人了。
  解放后,从1951年开始,由县文教科接管了亳塘初级小学(村校),学生需交学杂费,村校的开支和教师工资统一由政府发放。1953年,寮前村创办了完全小学。1966年,亳塘村校增设五、六年级,定名为建华小学,成为完全小学。
  1996年,政府强调集中办学,亳塘小学被撤并。上亳塘、黄泥墈、桐岭头学龄儿童转入岘口小学上学,下亳塘、岩塔头泽塘下学龄儿童转入芝英小学就读。
  第四节 初中以上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前,永康只有两个初中,一个职校。两个初中,就是在城里的永康中学和在乡下(初在里麻车,后迁移古山)的日新中学,一个职校就是在城里西街的徐氏职业学校。能读初中的人要比读高小的少得多。当时永康全县没有高中。要读高中、师范,起码就得到金华就读。
  1956年,芝英开办永康第三初中,60年代中期芝英中学增设了高中部。从此,亳塘村民上初中、上高中多数就近到芝英中学和古山中学就读。
  到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九年制普及教育,各乡镇普通开办初中,每个人(除特殊的弱智儿童实在不能读书的外)起码达到初中毕业。并对过去利用祠堂、庙宇作校舍的危房逐步摒弃。筹资新建新校舍,学生的学习条件更好了。广大学龄儿童青少年读书的越来越多,现在初中生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上了初中,学业成绩能进入高中就读的基本上都进入高中上学。凡参加高考能达到招生成绩的,基本上进了大中院校深造。据2001年统计,全村(包括黄泥墈)大学毕业生已有60多人。

知识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亳塘村志第一册》

本志由村族编年史事、专志各卷组成,综叙村情,竖述史实。内容设亳塘记事、氏族系图、村民直传、丛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亳塘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