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手工业和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78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手工业和工业
分类号: F407.8
页数: 4
页码: 25-28
摘要: 本章记述永康市亳塘村以割蒙芯、铸锅等手工业闻名于世,也是永康铜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亳塘村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拥有多处古建筑和文物,如亳川公祠、应氏祠堂、志祥公祠等。改革开放以来,亳塘村人秉承着创业精神,开办了许多现代工业企业,如棒棒门业集团、金意达门业公司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亳塘村 手工业 工业

内容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
  田和地加在一起,平均每个人口不足0.5亩的农村,祖辈们就正确的选择了一条谋生之路——农忙种田,农闲做工。
  明朝初,居住里庵的应氏祖先,就远出千里外,到江苏的太仓做手艺了。祖祖辈辈是走这条路谋生的,故有“千秧八百,不如手艺随身”这句名谚。亳塘村有永康独一无二的副业。一是割蒙蕊,二是铸锅。割蒙蕊,是亳塘村的支柱产业。亳塘村铸锅的历史和就业人数、经营范围、经营业绩和工艺水平在永康的铸锅行业历史上占着很大的比重。
  亳塘村以自然村而言,各自又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诸如泽塘下村的做竹篮和走水(大宗商业贸易),桐岭头村的打猎,岩塔头的贩销药材,上亳塘村的补铜壶担,黄泥坳的糖换鸡毛(敲糖)。割蒙芯
  蒙芯,永康话叫蒙撑,德清人叫梗子,是溪滩上的蒙甘芯,就是当今缚蒙扫帚用的那种蒙芯。
  蒙芯的用途,用于浇蜡烛用的芯,在蒙芯上缠上灯草之后是蜡烛心。
  销售地点是德清县新市镇。当地人设有商行若干个,其中沈聚兴梗子行几乎是亳塘人的商行。由新市镇销往大江南北各省。
  蒙芯的产地:主要在浙江的瓯江上游的松阳溪、小溪、大溪、龙泉溪,飞云江上游、新安江上游的马金溪、常山港、蔡溪、江山港和天目溪、汾水港;还有福建的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江西的信江、昌江上游、饶二、金溪、上清;安徽的新安江、青阳江、徽水、舒溪等大溪的溪滩上野生的蒙甘。割蒙芯者向溪流所在地的乡、村或县一级承包割芯所有权支付给当地相应的承包款。承包契约(合同)一般一年一次。
  蒙芯收割期:按农时的廿四节气,逢立冬开始收割,到第二年春分停止收割,八个节气四个月。
  蒙芯的质量:芯梗,要求柔韧、洁白、无霉烂现象。梗的长短粗细均匀,梗越细小、越长为上品。粗而短的为下品,甚至是残品。芯的质量好坏取决于产地的溪滩的土质、气候和阳光。因为溪滩的这些因素都对蒙芯质量发生影响,故割蒙芯不是每块溪滩都能割到合格的蒙芯。凡质量上等的蒙芯滩上的蒙芯,行家在离所产地千余里之处的湖州新市,也能认得出这批蒙芯产在何处。江西上饶,饶二的蒙芯是上品。
  割蒙芯副业,起源于台州仙居,亳塘的割蒙芯始祖是志继、志印等。在清乾隆四十至五十年间开始,初是单家独户经营,以后逐步发展联户经营和雇工经营。到清末经营规模发展,出现了雇用二百多个伙计的大作头。这个大作头就是德字行的金桃公。随着生产的规模扩大,技术成熟,经营又懂市场行情,收入逐年增多,蒙芯的收益成为整个下亳塘村的主要收入。如今下亳塘的村民老住宅青砖墙,青瓦的一幢一幢的古楼房就是清朝末年,以割蒙芯的钱赚起来建造的。立招牌、商号、商标意识强:每一蒙芯大户都有自己的商号,在蒙芯上印上了大红招牌。如应广进号、应广源号、德记号、源昌号……。
  割蒙芯者,往往借赁庙宇祠堂当工场和仓库,并兼作宿舍的。收割期是寒冬,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天蒙蒙亮吃早饭。中午,饭是放溪滩上烧的。日落西山收工,把蒙芯担归工场。吃了晚饭后整理当天从溪滩上挑回的蒙芯缚小把,去掉头尖的蒙花。到晚上10点钟才能睡觉,天天如此。穿的是脚上一双草鞋,上身一件破短棉袄,腰间系一条蔴索,头上戴一个凉帽。不管霜冻多大,天天如此。早上过隔溪的溪滩去割蒙芯,赤着双脚,涉过结着薄冰的溪水过去。割蒙芯,又苦又累,但毫塘人自强发奋,不怕吃苦,不怕累。亳塘人十分珍惜前辈留下这份传家宝——创业精神。
  铸锅
  清光绪十五年(1890),亳塘村人创办的首家铸锅作坊锅炉,由应文龙在四十五都新渥开业。光绪廿九年(1903),由亳塘人开办的第二个铸锅作坊由应文贵在芝英百集开张。次年应文郎的家庭作坊相继开炉,亳川应氏的铸锅业在永康占了半壁江山。
  当时学铸锅手艺的当然不止这几个人。这几个是吃螃蟹敢闯人先的。应文贵在芝英做了几年,收入很不理想,就更换工场,迁到下亳塘,以亳川公祠当作场。应文郎也跟着搬迁,搬到黄坭坳,以志祥公祠当作场。亳塘和黄泥墈都是小村没有集市,只是工场租金便宜一些而已,想做出市面,难。
  第三次搬迁是1910年了。应文贵搬到方岩派溪,以文楼村人的一个祠堂当作场,办起了应发华锅炉厂;文郎也搬了,搬到胡库,办起了应大兴锅炉厂。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不但技术、工艺成熟了,经营思路成熟了,他们办作坊的位置找正确了。应发华,果然一天一天地发起来了,发得很火红。由家庭作坊发展到雇老师、叫伙计、带徒弟,人员扩充、产量扩大、销路扩远,红发一时。也正因为受到了启发,亳塘人从那时起,学铸锅的人多了。到民国20年(1931),亳塘村吃锅炉饭的人有上百人。应发华发了,造房屋,竖炉间,搬迁到自己的新厂区了。那时应大兴还没有大兴,连小兴都可能未达到。文郎的作坊又一次搬迁。这次搬迁是文贵搬出去的文楼村人的祠堂,接上文贵的老炉基。也可能是工艺技术成熟、经营思路合适,或者是交通地利的因素,过了几年应大兴也兴了。也应是受这二位叔伯兄弟的传奇式办锅炉办发财的影响,学锅炉手艺的亳塘人更多了。并向远路拓炉场,安吉、孝丰等地都有亳塘人经营的锅炉了。而且是有相当规模的炉场。在此同时,好手艺的老师傅、名扬锅炉界的人物也跟着出现。30—40年代的应新科,40—50年代的应德盛和应荣贵等等。他们的铸锅手艺全面,司炉、车头、煤帚样样精通,名气很大,工资收入也高。小作场的小老板是雇不起这些好手艺的老师傅了。随着高技术人员的大批出现,永康人的家庭式作坊锅炉来了一个大踏步向前,家庭作坊向工厂式靠拢,也可以称工厂了。发展到一个车间二只不倒翁炉。除夏季外,几乎天天开炉的工厂式生产了。50年代,江西、福建、安徽的江南和本省(除绍兴外)各地都有亳塘人的锅炉界行踪。到如今,徙居在江西、安吉、磐安、萧山等地的应氏子孙,有好大一部份是跟随着上代人做铸锅工在当地定居的。
  第二节 现代工业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割蒙芯,铸锅等有经营天赋的前辈因天时、地利与今日不同,看到今天的经营方式和规模,不得不赞叹,今天的铸锅炉不倒翁炉退休了。樟树做的手拉大风箱,给鼓风机代替了。走千家担铜壶担的打锡的在家门口办企业了,出现了一批有相当规模的现代企业。
  如今亳塘村人创办的现代工业,有的在村内经营,有的向外开拓。诸如飞跃铜管厂,银河公司,芝英(亳塘)衡器配件厂,发富液压件厂等等都上了档次,产品销往国外。浙江棒棒门业集团、金意达门业公司等上等级的企业,业主是鸡毛换糖人的子孙。难怪老百姓说:“赚外国人的钞票的企业都是打铜、钉秤鸡毛换糖出身的普通人”。
  现代工业,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无线电话、传真,信息收发十分便捷,发展迅速。
  个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消化了过剩劳力,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亳塘村志第一册

《亳塘村志第一册》

本志由村族编年史事、专志各卷组成,综叙村情,竖述史实。内容设亳塘记事、氏族系图、村民直传、丛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亳塘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