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村民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山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66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村民姓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村民姓氏的情况。其中包括前山杨氏、田洋吕氏、桑氏及其他姓氏等。
关键词:
前山杨村
村民
姓氏
内容
前山杨村,以杨吕两姓为主,此外尚有桑、胡、周、陈、朱、应、龚、徐、李等户主姓氏。
本地村民,都为汉族。
第一节 前山杨氏
杨氏源流 杨氏之先,郡望弘农,系出姬姓。公元前7世纪时,晋武公有个儿子名伯侨。其孙突,为羊舌大夫。突有5个孙子。第2个孙子肹,字叔向,晋平公时为太傅,食采杨氏,子孙因邑为氏。叔向生子名伯石,字食我。因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其他子孙逃于华阴,遂定居下来。华阴是弘农郡的属邑。弘农杨氏即始于此。
弘农杨氏,在历史上居官显要者很多。汉有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追杀项羽有战功,被封为赤泉侯。其曾孙杨敞,字君平,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其后裔杨宝子杨震,字伯起,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称关西夫子,又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名相。他拒贿时的“四知”名言流传至今,教育着千秋万代。唐大历中又有宰相杨绾,德高望重,可与东汉杨震媲美,是为婺州杨氏之祖。
杨绾的五世孙杨虎,又名杨逊,是五代后唐时的回图使。原居开封,后周显德末年避乱居吴越漾沙坑,既迁富春北部巨石界,又迁金华大云乡安期里竹马营,卒葬义乌县双林乡蜀山里之东晴山(在今赤岸)。生子杨衡、杨道。杨道,为宋朝散郎,从父徙居金华竹马营。杨衡,字守畅,为宋奉议郎,也从父徙居竹马营,卒后卜葬东晴山。杨衡的儿子杨瑱(百行1,《前川杨氏宗谱》写“震”),宋嘉定戊辰(1208)进士,任河南提刑按察副使,转迁兵部侍郎,敕令同提学编修,后辞归,由汴宦游浙之乌伤赤岸而占籍居焉。
杨瑱,生四子:仲成、仲用、仲文、仲武。仲成居赤岸,仲用居武义刘岩下,仲文迁永康县城西隅,仲武迁居永康杨公。至宋淳祐年间(1241~1252),千行1杨仲成的长子、万行5杨万明,任永康知县,后居永康前山杨。杨万明就成了永康前山杨氏的始祖。
前山杨村始祖杨万明,卜居前山杨(今前山杨上村)后,发族成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杨姓天下发房庠生,乾行7杨惟明又从前山杨上村徙居田洋庄相邻的地段,建房造屋,繁衍后代。他们与已在当地的吕姓村民共建前山杨下村。至清初,前山杨又有杨姓经常驻足于金竹降,至遗行80杨开叙才开始在金竹降定居下来。
排行字母 《前川杨氏宗谱》载,自杨瑱开始,前山杨氏的排行字母为:
百千万富贵 鲁禄盛荣昌
乾泰昇震泽 谦逊遗和顺
厚积庆丰亨 文章隆道德
繁茂发康清
这次编修村志,杨氏族人同声共议,又续增了以下一些排行字母,排列为:
鹏腾耀华业 国兴树伟才
传良继世长
前山杨杨氏,自万行发族,迄今发至章行,已历25代。
“四知堂”和“清白堂” 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前山杨村的杨氏宗祠(大常祠堂)正中,戏台上方高挂着一块巨匾,上书“四知望族”四个大字;三常祠堂(盛二公祠)也有同样的匾额。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灯笼上有的号“四知堂”三个红字,有的号“清白堂”三个红字。
义乌市赤岸镇第二村原来也有一座“清白堂”。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被全部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了赤岸镇第二村办公大楼,目前尚存当时“清白堂”的一对石狮。其他古建筑木料已被搬建到附近的戚继光纪念馆。
为什么前山杨村的杨姓和赤岸镇第二村的杨姓都有“四知堂”和“清白堂”呢?因为他们的先祖,是东汉时期的丞相杨震。
杨震(?~124)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人。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人称关西夫子,也是清正廉明的名相。他前半生教授学生,后半生出仕。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官职。杨震才学过人,廉洁奉公,他的事迹被列入史册,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杨震出身名贵之家。他的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就有战功,被封为赤泉侯。他的高祖杨敞,在昭帝时官至丞相,封为安平侯。父亲杨宝,通晓欧阳生所注释的《尚书》。
杨震50岁时,大将军邓骘听说他有才德召聘他出仕,推荐为茂才。经过四次调迁,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职。
杨震虽然身为高官,但是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当他到东莱郡赴任时,路过昌邑县。过去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当时正任昌邑县县令,前来进见。到夜深人静时,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送给杨震,以示谢意。杨震对他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你为什么这样?”王密说:“黑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坚决拒绝,王密惭愧地退了出去。
后来,杨震转任涿州太守。他的性格依然是公正廉洁,不受私情。他和子孙经常是粗茶淡饭。他不吃鱼肉,出门不骑马、不坐车而步行。亲友故旧有时劝他置一些产业,好留给子孙。他不肯接受。他经常说:“让后世都称他们为清官子孙,我把这个美名留给他们,难道还不丰厚吗?”(见1996年11月《工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全传》208~210页,《杨氏宗谱》也有记载)。
由此可见,“四知堂”和“清白堂”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官要清正廉明、不徇私情。为了永远铭记先祖杨震的教诲,并告诫子孙后代,所以杨震后裔聚居的村落都有立祠、挂匾、号灯的传统。
第二节 田洋吕氏
吕氏源流 吕氏之先,系出姜姓。相传共工氏的从孙伯夷协助唐尧掌管四岳(指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又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吕姓臣民则以国为氏。田洋庄吕氏,郡望河东,是居邑河东吕氏的分支。相传吕太公望后裔从唐代自河南徙居婺永,至明洪武二年自太平徙居衙后,再卜宅河东创业,聚族世居河头。明弘治年间(1488~1505),有洪行吕杰,又从河头迁居田洋庄(今前山杨下村)定居。自洪行至今已发族17代。
吕氏排行字母据《永康姓氏志》载,居邑河东吕氏的排行字母为:
詠和廉熙, 金洪昇时。 元亨颐泰, 萃鼎节基。
钟灵毓秀, 聚会英奇。 彝良显俊, 家政国维。
崇文志学, 广德隆师。 沾先世泽, 光宗耀祖。
惟嗣人为, 慈孝令恭。 士贤圣天, 慎修思永。
传之万年, 昭同日月。
第三节 桑氏及其他姓氏
桑氏清代有桑显荣迁来前山,在前山杨下村北部定居,佃种吕姓耕地,建房造屋,发族成村,定名为“上弄”(《南山桑氏宗谱》称“祥龙”)。
胡氏、周氏、陈氏、朱氏、应氏、龚氏、徐氏、李氏等,均因各种原因迁来前山杨村定居。
由于有些年轻村民长期在云南、贵州巡回流动镶牙行医,与那里的姑娘产生了爱情。70年代末,80年代初,云贵姑娘婚嫁前山杨村先后有10余位,前山杨上村占了大部分。那10几位少妇虽不是手足之亲,远隔家乡千山万水,但在前山杨村居住都非常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同胞姐妹。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