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46
颗粒名称: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7
页码:
74-80
摘要:
0
关键词:
桥头周村
民风
民俗
内容
喜庆 贺出生
贺出生:出生子女时要到岳父家“报生”,岳父母要送“娘家来”糯米,红糖、鸡蛋、肚秋等。亲戚朋友要“送鸡子篮”,即鸡蛋若干,肚秋布一二块。
贺三朝:孩子出生第三天,备牲礼祭祖宗,敬天地,并设宴请客,向亲友邻居分杨梅、糕果(用糯米粉包甜馅制成)。
贺满月:设宴请客,做“本月果”(即杨梅糕果)分送所有担(送)过“鸡子篮”的亲戚邻居。近年来已用馒头代之。
贺对周:孩子一周岁,俗称“对周”。设丰盛的宴席,请亲朋宾客,裹“对周粽”(粽形状是一头三角,头尖,以糯米包红枣或豆沙馅)分送亲友邻居。若担过“鸡子篮”,至少送二三十个。收受“对周粽”的亲友要回送鸡蛋(至少一双)或衣料、鞋、袜等。“对周粽”大多数由外婆家筹办。
祝寿
每逢生日,男女老少都要吃鸡子索面。有“吃过生日面,越来越康健”之说,用鸡蛋一双煮熟剥壳放碗内,上盛熟面条。煮面条时,不论面条多长,都不能切断,以讨圆满长寿之兆。
十岁(虚岁),外公外婆,娘舅都要送衣、鞋、帽、袜等礼物,亲友多送衣料。家主设宴请客,并用生日粽、熟猪肉一刀等回篮。二十岁、三十岁皆如此。四十岁因生活负担重一般不贺寿,有“贺三不贺四”之忌。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九十六岁即要贺百岁),寿仪更为隆重,杀猪、宰羊宴请亲友,请邻居吃生日饭(用秋豇和大米煮)。富裕的还放电影,请戏班做戏。祝贺者送寿酒、衣料、寿饰等。解放后,变旧式为新式,逢亲属生日,便送蛋糕、衣帽,欢聚一堂吃长寿面以表庆贺,酒后让客人带上寿蛋糕或馒头回家。
建房
“竖屋千年期”,民间建房历来都郑重其事,开基,上梁(栋桁)都要拣日子。
旧时竖屋,都是土木结构,根据竖造面积在一角定桩,叫定基,敷上石灰线后,就要挖几锄,叫“开基”也称“开工”。四角定桩,放柱藏盘,竖门槛,做狗洞时,都要给工匠包利市(红包)。做木开工也要拣日子。最隆重者为:
上梁,要请风水先生择吉日,亲朋邻居要给主人送礼道贺。送红包、米酒、杨梅糕果、贺联中堂火炮等。宾客需准时赶到。参加捧屋柱搬砖瓦,凑热闹。上梁时辰一到,鸣炮上梁,在梁上贴着“紫微拱照”、“福星高照”之类的横披。主人还要分糖果、发丁、响子等物品。
祭鲁班:上梁后当日设一副猪头鹅,一格糕,一格果,一坛酒,一灶豆腐,红包利市。祭礼时,墨斗,角尺,斧头在前,俗称“祭鲁班”。祭时敲锣打鼓放火炮,主人在新屋内设宴请客,答谢亲友,宴席中少不了麻糍。把“祭鲁班”的猪头鹅、糕果、米酒、利市让工匠带去,把响子分给客人。宴请入座有序,首席是石匠、木匠、泥匠。石匠打石基、泥匠奠基,木匠竖柱,以石为首,接着按辈分排座。
上灯:上梁当天晚上,挂上灯笼、米筛、手剪、镜、尺、响子一双,鸡笼一只(内装一只红毛大雄鸡)挂上茶叶谷米,绑在栋桁上,以招吉驱邪。三天后收灯,取下大雄鸡,主人继续养不杀,取名“千年鸡”——千年基之意。
归屋:归新屋一般都要请客,宴请亲友、匠人。归屋时,主人拿手秤先进屋,接着让扫帚、畚斗进屋,再就是米。用米升,装八分满的米。红包,放在米升上面。水,用水桶装三分满的水。碗筷,双数为好,放在水桶中。火炉一只等,搬新居时要先把以上东西,搬进厨房,然后其它的东西才能搬进去。
建房,在70年代前多以二层土木、砖木结构;80年代后全部是水泥钢筋结构的多层高楼,装潢美观考究。
婚嫁
旧时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男女双方互不相识而成亲,有的作金钱买卖。夫妻一旦感情破裂,男方仅一纸“休书”即可遗弃女方。男子入赘女家,俗称“进舍”。男女双方家庭同意,由男方抱养幼女,长大为媳,称“童养媳”。男方年幼,女方年龄又远大于男方,男方成亲,过门女子称“等郎媳”或叫“毛头花姐”。寡妇再嫁,须守孝三年期满。改嫁时随带前夫子女,贬称“拖油瓶”。娶妻不育无嗣,可出钱典租赁人妻生育,商定期限,期满解除,谓之“典妻”。子女订婚后,婚期未到,而未婚夫病卒,女子即抱亡夫木主举行婚礼,一生守寡者,称“抱主成亲”。也有子、女未成婚配夭折,做父的觅已死亡男、女为婿、媳,亦行媒约婚礼之序,合墓殡葬。称“冥婚”。
婚嫁旧礼仪繁琐,从提亲“说亲”到婚后“回门”,一般有以下程序:
先由男方托媒,探得女方年庚八字,男方算命“卜吉”,如无“冲克”,媒妁乃携男方八字(用红纸书写)及礼品去女方“换日子”。双方认为相配,则由媒妁带礼品、聘金、衣料、首饰、庚贴送往女方,谓“担聘”。女方收下庚贴、礼品,回送鞋帽、庚贴,正式宣告结成姻亲。男方再择定迎亲日子,书红纸上,托媒人送到女方,让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在迎娶前一天或二天,男方送牲畜、馒头、糕、酒等到女方家,运回嫁奁,叫“发箱”。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一顶,富户人家除花轿外,还要小轿三顶(二顶媒人坐,一顶大舅坐),抬至女家,女方设宴请来宾及新娘之亲友。席散,新娘上轿前,向父母行跪拜礼:感谢养育之恩。新娘的父亲端出上轿饭,新娘尝一口,即交给兄弟姐妹吃,表示铭记骨肉手足深情。然后由兄长或利市妈妈将新娘抱到花轿前,换上放在米筛上的一双新鞋,踏上米筛(米筛俗称千里眼,是除妖避邪之物)上花轿。新娘上花轿鞋子不可着地沾土,若新娘鞋子带土到婆家,俗称“婆家会发,娘家要败”,新娘之母及长辈,手持红烛,站于高楼,以哭声歌祝吉词。哭一句,上一级楼梯,意思是女儿嫁到夫家去生活美满步步高,谓之“哭上轿”。轿至男方家,由两老妪,送鸡子(蛋)茶给新娘吃,表示“结子”之意。然后搀出,用布袋铺地,新娘从布袋上走至香案前,行拜堂礼。礼毕,新娘进新房,由“全福太太”代除头巾,重行梳头,即行闹新房,俗称“吵新妇房”。至深夜,由财丁两旺,富贵双全者两人,和堂上健在,兄弟较多之少年数人,手持烛台及交杯二只,大吹大擂,送新郎进新房共饮“和气酒”,致“鸳鸯成双”、“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贺词。次日,再在厅堂设案祭祖。在案前设两椅,拖族长、亲属双双上座,按辈份大小,依次拜之,曰“拜见”。受拜者皆给新娘红包。第三天,新娘按“拜见礼”所受之红包,给长辈赠送贺鞋,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宴客,一般三天,第一天,行拜堂礼;第二天,拜见礼后,中午请女客,夜请男客;第三天,有娘家兄弟来行“问候礼”,其夜大宴妻舅。
在新娘过门后第四天或第五天,由岳丈接新女婿偕同女儿回家,俗称“回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旧婚俗逐渐变革为新婚俗。解放后,婚姻礼仪从简,时兴婚事新办,有集体结婚、旅行结婚。迎娶新娘“哭上轿”也就只哭上几声应付过场而已;也由于交通的发达,迎娶新娘时用小轿车迎亲,自然就没有“哭上轿”了。现在新郎新娘迎接来宾用《迎宾曲》,婚礼上唱《祝福歌》,使婚礼更加文明,树立起一代婚俗新风。
丧葬
人到临终时,即要更衣、穿鞋、梳头,将尸体移置孝堂。以草鞋两双及死者被褥、草席送至村口路旁焚烧,谓之“送终”。在死者身边,点灯一盏,在死者脚后,点蜡烛一对,不断焚烧银锭、冥币,给死者作川资。
人既死,请风水先生择好“入棺”、“出丧”的日子,择好坟穴方位、朝向,然后向亲戚报丧,报丧人衣服反面穿,手执雨伞,一看便知。报丧时若无暇吃点心,也要喝口茶,有“报死不空口”之说。报丧人走后,女眷哭丧,相送至门口,随后准备丧礼,至亲要备一灶豆腐、香烛、火炮、锡箔一盒(用五彩纸包之),彩被一床,女婿还加鸡、猪头、鹅,其它亲友只送香纸红包。
吊丧时,孝堂陈列死者遗像和牌位,桌上放祭品,先由子孙跪拜。然后,孝子等同辈均穿白衣、戴白帽在孝堂接客。有人送奠仪,死者之家属,须在死者旁边哭泣,并给茶叶蛋一碗,或其它饼干、糕点给送来人吃,以免灾晦。所送奠仪,邻友为冥币、银锭、香烛,亲属则送彩被。
入殓又叫“落棺”,一般都择过时辰,有诸多禁忌。从遗体上取下灰粽三个丢异地上,同时亲属吩咐死者,“不用惊怕”、“遇狗吠”,“以粽投之”,“望白路走”等语。并从尸口取出铜钱丢于地,给死者喂鸡子茶,由喂者插一点蛋白放尸口中,属咐“要吃自己的鸡子茶,莫吃路上外婆茶”,外婆茶又称奈何茶,死者在阴间吃了奈何茶,就会神志不清。仪式做完后就抬尸进棺。抬尸进棺前,棺内事先撒上石灰木炭,垫上粗纸,铺上垫褥放好枕头,脚踏棺边放五谷一袋。抬尸由子女长者捧头,次捧腰,幼捧脚。然后由下向上一幅幅盖彩被,谓之“高升”。彩被要单数,不然以红纸代之。盖彩被,先盖主家的,后盖亲友的。盖一条,念一声,这是某某所送。盖毕上棺盖,敲紧四“壬”。家属嚎哭,以示永诀。
出殡,棺材上置碗一口,将碗敲碎于地上,俗谓“材头碗”。孝子穿白衣,戴白帽,提香碗,领其前;直系亲属亦披麻戴孝挽灵柩,居其中;其余旁亲远戚,好友同事尾其后。遇桥,都要烧香纸放火炮,谓“买路引渡”。灵柩进穴,送丧者均往棺木上散一把土,谓“添土”。接着,卸下白孝,点起灯笼,背上斜披红布(或红绳),抢先回家,谓之“领灯抢红”。
殡葬后,要送火种三至七天,由家人点燃稻草火把,送出村口上坟途中,让死者永远作起火之用,送火种的路途一天比一天短。每过七天,要举行祭拜,谓之“做七”。从头七到末七,共七七四十九天。“头七”、“二七”羹饭简便,上坟祭奠;“三七”羹饭丰盛,于傍晚上坟焚香接灵回家,然后设灵位,摆茶点、酒席至深夜,送灵上坟,焚化纸币,熄灭灯火,异路跑回。次日,宴请送礼亲友、邻里。“四七”、“五七”从简,“六七”(由死者之女祭享,是因“六七不吃家乡饭”)。“七七”也叫“满七”。过满七第二天即五十天,要做满筵羹饭,宴请祖宗阴灵四代,以拜托诸亲灵携带之。
解放后,丧葬习俗多有改革,拜忏迷信活动基本消除。入殓、出殡也较简单,披麻戴孝已不很流行。亲友吊唁,赠花圈,戴黑纱,召开追悼会。但也有仍保留旧俗。
基督教习俗
基督教是19世纪从西方国传入中国的宗教,永康的基督教是在光绪四年(1878),由英国传教士雷牧师首先来永康传教,在县(市)学西一弄建造教堂,属英国教会的内地会。1928年,在全国反帝运动的影响下,永康内地会改称为“中华基督教自立会”。至1941年,全县农村共设有34个分堂。1953年,桥头周村民中就有信教的。1957年,教会中的爱国人士姚汝林等联名向人民政府申请建立“三自”爱国运动组织。是年4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三自”筹委会建立后,贯彻“三自”方针,要求信教群众接受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响应政府号召,投入各项中心活动。鼓励劳动生产,组织信教群众开展正当的宗教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组织全部解体”。1984年10月,永康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恢复活动,信教徒先在家庭作聚会点。1990年8月,经村两委讨论通过,将原时敏初小旧址(产权仍属村里管理),让基督教作活动场所。基督教的活动,以星期天为礼拜日,信教教徒集中到教堂,举行宗教活动,有唱颂扬“上帝”耶稣的歌曲,有由传教士向教徒按《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里的章节进行传道。接纳新教徒又有新的仪式。全村有40多人信仰基督教,和前黄、寮基共50多人为一个聚会点。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