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44
颗粒名称: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5
页码:
66-70
摘要:
文章介绍了旧时和现代的饮食、服饰、居住和日用器具方面的变化。旧时以氏族而居,村落建筑古朴,主食以大米为主,副食品种繁多,服装以土布为料,色调素淡,日用器具多为陶制品。现代则住房向空间多层发展,家具装潢讲究,衣着款式新颖,花色丰富,日用器具电气化、现代化。
关键词:
桥头周村
民风
民俗
内容
饮食
一日三餐。清明至中秋,在中晚餐间增加一餐,通称“点心”。主食,昔时以大米为主,加以玉米番薯。现时多以大米为主。
米饭:有大米饭、糯米饭、粟米饭、玉米饭。大米饭以烧制方法分,有铁锅饭,铜罐饭和饭甑饭等。铜罐饭特别香。烧法是,把大米和水按比例放在铜罐(当地铜匠打制)里,用炭火慢慢烧煮,一气呵成。旧时在民间流动作业的铜匠、锡匠、铁匠以及初小的教师多烧这种饭吃。
米粥:有大米粥、糯米粥、绿豆粥、番薯粥等。
饼类:有肉麦饼、单麦饼、麦饼爿、糕干麦饼、玉米饼、番薯饼、发饼等。单麦饼,园如盆、大如钵、薄如纸、韧如皮,卷而不裂。携带方便,可作旅行食品。吃时卷入多种菜肴成筒,俗称“麦饼筒”,吃之鲜美爽口。
羹类:有山粉羹、番茹羹、米粉羹、玉米羹、麦羹、荞麦(俗称花麦)羹等。
汤面类:有麦面汤、索粉干、索面、麦面疙瘩、饭汤等。
糕类:有发糕、年糕、糯米糕、糖炀糕(千层)、蕃薯糕等。
其他主食:尚有多色糯米糕、各式汤圆、馒头等。
副食品种繁多。炒爆类有炒米胖、炒米粉、发丁、炒豆、炒玉米、炒苦槠、爆豆、爆米花等,油炸类有豇豆酥、千斤绞、馓(油煎麦面花)、蕃茹片等;糖类有麻酥、米胖糖、粟米糖、麻片、花生糖、豆爿糖、粉干糖、充粳糖、麦芽糖(俗称白糖)等;暖食类有豆腐圆、豆腐花等;冷饮类有凉粉、枨子(橡子)豆腐,甜酒酿等。
农家常用菜蔬,有青菜、萝卜、瓜蒲茄果。在鲜菜收获季节,腌制或晒成干菜长期保藏食用,主要有萝卜钱、萝卜丝、萝卜鲞、九头芥菜生、九头芥菜干。有的农户还自制酱和酱豆腐。
客人进门,敬以鸡子(鸡蛋)索面。雇请匠作,食有定制,师傅每餐肉不过三片,酒不超半斤。吉庆筵席菜肴,通行八大碗。有经济富裕户,则不为八大碗所限。
酒,为旧时祭祀,宴请所必需。舀酒一碗,先煮须臾,再冲上鸡蛋,一起混煮至沸,称“鸡子酒”。农忙时,干活过累的,常用此滋补。中上农户,酒多自酿。
服饰
清末和民国初年以自纺棉纱织土布成衣为多,色调以靛、青、蓝、白、黑色为主。男人一般穿对襟短衫长裤,冬天穿长衫、长袍、棉裤、夹袄、夹裤,女人一般穿大襟短衣,下身围以长裙;婴儿穿肚抽、连身衣、连袜裤、肚褡;孩童均穿对襟衣、开叉裤。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兴穿学生装,公务人员兴穿中山装。一般农户,男的穿对襟短衫,女的穿大襟短衫。
50年代,布料兴工农蓝布、卡其布、龙头细布。男女青年盛行穿中山装、列宁装,帽、衣、裤一色,春夏秋冬一色,唯冬季有的穿列宁式绒领短大衣。一般男性仍穿对襟衣,农妇仍穿大襟衣。60~70年代,衣料以棉布为主,间用化学纤维品。男女青年爱穿军装,中老年衣色主黑、灰、蓝,式样呆板,色彩单调。进入80年代,青年男女衣着讲究,款式新颖,花色以流行为美。茄克衫、运动服、皮茄克、西装等已很风行。冬天穿棉大衣、呢大衣、羊皮大衣。夏天穿长短袖衬衫、汗衫、长短细裤。女子兴连衣裙、超短裙、旗袍裙。男女青年时兴穿各式皮鞋、少林鞋、旅游鞋。而过去的草鞋已很罕见,多为塑料鞋,人造革凉鞋所替代。
旧时比较富裕女子戴银手镯、银戒子、银项链、银耳环。建国后曾一度绝迹。进入80年代又复兴。90年代青年女子爱戴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现在老年妇女也仿效佩戴;而且男“大款”兴戴“老板戒”(四、五钱重的戒指)。
70年代以戴手表为时尚,至80年代达到男女老少大多数人手上都有手表;90年代戴手表逐渐减少,已被黄金首饰取代。
居住
旧时以氏族而居,形成自然村落。村中有周、卢两姓,卢氏建卢智一公祠、后薛店厅;周氏建有大常公祠、竹常公祠、人常厅、谨常公祠(晨曦)、江常公祠、清常厅等,几百年来沿袭古式建筑,多为土木、砖木结构,用于祭祖;开井塘,用于饮水、洗涤、防火;村口种樟、枨树,筑水口岸,造胡相公殿、迴龙庵,以拦风水。
住房多砖木结构,为“凹”形三合院建筑,全村数旧屋里最大,分三进,建有两廊庑,共32间;谨常屋里次之,也分三进,建有两廊庑,共29间;两处屋里均雕梁画栋、磨砖铺地、为古代精美建筑。其余称“九间头”、“十三间头”、“十八间头”、“廿间头”,中为客堂,不构壁,充当祭奠、设宴用,客堂左右为大房,大房两侧是厢房。大房和厢房以木板为壁。窗多用木雕方格,花鸟图案。楼下住人,或做厨房,楼上安放谷柜、柴禾、稻草等物。房前有走廊,俗称“阶沿”。中间有天井,俗称“明堂”。50年代初居住条件改变不大。70年代人口增长快,住房拥挤,二代同堂,三代同堂比比皆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家庭改建、扩建的新房,多用土木建筑,呈一字形结构较多。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材料多用水泥、钢筋、红砖。形式为多层平台、走廊、阳台,向空间多层建筑发展。条件好的,自成小院,装潢讲究。
日用器具
旧时,普通家庭有大橱、花床、长脚桌或八仙桌、小柜、四尺凳、方凳、大凳、面盆架等。富户大户,客堂置有画桌(供桌),古式园桌、茶几;卧室放有千工床、大橱、梳妆台、柜桌、床头柜等;书房摆有书橱、书箱、书架、桌、椅等。一般人家,仅有床柜(既可藏谷、又代床)、柜、桌、菜橱及常用木桶、板凳、竹椅等。
解放初,仍为传统家具,后渐流行多种时新式样。80年代,进一步更新,兴捷克式、镜框式,主要家具有高低床、写字台、衣橱、食品橱、高低柜、床头柜、梳妆台、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缝纫机等。家具的油漆上,由深色趋向淡黄色、白色,用料上白松木、杉木到樟木、柏木乃至钢料、塑料,人造革等,结构上由单式转向组合。
日常用具方面,一般户设三眼锅灶。大锅,用作煮猪食和蒸炊;中锅,作煮粥饭、汤面;小锅,用作炒菜。炊具有火钳、火锹、菜刀、饭锹、铜杓、萝卜烫等,食具有竹筷、饭碗、菜盆、调羹。盛具有缸、坛、瓮、钵等。均为陶制品。点火有打火石,照明有灯笼、桐油灯、菜油灯、煤油灯。夏季天热有蒲扇、麦秆扇。驱蚊有艾草、蚊虫香,冬季御寒有火笼。下雨有蓑衣、箬帽、钉靴、木屐。盛物有方箩、大方箩、竹篮。
解放后,火柴、打火机、手电筒、电灯普及。打火石,已成陈迹,灯笼只在祈祷、祭祀时使用。现在家具、用具大为改观,照明用的是电灯、日光灯。条件好的还有电话、电冰箱、空调。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