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36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4
页码: 5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桥头周村从清朝到现代的教育变迁,包括私塾、文会、时敏小学和桥头中小学等不同时期的办学形式、场所、师资、课程和质量等方面。文章展示了村民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村里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桥头周村 教育 学校

内容

清朝时代,桥头周村出过不少秀才、举人,最初级的教育是私塾。最基本的课本是千字文、论语等。
  后薛店厅,谨常祠堂都办过私塾。
  1910年前后,在后薛店厅私塾任教的先生有周阿明。在谨常祠堂私塾任教的先生有周志枢。后来,桥头周村书常明堂里也办过私塾。
  桥头周村有个叫“小坟”的地方,旁边有棵大连树,秋天结豆夹一样大的种籽,那树身比豆腐桶还大,传说是村中一位私塾教师爷的坟墓,那棵大连树便是对去世私塾老师的纪念。
  清朝时,设有祭祀田,作为清明节对已故私塾先生扫墓,祭祀分发麦饼包等开支。
  清末民国初期,中国为了走废科举兴科学救国之路,村中一些优秀的乡绅文人,热情关心村中下一代教育,成立了“文会”。村民们以踊跃向“文会”捐助为荣,各个常产管事也向“文会”捐助田产,因此“文会”便有了办教育的经济来源。于是专门设有“贤租田”,每年按等级奖励读书人,文化愈高,奖励的贤租(谷)也愈多,当然也就愈光荣。
  “文会”还筹策资金,热情支持办学。民国三年(1914),村里造了一座崭新的砖瓦楼房,正式定名为“时敏小学”,充分显示其时代之风貌。学校聘请教师两名,开设初小四个年级课程,大小教室三、四个,教师办公室、宿舍、厨房、公厕一应俱全。小学座落在村之中心,天井可当操场,墙边种花木,月季花、山栀花等,琳琅满目。还有一棵桂花树,后来长得高大挺拔,高出屋檐数尺,半个世纪来桂花盛放飘香扑鼻,学堂书声朗朗,“时敏小学”真不愧为桥头周如今人才济济,继往开来的摇篮。
  周志枢、周志暖、周朝许、周朝敦等这些桥头周普及教育的创始人,为全村子孙后代造福所建立的第一座教育丰碑,子孙万代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由于村中有了村民自己的学堂,读书风气逐渐盛行,家家户户的子女只要到了入学年龄,都可以进时敏小学念书,免交一切学杂费,连发新课本都不用交钱,很受家长欢迎。教师每年待聘,除有薪奉外,校长家包送中餐热菜。后来又演变成由学生家属轮流包送三餐的菜肴,老师自炊三餐的罐饭,这是村中当时尊师重教之一斑。
  由于马川人也借光来就近入学,学生人数由30~40逐渐增至70~80不等,但往往是低年级人多,高年级则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要干活,如放牛、带孩子,拔猪草等,辍学的就多了,是社会制度使然,虽然有了普及初小的学校,村民还是完成不了初小的普及教育。
  当时,时敏小学的质量是优秀的,如周勤理、周之江、卢云高、周新槐、周金格、周立中、周岩邦、周岩方、周立峰……等等都是村之初小培养出来的姣姣者,人才辈出,继往开来,不胜枚举。
  时敏小学一直办到1949年。解放以后校长由县教育局统一任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人数剧增,校舍远远已经不能适应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于是在1956年搬至公路边的竹常祠堂,并同时改为完全小学,定名为桥头周小学。溪边颜村人也来就近入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日益被重视,桥头周小学又于1972年由竹常祠堂迁至西山头,扩大为“桥头中小学”,增设有初中班。这座中小学,虽然是座平房,但都是全新的砖木建构,校舍面积2550平方米,比时敏小学要大6倍,这是全村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建造的一座新学校,教师12人,学生约200多人,有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兼宿舍11个,会议室、厨房等等均更宽敞明亮。操场进一步扩大几十倍。整个西山头的晒场,都是可以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场所了。这里空气清新,地势居全村最高,环境幽静,一边环小溪,一边环水塘(里、外草塘),既邻晒场又接农田,是村中办学最理想的场所。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