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卫生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3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教育卫生篇
分类号: G527.55;R199
页数: 7
页码: 5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桥头周村教育卫生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医疗卫生改革情况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桥头周村 教育 医疗卫生

内容

教育
  清朝时代,桥头周村出过不少秀才、举人,最初级的教育是私塾。最基本的课本是千字文、论语等。
  后薛店厅,谨常祠堂都办过私塾。
  1910年前后,在后薛店厅私塾任教的先生有周阿明。在谨常祠堂私塾任教的先生有周志枢。后来,桥头周村书常明堂里也办过私塾。
  桥头周村有个叫“小坟”的地方,旁边有棵大连树,秋天结豆夹一样大的种籽,那树身比豆腐桶还大,传说是村中一位私塾教师爷的坟墓,那棵大连树便是对去世私塾老师的纪念。
  清朝时,设有祭祀田,作为清明节对已故私塾先生扫墓,祭祀分发麦饼包等开支。
  清末民国初期,中国为了走废科举兴科学救国之路,村中一些优秀的乡绅文人,热情关心村中下一代教育,成立了“文会”。村民们以踊跃向“文会”捐助为荣,各个常产管事也向“文会”捐助田产,因此“文会”便有了办教育的经济来源。于是专门设有“贤租田”,每年按等级奖励读书人,文化愈高,奖励的贤租(谷)也愈多,当然也就愈光荣。
  “文会”还筹策资金,热情支持办学。民国三年(1914),村里造了一座崭新的砖瓦楼房,正式定名为“时敏小学”,充分显示其时代之风貌。学校聘请教师两名,开设初小四个年级课程,大小教室三、四个,教师办公室、宿舍、厨房、公厕一应俱全。小学座落在村之中心,天井可当操场,墙边种花木,月季花、山栀花等,琳琅满目。还有一棵桂花树,后来长得高大挺拔,高出屋檐数尺,半个世纪来桂花盛放飘香扑鼻,学堂书声朗朗,“时敏小学”真不愧为桥头周如今人才济济,继往开来的摇篮。
  周志枢、周志暖、周朝许、周朝敦等这些桥头周普及教育的创始人,为全村子孙后代造福所建立的第一座教育丰碑,子孙万代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由于村中有了村民自己的学堂,读书风气逐渐盛行,家家户户的子女只要到了入学年龄,都可以进时敏小学念书,免交一切学杂费,连发新课本都不用交钱,很受家长欢迎。教师每年待聘,除有薪奉外,校长家包送中餐热菜。后来又演变成由学生家属轮流包送三餐的菜肴,老师自炊三餐的罐饭,这是村中当时尊师重教之一斑。
  由于马川人也借光来就近入学,学生人数由30~40逐渐增至70~80不等,但往往是低年级人多,高年级则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要干活,如放牛、带孩子,拔猪草等,辍学的就多了,是社会制度使然,虽然有了普及初小的学校,村民还是完成不了初小的普及教育。
  当时,时敏小学的质量是优秀的,如周勤理、周之江、卢云高、周新槐、周金格、周立中、周岩邦、周岩方、周立峰……等等都是村之初小培养出来的姣姣者,人才辈出,继往开来,不胜枚举。
  时敏小学一直办到1949年。解放以后校长由县教育局统一任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人数剧增,校舍远远已经不能适应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于是在1956年搬至公路边的竹常祠堂,并同时改为完全小学,定名为桥头周小学。溪边颜村人也来就近入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日益被重视,桥头周小学又于1972年由竹常祠堂迁至西山头,扩大为“桥头中小学”,增设有初中班。这座中小学,虽然是座平房,但都是全新的砖木建构,校舍面积2550平方米,比时敏小学要大6倍,这是全村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建造的一座新学校,教师12人,学生约200多人,有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兼宿舍11个,会议室、厨房等等均更宽敞明亮。操场进一步扩大几十倍。整个西山头的晒场,都是可以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场所了。这里空气清新,地势居全村最高,环境幽静,一边环小溪,一边环水塘(里、外草塘),既邻晒场又接农田,是村中办学最理想的场所。
  卫生
  桥头周村,民间历来也都盛行用中草药、或用针挑、艾灸治病的悠久传统,直到目前还在继承和发扬,这无疑为村民的保健、繁衍昌盛,默默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兹将近百年来对村中卫生方面有口皆碑的人物简介如下:
  周启宜(1880~1953) 父周阿明,既教私塾又会中医,常为村民开药方,治病多效,他的医学专长和许多医书都传给了长子周启宜。启宜公在挑针医术方面更独树一帜,蜚声远近。除桥头周村村民受益匪浅外,也不乏外地求医者。他诊病医术精湛,但从不轻意开针,开针必有把握。据说,有一病家求他开针,他欲表示爱莫能助,病家只好请另一位从医者开了针,病情有了好转。有人将此事告知启宜公,他则说:“此乃回光返照的假象,开针是送他早点回西天,今晚怕熬不到天明矣!”。过后此人深夜果然呜呼。可见他医术造诣之深。
  阿典嫂(1886~1976) 跟过安徽凤阳婆学过医学,有一技之长。如眼睛上星角膜生白点等,她能在患者背上找红点挑之即愈。对婴幼儿也能治一些惊风、发烧之症,往往一挑就好,求医者不绝。
  吴宝春(1900~1982) 是继承母亲在前黄殿医眼睛的民间医生,县内外远近闻名,全国各地也不乏来求医的。对视力模糊、眼睛红肿胀痛、眼生翳膜等均有一定疗效。村中人求医,轻症多不收钱,为人和善乐于施人,人缘好,人们都亲热地叫“阿春姐”,晚年回兰溪老家。
  周汉雄(1940年生) 深得外公中医外科名医胡祖葵的传授,对骨伤外科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如大小关节脱臼、骨伤、骨折,村中被治愈者众多,远近也都慕名前来求医。
  解放前农村医疗条件较差,个体医生医术过硬者极少,病者死亡率自然很高,都称人生七十古来稀。特别是产妇分娩是一个生死关口,一只脚踏阳间,另一只脚踏阴曹地府,不应该死的竟转眼死去。婴幼儿的死亡率更高,村之山沿专有婴幼儿的弃尸屋,名曰“火筒塔”,每年村中不知有多少病儿不治而死后默默投入其中。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保健事业。1965年村中培训了新法接生员,出麻疹有了预防接种,妇婴的保健有了很大保障。附近的古山设有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桥下乡又有卫生所,村民治病只需五里之遥,方便多了。
  在乡卫生所和地区医院医生指导下,于1959年村中培养了一位保健员;1969年村中创办了医疗站,有了第一位赤脚医生,小病可以不出村。1976~1981年推行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95%,每人每年交医疗费2至3元,在医疗站诊病免费(注射、中草药、针炙、包扎等),上医院看病优惠报销。医疗站根据季节组织人员采药,村之后山,华釜山、金坑、下位、棠溪、上马为常年采药之地,远的如义乌、安文等地也去过。需要时,医疗站同时有三人上班,分别负责门诊、采药和自制中草药成药。如鱼腥草、板兰根、一枝香针剂,胃痛散、穿心莲胶囊、乌敛莓软膏等均价廉效优自产自销很受欢迎。
  双夏期间,送医送药上田头,防暑冲剂、十滴水等免费供应。
  1976~1978年连续三年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合作医疗站,荣获县级锦旗三面,镜框奖状四块。1978年,县卫生局组织全县赤脚医生代表在村大会堂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武义县卫生局也曾专门派员前来参观取经,桥头医疗站办出了突出的成绩。
  1985年5月,医疗站各自分开个体开业。1992年7月,个体开业又合并“乡村卫生室”,并改设在村之大礼堂内。目前已有经省卫生厅考核合格领取证书的3人,业务上较过硬,求医者除桥头周村外,前黄等邻村也有不少人前来就医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中长寿老人也不断增多,真是七十不稀,八十不奇,身动心静,百年可期。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