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工商业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28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工商业篇
分类号:
F203.9
页数:
8
页码:
43-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桥头周村的工商业篇,包括手工业、村办工业、私营企业、焦炭市场、商店、交通运输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桥头周村
工商业
内容
手工业
桥头周村人多、山多、田少。解放前,村民一直农忙务农,农闲从工,亦工亦农。除少数人能读几年书外,一般小伙子到十三四岁就要拜师学艺,外出谋生。因此,以五金工匠为主体的手工业源远流长。做手艺人,一年外出两趟,上半年过灯节,下半年过中秋,就两人一组,三人一行,肩挑炉担,脚登草鞋,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奔走四方,远涉鄂、闽、赣、皖。近赴宁、绍、台、温、金、衢及其所辖各县。靠自己娴熟手艺和不辞辛劳的精神,上门为群众修理各种生产、生活器具。
主要工匠有:
铁匠。打铁匠历代皆有,解放以前比较有名者为周志标、周观德、周岩金、周文合、周火红、周岩泽等;解放后,有周德恩,周忠良,周永谦、周福祥、周茂根、周金奎等达几十人。铁匠可分打黑铁与打白铁两种。全村铁匠都以打黑铁为主。打铁往往一个掌钳师傅,带一个伙计(顾用的下手老师),另一个徒弟,三个人带一副担,每到一个村镇,开设一个铁炉开张加工。有的铁匠,把自己年轻的妻子亦带在一起抡大锤。铁匠多为农户加工锻制锄头、铢锄、两角铢、开山锄、耙、铁钉耙、草刀、钩刀、大柴刀、镰刀、铁锹等农业用具。为手工业者加工用具有:锉刀、刮刀、篾刀、屠刀、锤、锯、斧、刨、裁缝剪、轧头、铁扁担、铁笼(锡匠用)。生活用具有:菜刀、手剪、火锨、铁钳、劈柴刀、铁环、铁箍、铁钩、门环、铁锤、钻、铁钉等。
专门做冷作的叫板金工(亦叫白铁工),专用白铁皮及其它金属薄板做铁皮桶、箱、风扇叶、水枧、机油壶、喷水壶等。
干铁匠活虽然辛苦,体力消耗大,但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缺的一种行业。民谚云:“嫁个老公会打铁,老来铲菜刀磨手剪”。有的还说:“有囡莫许(嫁)打铁郎,一年到头在异乡,六月回家霭酱〓皇(喻热),十二月归来牵(拉)风箱(喻冷)。”以此形容铁匠之苦。
铜匠。此行业历史悠久,工艺较复杂,且有一定难度,村里过去有周绍娜、卢振梯、周岩圭等一批人。他们走村串户,为用户加工铜器,制作产品有几十种,主要有:铜罐、铜壶、铜火囱、铜秤钮、布帐钩、铜锁、八月迎案(打罗汉)用的铜香炉、铜大刀、响铃叉等。铜匠又兼会打金,农家闺女,妇人用的金银饰品,金戒指、银项圈、金锁、银锁也都为铜匠制造。
锡匠。为用户加工制作镴台、酒壶、茶壶、茶叶瓶、饭盖,还有许多闺女嫁妆锡制品。
裁缝。又叫做衣裳老师,村中过去卢章福最有名。大多上门加工,三餐饭由用户(主人)招待,比其它工匠优越,但由于普遍生活贫困,上门制新衣的很少,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孩多人家,一件衣服往往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村民请裁缝,大多缝制改制一些旧衣服。
木匠。村里为数不多,过去有周汝其后来有周建武比较有名,他不仅能建房造屋,还能为农户制造桌、橱、床、凳等家俱。一般木匠,帮农户修理稻桶、水车,锯板。活是很累的,技术要求也高,有的徒弟学了几年,仍不能独立操作。
篾匠。村中篾匠过去有周宗传、卢金山、卢金龙、周德富、胡玉堂等人,篾匠主要为用户制作箩筐、地叠、饭篮、篾席等各种竹器用具,一般由主人家供饭,但篾匠蹲在地上干活时间较长,也很辛苦。
以上手工业者,约占全村人口30%左右。合作化时期,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各种工匠都走集体化道路,参加各地农机修配厂,铁业社等集体组织,成为集体企业的职工。但也有仍旧流动行业的,公社化时期,外流工匠都必须交公积金。
村办工业
七十年代,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桥头周也办过一些村办企业,主要有下列两个:
桥头五金厂
创办于1976年,厂长卢有丁,业务管理应文丕,有员工20多人,有打铁炉6张。
主要产品:裁缝剪刀,拖拉机耙齿(镰刀)。产品曾销往宁波、河北、郑州等地,年产值达3万元左右。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980年关闭。
桥头榨糖厂
创办于1974年,主要是季节性生产,为本村及附近村庄生产队,农户加工红糖。
由于种植改革等原因,1980年轧糖厂停办。
私营企业
80年代,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力得到大解放,在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下,桥头周村一批善于经营,有开拓精神的村民,便开始搞起了多种经营,许多人都从事了冶炼铝灰的行业。最早有周章义、周永谦、周凤山等人,以后陆续增加达几十人,上百人,有专门从事放货的,有专门从事冶炼的,有专门从事研磨的,还有一批专门装卸队。开始,冶炼炉设在房前屋后,虽然经济收入十分可观,但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80年代后期,村里决定在溪滩建立工业区。现在工业区内,设有厂房270多间,由周朝丁、周建仁、周云昌在工业区办起了铝渣研磨厂。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加大,经济迅速发展,桥头周村也出现了许多上规模的私营企业,主要几家介绍于下:
浙江省伊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董事长:周茂荣
企业座落在桥下镇工业区。公司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3个生产车间,职工人数100多人。1995年~1997年,生产自动扶梯,永康市华联商厦使用的自动扶梯亦由该公司制造。
1997年,该公司转产摩托车铸件。1999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上缴国家税收200多万元。
该公司前身是桥头五金电器厂,1983年创办时生产产品是鼓风机、水泵外壳。
1999年该公司是永康市的百强企业,也是市里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之一。
浙江省永康市四星有限公司
董事长:周望平
该公司创办于1995年10月,公司座落在永康市长城工业区。公司占地面积8300多平方米。
公司有4个生产车间,有职工150多人。
主要产品是摩托车配件(为永康市星月动力机械公司加工)01999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05万元,是永康市百强企业之一,也是历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浙江省永康市三星门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周洪飞
公司座落在桥下镇工业区,永东公路边,公司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有5个生产车间,有职工186人,公司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
该公司主要产品是防盗门。
1999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上缴税收43万元,是永康市桥下镇的纳税大户,历年都是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浙江省丰恺电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周世清
该公司创办于1991年,原为桥头有色金属加工厂,1996年改为丰恺电器有限公司。公司座落在桥下镇工业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主车间1500平方米,目前建有两个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达300多万元。该公司过去主要生产铝锭,铝配件,目前以生产摩托车配件为主。
1999年利润达50万元,上缴税收20万元,是桥下镇纳税大户之一。
浙江省永康市弗兰器材有限公司
董事长:卢振法
该公司创办于1991年1月,原为永康市消防水枪厂,1998年由桥下镇长山农场,迁到桥下工业区,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厂房办公楼有8600平方米,有职工100多人,主要产品是消防器材,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9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上缴税收100多万元。1994~1996年,被评为永康市上等级企业。产品由国家公安部颁发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ISO9000认证,现有5个专利产品,为《复合水管》、《新型消防水枪》《无极快速高压接口》等,其发明人编入《中国专利发明大全》。
浙江省包氏金属材料厂
厂长:包岩丰
厂址座落桥下镇工业区(龙泰路),工厂固定资产达230万元。有3个生产车间,有职工30多人。
主要产品是铝锭、水箱、摩托车配件,电动工具配件。
1998年上交税收15万元,1999年上交税收10万元,是桥下镇的纳税大户。
永康市桥头有色金属材料厂
厂长:周济荣
厂房占地200多平方米,有固定资产26万元,流动资金30多万元。主要产品是铝筒管,家俱脚等。有职工14-15人,1999年上缴税收约10万元。
永康市桥头金属铸件厂
厂长:吕建臣
该厂创办于1988年,有职工10人,主要产品为铝锭、水泵、水箱、园林工具。
1999年产值达200多万元,上缴税收约10万元。
浙江省永康市浪兴塑
料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周望兴
该公司座落苏溪工业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有2个生产车间,职工66人。主要产品为摩托车配件。
1999年产值180万元,上缴税收12万元。
焦炭市场
随经济发展,附近村庄和桥头周村烊铝灰增加,焦炭用量也随着增加。有一次一辆贩运焦炭的车辆翻车在桥头村洋桥下,周有金夫妇将驾驶员救起。驾驶员为报答他夫妇恩情,送了他夫妇部分焦炭,周有金夫妇便开始卖焦炭。由于这种偶然因素,桥头周便慢慢形成了焦炭小市场,后来因势利导,于1985年桥头周便开辟了焦炭市场。市场占地20多亩,现在共有摊位63个,还建有一个30吨地磅,为销售服务,市场繁荣,现在日销售量达100多吨。
商店
解放前,桥头周村在路亭有一家杂货商店。周成木在“仁曦公祠”开过一家杂货店。周维寅妻子在公路边设过饮食摊点,同时,在家中开过小型歇客店。
解放后,周德志开了一家合作商店,后来周有补也开过合作商店,主要都经营副食品和杂货。
现在桥头周村有:
副食杂货商店8家
汽车修理店1家
摩托车修理店3家
饭店旅社4家
小木店1家
冶炼铝器材店3家
小吃部3家
交通运输
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桥头周村,经常有一批人从事贩运活动,从永康城里籴米运到东阳南马粜出。有的肩挑,有的是独轮车推,更多的是靠双轮车拉,合作化后,这种贩运逐渐消失。
现在,随着焦炭市场的形成,冶炼铝灰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应运而生,全村已有小型运输车14辆,5吨货车1辆,2.5吨货车1辆,拖拉机多台,基本上适应了运输发展的需要。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