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橋頭周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51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篇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3
页码: 25-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桥头周村农业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生产关系变更、耕作制度变革、耕作技术变革、生产工具变革、蔬菜生产、养殖业等。
关键词: 桥头周村 农业 农业生产

内容

生产关系变更
  ①解放前,土地约占总面积60%以上,集中在大小常主及小数地主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手里,而占人口绝大数的农民无地少地,靠租田为生。
  地租形式有定租制和钱租制。定租制:由业主确定租额,佃户按固定租额向业主交租。一般租额每百秧田(1.67亩)350~400斤价天平(合500~600市斤)为正产物65%。规定:大旱年,业主、佃户当面田头收割,如果稻田地面全白,稻谷尚青,收成之谷,双方平分,称为“上青下白重半掰”;若“上青下乌收全租”,则稍有旱情因而歉收,不得少租。钱租制:一般是常会田产,佃户向业主要先付租金,一般每亩金额为白洋5元,不论年景丰歉租金不变。
  民国16年(1927年),实行“二五”减租,定佃户之最高额为正产物50%,佃户依最高额减25%,实行租额为正产物的37.5%,故“二五”减租又称37.5%标准。由于业主多有撤田、变卖等情发生,业主、佃户纠纷发生甚多,其中有循叶娜阿秋,被地主告至国民党政府坐了监狱。民国18年(1929年),“二五”减租无法继续施行,佃户仍然原租额缴纳。农民生活困难,负担累重。民间有“放下镰刀即籴米”之谚。解放初(1949年)也曾向业主退租。“二五”减租,定佃户最高租额为正产物的50%,佃户依最高租额减25%缴租。
  解放后,农业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更。
  ②土地改革。1950年2月,中央政务院颁布《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示》。5月,进行土地、人口、租佃、阶级关系的调查。1951年春,土地改革全面展开,运动中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通过发动群众,组织阶级队伍,划分阶级成份,分清敌我界线,没收地主的土地、房产、农具,分配土地、房产给农民,进行复查、颁发土地证等几个步骤,于6月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村地主、富农不多,少数为中农、佃中农、贫下中农最多。分配土地时,分进户每人0.7亩,抽出户每人1.25亩。实行了“耕者有其田”。
  ③互助合作化。土改后农民要求组织起来,劳动致富。根据“自愿结合,等价交换”原则,以换工、调工形式,组织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当时全村有互助组20多个,组成代耕组,为烈军属代耕。
  1954年,按土地,耕牛,大型农具折价入股,按土地、农具、劳动日分红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村里最早一个叫伟群社,社长周绍修、会计周德洪,有社员78户。
  1955年冬,批判“坚决收缩”方针,掀起办社高潮。
  合并建立桥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周绍修、副社长周岩锦、会计周德洪。入社农户,占全村99.9%,实行土地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推行劳动定额,按件计酬。
  ④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展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运动,组成“一大二公”,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桥头周村属先锋(龙山)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桥下),实行组织军事化,按营连排编制;行动战斗化,生产劳动搞大兵团作战;生活集体化,吃饭不要钱,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食堂,大刮“共产风”。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至1960年才开始纠正,1961年恢复区级党政,以乡为单位设公社,下辖大队、生产队。1962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实行定额包工、评工记分,农业生产开始恢复。1966年,“四清”运动实行大队核算,并取消自留地,取消农村集市贸易,增设政治队长,以评政治分取代按劳计酬,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70年代后期,试行“四定(定工、定产、定产值、定成本)一奖(增产奖)”的生产责任制,但仍不能根本上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
  ⑤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开始实行承包制的形式,以家庭为单位,按人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凡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上交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剩下的己有,实行大包干。承包期三年,革除了“大锅饭”弊端,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1986年,当时村两委会负责干部,不顾第3生产队多数群众的反对和阻止,擅自批准第三生产队个别责任田承包户,将责任田调换给寮基(古山镇)村民建房,从此之后,将承包责任田擅自调换人建房之风渐长,不少人从中获了巨利,对此村民意见很大,非常不满。致使以后土地责任承包制的调整,造成了障碍和困维。
  耕作制度变革
  旧社会水田,均种单季水稻,亩产不过200公斤左右。后熟以种植玉米为主。也有种豆类、乔麦、萝卜以充作口粮或作副食。冬则撒紫云英(花草)作明年水稻基肥及种植大、小麦、油菜等,以作明年春粮和副食佐料。此外,种植两熟制作物如糖梗、芋艿等。
  解放后,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
  1950~1955年,推行三熟制:麦——稻——玉米。
  1956~1963年,进行双季稻改制:老三熟,即春粮(麦、绿肥)——早中稻——玉米;新三熟,即春粮(麦、绿肥)——早稻——晚稻。
  1964~1970年,推行新三熟制,减少春粮,扩大绿肥,推广早稻矮秆良种,增加双季晚稻面积。
  1971~1979年,推广小麦矮秆良种,迟熟早稻良种和玉米杂交优良品种。
  1980~1987年,推广普及杂交晚稻。春粮和秋玉米减少。早稻以中熟品种当家。
  1988~1990年,前熟也推广杂交稻。
  旱地作物种植小麦——套种早豆——玉米(或套种蕃薯)。也有种植棉花、蔬菜等。
  耕作技术变革
  (栽培技术)
  水稻
  民国时期,“清明浸谷子,立夏开秧门”。冷水浸种,谷芽露珠出田,秧田水耕水作水播水育,烂秧现象常有发生。
  育秧 建国后推行晒种、筛选、泥水浸种、石灰水浸种、温汤催芽、大堆催芽、5406催芽,改水秧田为合适秧田、半旱秧田、落谷稀等技术。1983年,推广早稻、地膜复盖育秧。杂交水稻采用两次育秧,先出播秧床,后株寄秧田,带蘖大秧移栽大田的耕作方法。
  播秧 传统为拔秧栽播,1967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密植程度传统为大秧栽播,株行距1.2市尺见方,每丛10~12株。1958年,盲目推行2×2、3×3密植叫“满天星”,造成严重减产。1963年,提倡适当密植,5×5、6×6增产显著。小苗带土移栽将大田水澄清放干,用划行器划格,播秧一丘灌水一丘,秧苗成活快起发早。1970年,又改格播为混水栽播,推广行距5~6寸,株距3~4寸,每丛7~8本株。
  肥水管理 水稻历来实行满水灌溉,田间长期积水,成熟后才排水干田。在用肥上,播秧后要“种下脚“(用人粪尿拌草木灰分塞到每丛稻脚跟)。第一次涂田施用生石灰、草木灰、炉灰。第二次涂田后要烤田,烤田后要上灰水。60年代,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或作蘸秧根取代种下脚,对大田要求“基肥足,追肥速”。看苗施用吊头肥。在水的管理上,提倡深水护苗,浅水发棵,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70年代,推广化肥深施,追肥在播秧后20天用毕。在水浆管理上,前期浅水为主;中期烤田,以脚踏不陷,有细裂为准;后期干干湿湿。80年代,提倡青稻秆还田,保护地力。
  除草 一般耘田2次,涂田2次,先耘横行后耘直行。第一次耘田叫“剃满月头”。推广双季稻后,第一次耘田在播后5~7天进行,20天内耘涂结束。70年代前期,曾提倡用手摸田,效果虽好但劳动强度大,较吃力,难以推广。70年代后期,推广除草剂除草。
  种籽 建国前,水稻种植品种有“三百粒”、“细叶青”、“早白禾”、“义乌白禾”、“叶里藏”、“芒谷”、“兰溪白”、“红壳糯”、“八月糯”、“江山早”、“子孙谷”等。种籽都以自留自选为主,相互调换为辅。建国后,重视种籽的选择和调剂,建立种子田培养良种。早中稻,50年代有“三百粒”、“细叶青”、“子孙谷”等;60年代推广“三九九”、“江南1224”、“莲塘早”、“陆才号”,为防倒伏推广“矮脚南特号”、“广陆矮”、“珍珠矮”、“二九青”等。晚稻,50年代有“猪毛簇”、“晚籼京引”;60年代引进“农垦58”、“新太湖青”。70年代引进“京引15”、“农虎6号”;80年代推广杂交晚稻“汕优63”、“威优64”、“协优10号”、“汕优6号”等。
  大小麦
  传统种麦都用狭幅点播,畦宽3~4市尺,沟宽6市寸,行距1市尺,播种量每亩5—6市斤。60年代前期改为条播,1968年提倡撒播。70年代改狭畦为宽畦,畦宽6~8市尺,沟宽6~7市寸,提高土地使用率。每亩播种量15市斤。提倡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炉灰盖子。农民说:“麦是麦亲家,越踏越发桠。”因此推行盖土压苗技术,通常在麦苗三叶时进行。传统习惯除草2次,第一次深锄叫掏麦,第二次浅锄叫刨麦。麦的施肥,80年代提倡“基肥谷,施麦枪,看苗施拔节肥,补施穗肥防早衰。”提倡根外施肥。又推广“稻板麦”,稻板田不需翻耕,开沟为畦,麦子撒后用灰、土、栏肥复盖。
  60年代起重视良种推广,大麦有“矮白洋”、“早六棱”、“浙农工二棱”、“早熟3号”等。小麦引进908,使其有早熟、高产,抗病适用于新三熟种植的优点。
  玉米、蕃薯
  玉米种植传统习惯多采用点播。畦宽3~4市尺,行距1.5市尺,立秋前后播种,出苗后删苗定株,中耕施肥2次,施肥重前期,结果秆高蒲小产量低,解放后推行合理种植,“营养钵”育苗移栽,解决生长期长,前熟未收割玉米等播种的矛盾。推广人工授粉,隔行去病,重施蒲肥,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品种,60年代以前分旱地玉米和田玉米,旱地玉米生长期长,秆高、粒深叫大粒黄、瞎眼;田玉米生长期短叫小粒黄。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1号”、“旅曲”、“丹玉”、“甜玉米”等。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后,玉米种植很少。
  蕃茹育苗,先采用火坑孵,再用栏肥孵;后来用塑料薄膜温床催芽。长芽后种到苗地,等长藤后用“以苗分苗”办法剪藤插播,藤长数尺后要翻藤提藤。50年代初期前蕃茹品种有红皮白心、红皮黄心二种。1955年推广“南京种”(硬命种)、“胜利百号”。以产量高、含水分低,耐贮藏为好。
  肥料施用
  民国时期,田里肥料多以家肥为主,有人粪尿、栏肥、焦泥灰、垃圾、塘泥、绿肥等,也有使用桐饼、菜饼。绿肥,是将种植的花草、蚕豆、大麦用来压在泥土中腐烂,增加泥土纤维改良土壤。60年代开始以磷增氮,在花草田使用过磷酸钙。80年代推广花草播种时用尿浸种,用钙镁磷肥拌和,促使花草生长。焦泥灰,原为广泛采用,农民有烧冬灰习惯,将冬季烧灰用稻草围包储好,待下年水稻涂田时使用。塘泥在冬季抽水捕鱼时挖掘,摊放麦行间,冻酥敲碎,增加土层厚度,提高肥力。桐饼,敲碎浸入人粪尿中,发酵腐烂后使用。还有部分农户割嫩草嫩叶在烤田后分摊水稻田行间称“填青”,使作物籽粒饱满。糖秆、玉米、萝卜菜,即用菜饼碾细后下到作物根部作为追肥。
  化学肥料,建国前有少量试用,统称“肥田粉”,但得不到推广。解放后普遍施用,并用量逐年上升,有尿素、碳铵、氯化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石灰氮、石膏、氨水、硫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等。80年代有了微量元素肥料、生长刺激素、菌类肥料等,开始注意科学种田,因地因作物施肥。
  植保
  防治病虫害。旧时,前熟基本上不用治虫,在稻谷成熟期间,发现稻虱为害时,即用桐油浮水杀虫。蔬菜害虫,用雷公藤粉敷施,以达到杀虫效果。另外,就是人工捕灭之。
  本地区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白穗病、菌核病、螟虫、稻茧马、稻飞虱、稻包虫、稻卷叶虫、黑尾叶蝉、钻心虫、矮缩病等。建国后重视病害防治。50年代提倡螟蛾灯、摘孵块,冬季挖稻茬、田岸“三面光”。60年代转入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杀菌剂有西力生、硫酸铜、稻脚青、灭菌丹、福美双、稻病净、井岗霉素、叶青霜、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虫剂有666、223、敌百虫、乐果、1059、1605、杀螟松、甲铵磷、杀虫霜、叶蝉散、稻虫净、敌敌畏等。70年代建立植保组织,大队、生产队都配备植保员,形成植保网,加强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杂草生长对植物损害很大,主要杂草有田姜、地豆姜、节节草、稗草、鸭舌草、鹅草、三棱草等。80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除草剂有除草醚、丁草胺、草甘磷、盖性能等。
  生产工具变革
  耕田:解放前主要靠牛耕,农家饲养耕牛。农具有犁、耖、耙等。50年代曾使用双轮双铧犁,但仍需用牛力拉动,因使用不方便很难推广。70年代,耕田使用拖拉机,仍有农户用耕牛耕田。1998年全村有方向盘拖拉机7辆,手扶拖拉机6辆,农闲时兼搞运输。
  灌溉、脱粒:1957年前沿习老法割谷割麦,都用稻桶人力操作。1958年提倡机械化,队里开始用脚踏打稻机,取代稻桶打谷。80年代脚踏打稻机进行改装,用柴油机带动,改变了人力打稻的生产方式。柴油机可用来带动打稻机和水泵,全村有柴油机80多台,脱粒机98台。车水,50年代使用老式龙骨水车,以脚踏车水。70年代便用抽水机车水。现有水泵100多台,并且改用电力。
  运输工具:50年代前期以前运输全靠肩挑,50年代后期有了手推车,提倡“车子化”。70年代手推车普及,几乎每户农家都有,结束了肩挑时代。80年代又用拖拉机、汽车搞运输。现有小货车10辆,大型卡车3辆、拖拉机6辆。
  扬谷摆米:以前用台扁摆谷摆米,50年代有了风车,70年代风车普遍使用,女人不再用台扁摆米。
  舂米磨粉:民国时期都用石臼麦磨舂米磨粉。1953年村中5户人家合办碾米车,用牛力碾米。1968年村里办了碾米厂,农户不再用石磨碾米、磨麦粉。
  蔬菜生产
  村民蔬菜生产基本上已满足自己需要为主。
  蔬菜一般分散播种在田头、地角或者小块的菜园上,菜园围有竹笆。
  蔬菜品种有传统的品种和50年代后逐渐增加的品种。
  此外,村民还加工菜生(腌白菜、腌九头芥等)、腌萝卜(水菜萝卜)、晒菜干,及豆类制品酱豆腐等。
  养殖业
  家畜家禽
  养猪 村民家家都有养猪的传统,有的一年养二个,有的养三四个,一年的食油,便是靠杀猪后的猪油。公社化时期,村里还办过养猪扬。
  养牛 牛是农家主,解放前许多农户养牛为自己家耕田,也为他人耕田。1956年合作化后,各生产队都养了3~4头牛,随着耕田机械化,耕牛饲养量逐渐减少。现在已很少有人养牛。
  养鸡 家庭养鸡素有传统,少的四五只,多的一二十只。以母鸡为多(生蛋),雏鸡有自家母鸡抱蛋孵化的,还有向孵坊鸡客买的。农家养鸡有土鸡,洋鸡两种。“土鸡”吃稻谷蔬菜,“洋鸡”吃配合饲料。过去,鸡蛋是农民的小银行,卖了鸡蛋,买油、盐、酱、醋等用品。
  养鸭 鸭有土鸭、洋鸭,少数农户有几只的习惯。村民里过去有个叫阿罗的是养群鸭的。白天赶鸭到溪里觅食,晚上赶回圈舍饲养。
  蜂群饲养
  70年代初期,村里曾创办过集体养蜂场。拥有蜜蜂数10群。曾派出几位懂养蜂技术的社员把蜂群运到内蒙、新疆、江苏、广东、福建、济南、黑龙江等省区采蜜。村民周茂恭,因外出养蜂,遇交通事故而死亡。村民周长高遇洪水淹死。
  改革开放后,因市场上蜂蜜收购价格不稳定等原因集体蜂场解散,把集体蜂群转给户养。
  水面养殖
  池塘、水库承包给村民养鱼,鱼种以草鱼、鲤鱼为主。一般在春节前夕捕鱼,卖给村民过春节。
  池塘也有种植莲藕。碧绿的荷塘,可闻到扑鼻的芳香。秋收藕熟,干塘挖藕,一亩藕约可挖1000公斤,收入也非常可观。
  蚕桑
  村里溪滩曾改造为桑园,种植了许多桑树,公社化时,生产队都曾养蚕,桑园面积达二三十亩,养蚕上百张,蚕茧产量1000多公斤。后来因蚕茧价格下跌,种桑不合算,许多桑园毁去。

知识出处

橋頭周村志

《橋頭周村志》

本志记述时限,上不划一,下迄2000年5月31日为止,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包括村庄篇、村级组织篇、农业篇、山林水利篇、工商业篇、教育卫生篇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桥头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