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节 灯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溪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453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灯节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262-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象珠镇清溪乡灯节的情况。其中包括“偷”龙头竹、龙头出位、“偷”龙头竹等。
关键词:
清溪乡
岁时习俗
灯节
内容
正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称“元宵节”,俗称“灯节”,十五夜称“元宵之夜”。到了灯节,十三开始上灯,十七末灯。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挂上花灯或笼灯,每晚灯火辉煌。灯节期间,许多村还兴笼灯。各村都有筹办迎灯事宜的组织叫“龙头会”,春节一过,就开始筹备,分步进行。
“偷”龙头竹:龙头竹要“偷”,其偷法,先察看某处某根竹适用后,一帮人敲着锣鼓去偷。把选中的毛竹,贴上红纸,竹根上放上红包,呜炮敲锣,抬竹而去,且一路上吹吹打打。被偷者领取红包,不管补赏如何,引为吉利,从不责怪。名“偷”实为“强买”。
糊龙头,制花灯:由龙头会聘请民间艺人扎糊龙灯,制作各式花灯。龙头糊就,进行龙身打甲,花灯糊就上画描花。把花灯扎成灯排挂龙身上。然后用两方小红纸障住龙目,等待迎灯之日,举行“龙头出位”仪式。
龙头出位:先将龙头抬至厅堂,案上供奉五谷、糕点、糖果。由道士“请龙神”,也叫“赞龙”,启去龙目上红纸,称龙头“开目”。随后全村点燃香烛朝拜。龙头出位时最为热闹,燃放的炮竹最为集中,炮烟迷漫,炮屑纷飞,声闻数里之外,看的人最为密集。
游龙。傍晚,各户迎桥灯的先行火浴净身,然后掮起桥灯,放火炮出门,至灯坛依次和其他桥灯相接,最后接上龙尾巴。整道龙灯灯火连连,浩浩荡荡出发“朝庙”,意为会诸神。此时有的村按桥灯分发麻酥,然后按规定路线游龙。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执香篮,称“执香者”,在龙头前引路,接着是火炮担、蜡烛担、双头锣、虎头牌,后面才是龙头。龙灯巡游田野曰“踏青”,“察麦”。由于人多路窄,有的麦田被践踏,无人责怪,谓龙灯过处,麦会愈踏愈发。
随着龙灯伴迎的还有许多鱼、虾、蟹、蚌、等散灯,均是儿童所擎。他们无拘无束,东插西串,一会儿前,一会儿后,煞是高兴。
龙灯每到一村,都要“团灯”、“跳灯”。先是龙头在灯坛上漫游,带动全部桥灯一圈圈层层团紧,然后龙头抓住时机,突然转身,振振荡荡带动灯桥急急卸开,各层桥灯一来一往,穿梭奔跑,甚为壮观。此时,稍一不小心,龙尾巴就有摔倒的危险。如此往返多次谓之“团灯”。跳灯也叫“龙头跳灯”。迎灯桥的灯桥高过头顶向前走去,忽然跑步返回,拖着龙头不得不倒跑,一跑数百米,待跑至气喘吁吁才调过身来仍跟随龙头向前走去。不知是谁高喊一声:“拉呀!霎时龙灯又倒跑过来,如此一进一拉,一往一返,待至兴尽才罢“团灯”、“跳灯”时,灯桥常常遇到一松一紧,紧后骤松,灯桥折迭成三角,俗称“开三角店”。
迎灯毕,桥灯各换上蜡烛回家叫“归灯”,家门口呜放鞭炮迎接。龙头则抬回“香火先间”曰“归位”。念佛先生再次“赞龙”后,高抬龙头,人们竟相从其下钻过,曰:“赞龙”。谓钻过龙头,龙神保佑,小孩健康,妇女早生贵子,老人长福长寿。
迎龙灯之外,还有颠布龙、舞纸龙、跌师子、迎台阁、走马灯等,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凑着龙灯热闹。
清溪龙灯以派溪吕最为有名,官川的为最大。派溪龙头高丈余,龙身接连桥灯一千多盏,迎灯人达五、六百人,全长里许,桥灯举之头顶,气势浩大无比。
我乡各村都定有迎灯日期。
▲正月十三日——清渭街灯夜。
▲正月十四日——柳墅、黄岗灯夜。
▲正月十五日——官川、上柏石灯夜。
▲正月十六日——派溪灯夜。
▲正月十七日——江头灯夜。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本文记述了清溪乡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凡例、题词、图片、清溪乡行政区划图、大事记、清溪兵事、总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象珠镇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