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食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溪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43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食物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3
页码: 244-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象珠镇清溪乡食物的情况。其中包括膳食、节日食谱、副食、饮茶、泡茶、饮酒等。
关键词: 清溪乡 生活习俗 食物

内容

膳食:常年一日三餐,农忙季节和供老师时才烧四餐,即在中餐和晚餐之间再加烧一餐点心。通常以饭、粥、羹、饭汤为主,间以玉米饼、麦饼。
  饭分大米饭,糯米饭、粟米饭、玉米饭、菜饭、麦饭等。烧制方法:除一般在锅里放米加适量水烧煮外,还有饭甑饭、炭烧铜罐饭、蒲篓饭。烧饭甑饭时,先把大米用水浸透,再把米粒一层一层散入饭甑里蒸制而成。这种饭水份少,饭颗粒粒灵清,吃起来特别有香味。一饭甑一般可烧二十二斤米,主要用于婚丧喜事请客时烧制。铜罐饭特别香,利用炭火烧成。打铜、打锡、打铁的手艺工匠出门时都烧这种饭吃。蒲篓饭含有青草香,烧法是将米洗净,装进蒲篓内,把蒲篓口扎紧,放入汤内烧煮即成。无论糯米饭、粟米饭、玉米饭、和麦饭或多或少都配上青菜、黄芋、猪肉、腌肉、豆腐、萝卜菜等掺以少量大米所烧成的杂饭,晚饭烧的常常是菜饭和饭汤。饭汤用吃剩的冷饭冷菜加些索粉干碎,索面烧成叫“散饭汤”。
  此外还吃些饼类(有糕干麦饼、玉米饼、麦饼爿、肉麦饼、单麦饼、糯米饼、花麦饼等)、羹类(有米粉羹、麦粉羹、蕃茹粉羹、花麦羹等)。汤面类(汤团、汤面、馄饨)。糕类(年糕、糯米糕、糖汤糕、发糕、蕃茹糕)等。
  副食:副食品种繁多,家家户户都要制一些。炒爆的有炒米胖、炒米粉(翁)、发丁、炒豆、炒玉米、爆米花、爆豆;油炸的有豇豆酥、千斤绞、散(油煎糯米粉花)、蕃茹片;糖类有麻片、花生糖、米胖糖、粟米糖、豆爿糖、粉干糖。冷饮的有绿豆汤、赤豆汤、红枣汤、〓子豆腐、藕粉羹、山粉羹、蕃茹羹等。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炒米胖、切糖、制炒米粉。民间风俗、女儿出嫁,年年都要给父母担“翁”(炒米粉)。
  节日食谱:一年四季,传统节日几乎都有不同食谱。
  春节过年——鸡子索面、年糕、粽、肉质羹、。
  元宵——粽、麻酥。
  端午——粽、小麦饼、苋菜。
  冬至——金团。
  除夕——单麦饼,团园饭。
  清明——清明果、金团。
  七月半——麻糍、金团、小麦饼。
  重阳——糕、粽。
  饮茶:农村中都有饮茶的习惯。客人来,泡上一杯清茗,置一点儿茶点,请客人用茶,是乡土风情,家家如此。
  饮茶不仅是为了解渴,而且还有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许多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分。还能治病,患有痢疾、肝炎、肾炎的人适量喝茶有一定疗效。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神农尝百革,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也指出“茶味苦,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泡茶,以七十度左右的暖开水为宜,若用刚烧开的开水泡茶,维生素C就会被破坏,丧失很多营养。正确的泡茶方法是用七十度开水倒入杯约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先闷一会,然后再冲入开水,这样既能保持维生素C,也使茶水的色味俱佳。
  此外,不能用茶水服药,否则会降低药效。
  饮酒:逢年过节,亲友小聚,适当地饮点酒,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还可助兴,为生活增添情趣。
  许多农户农家,都有自酿米酒。年年立夏前后请做曲师傅用早米做红曲,做上数斤或数十斤的,十月以后普遍用糯米进行酿年酒,约一个月后即可饮用。
  饮酒最好是小酌慢饮,把酒慢慢斟入杯中,用舌尖品尝其甘美,用舌两侧领略酒的辛辣,最后才咽进肚里,才得饮酒之妙。酒菜切忌大鱼大肉,浓滋厚味,而以清淡适口、食之不腻的如豆制品和新鲜时令蔬菜为好。
  饮酒不能贪杯狂饮,一饮而尽。否则,不仅对身体无益,而且有损健康。酒中大量酒精会刺激胃粘膜,轻者易得胃炎,重者酿成胃溃疡,悔之晚矣。也忌空腹下酒,因烈酒下肚,酒精直接刺激胃壁,易引发急性酒精胃炎,重者导致吐血。
  陈年老酒比新酒香气大,味道醇美。酒经长期存放后一部分生成乙酸,乙酸和酒再发生作用生成乙醛,乙醛继续和氧作用生成乙酸,乙酸和酒再发生作用生成乙酯。乙酯具有芬芳的香气,使酒味佳美。白酒存放时期越长,酒的香味也越浓。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心中无限烦恼时,饮酒不能节制,切忌借酒浇愁。否则会引起肝硬化,神经性中毒,甚至有生命之虞。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清溪乡志》

本文记述了清溪乡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凡例、题词、图片、清溪乡行政区划图、大事记、清溪兵事、总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象珠镇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