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利、山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溪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4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利、山场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1
页码: 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象珠镇清溪乡水利、山场习俗的情况。其中包括水车、禁山等。
关键词: 清溪乡 农事习俗 水利 山场

内容

水田的用水,大多靠田畈塘、山塘、水泉。临溪畈田用水,惯于在溪流上游修筑堤坝,引水灌田。旧时池塘用水十分严格,一到夏至就要分水注。夏至前,无论那丘田都可随便到池塘放水灌溉。“过夏(至)塘水抵桐油”,塘水就只能是所属灌注的农户使用。为了防止水利纠纷,还规定:养有菱、藕、鱼苗的塘,水放到涵底开直为止、或水车到分洼为止。底下的留水,谓之为“保命水”。
  水量分配,采用计时放水。清渭村梧桐畈的“五百泉”完全是涌泉,规定按照田亩多少,轮流放水和计时放水。也有在塘中立木桩、刻尺度、按田亩定刻度到户,依一定次序轮流用水。
  水车:旧时都用龙骨车,龙骨车由木制的车桶、车索、车滚子、车架、车夹构成。踏水时,人站在车架子上一脚脚踏着滚子,车水费力费时。龙骨车分双人和三人两种。现在车水普遍使用机灌,若干农田已实现自流灌溉。
  禁山:为保养山林,各村都有禁山习惯。禁山日,担酒上山,呜锣聚众,吃禁山酒,宣布禁山约,晓喻大家遵守。禁山后有违犯者,罚豆腐一灶、酒一坛,到所属罚山头呜锣放炮,招引村民饮洒吃豆腐。有的还要请全村人员吃一次罚洒。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清溪乡志》

本文记述了清溪乡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凡例、题词、图片、清溪乡行政区划图、大事记、清溪兵事、总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象珠镇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