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农、林、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溪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36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林、水利
分类号:
F327.55;S7;F303.1
页数:
16
页码:
62-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象珠镇清溪乡农、林、水利的情况。其中包括生产关系变更、粮食生产、林业、水利等。
关键词:
清溪乡
农业
林业
水利
内容
土地是农业经济的基础。旧社会实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包括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却占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只有很少量土地或无土地的农民,只得租耕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纳高额地租、地租占去了收获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我乡农民每租种一亩土地,得向地主交纳十八秤至二十秤的湿谷地租(旧时每秤二十斤每斤二十两),折合燥谷约三百八十斤至四百二十斤左右。封建地租不仅吞去农民的剩余劳动,往往还侵占一部必要劳动,这是农民生活贫困和农业生产停滞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于一九四九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科学种田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农业经济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更
一、土地改革
一九五零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发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早在五月,我乡己开始对土地、人口、租佃和阶级关系进行系列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改革运动。运动中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路线。培训土改骨干,划分阶级成份,组织阶级队伍,建立村政权。通过没收和征收土地、房产、农具,烧毁旧土地契约,对农民进行土地、房屋和农具的分配。经过复查落实,最后发给农民土地房屋所有证。在土地改革中,对地主同样分给一份土地,促使他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土地改革运动,使我乡农民个个得到耕种的土地,彻底消灭了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觉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确定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使无地或少地农民获得了耕种土地,并取得了土地所有权。但单家独产的小农经济,仍然摆脱不了劳动力、耕畜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通过农业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只有把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才能避免“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的困境。土地改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引导农民组织了互助组。我乡杏里村共产党员陈时昌首先组织了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劳动互组,接着,在全乡各村广泛发展,参加互助组的人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互助组有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两种,一般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按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劳动,进行变工,换工互助。组员的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及收获的产品属于私有。有的互助组还实行农业和副业的互相结合,具有一定程度的生产计划性和技术的分工,并积累有少量的公有财产。互助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培养了农民集体劳动的习惯。
到了一九五三年,在劳动互助组的基础上,为共同发展农业生产,我乡农民开始自愿联合组成了具有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以私有土地作股入社,实行统一经营取得土地报酬。耕畜、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统一使用,由社付给适当报酬,或按自愿互利采取作价入社,由社分期付给价款的办法,逐步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由于缺乏经验,生产管理和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出现了部分农民闹退社,后来形成退社风。一九五五年五月省委下达了“全力巩固、坚决收缩”的方针,解散了一些管理较差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五年七月,毛泽东在省委市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判了右倾思想,提出了“积级领导,全面规划”的方针,从而大大推动了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一九五五年冬。省委书记林乎加同志来到我乡指导工作,纠正了省委的错误方针,积级引导,我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高潮。
一九五六年,全乡农民组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社员的土地无代价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不计算土地报酬。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折价入社,由社分期付给价款的办法逐步转为集体所有。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杏里村建立起我乡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掀起我乡农业生产合作化高潮的到来,起了推动作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此,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九五七年春,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在全乡开展整顿高级生产合作社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处理好各项政策,提高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度,推行劳动定额,按件计酬,经营管理制度渐趋完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农业生产互助组》
农业生产互助组简称“互助组”。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按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劳动互助组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己有各种形式的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出现,有“劳动互助社”、“劳动互助合作社”等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经过土地改革,曾普遍建立。它是个体农户为迅速发展生产,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中劳动力,耕畜和农具等不足的困难而组织起来的。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一般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产品仍属私有。有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前者是简单的劳动互助形式,组员之间以相互变工(换工)方式为主进行临时性。季节性的互助合作活动;后者是较高程度的劳动互助形式,组员固定,进行常年的互助合作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生产计划性,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如劳动工分、评工记帐等),并由单位的变工发展到更广泛的农副业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培养农民集体劳动的习惯,为过渡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准备组织和思想条件。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土地改革后,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以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基础组织起来的。按照集体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和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以私有的土地作股入社,实行统一经营;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统一使用,取得适当报酬,或作价归社,由社分期偿还价款;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并按劳动和入社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社员的零星树木、小农具等仍归私有;合作社按每户社员人口多少分给少量自留地,长期归社员个人和家庭使用;社员可经营家禽,家畜饲养和其他家庭副业,其产品和收入归个人和家庭所有。根据生产和家庭经营管理需要,合作社可设立生产队或生产组作为劳动组织的基本单位。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选举管理委员会和合作社主任。一九五六年,农村普遍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即“农村人民公社”。我国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它是一九五八年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现阶段人民公社一般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通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各级组织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相互间经济往来遵守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收益分配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对社员实行按劳分配。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少量自留地(自留畜)和家庭副业。人民公社的基本任务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社员物质文化生活,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人民公社各级管理机构是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管理委员会,由公社各级组织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
一九五八年实行政社合一。象珠区成立了东方红公社。清溪乡当时改称为清溪管理区,负责管理清渭、派溪、寺口、官川、山西、黄岗、上柏石、荷沅、杏里、柳墅等十个生产大队。公社对生产资料搞无偿调用,组织上实行营、连、排、班编制;生活上推行伙食供给制,办大食堂,集体用膳;生产上实行劳动力统一调配;分配上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由于“共产风”“平调风”的滋长,严重的锉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九六零年十一月,纠正了“共产风”“平调风”的错误倾向,经济上实行算帐退赔,撤去东方红人民公社,清溪管理区改称为清溪公社。一九六二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后,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通常称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实行定额包工,社员劳动评工记分。各级组织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相互间的经济往来,遵循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收益分配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间的关系;实行按劳分配。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民公社的各级管理机构是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管理委员会,由各级组织按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人民公社的基本任务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不断反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社员物质文化生活;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人民公社是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一九六六年以后,又出现了过渡到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的左的倾向,取消了自留地,以政治评分代替按劳计酬,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害。但这种生产关系仍与生产力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四、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推行农业体制改革,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把土地承包到户经营,家家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生产投资由户自行负责,只承包上交任务,超产归已,通称大包干。责任田可以自己种,也可以转让他人种,但任务不变。一九八一年冬,全乡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期多数为五年,后又有改为十五年的。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劳动者明确各自的生产岗位和职责,把劳动成果同自己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它是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关健性措施。自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大幅度上升。粮食亩产由七百余斤迅速跃到一千余斤。一九八三年扩大了承包范围,茶叶、蚕桑、柑桔、池塘养殖等方面实行了承包责任制。乡村企业,也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按包干上交,超利分成或按毛利分成的原则投标承包。
几年的实践证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切合现阶段生产实际的制度。深得人心。
第二节 粮食生产
一、粮食生产
民国时期,水田种植,多为“秋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次为大小麦;秋杂粮以玉米、秋大豆为最多,辅之荞麦、萝卜和蔬菜、旱地即以麦、番薯、甘蔗、棉花、粟、芝麻、花生为多。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五年,全面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晚稻、迟熟中稻为早中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下熟依次种植玉米及麦。形成“麦——稻——玉米”的三熟制。
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三年,进行试种双季稻,形成两种耕作制度,一为“老三熟”,即“春粮(或绿肥、油菜)——早中稻——秋玉米”;二为“新三熟”,即“春粮(或绿肥、油菜)——早稻——晚稻”。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零年,推广新三熟制,减少春粮面积,扩大绿肥种植。推广以磷增氮的绿肥种植先进经验,绿肥产量比前增加了五倍。推广早稻短杆良种,增加双季晚稻面积,粮食产量有了新的跃进。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九年,推行小麦矮杆良种,迟熟早稻粮种和玉米杂交品种,扩种春粮,调整双季晚稻种植面积。
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七年,普遍种植杂交晚稻,并在后熟推广青稻秆还田,春粮和秋玉米种植减少,早稻以中熟品种当家。粮食亩产由一千零五十斤跃进到一千六百斤。
旱地耕作自六零年代开始,发展“小麦——套种早豆——玉米或番薯”的三熟制。
附:粮食生产小段年表
第二节 粮食生产二、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种子以农民自选、自留、自用为主,相互串换及市场余缺调剂为辅。建国后,农作物良种不断更新。一九五二年提倡穗选早中稻种子,一九五三年建立种子田。人民公社化后,公社建立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农科队,县、社、队组成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七零年代中期,全面推广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亲本种子,亲本种子由县统一供应。一九八三年起,杂交稻制种,开始建立制种田。
早中稻,五十年代传统种植的三百粒、黄杆胡大叶青、金华早等。金华早为早熟品种,产量较低,三百粒杆长穗大易倒伏。六十年代种有珍珠矮。赣农三四二五,三九九、南京二号。七十年代种有广选三号。在杂交水稻出现后,老品种逐渐淘汰。
一九五六年推广双季连作稻,早稻以南特号为当家品种。六零年代由莲塘早、陆财号、江南一二二四、钱丰、矮脚南特号先后取代。七零年代普及矮杆品种;广陆矮四号、先锋一号、珍圭五十一、矮珍、原丰早、二九青、桐矮二十八、矮南早一号、二九南二号、长紫红、朝阳一号等,其中广陆矮四号具有迟熟,抗病、耐肥、高产的优点,成为我乡早稻当家的品种。八十年代中期,自杂交稻普及后,中熟二九丰成为早稻当家品种。
晚稻,五十年代有猪毛簇,晚仙九号等。六十年代引进农垦五十八、沂大湖青等,七十年代引进中糯京引十五、晚粳东方红,农虎六号、嘉湖四号等。八十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稻,晚稻种植面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小麦,五十年代有南大二四一九。六十年代有介吉麦、吉利、矮洛阳、矮秆红、桑帕。七十年代引进九零八,以早熟、高产、抗病。适于新三熟种植的优点,一九七四年大力推广,成为小麦当家品种。
大麦,五十年代有六棱,六十年代推广矮白洋,浙农江二棱。七十年代引进早熟三号,以抗倒伏、耐迟裁、高产的优点,成为大麦当家品种。
玉米,民国时期,清溪地区普遍种植田玉米。田玉米生长期短,耐迟栽,品种有小粒黄;七十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一号,旅曲、丹玉五号等。八十年代开始后熟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田玉米种植减少。
番薯,民国时期有红皮白心、红皮黄心等品种。一九五五年推广胜利百号,产品高、合水份低、耐贮藏、普及全乡。
豆类;有早豆、田豆、马料豆之分。大豆又称六月豆,适于旱地种植。土种有小粒豆、大粒豆、铁浆豆等。一九八二年引进矮脚早早豆,产量较土豆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田豆与马料豆,在解放初期为主要秋作。随着双季稻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田豆曾推广兰溪大白豆、百斤豆。马料豆以传统品种樟树乌为主。田岸旁普种青丝大豆和花大豆。
蚕豆,俗称佛豆,品种有大粒与小粒之分。大粒供食用,小粒作水田绿肥。碗豆,俗称蚕豆,品种有白花与紫花之分,耐瘠耐旱,宜于新垦荒地种植,也有用作水田绿肥。六零年代种植较广,八十年代大大减少,仅作蔬菜应市。
油菜,五十年代有胜利油菜,六十年代有东胜十四号,七十年代推广长秆油白菜、九二、七零五五、四八零、三零六三等。八十年代以九二一三系当家,油菜种植面积不多。
紫云英,俗称花草,为水稻田的主要绿肥,也作猪饲料之用。品种以平湖籽、大桥籽为主。一九八二年引进浙籽五号品种,迟熟,产量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三、栽培技术
1水稻
秧苗培育:民国时期“清明浸谷子,立夏开秧门”,冷水浸种,谷雨露珠即出田。建国后,用百分之一生石灰水浸种,先后采用温汤催芽、大堆催芽、土坑催芽、“五四零六”催芽。改水秧田为通气秧田,辅以塑料膜覆盖防寒。播种时间,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大都偏早,缺秧严重。七十年代中期,确定春分边播种。杂交水稻育秧,采用两段育秧法,先出播秧床,待长成三片叶后,移株寄秧,然后用带蘖大秧移栽大田。
密植程度:传统播秧为大苗插栽,株行距1.2尺见方,每丛十至十二本。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行距7×8寸,每丛六至八本。一九五八年,盲目推行2×2、3×3密植,造成严重减产。一九六三年提倡5×5、6×6密植,增产效果显著。一九六七年早中稻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匀株密植,将平整大田水澄清放干后,用划行器划格,秧苗插交叉处,种一丘灌水一丘,秧苗成活快,发棵早。七十年代开始,又改为混水栽插,推广行距五至六寸,株距三至四寸,每丛七至八本。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的株行距均比早稻为宽。
肥水管理:水稻历来实行满水漫灌,田间长期积水。进入成熟后期才排水干田。施肥方面,传统采用鸡毛、头发、石膏粉、人粪尿拌草木灰分塞到每丛稻根处,俗称“种下脚”。第一次涂田,施生石灰、草木灰或炉灰,上水后种第二次下脚。秧苗常灌水防寒。移栽后灌三日满秧水,涂田时排水烤田。六零年代初,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要求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施用吊头肥等。在用水管理上采用深水护苗,浅水发棵,烤田挖沟,寸水保胎等。七十年代前后,推广化肥深施,重视有机肥料的结合施用,早稻肥料在移栽后二十天内施用完毕。七十年代中后期,灰肥施用大为减少。水田管理,前期薄水为主,中期烤田以人踩田中不陷脚有细裂为准。要求四周开好避水沟,田中开好丰产沟。后期干干湿湿,活根到老,青杆黄熟。八零年代后,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料减少。提倡青稻杆还田,以保护地力。一九八四年推广“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的配方施肥新技术。
除草技术:一般耘田二次,涂田二次,先耘横行,后耘直行。建国前,栽后一个月,开始第一次耘田。推广双季稻后,第一次耘田提前到栽后五至七天进行。二天内耘涂结束。七十年代前后,曾提倡用手摸田,代替用耙耘田,效果虽好但劳动强度过大,无法推广。水稻管理上岸后,通常要除田边杂草。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步推广使用除草剂除草。
2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三至四尺,行距一尺,每亩插种量2.5至5公斤,播种时间为十一月中下旬。六十年代改点播为条播,一九六八年,推广大麦撒播。一九七三年推广江苏唐桥春粮高产栽培新技术,畦宽八尺,沟窄六寸沟深破塥,畦面公路形,以防积水,每亩播种量10至12.5斤.用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灰肥盖种。八十年代初,麦种播种减少到小麦4至5公斤,大麦6至7.5公斤。也有种稻板麦的,即晚稻收割后稻板上施上肥料,播下麦子,盖上栏肥,然后开深沟覆土。
肥料施用:五十年代前,麦子播种,习惯于“放清子”(不施肥),麦苗出土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结果出现后期贪青,病重害严重。六十年代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穗肥巧的施肥原则。七十年代改为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穗肥。采取年内攻、年外补的施肥方法。也常出现年内或早春拔节,遭冻害而倒伏。八十年代,采取前促,中挖,后补的原则,提倡早施麦枪肥,促使低节位分蘖。
开沟排水:农民历来重视开沟排水。七十年代提倡隔水沟与主沟破塥。每隔两畦一深沟,要求三沟配套,防积水,冬旱主意浇水护苗。雨季作好清沟排水。
中耕压麦:传统习惯,大小麦中耕除草二次。第一次深锄,称“掏麦”。第二次浅锄,称“刨麦”。民间有一农谚,说“麦是麦亲家,越踏越生桠”。但农民很少把压麦当作管理中的一环。七十年代,推广唐桥经验后,压麦技术在全乡普遍应用,通常在麦苗为三叶时进行。睛天,土燥,苗大、要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后泼浇人肥、氨水或泥浆,并培土防冻害。
3玉米、番薯
玉米:传统都采用点播,畦宽三至四尺,行距一尺。六月下旬播种,七月初间苗定株、中耕培土各一次;施肥重前期,结果杆高蒲小产量低。解放后,推行合理密植,育苗移栽,适施苗肥,重施蒲肥,推广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及黑须期斩天花等技术。七十年代,为提高复种指数,推行双行密植。清渭、荷沅等村在双行密植两边套种萝卜菜,,取得良好效果。
番薯育苗:番薯多采用塑料薄膜温床催芽,然后移种苗地。育好长藤,剪藤扦插。也有用“以苗分苗”,利用扦插苗藤逐次剪苗的方法。扦插成活后,习惯施用焦泥灰,作垄,藤长数尺即开始翻藤。一九七零年以来,改为苗期施氮肥,翻藤改为提藤,不再作垄。
四、肥料
1农家肥料
民国时期至五十年代,农家肥料是农作物主要肥料。它包括人类尿、猪栏肥、牛栏肥、焦泥灰、塘泥、绿肥、地脚泥、垃圾等。
栏肥:栏肥多作基肥,也用作水稻面肥,冬作物腊肥,稻板麦盖子,以防杂草。
焦泥灰:多用于种麦、种玉米、种菜、扦番薯和水稻育秧。农民有烧制焦灰泥经验,常用草泥、稻根、垃圾、稻杆、杂柴等作灰料,晒燥后烧制。
塘泥:在冬季趁车水捕鱼时挖掘,分放麦行间冻酥,作腊肥,或晒燥碾细作水稻育秧。
绿肥:除紫云英外,还有大麦、蚕豆、豌豆,“压青”,割嫩树叶。青草头“摁田”。一九六一年推行紫云英增施磷肥,每亩产量从五百公斤提高到二千五百公斤,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经验。一九六二年开始稻田养萍,以萍肥田。近年来普遍采用早稻“青稻草还田”作基肥。
2化学肥料
民国时期,有少数农户购用外国产的肥田粉(硫酸铵),解放后化学肥料施用量逐年上升。种类有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复合化肥、徽量元素化肥、生长刺激素,腐植酸铵等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五、植保
一九五零年在县治虫指挥部领导下,号召干部群众下田采摘螟卵、点灯诱蛾,防治螟虫。一九五三年冬季干部群众全面开展挖稻根、玉米根、铲田岸草。六十年代转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一九五九年在县病虫观测站指挥下,适时防治病虫。一九七一年公社配备植保员,及时指导病虫防治。八十年代,由乡农技站专人负责病虫观察,及时指导农民适时防治病虫害。普遍使用化学药剂。
六、农业机具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农副业产品加工,提水灌溉,一般都使用铁、木、竹、石制作的简易传统农机具,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进行作业,劳动
强度大,效率低。
解放后,手臼、麦磨、水碓等逐步成为历史陈迹。至一九八八年底,全乡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3938.7千瓦。
1、耕作农机具
传统农机具有犁、耖、耙、开山翻土,平整土地,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的传统农具有开山锄。两齿锄、四齿锄、锄头、泥锹、田耙等至今仍使用。
一九五四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因太笨重,需两头牛合拉,使用不便,效果不佳而停止。一九五八年开展深耕改土运动,推广绳索牵引机,因农民不爱使用而废止。直到一九六八年永康拖拉机厂试制成功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机型小,轻巧灵活,性能稳定,操作方便,适应本地区特点,成为本乡农村使用的主要型号。
一九八八年底,全乡有手扶拖拉机一百二十六台,中型拖拉机一台。
2、排灌农机具
传统排灌农机具有木制水车,它由车架、车桶、龙骨组成,以脚踏力头上水,有二人三人踏的,以车桶长短分为八尺车、一丈车、丈二车、丈四车、丈六车等。另有手摇水车,一人手摇提水。
随着排灌机械的发展,水车使用逐步减少。从一九五八年引进水泵一台,其功效比人力水车高三倍,深受农民欢迎。于一九八八年底,全乡有水泵八十三台,农田水利基本上实现机械化。
3、植保农机具
旧时治虫,用竹简,一头包细布,内装雷公藤粉,敲打竹简将粉末撤于作物茎叶上。
一九五七年开始使用手摇喷雾器。后来因使用不便,而由背负式所取代。后又推广扁方形的工农十六型背负式手摇喷雾器,这种喷雾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修理等特点,很受用户欢迎。至一九八八年底,全乡有手摇喷雾器四百九十六架。
4、收获农机具
收割稻、麦等农作物的传统农具是镰刀,形如眉月,细齿锋利,使用轻巧方便。一九五八年推广山东大镰刀和快速收割器,均未受群众采用。
稻、麦脱粒的传统农具主要有稻桶,配有稻梯、稻桶簟用手工甩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有玉米钻。
一九五七年开始使用脚踏打稻机,工效比稻桶打稻机提高三至四倍。一九六四年推广电动打稻机,工效又比脚踏打稻机提高一倍,适用于集体作业,操作省力,脱粒干净。此外,还有用三匹马力柴油机带动打稻机,这种打稻机适用于无电的田块作业,均受群众欢迎。至一九八八年底,全乡用脚踏打稻机一千七百七十七台,机动打稻机一百六十一台。
5、加工农机具
加工粮食历来靠手臼、踏碓、碾槽、麦磨、砻磨、水碓磨等,其动力分别依靠人力、水力、和牛力。
油料加工传统工具称油车。解放前派溪吕村、山西村设有油车。油车由车筒、拗架、油楔子、油槌等组成,配有石碾。地灶和炒锅。油车为整段大樟木或黄檀木制成,中间有槽,手工榨油劳动强度高,出油率低。
解放后,除碾米机械加工外,磨粉、饲料粉碎、淀粉和油料、棉花、茶叶、榨糖等各类加工机械相继发展。到一九八八年底,拥有粮食加工碾米机二十五台,磨粉机三十二台,棉花加工机三台,榨油机四台,茶叶揉捻机二台,饲料粉碎机十五台,淀粉机十三台,榨糖机十四台。
6、运输农机具
农业运输长期靠肩挑,以扁担、搭柱、绳索和箩筐为工具。民国时期始用手车,五十年代胶轮手推车较有发展。七十年代,手推车大量用于农田作业的短途运输。拖拉机发展后,配有拖斗,农业运输日益改善。八十年代,除胶轮手推车和拖拉机运输外,还有汽车,全乡基本实现农村运输机械化。
7、农机管理
一九七一年建立拖拉机站,一九七五年,建立乡农机管理站,设农机专管员二人,负责本乡农机管理,油料分配。在一九八零年夏,企事业结合,成立农机服务站,负责机械维修,小事故处理,新式农机具推广以及为农户进行代耕、代运等工作。并对机耕、油料、安全分别进行管理和监理。
(1)机耕管理:一九八二年开始,在农忙期间,禁止拖拉机上公路进行营业性运输,由农机监理站负责监督检查。一九八三年实行农耕管理“六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订立机耕合同,统一调配,统一安排,统一收费,统一供应油料。全乡六十四台拖拉机全部投入农田作业,春耕、夏耕机耕面积分别占全乡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三十。一九八七年全乡拥有九十六台拖拉机投入农田作业,春耕。夏耕分别占农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和百分之五十。一九八九年共有一百二十四台拖拉机投入农田作业,春耕、夏耕分别完成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五和百分之七十五。
(2)油料管理:一九七五年前,农用柴油分配,统一由清溪供销社供应。一九七五年一律由公社农机管理站统一分配,由清溪供销社供应。一九八三年农用柴油由乡农机管理站实行统配定量,包干使用。一九八四年实行农用柴油分配的监督检查以纠正分配和供应上的不合理。一九八七年,分配农用柴油五万三千公斤,救灾、补助。议价柴油一千公斤。
(3)安全监理:一九六八年开始实行安全监理。拖拉机手经考核合格后,发给驾驶证,方可上公路行驶。一九七二年全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由县交通监理部门核发。一九七五年由县农机部门发给《农业机械农田驾驶证》,由交通部门发给《机动车驾驶证》,一九八二年,由农机部门核发《浙江省小型拖拉机行驶证及驾驶证》,一九八四年改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拖拉机行驶证及驾驶证》,确保安全。
一九八四年以前,拖拉机检、审、验由农机监理站单独负责。
一九八四年开始,手扶拖拉机年度检、审、验、由县农机监理站单独负责。通过检、审、验要求达到机件良好,装置设备齐全,技术性能良好,车容整洁,安全可靠。农机监理站人员平时上公路检查,对违章者给以教育,罚款的处理。
第三节 林业
林木历来受法律保护,民间普遍制订有乡规民约,保护山林俗称“禁山约”。禁山公约有效地保护了风景林,常护林和私有林。
本乡有山林十一万零四百五十三·五亩,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烧炭炼铁,全乡山林受毁严重。一九六二年党和人民政府开始重视加强绿化造林,嗣后每年都有绿化运动,森林覆盖面积超过了一九五八年前。种植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柳墅等村还发展了杉木林。一九八一年,林业实行“三定”(即定山权、林权和责任承包权),一九八二年,落实定权发证,一九八三年在山权、林权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多数行政村分了自留山。近年来松毛虫危害严重,林业部门用药喷治和飞机喷治,保护了森林。除发展松杉用材林外,近年来山地还发展了柑桔,茶叶等经济林二千余亩。重视造林成果的保护,发动村民拟订护林公约,严禁滥伐偷盗和放火烧山。对间伐林木,严格了审批手续,有效地保护林木的发展。
第四节 水利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解放前,本乡水利条件差,水田用水大都靠田畈塘、山塘、水泉,用龙骨水车、人力脚踏,车水灌田;临溪畈田的用水,惯于在溪流上游修筑堤坝(最大的要算官川的龙山潭坝),引水灌田、抗旱能力弱,许多村庄的土地只要晴上十几天,溪塘就干燥,易受旱灾。
解放后,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在解放初期,就注重兴建山塘水库多处,至今全乡先后建成塘库共十一处,总容水量29.142万方,其中两利水库坝高6.5米,坝长181米,坝底宽20米,库容量27.6万方,集雨面积2.8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九十五亩,可灌溉农田八百亩,一九五六年九月开工,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建成。太平、黄坟、三渡溪三个县级大中型水库的干支渠道经过我乡,沿渠建成六处电灌站,它与过境的石湖溪、三渡溪、塘里坑溪、酥溪等河流组成了全乡水利灌溉网络。太平水库西渠可灌溉张坑、黄冈、白麻塘、上柏石、方山脚、山井头、官川、南湖、汇阳、郎下、下山等地区,三渡溪水库东渠可灌溉山西、山西孔、苔川、荷园地区。西渠可灌溉江头、杏里、清渭街等地区,黄坟水库可灌溉柳墅、派溪、寺口、英村等地区。此外,本乡地势较低,地下泉水较丰富,共有泉塘五十二口,其中荷园村十八口,泉塘面积六亩;清渭街村十六口,泉塘面积二亩;杏里村十八口,泉塘面积二亩。一九五二年由安塘。中央泉。外安泉合并修建成的安泉,(位于荷沅村的茂西自然村)面积约三亩,可灌溉农田一百多亩。水利建设对于发展本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乡抗旱能力由解放初的二十天,提高到一百天,现在除及少数山沿田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田都能达到旱涝保收。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本文记述了清溪乡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凡例、题词、图片、清溪乡行政区划图、大事记、清溪兵事、总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象珠镇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