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芙蓉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291
颗粒名称:
(二)、交通
分类号:
F426.9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前至建国后永康市芙蓉村的交通发展情况。
关键词:
芙蓉村
交通
发展
内容
建国前,因村庄深居大山,溪壑纵横,山路崎岖难走,其中还不乏羊肠小道。溪壑上有桥樑架通,主要有原村口跨东源溪的茶岭桥(又名芙蓉口桥)及通往对坞方向的前山桥。就总体上讲,原村庄交通状况较差。村民日常行走只能凭双腿,运送货物也只能用肩挑背驮来完成,最多也只能用上独轮车、平板车等半机械工具。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道路交通建设。为改善山区交通条件,修通了自常山县城,经芳村镇、芙蓉乡,直达新桥乡(原称毛良坞乡)的县乡公路。1970年,村里购买了第一辆拖拉机,首次开始使用机械运输。改革开放后,又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掀起了新一轮的“修路热”。村里于1992年耗资5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000米、宽4.5米的通村道路,与常新公路相连,并于1994年进行了路面水泥硬化。这进一步提升了交通运输能力,也催生了一批运输专业户。现全村拥有货运汽车11辆,主要从事毛竹及杉、松等木材运输。
迁居新址后,交通条件更是今非昔比。村东南方向约1公里处是杭金衢高速公路球川出口,常山至球川一经同弓、龙绕等地,一经白石、钳口等地的两条县乡道(其中经白石方向的公路大部分借道于320国道线),又分别从村北与村东南通过,每天均有班车直达村庄,内外交通都十分便捷。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刺激了人们的购车欲望,现全村共有轿车20辆,客运车1辆,人们进出基本上以车代步了。
知识出处
《芙蓉村志》
本书对芙蓉村的行政沿革、党政群团、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工商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村庄建筑与安全管理、风俗民情、人物、世系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芙蓉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