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俗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桥下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191
颗粒名称: 第十九章 俗文学
分类号: I276
页数: 5
页码: 73-78
摘要: 前有笔架山,后有五指岩;上十里四路口,下十里是古山,当当中央我的家。桥下乡建溪滩上,办公大楼大围墙,下豁村庄廿五个,领导乡民奔小康!太平水库好风光,桃红柳绿百花香,四面青山映绿水,赛比西湖落永康。东渠长,西渠长,塘库相连遍田庄,自流灌溉防涝旱,年年丰收多打粮。①唐桥,指唐先至桥下的公路。太平已分新村、老村两村。桥下乡现已迁址在龙川的溪滩上。冬季到来雪花飞,恩情万代须牢记。经查永康“地方景致”属实无虚,昏君只得作罢,并嘉奖了陈状元。永康县衙即将永和捕获入狱。杀人偿命,原是公理。但因私杀,有违王法,官府依法拘捕存省公入狱。其孙朱海因祖父为强梁杀害致死,而造成这桩讼司冤狱,于心愤愤不平。
关键词: 文学 民间文学 桥下村

内容

第一节 歌谣
  桥下村谣
  前有笔架山,后有五指岩;上十里四路口,下十里是古山,当当中央我的家。
  桥下地景
  永康唐桥①廿里长,桥中太平两个庄,桥头桥下五里路,桥下可建一个乡。
  桥下乡建溪滩上,办公大楼大围墙,下豁村庄廿五个,领导乡民奔小康!
  太平水库好风光,桃红柳绿百花香,四面青山映绿水,赛比西湖落永康。
  东渠长,西渠长,塘库相连遍田庄,自流灌溉防涝旱,年年丰收多打粮。
  水库建起发电厂,点起电灯亮堂堂,开机器,办工厂,农家从此幸福长。
  水库好风光
  水库上,闪银光,发展养殖把鱼养,青鱼乌子满满筐,家家都把鲜鱼尝。
  造好水库乐融融,万代子孙福无穷。感谢英明共产党,感谢领袖毛泽东。
  (亦土编《录自1960年太平水库工地快报23期》)
  四季歌
  春季里哟百花香,太平水库闪银光。亭阁傍水造,绿竹绕红墙;
  白帆点点飘水上,虾儿肥呐鱼儿壮,景色可比西湖强,人间胜天堂!
  夏季里哟热洋洋,自流灌溉把旱防。往年晴一月,大伙急得慌,
  脚底磨破苗晒光;如今修起大水库,大旱百天反比往年多收万担粮。
  秋季到来菊花黄,农村处处电灯装,开关拉一把,家家亮堂堂;
  烟囱遍地机器响,拖拉机哟耕种忙,敬老院,篮球场,乡村大变样。
  冬季到来雪花飞,恩情万代须牢记。不分昼和夜,苦战几春冬,
  子孙万代福无穷!幸福生活哪里来?多亏伟大共产党,英明领袖毛泽东!
  (亦土编《录自1960年太平水库工地快报35期》)
  桥下新歌
  龙窟桥下大地方,七百多年历史长。南通县城五十里,旧称义和桥下庄。
  朱真始祖前卢住,孟莹祖处建新庄;后迁堂屋来发族,各房子孙共一堂。
  龙窟古村出陈亮,有名宋朝状元郎;马铺山脚状元墓,香案笔架摆前方。
  天生一把黄阳伞,状元石印龙川旁。村前中正亭一座,古亭古桥建四方。
  凤凰山边普明寺,曾是陈亮读书堂;小崆峒前造书院,陈亮朱熹谈文章。
  金水牛在荷岭后,牛头食水五方塘;麦磨岩坑风景好。水扦洞通到厚唐。
  狭水弄峡造大坝,太平水库水汪洋;隧洞口边发电站,坝下工厂鱼花塘。
  东西渠道真便当,自流灌溉到田庄,将石塔下水池建,自来水通到厨房。
  里田一丘长又长,一丘大田四千秧,水泥公路多宽广,来往车辆通八方。
  千路桥头前溪沿,如今兴办百艺厂。金丝吊鳖黄园岗,办厂开店中学堂。
  珠龙山上农资足,凤山咀下砖瓦黄。洋桥头边交管站,物资供应业务忙。
  让常祠堂好建筑,小北公祠办工厂。报功祠里设学堂,胡公庙间开球场。
  金竹桥边金竹园,望归便是大祠堂。大厅门前宅口塘,龟蛇守门好形象。
  前街后街左右街,黄金坦上当晒场;若问祖辈家何处?过鹁鸪岭到家乡。
  粮管所设下村旁,买油籴米卖余粮。批发部来供销社,百货充足摆满堂。
  各种摊畈满街摆,卖菜卖果修补忙。街头店铺如林立,生意兴隆财源旺。
  每逢一六开集市,物资交流利城乡;信用社里好存款,邮电局送信报忙。
  村里设有乡政府,领导人民奔小康;村里办起卫生院,防病治病保健康。村里办有中小学,培养子弟成栋梁;村里开办敬老院,孤寡老人喜洋洋。村村建立老人会,敬老养老新风尚。村民齐心跟党走,幸福生活万年长!
  (耀西、岩图编)
  第二节 故事
  陈亮戏皇帝
  南宋光宗绍熙年间,陈亮中了头名状元。一日上朝,光宗一时兴起,见永康新科状元陈亮,年虽长而英气不凡,不禁问道:
  “陈爱卿,你出生在永康什么地方?”
  “身坐龙窟,手攀两珠,脚踏两黄。”
  “呵唷,真了不起!再问你永康有哪些‘地方’景致?”
  陈亮想:这个昏君在这金兵入侵,国难当头时刻,还有心思问我永康‘地方’景致,略一思考,即答道:
  “永康有五里花园,十里长城,十五里花街。”
  “还有啥?”
  “九犁八百,一耙千秧。”
  “喏大的田,又何来喏大的牛耕?”
  “永康有头金水牛,牛绳吊里溪石柱,牛头插五光塘食水,牛粪放牛屙岭则止。”
  “这牛又吃些什么?”
  “卢头人参。”
  “难道永康有这么富?”
  “永康有十五里金山。”
  “唔!这么个好地方,朕想亲自去看看。”这时,陈亮想:这昏君决不能让他去寻开心,否则,永康百姓准会遭殃。于是,奏道:
  “啊,万岁!去不得,永康有山岭阻挡。”
  “啥格山岭?”
  “白窖如天,上落半年。”
  “花半年也得去一趟。”
  “还有乌江难渡,半月沉江。”
  “浸江半个月也要去。”
  “更有狭水弄峡,人过侧过,马过夹散;过了狭水弄峡,方见太平。”
  原来古时候皇帝出游,不是骑马,便是乘车,如何吃得这般苦头?!只好扫兴作罢。皇帝再看看旁边有位缙云的进士,又问道:
  “永康的地方景致那么多又好,你缙云有啥?”
  “呵,万岁!我缙云有石笋千丈长。”
  万岁不信,问道:“千丈长的石笋你怎么能量?”
  缙云的进士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帝哼道:“你有欺君之罪!”
  陈亮见他虚汗直淌,手足无措,马上以朝笏一横给以暗示。缙云进士猛然醒悟,奏道:
  “日落西山用影量。”
  皇帝看在眼里,见陈亮遇事机灵,永康地方景致唯恐有诈,如属谎奏,欲加之罪。立即派员前来永康查访。经查永康“地方景致”属实无虚,昏君只得作罢,并嘉奖了陈状元。
  十八铁罗汉
  唐朝末年,北寇南侵,百姓遭殃。上祖朱禄,号野塘老人者,家道却得平安,说是其母陈氏信佛之福报。
  朱禄受母教诲,管旧业,筑新居。生子四:名孟文、孟献、孟德、孟贤;孙十八:名世东、世威、世愚、世怀、世伦、世繁、世闲、世莲、世迢、世韬、世和、世遐、世康、世称、世俦、世钦、世南、世宿、家道十分兴盛。
  在那离乱年代,朱禄为让后孙追念祖宗,他日兄弟相认,特在后周广顺二年,冶铁浇铸铁罗汉十八尊,每重百七十五两,分授诸孙,散处各地,这便是金华朱氏各房的祖宗。据说东阳昭仁,至今尚保存着一尊罗汉像,此为文物古记。
  朱海释冤
  朱云溪,元末明初人,桥下朱真始祖五世孙,与马川颜永和有仇隙。明宣德二年六月初一夜,永和带了多人,乘黑夜闯入,把云溪公杀死,更砍去一腿而逃走。永康县衙即将永和捕获入狱。
  云溪子名子嘉者,悲愤已极,立誓要报杀父之仇。一日,同诸弟合计,召集家人,捣入狱中,杀死永和,同样砍下一腿,以祭父灵,报了怨仇。
  杀人偿命,原是公理。但因私杀,有违王法,官府依法拘捕存省公(云溪公四子)入狱。其孙朱海因祖父为强梁杀害致死,而造成这桩讼司冤狱,于心愤愤不平。乃策至亲,结义士,以释冤为已任,曾千里迢迢去京都陈情,辩明伸诉,垂十八年,存省公始获释,冤案才了结。
  第三节 书法
  朱子治家格言

附注

①唐桥,指唐先至桥下的公路。太平已分新村、老村两村。桥下乡现已迁址在龙川的溪滩上。

知识出处

桥下村志

《桥下村志》

本书分为村域、经济、文化、社会、艺文、人物六篇二十一章,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桥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