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说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桥下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1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说类
分类号:
I26.55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东汉至1992年浙江省永康市桥下村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考记
随笔
桥下村
内容
修方岩楼说
天下名山巨镇,载在《禹贡》称为方岳之灵者,既有定数,其余散列各州志诸舆图。秀峰特出而为神明所栖止者,亦不可胜言。吾邑之东有山一峰,名曰方岩,四面隆耸。嵯岩峻削,无路可登,独一面驾飞桥,由天门而上平顶,其地数十亩,岩洞幽深,泉石清旷,早所称蓬莱、武夷不是过也,其为神明栖止可知矣。适胡公者生登进士,忠谠敢言,抗章陈免丁册,惠及二郡;没复现于白马饮泉,已魏久之乱,恩遍数州。嗣是得圣于此,威灵显赫,庇佑民物,故其人民相与歌之德之,诞日庆之,其由来非一日矣。古称地灵人杰,人杰地灵,兹其当之。余家始祖中顺大夫尝从陈文毅公讲学于五峰,往游此地,遂建平屋献厢三间于殿侧之西,闲坐读书,嗣传五世祖云溪翁更平屋为楼屋,业为本境胡公易暂换香火憩之所,亦为予子孙辈岁时进香停骖之处也。遗命世世相守,毋致毁环,迨及于今,年深日久,倾颓几尽,余乃集众会议,有慷慨趋事者十人,其资财费用或开大常公帑,或捐各房己资,鸠工庀材,不旬月而事竣功成。诚兹楼重光之一会也。时念瞿张邑尊以进乡访查,停车斯楼,问所由来,僧备述颠末以告,爰知吾祖之好施,遂以“惠及浮屠”赐额。是楼以修而光,不更以额而光之愈光乎!记此已垂永世,子孙鉴守勿替云。
时
清顺治七年岁在庚寅仲秋月 吉旦
九世孙茂骏同侄之棣题
太平水库说
太平水库,曾名红旗水库。由县内设计,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大坝建在桥下凤凰山脚,下水拢峡。坝高28.56米(相应坝顶海拔高程150.25米)。坝顶长224米,顶宽5.8米,坝顶设防浪墙,高1.24米,为粘土斜心墙砂壳坝。大坝迎、背水坡均用块石护面。在大坝东北约1.2公里处建均质副坝一条,高6.5米,长154米。主体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1961年12月建成,全县民工投入建大坝劳动。总库容量为48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226立方米。养鱼面积3977亩,1960至1965年建成东、西两条灌溉渠,全长72公里,灌溉龙山、芝英、象珠、城关4个区15个乡镇6.80万亩土地。水库集雨面积37.88平方公里。为补充水源,先后开了5条引水渠,引水面积达48.8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西溪引水渠,引水面积达45平方公里,在隧洞出口处建成电站,总装机600千瓦。整个工程累计投工287.5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56.85万立方米,投资379.86万元。
为确保水库的安全需要,水库设置了降雨量、库水位、渗漏量、测压管位、大坝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和设备。
为造水库有太平、下高、下陈、太平桥四个村向全县各地移迁。水库建成之后,不仅可供灌溉,养鱼、发电,而且是一个美丽的人造湖,水库中间有几块小山顶峰露出水面,成了几个绚丽的岛屿,可供游人游览。
老年协会说
老年协会是80年代后期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为使老年人获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老年工作,从中央至地方都成立了老年人的机构,桥下二村、桥下三村及桥下一村的老年协会应运而生。老年会会员男60岁、女55岁以上均可入会。入会自由、退会自由。老年协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数人,名誉理事长一人,理事若干人,由老年人民主选举产生。桥下三村(原红星村)老年协会纪实
1988年,桥下三村已有老年人245人,在上级和村两委领导和支持下于重阳老人节成立了老年协会。成立大会仪式开得非常隆重,盛况空前,省老龄委、县人大、县府,及乡党委、政府暨许多机关单位都派代表前来祝贺,送来贺礼、贺词,县广播电视局专程前来拍摄电视新闻,村两委会还请了剧团演出,表示向老年人祝贺,村中的能人们纷纷向老人协会赠款赠物。树立了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协会设有活动室、图书室。活动室内有电视机一台、电唱机一台、乐器、麻将、象棋等各种活动器具若干;图书室内有各种书藉800余册,各种报刊12种,为县内老年协会精神食粮最丰富者。活动室和图书室常年开放,设有值班员。
老年协会成了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基地,每次协会里设立奖学基金会,每个学期都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奖学金,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年儿童节都向幼儿园赠送智力开发的礼物。
老年协会建立了老年基金会,积累了可嘉的老年基金,资金来源于村里下拨部分,社会能人资助部分,有了基金之后,使协会的活动能更正常开展。
老年协会并利用协会的职能,教育年轻人,赡养老人,发动全村有老人的子女,签订了赡养老人的合约。老人病了,理事会派人去探望慰问,有老人过世了,理事会发动会员们开追悼会,送他(她)上山头以示哀思。
桥下二村(原虹明村)老年协会简况
本村老年协会于1990年8月成立。村两委做了敬老的楷模,为老年人专盖活动场所两层楼一座,计面积120平方米,举老支书朱士岳为协会会长。能人和村民们为了树立敬老的新风尚,1990年损献基金7000余元,1991年又捐助了8000余元。老年协会购置了新彩色电视机及桌椅等多种日常用品和娱乐用品,老年协会活动室设义务值班员,每日开放。自老年协会组织之后,逢老人病痛即上门慰问;家庭不和睦即上门做工作,遇有丧事即上门吊送,在村中已形成了一股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桥下一村(原桥一村)老年协会简况
桥下一村通过老年人的筹备,在村两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拔出专款15000元,以及村能人和群众的热情赞助了5000余元,购置了价值3300元的21时彩色电视机1台,方桌6张,板凳10条,还有办公桌、橱等财产;同时还置办了多幅麻将、象棋、朴克等活动器具。朱香苏还送来时钟1台。
一切筹备完毕后,于1992年10月3日,即壬申年九月初八日,召集本村全体男、女老人(现有94名),假老协活动室,在锣鼓、鞭炮声中,隆重举行桥下一村老年协会成立大会。届时,桥下乡领导和乡老龄委负责人吕永平、陈世钦、朱宝新等同志,以及村领导、能人和群众都前来祝贺,并赠送礼品。大会推选吕苏贞为名誉主席,老协理事会主任是朱汝松,副主任是朱官印、朱德芬、朱妙森,秘书长是朱舒畅,会计是朱长基,经济委员由朱官印兼任,妇女委员由吕宝妍担任。
老年人为有自己的组织而洋溢在一片欢乐声中。
自村老协成立以后,活动室里每天都有老年人在擦麻将、走象棋、打扑克及读书、看报,各随所好,让老年人愉快地度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第十八章 诗集
小崆峒①写怀三言八句四首
朱匏庵②
小崆峒,石玲珑。山障北,水流东。千古洞,万年松。人坐处,白云封。
①小崆峒,位桥下村西,为宋陈亮肄业处。
②朱匏庵,明初桥下村名儒,著有《匏庵诗集》、《云窝首尾吟三十章》等。
知识出处
《桥下村志》
本书分为村域、经济、文化、社会、艺文、人物六篇二十一章,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桥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