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桥下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166
颗粒名称: 第三编 经济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11
页码: 39-49
摘要: 本编分别从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几方面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桥下村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概况 桥下村

内容

第九章 农业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桥下村位于华溪上游之河谷平原,西依龙山,北傍低丘。谷地平旷,土壤肥沃,宜于种植谷物,有“马塘下的田,白岩下的柴”之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7℃,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为28.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4.9℃,无霜期约244天,年降雨量为1290.3毫米,四季分明,村西北有1956年动工兴建,到1964年建成的,储水量为4895万立方米的太平水库,加上川皮塘、长塘、龙山塘、散塘、鲶塘等,水利条件优越,旱涝保收。水田宜种稻麦三熟制,旱地宜于玉米、豆、番薯的种植。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1、土地私有制
  在1950年前,土地权为私有,土地大都属常会及地主、富农所有,大部分农民租种田地。
  2、土地改革
  解放以后,1951年春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常会、地主、富农出租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本村土改时分出户每人为1.4亩,分进户为1.2亩。
  3、互助合作化时期
  1953年,农民根据“自愿结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了互助组,土地仍为私有。
  1954年,桥下成立了桥一、虹明、红星、三合、桥新等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社,按股分红,土地成了股份制。
  1955年,掀起合作化高潮,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桥一、虹明、红星三个高级社,土地取消分红,土地为集体所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土地成为公有制。
  4、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实行耕地承包,以户为单位,按农业人口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按承包土地多少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土地所有权仍为公有,承包户只在承包期内有使用权。
  第三节 耕作制度
  民国期间,水田种植为单季早中稻,秋作以种玉米为主,附种田豆、马料豆、荞麦。冬作以绿肥、大小麦为主。由于品种技术落后,无论是粮食生产和绿肥生产产量都很低。
  解放以后,进行“三改”,即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迟熟水稻为早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60年代推行连作晚稻,早中稻长秆改为矮秆,扩大晚稻面积。7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晚稻,杂交玉米,这时期春粮和秋玉米已减少种植。1989年以后又推广前熟早杂优,扩大春粮种植,推广板田免耕,连片宽条播种小麦的技术。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水稻
  1、育秧:民国时期是“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播撒水秧。建国后,晒谷种提前,药剂浸种,温汤催芽后播撒,并改水秧为半旱秧田,稀播壮秧,1983年早稻还推广地膜覆盖育秧,杂交晚稻采取旱播,更或两段育秧促发稞。
  2,稻秧:传统是拔秧缚棵插秧,行距尺余。建国后推广小株密植,多为7寸计方。1967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栽。
  3、肥水管理:水稻来历满水灌溉至成熟。插秧后用人尿拌草木灰塞秧根。1960年后提倡以“蘸秧根”代替种下脚。在水浆管理上,进行深水护苗,浅水发稞,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1980年后更提倡青稻秆还田,保持地力。
  4、除草:过去耘田、涂田各两次以松土、除杂草。解放后曾提倡“摸田”除草,近年还采用化学除草剂,如双黄隆、农得丰、盖草能、草干宁等等,效果显著。
  5、种籽:建国前水稻良种主要是长秆三百粒,其次是细叶青、早白禾、江山早、子孙谷及红壳糯、八月糯等。直到60年代以后,才推广三九九、莲塘早、陆才号;为防倒伏又推广南特号、广陆矮、珍珠矮、二九青等。晚稻品种先是猪毛簇、农垦58、新太湖青、农虎6号;80年代更推广杂交晚稻汕优63、威优64、协优10、汕优6号,90年代又推广杂交早稻威优48—2、汕优48—2、珍优48—2,扩大种植陆青早、浙733、加籼758等。
  二、大小麦
  传统种麦都用狭畦点播,60年代改为条播、撒播。70年代改4尺狭畦为6—8尺的宽幅,以提高土地利用率。90年代推广稻板麦,不需翻耕,宽幅开沟为畦,撒播大小麦后,喷施除草剂,不需中耕,同样达到增产效果。
  60年代起,重视良种推广。大麦有矮白洋、早六棱等。小麦引种九0八等;为防倒伏,90年代还引种钱江2号,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
  三、玉米
  玉米是旧社会农家的秋粮作物。传统采取点播种植。解放后曾采取“营养钵”育苗移栽,人工援粉,隔行去雄,重施贡蒲肥等科学技术,大大促进产量的提高。
  传统玉米品种有大粒黄、瞎眼、小粒黄。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一号、旅曲、丹玉、甜玉等。80年代推广杂交晚稻后,秋玉米的种植已大为减少。
  四、肥料施用
  旧社会农户对农作物肥料的施用以农家肥为主,如人粪尿、栏肥、焦泥灰、垃圾、塘泥、绿肥等,也有施用桐饼、菜饼等,施用肥田粉的甚少。
  建国后才逐渐开始使用氨、磷、钾等化学肥料。重视氮肥如尿素、碳氨、氨水等的施用外,更注意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及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磷钾肥的配合使用,大大起到粮食增产的效果。
  五、植保
  旧社会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未能引起农家的重视。主要土农药是雷公藤、黄牯牛花、石灰、烟梗、桐油等。
  建国后十分重视植保工作,本地区水稻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白穗病、菌核病和螟虫、稻茧马、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麦类有黑穗病、赤霉病、蚜虫等。在50年代提倡点螟蛾灯、摘螟卵、冬挖稻茬,田岸三面光;60年代利用喷雾器转入化学农药的喷施。杀菌剂有西力生、硫酸铜、稻脚青、稻瘟净、井岗霉素、托布津等;杀虫剂有六六六、二二三、敌百虫、乐果、杀螟松、甲胺磷、杀虫双、叶蝉散、稻虫净、敌敌畏等。
  杂草的生长对农作物的生长损害很大。主要杂草除稗草外,还有鸭舌草、鹅草、三棱草、连荠、牛毛毡等,过去只采用拔除手段,到80年代才开始使用除草剂,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五节 生产工具
  一、耕田
  旧社会,农家多养牛户,本村计有数十头水牛和黄牛,沿用木犁耕田;也有雇不起犁田的采取锄耙掘田。建国后的合作化时期曾采用双轮双铧犁耕田,但仍用牛拉,使用不方便,难以推广。到1963年,红星大队首先买了3台手扶拖拉机,开始拖拉机耕田,开始了耕田不用牛的时代,以后在全村推广使用。至1992年,全桥下村已有拖拉机21台,而耕牛仅在虹明、红星两行政村饲养4头,基本上结束畜力耕田的传统,而拖拉机在农闲时还可投入运输行列。
  二、车水
  建国前后,农家均使用传统的龙骨水车进行车水灌田,发挥其重要作用。自60年代建成太平水库后,有东西渠的自流灌溉,就失去其利用价值。,到80年代起村内又办起8台抽水机,可供临时抽水用,行动十分方便。
  三、收割
  本地收割稻、麦时,传统使用脱粒工具是稻桶。到1958年起各生产队开始使用脚踏打稻机。到1982年联产承包到户后,绝大多数农户均购置了打稻机。近年来更有许多农户安装上柴油机带动转轮,减轻了劳动强度;更有农户购置了脱粒机,收到了谷粒洁净、省力省工的效果,深受农户欢迎,全村现已有脱粒机16台,改变了过去用台匾扬谷,或用风车扇谷的习惯。
  四、粮食加工
  旧社会农家院落设有踏碓或石臼进行用脚或手舂米;更有利用牛力设置的碾车进行碾米或用牛磨进行磨粉,纱罗筛粉。
  解放后,桥下村设有国营碾米厂,代替了旧式的舂米、磨粉的工具。到60年代,桥下三个大队先后安装电灯后,各利用电力开办起碾米厂进行碾米、磨粉,大大解放了农村妇女的劳动力。
  第六节林果业
  桥下村山林面积共约2410亩,主要分布在村西部,惟东北部有低丘。主要山名有马铺山、崆峒山、张石塔尖、猪头岩、下黄山(水库口至前山徐止)、白岩下、寺支山、龙窟山(至小坑止)、木耳山、王坑、塔山、上产、黄泥坑、馒头山、水塔头、乌鸦山、黄阳伞、珠龙山、山端、马面山、十八窟、舌头山、麦磨岩、长坑、支坑、蒙坑、金丝吊鳖等等。
  解放前产权属私户及常会所有。1958年后,属集体所有。在大办钢铁时,林木砍伐殆尽,60年代后通过绿化造林,现在山区已到处葱笼,林木阴森。树木以松为主,杉、竹为次,兼有柏、枫、栗、檀等其他杂木。1986年后划分自留山,由户承包经营,颁发自留山证,而产权仍属集体所有。
  山地上遍长柴草,过去专供村民炊事之用。近年来用上电炊具、煤气灶及煤饼炉之后,柴草炊事已明显减少。冬间入山砍柴者已逐年稀疏,大大促进了山林绿化事业,达到了无山不绿,无水不清的境地。
  果木在旧社会少有栽培。集体化后曾培育梨园、桃园等。80年代后期起,本村大力栽培柑桔,估计已达140亩以上,逐年取得较好的收成。
  第七节牧副渔业
  本村家庭畜、禽的饲养当首推猪、牛、羊及鸡、鹅、鸭等。过去一般农户都喂养有肉猪,除自食外,还供应市场或上调国家。农家也有喂养母猪者,以仔猪满足市场的需求。1958年后桥一办农科队,虹明、红星生产大队曾专门开办猪场,喂养的母猪约30只,公猪2只。后因经营不善而废止。到70年代后仍转为私户饲养。80年代后,特别在近年来因改革开放,村民多投入工商业后,饲养生猪户有所减少,据1991年统计全村饲养量还在1100头以上。目下猪肉供应充足,仍能满足生活需求。
  过去农家多饲养水牛、黄牛用以耕田,是农户的重要劳动力。全村最多时曾饲养过100多只耕牛。70年代前后,本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田、耙田,农闲还搞运输,在80年代后期,手扶拖拉机已基本代替了牛力耕田,到1992年统计,本村仅养耕牛4只。
  农家养羊供作肉食,是传统习惯。各村办副业队或农科队期间,曾养羊数百只。据1991年统计,全村还养羊60只以上。
  农户素有养鸡的习惯。雄鸡多供年节、喜庆食肉用,母鸡即用以下蛋作副食品。据1991年统计,全村养鸡达2300只以上。养鹅、鸭者不多,本村也在500只以上。
  养蜂业在旧社会有零散农户用圆蜂桶来繁殖饲养。集体化后,即改进为方形蜂箱饲养,并安花期季节外出南北各地采花取蜜,可获较高的经济收益。在1991年统计,红星村尚有360箱,桥一村多达400箱。
  太平水库是渔业养殖的天然场所。大坝前更有鱼花塘的建造,经济效益可观。本村可供养鱼的水塘有鲶塘、千明塘、四方塘、早花塘、宅口塘、龙山塘、川皮塘、拱水塘、梨塘、黄浦塘、长塘、黄店塘、斋塘等,可供承包户放养,每年均可获较高的收益。
  
  第十章 工业
  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工业生产是空白村,只有一些五尺工匠在农村从事服务活动。1959年,桥一大队办起造纸厂,生产富阳纸。用土法操作,从业人员7人。1960年,三个大队合并后造纸厂为桥下大队所有。开办一年左右停产。
  1967年,红星大队办起麻袋厂,这个厂兼有家庭副业生产形式,厂里把麻皮煮烂漂洗后,进行纺线。这道工序由社员向厂里领取原料,在家进行加工。全大队有50%以上农户给厂方加工纺线,再由厂方织成麻袋。厂有织布机40台,职工50人,后因形势变化而停办。
  1972年,红星办起五金厂,有铁炉4张,5吨冲床1台,仪表车床10台,锉丝机1台,职工20多人,加工农具,生产螺丝,厂长除岩星,副厂长朱岩福。1978年造起厂房400平方米,1980年又投资4万多元,增添设备,刨床1台,大车床1台,铣床1台,小立铣6台,70吨冲床1台,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1981年企业改革后进行承包。
  1974年,虹明大队办起五金铸造厂,加工螺丝,铸造钢球,1976年建造五金铸造厂,厂房7间,为扩大工业再生产购置大车床1台,电焊机1台、台钻1台,砂轮等其它设备,1981年后,进行承包。
  桥下一村工厂有朱松枢创办的桥一建材厂外,还有龙山彩印厂、桥一工艺制品厂、桥一五金厂等等。
  其产品、资金、产值、税收等资料未有提供,从略。
  注:上表统计资料,桥一由朱高龙,虹明由朱万仓,红星由朱仙娃提供。上表户口、人口,单指本村农业户口和农业人口桥下二村(即虹明村)工厂有虹明五金铸造厂、虹明农机五金厂、虹明五金电器厂、虹明金属工艺厂、五金纺配厂、虹明五金厂、铝合金制品厂、虹明铝加工厂等等,更有朱贞相开办的桥下批发部。以上工厂的产品、资金、产值、税收等资金未有提供,从略。
  以上永康县动力机械配件厂在1985—1991年为乡级先进企业,1986、1990、1991年为区级先进企业,1989、1990年被县工商局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991年被金华市农业银行命名为“一级信用企业”。朱妙江在1987年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乡镇企业优秀供销员,1989年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乡镇企业优秀厂长,1985—1991年为乡级先进工作者,1986、1990、1991年为区级先进工作者。
  永康县链条厂自1986年到1992年为县重点乡镇企业;金华市乡镇企业协会团体会员;1989年至1992年为金华市农业银行信用一级企业;1986年至1992年连年评为先进集体。吕响阳连续评为先进厂长。
  桥下农工工具厂所生产的IBG60、IBG65型水田旋耕式稻草还田机,省农机局下文推广;1991年犁刀(12型双孔)为出口产品。
  观奇刀具厂,1990年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991年评为先进么营企业。桥下三村除以上工厂开办外,尚有华尔美工艺厂、机电五金厂、桥下器械、电器厂,桥下金属材料厂、桥下金属动力机械配件厂、红星铸造厂、红星制衣厂、桥下五金一厂、永康县东方工艺美术厂、桥下铝制品厂、桥下火炮厂等等。
  第十一章 商业
  第一节 商店
  民国时期,全村有药店2家,布店1家,南货店2家,南货兼肉店3家,南货兼豆腐店2家,京货店1家,百货店1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商业主要由桥下供销社经营。1978年三个大队各设一家代销店。1979年后商店逐步增多,1991年年底桥下各行政村各种商店为:桥下一村2家;桥下二村(虹明村)8家;桥下三村(红星村)61家(包括外村人在本村开的店)。
  第二节 集市贸易
  民国时期本村曾开设桥下市,定每逢四、九为市日。因商品缺乏,市容很小,后来名存实亡。
  建国后,1956年8月间,当时到处开展物资交流,桥下是龙山区所在地,是龙山区中心地带,应该有个集市,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三个村联合筹备开市,定每逢三、八为市日,并请了两个剧团演戏助兴,由于前来交易的人数很少,结果又不能形成集市。
  1978年冬,随着生产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增长,桥下设市客观上具备了充分条件,在乡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得到工商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三个村联合成立筹委会,进行各方面的筹备工作:
  一、确定市日:依据邻近各地的集市情况,桥下确定农历逢一、六为市日。
  二、规划设市地点,规定市场范围。
  三、确定开市日期为1979年农历己未年正月十一日。
  四、张贴开市通告,扩大影响。
  五、实行一些优惠条件,在一定期间内,外地来此设摊者,市场不收管理费。
  通过充分准备,1979年农历正月十一如期正式开市。请了两个剧团演戏助兴,一连演了二个市日,桥下市集形成。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集市贸易兴旺发达。货源充足,购销两旺。一段时期除商店经营外,有摊位200多个,地摊小摊更多,下半年市场更显繁荣。每年上半年或下半年加上两次物资交流大会,市场更显活跃,现在有粮食蔬菜市场、竹木山地货市场、服装针织小百货市场、南货食品市场。畜牧家禽市场。每市成交额在数万元以上。
  第十二章运输业
  民国时期本地运输主要靠肩挑,有少量的单轮手推车和双轮手拉车作长途运输。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提出车子化消灭肩挑,但未实现。
  60年代(1960—1969年),运输事业有了发展:
  一、手车专业队的组织:红星村每队抽出专业人员,组成手车队,先是单轮车,后是双轮车。手车专业队常年为粮站运输粮食,为食品公司运肉运毛猪,为供销社运商品,有一段时间供销社的商品,同虹明村手车队包干。
  二、1973年桥一、红星大队先办起手扶拖拉机,接着虹明也办起手扶拖拉机,农忙时耕田,农闲时搞运输,往来邻近各村和县城、金华等地,取代了手推车。
  三、1974年虹明大队,办起中型拖拉机1台,运输业务很繁忙,又增添了1台;红星大队也先后办起3台中型拖拉机。两个村都建立拖拉机站。随着桥下砖瓦厂的建立,运煤、运砖头运输更加繁忙,当时拖拉机在远程运输上是主要交通工具。
  四、1981年改革开放以后,虹明朱洗尘、朱广高,红星胡吉仁私人买了汽车,成为运输专业户。1991年止本村有手扶拖拉机24台,三轮卡7台,小客车1辆,汽车3辆,小桥车1辆。随着金属冶炼业的兴起和发展,手扶拖拉机担负近距离运输业务,汽车奔跑于宁波、上海、江苏等地。由于运输方便给全村工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知识出处

桥下村志

《桥下村志》

本书分为村域、经济、文化、社会、艺文、人物六篇二十一章,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桥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