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名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05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名特产
分类号: F762.7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的名特产,其中包含生姜、红糖、柑桔等。
关键词: 五指 岩前村 名特产

内容

生姜
  五指岩前生产的生姜谓之“五指姜”,名闻遐迩,据《永康县志》载,五指姜在宋代文献中已有记载。五指姜块茎呈淡黄色,肉腊黄色,味辣等特点。若将鲜姜折断,姜内立冒出一股带有辣味的白雾。别的产区生姜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岩前生姜可能是土质上的关系,无论是药用、食用都要比别的产地为佳。故有“岩前生姜是仙草”之说。
  种生姜技术性强。要适时播种,清明前后,把块茎埋在土地里,每穴一芽,夏至前取姜娘。中耕要把坭土翻过面。盛夏要遍地铺盖厚厚的柴草,插上竹枝,遮阴防暑。8月新姜可以上市。立冬前收获。收获后窖藏一段时间之后出售。姜种放进生姜阁内保温贮藏。每座姜阁可贮姜百担。冬生火升温保暖,以免冻坏腐烂。解放初,全村有进华、绍芬、端支等12个姜阁,每年贮藏姜种一千多担。生姜是岩前人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于是家家户户皆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岩前人祖传的名特产,跌入低谷,12个姜阁仅留一个,还是外村人贮藏占多数。为什么“五指姜”几处灭绝?原因有三:一是生姜价格不稳定,贵时一丛生姜价值十几元,贱时弃于明堂角,挫伤了姜农种植积极性;二是近年气候反常,生姜出现瘟病,损失大,农技部门未研究出防病方法;三是社会上治安问题,偷窃的人多,为防范被窃,从下种到收获,夜夜睡于田间看护非常辛苦。要振兴岩前生姜种植业,必须克服上述的制约因素。
  红糖
  种蔗糖(糖梗)历史悠久。曾经有句民谣:“五指岩前好地方,要甜有砂糖,要辣有生姜。”的确岩前人种糖在上半县也是少有名气的,解放后国家实行红糖统购政策,确定岩前是产糖区之一。生姜和红糖是岩前人的重要经济收入,关系到农户的生活贫富。于是户户皆种一亩半亩。集体化后,各生产队种上几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推行科学种糖,淘汰老品种,引进新品种。红糖亩产量翻了一翻,亩产超过一吨。
  种糖梗是一项辛苦的农活。驮糖(培土)在小暑酷热季节,收获轧糖在立冬之后到冬至寒冷的季节。如果轮到轧、不分日夜。至九十年代种糖如种姜同样锐减。原因是受到白糖产量急增的影响。
  柑桔
  88年以来,村里对发展柑桔生产进行三次大的举措。
  一、88年将原来分散到户经营的小块山脚荒地,收归村集体。进行划片承包给各户种植柑桔,桔苗由村里负担。这样一来从毛羊山脚到山鼻头,四百溪滩到金骨超,从大坑到美女献花的所有山脚荒地种满了柑桔。深绿的桔树,严严实实地覆盖在沙地上,桔开花时,满山飘香。桔成熟时,橙红点点。
  二、91年,鼓励农户在田岸上种椪柑,由村里出资统一购买树苗。现在不少田岸已桔树成行,桂果累累。
  三、鉴于柑桔老品种——蜜柑、椪柑市场销路欠佳。近年来已引进“脐橙”品种(纽荷尔、朋娜)准备大面积嫁接更换以适应市场需要。
  加上88年以前种的柑桔,已有174亩。正常年景约可收入200万元,这样一来,过去的特产——生姜、糖梗让位给柑桔了。
  附录:简述五指岩前生姜之妙用
  五指岩前生姜为名闻遐迩的特产。其妙用及有关故事传说,从古流传,至今不衰。特将五指岩前生姜之妙用摘录点滴于下。
  五指岩前生姜为居家必备的调味品,用来烧菜,调馅、做汤、令其味道格外鲜美。除做调料外,生姜可腌、泡成酱菜,其风味淡雅,别具一格。糖渍姜片,清香爽口,含服醇甜生津,回味绵长。还可加工成姜汁、姜酒、姜油等。
  五指岩前生姜具有温中、活血、兴奋、发汗抗菌解毒等功效。用其内服和外敷治疗感冒风寒,呕吐、咳喘、腹泻、霍乱等。民间对其效用流传若干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生姜配冷饭,火腿腊肉不和他换”。“家备生姜,小病不慌”。确实如此,五指岩前生姜能医治许多小伤小病。在防病、祛病、保健、养生上立下了不少功绩。例如:
  1.姜切片加些许当归与羊肉煮汤即成有名的“生姜当归羊肉汤”,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产妇产后食用,对恢复身体有特效。
  2.姜片放锅里微炒,然后加入红糖,煎成生姜红糖水。趁热服下,有暖肠、热胃、驱风、散寒的功效。
  3.1片生姜配以15克大蒜,10克红糖、水煎。可治流感、肺结核,百日咳。
  4.生姜洗净捣烂、压榨绞取其汁与白蜜或饴糖同服,可治风寒、咳嗽、痰多。
  5.生姜切片水煎、稍冷却,清洗阴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6.姜25克、红糖50克,水煎服。治血虚经痛。
  7.姜能去半夏毒,中药应用中如有半夏常加生姜以去半夏毒。
  秋剑供稿

知识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五指岩前村志》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的历史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五指岩前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