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83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交通运输
分类号: U-49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东村志中交通运输的情况,介绍了交通运输的概况和村级公路,机耕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唐东村 交通运输 公路

内容

概况
  唐东有一条老路,是桥下方面经太平、岩前通往破川坑至义乌;岩前分岔经长川去东阳的大道,途经唐东地段约有1.5公里。此道虽然狭窄,但非常重要。
  1972年永中(中山)公路建成,继而拓宽16米,建成水泥路面,与东阳接合,成为东永二线,后来唐先至长川段改建柏油路面,于1995年完成。另有唐先至桥下公路1984年建成。鉴此,唐东地段的小道拓宽改建也势在必行。
  第一节 村级公路
  1986年冬动工修建唐东——金畈简易公路,与唐桥公路接合,全长约1公里多,唐东村委会投资六千多元,经几次加工,第二年即可通汽车至村祠堂前。1988年修建祠堂前至后泉晒场一段简易公路,村委会投资近千元。
  唐东至岩前一段机耕路,全长0.8公里,于1976年建成,扩建时有损岩前村耕地,唐东划出后坟路西0.5亩田作补偿,村委会共投资两千余元建成此路,西接东永二线公路。
  村内小街道原为泥土路,1936年建成石子路,经费由村民赞助,大常资助。
  2000年12月东永新二线公路建成。2001年冬唐东村至东永新二线公路第一期工程完成,次年春第二期工程完工。宽9米,长100米,村委会总投资15489元。
  第二节 机耕路
  第三节 桥梁
  龙凤桥:跨华溪,通往青塘庄,条石结构,二墩三孔,长7米,宽0.9
  米,建于清道光年间,现已残损。
  万古桥:跨华溪,通往桐坑,条石结构,二墩三孔,长7.2米,宽1.2
  米,建于民国35年(1946年)。1984年洪水冲毁东边一节,
  后用多孔板替代。
  此桥原在下稀田南岸直出,名“义和桥”。该桥先后经两次冲毁,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又被洪水冲毁,后才改址上游建万古桥。
  在义和桥之前是大溪桥,桥址在后溪坝进水口百五十田南岸直出,东接义和亭。义和亭在桥头山沿,建于清光绪27年,后因失修1990年拆毁。
  第四节 交通工具
  汽车三辆 农用运输车五辆 手扶拖拉机四辆
  小型割稻机一辆 残疾人用车三辆

知识出处

唐东村志

《唐东村志》

本志上限时间尽可能追溯到可查年代,下限至2003年8月止,分为记事篇和人口篇,主要记叙唐东周姓为主,结合施姓。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与历史变革、各个时期党政群组织机构及人员、产业变革与发展、农田水利、山林、工矿商业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