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业变革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81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产业变革与发展
分类号: F269.29
页数: 10
页码: 21-30
摘要: 本章记述了唐东村的产业变革与发展,包括农业演变、畜牧业、副业与经济作物、水产业、农业结构变化、畈名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唐东村 产业变革 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农业演变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从古到今本村都是以农业为主体,兼营其它,农业好坏关系着家家户户。村民很重视农业生产,至八十年代中期,本村水稻亩产基本达到双千斤,其它作物产量也大有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除了日常生活消费外,有了较多的积余。根据发展变化情况,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农产品,加快粮食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引导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多生产优质粮食,并纳入效益农业的发展轨道,这就是必行之路。
  本村地处华溪上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都极为方便,所以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全村共有150多亩水田,50多亩旱地,这都是生产的有利条利。
  (1)土地所有制变革
  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过程:千百年来土地都是私有制,至解放前,本村土地约有百分之七十集中于常产,祭祀田及个别地主手中,紧紧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1950年2月,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示》,1951年春土革工作全面展开,在运动中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政策,有步骤、有计划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沿着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前进。通过发动群众,组织阶级队伍,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常田、祭祀田、地主等土地,并将这些田地分给少田农户,颁发土地证等,于五月基本完成该项工作,分进户平均每人约0.7亩土地。本村无富农,只一户地主,佃中农和贫农占多数,此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土地公有制:1954年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参加分红,1956年组织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从而土地变为集体所有。
  1958年开展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运动,组织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副牧全面发展,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土地变为公有制。本村属唐先人民公社,组成清(清塘庄)塘(唐东)畈(金畈)连,实行组织军事化,按营连排编制;行动战斗化,生产劳动搞大兵团作战;生活集体化,吃饭不要钱,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食堂,大刮“共产风”。
  1957年冬,开始建造大桥水库,继之宅塘水库也动工,农民无代价地参加劳动,并且耗田很多,为弥补大后寺坑水库之损田,本村在楼梯畈划出五亩多,以偿损田之村岩前。太平水库动工兴建后,太平村民纷纷外迁,将大坟山下一部分多余的田,约10亩划归唐东村各个生产小队耕种。但距离远,田种过多,又缺乏肥料,只种单季水稻,所以产量低,亩产仅三四百市斤。这些田一时成了农户的负担,直至太平新村建立后,才将这部分田收回。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及忽视农业生产,大搞浮夸风,农业遭受损失,造成粮食紧张。
  1962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农业生产开始恢复。
  1981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的形式,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但土地仍为集体所有制,凡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上交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剩下的部分为农户自已所有,实行“大包干”,承包期由国家决定,从此革除了“大锅饭”的弊端,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耕作制度变革。
  1949年以前,水稻均种单季稻,品种又差,亩产不过二三百市斤,后熟以玉米、豆、荞麦等弥补其闲置。旱地大多种植甘蔗、生姜、小麦、粟等。本村是产姜地区,叫“五指岩前生姜”,名驰遐迩。其身价高得惊人,1996年每市斤售价10元以上,一斤姜可换10斤米。甘蔗产量高,含糖率达15%以上,糖质优良,每年有几十担上市,姜糖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几年来,外地货涌入市场,本地产品售价下降,触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姜糖的种植逐年减少。
  土改后,农业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为双季,改低产为高产。但1957年至1961年时,因缺乏科学种田的技术,肥力又差,单产仍很低,除完成征购任务外,农户口粮产生困难。
  1963年至1970年,推广早稻矮干良种,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产量提高20%以上,这是第一次突破。
  1971年至1979年,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及试种,水稻产量又在矮干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这是第二次突破,预计亚种间杂交稻不久将用于大面积生产,迎来第三次突破。
  1980年至1987年,普遍推广杂交晚稻,春粮和秋玉米相对减少种植,早稻以中熟品种当家,生产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单产有所提高。20世纪未,种早稻逐渐减少,大部只种一熟杂交稻。
  旱地作物也进行改革,小麦—早豆—玉米或红薯,或小麦—玉米—玉米或后熟玉米又间作萝卜,因早豆产量低,后者居多。现在,小麦大多已不种,只种玉米—秋豆两熟。
  (3)耕作技术改革
  〈一〉育秧:水稻育秧是关键,以往都在清明,1983年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温度,春分后进行育秧,谷雨后插早稻秧,为后熟晚稻提前创造了条件。
  改变水秧田为合适秧田、半旱秧田、稀播壮秧等技术,杂交水稻采用两段育秧,带蘖大秧移植大田,也有的采用旱地育秧,不过时间要提前几天。
  〈二〉播秧:旧时,传统为拔秧栽种,1尺见方稀插。1967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植,密度与大秧栽播相仿。但在栽秧问题上也走过许多弯路,如1958年推行2×2寸或2×3寸密植,曰:“满天星”。由于瞎指挥;不讲科学,强迫过密密植,造成严重减产。1970年改格播为混水栽播,1990年后又有抛秧播种出现。
  (三)肥水管理
  水稻来历满水灌溉,田间长期积水,成熟后期排干。六十年代秧苗施“断奶肥”,移植前施“起身肥”,播时蘸秧根。
  在水的管理上,提倡深水护苗,浅水发颗,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七十年代推广化肥深施,追肥在插秧后10至20天用毕。在水层管理上,前期浅水为主,中期烤田,后期干干湿湿。八十年代提倡青稻杆还田,保持土力。但时间紧迫,放火焚烧为多。
  (四)除草
  以前的一般老传统都是耘田两次,涂田两次,进行消除杂草。推广双季稻后,第一次耘田在播后7至10天。七十年代曾提倡用手摸田,效果虽好,但劳动强度太大,难以坚持。七十年代后期,推广使用除草剂除草,效果好,省时又省力。
  〈五〉种籽
  五十年代后期重视种籽的选择和调剂。在早年,早中稻种籽有三百粒、白禾等。六十年代推广三九九、江南1224、莲塘早等。为防倒伏推广矮杆品种。八十年代推广杂交晚稻汕优63,威优64,协优10号,汕优6号等。
  〈六〉植保
  本地区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菌核病等等。虫类有螟虫、稻蓟马、稻飞虱、稻包虫、卷叶虫、钻心虫、稻象甲及黑尾叶蝉等。
  病虫害的防治:以前基本上不治虫,即使发现稻虱为害时,用桐油灯浮水引虫焚灭。1950年后,重视病虫害防治,先是提倡点螟蛾灯引虫捕杀,冬季挖稻根,田塍“三面光”。六十年代转变为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七十年代建立植保组织,设有植保员,加强防治措施。
  〈七〉旱地作物
  A、大小麦栽培技术:六十年代改点播为条播,1968年提倡撤播,1970年改狭畦为宽畦,提高土地利用率。八十年代要求施基肥,施麦抢肥等。推广稻板麦,稻板田开沟为畦,用草木灰覆盖。
  B、玉米栽培技术:行株距适当,注意透光,重视“营养钵”育苗移植,第二茬玉米细菌性病害严重,这是近年来开始的。当前农户种植玉米,都是做为经济作物出售嫩蒲甜玉米为主。
  (4)生产工具改革
  (一)耕田工具:古时,耕田用畜力。五十年代前期沿袭老法,后期改用双轮双铧犁,但笨重不便,难以推广。1975年本村大队买了一台12型手扶拖拉机,开始使用机械耕田,结束了用畜力的传统。1985年后个体拖拉机增多,能及时打田、翻耕。
  〈二〉脱粒:过去用稻桶手打,1961年后改为脚踏脱粒,少数农户用柴油机带动脱粒。1981年后改为电动脱粒,至今全村已普及,有的用小型收割机。
  (三)抽水:
  以往,农作物需要灌溉时,都用脚踏水车车水,现在改用抽水机,甚为方便,全村有大小抽水机几十台,唐东坦还有喷灌机设备,在用水灌溉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可更为方便的是渠道畅通,利用水库的水灌溉。
  (四)运输工具:
  从前,运输都用人力肩挑背扛,五十年代末推广手推车,提倡“车子化”,有的用木轮。七十年代,橡胶轮胎独轮手推车普及,八十年代,量重物件都用拖拉机或汽车运输。
  〈五〉加工工具:
  旧时,用石臼舂米,石磨磨粉,后来合办碾米车,用牛拉代替人力。七十年代村办起碾米机,人力舂磨宣告结束。
  制红糖是本村较繁重的一项工作,每年都要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使用两段大木头,制成糖车,用大水牛拉,榨出糖水,再用三鼎式的大铁锅三口,进行熬糖。七十年代起,村办起了机械轧糖机榨糖,改三眼为五口七口不等的排锅煎糖,改过去煎糖用木料作燃料,后用杂草作燃料。由于制糖的方法改进,技术提高,制出来的红糖也从过去黑色块糖变为金黄色细粉红糖,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到了九十年代,种植户逐步减少,今已不种红糖。
  (五)肥料施用改革:
  过去庄稼肥料大多施用土肥,五十年代开始化肥普遍使用,供应基本能满足农户的需要。
  第二节 畜牧业
  畜牧与家禽的饲养,向来是农民所重视的付业生产,畜牧业的好坏与农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它是整个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在技术上、方法上不时改进与创新,使其得到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有荣有衰。
  〈1〉猪:养猪在我国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但一直都是沿袭老传统,至五十年代后期才逐步得以改进与发展。
  猪的品种:本村以前饲养乌猪为主,因为乌猪坑病力强,但生长缓慢。1962年引进“长白猪”,继又引进“苏白”、“大约克”等杂交猪,以其个子大,生长快,深得群众喜养。
  饲养数量:70年代本村大队建有养猪场,地址在合山,且有专人负责,年产猪百头以上。1992至1995年养猪业猛增,盛期年产猪全村有几千头,有的农户年产肥猪几百头,养几十头的农户比比皆是。因养猪效益好,能致富。1995年下半年起,收益不高,从而养猪热降温。
  饲养方法:旧时,养猪方法落后,长期以来形成了农民养猪是为了“栏肥”,猪是“聚钱罐”,积少成多的传统观念。
  现在一改过去的老办法,改熟喂为生喂,改稀喂为干喂,改农家土料为配合饲料,或自制配合饲料,改软栏为硬栏,并注意防治疾病等,致使一般出栏期为四个月左右,每头重70公斤以上,如饲养时间过长不合算。
  1996年养猪温差随着市场价格变化升降,时冷时热。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肉价大跌,每100市斤净肉只360元,仔猪每市斤只2.2元,但饲料价居高不下,致使养猪户亏损惨重。所以农户养猪积极性大大降低。至21世纪初、饲料、肉价平稳,除各农户传统养猪外,又出现了养猪大户,周根生扩建饲养场,现饲养300多头,周朝忠在合山新建养猪场,从现在的60多头,准备发展到几百头。
  〈2〉牛:以往,农户养牛的目的主要是作为生产工具,耕田种地离不开牛。合作化时期农户将牛折价入社,饲养量保持平稳,各生产小队都养牛二三头。进入80年代,手扶拖拉机代替了牛力,所以养牛日渐减少,即使个别养牛,也是作为菜牛。
  〈3〉兔:本村养兔业在80年代中期曾有过大发展,以良种长毛兔为养户所喜爱,兔毛价格昂贵,一天涨几次,购兔和购兔毛的客户纷至沓来,全村共有兔几百头,个别户养百头以上,一头兔从几元猛涨至百元以上。90年代后价落温降,至今养户寥寥无几。
  第三节 副业与经济作物
  付业和经济作物,与农业是有密切联系的重要生产行业,它与粮食生产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受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变化很大,此起彼落,本村的情况大概为下:
  (1)70年代本村大队曾在合山南端建有砖瓦窑一所,属村级经济,起初收益较好,80年代初承包个体经营,几年后,机械化的砖瓦厂取而代之,个体经营者效益不佳,故此停业。
  (2)1974年唐东大队成立付业队,在合山东面建起蘑菇场,较有规模地进行生产,效益良好。后被二队中标经营,二队又转让个人承包。80年代初生产达到盛期,种植者有几户,产品有人及时收购,销售渠道流道,送金华加工后远销国外。1983年后销路逐渐不畅,1995年后已无人种植。
  (3)蚕桑生产:本村古时就有人栽桑养蚕,但规模小,技术落后,产茧不多。70年代起,大队小队都栽桑养蚕,收益较好。进入80年代后,个体农户栽桑养蚕崛起,全村半数以上农户从事这一付业生产,一年中有早春、晚春、夏、早秋、晚秋五茬,多者年养10张以上,少者三张四张不等,本村桑地七八亩,不足者纷纷向外地采购桑叶。农户在技术和经验上有所提高,产茧率每张蚕仔在80市斤左右,但产量高低与技术和管理上有密切关系,所以产茧率高低悬殊,特别是蚕对农药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中毒死亡,损失惨重,平时防病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国家对蚕茧的收购价格涨跌很大,价昂时每100市斤蚕茧约800多元,后来跌至500多元,甚至更低,同时蚕仔和药物涨幅很高,直至养户无利可图,国家也停止收购而告终。90年代后养户逐渐减少,1995年起全部毁桑,停止养蚕。
  〈4〉柑桔种植:80年代起本村种桔户逐年增加,特别是金殿山毁林植桔,并承包到户,积极性提高,重视培育管理,个别户年产柑桔千斤以上。1991年冬春之间大寒,冻死桔树70%以上,至今未恢复原状,可年产量已开始回升,部分自食有余,上市销售。但价格跌差很大,原有“摇钱树”之称的柑桔,1996—2001年只售四五角一市斤,生产过剩,品种老化,销售渠道不畅,这是主要原因,从而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5〉李:80年代开始本村才有人种植李子,继而逐年增多,至今约有几亩。李子的种植和管理上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利用溪滩、山沿、田头地角或土质较差的旱地进行栽种。李子的产量高,全村年产10多顿左右,且李子每年都有商贩上门收购,价格每年不一。多的户收入几百元至千元。这是农户一项很好的付业收入。
  (6)葡萄:1989年起,本村个别户投入葡萄生产,面积仅两亩左右,1992年后增加三倍多,1997年至2001年全村共栽培葡萄15余亩,在品种上时有革新,现在是京亚、京秀、早蜜、红富士、巨丰、滕稔居多,特别是滕稔以其粒大味甘居优。种植方法逐年改进,有的幼苗嫁接滕稔,有的更换新品种,1999年起,有的户给整串葡萄罩上纸袋,以防鸟啄和疫病。在产量上一般较高,在正常情况下,平均二吨多/亩,如管理得好产量更高。在价格上,以其质量优劣差异而定,1994年前批发价约三元多/市斤。1996年后随着种植户的增多,价格逐步跌降,每市斤约1至2元多,早熟和迟熟品种售价具有优势。种植葡萄的投入成本约几百元/亩,但第二年就有少量的收入,第三年能达到高产。在管理上的难度大而又费时,疫病也较多,经常要喷撒药物,还要整枝控芽和及时施肥除草深挖浇灌等等。但效益要比种植粮食好。
  唐先葡萄名驰全县,这当然也有唐东的一份。
  〈7〉蔬菜:以前,本村只有个别户利用业余时间生产蔬茶,上市量少。1995年掀起大棚蔬菜生产热潮。1996年发展至28个大棚,面积约10亩多。1998年后逐渐减少,至1999年仅有大棚10个,约三四亩,效益好的有三户,其中朝忠、关尧两户为优,1998年度荣获镇政府奖励,至今,仍是他两人为种蔬菜大户,朝忠大棚10个,10亩多;关尧大棚3个,2.5亩,文印大棚二个,0.7亩。种植蔬菜以番茄为主,因番茄产量高,平均亩产一万市斤左右,今年价挺约平均每市斤1元。番茄的种植一般头年育苗栽进大棚,第二年春或初夏就可上市。以其“早”畅消得益。在管理上:(1)防寒保温是重要的环节,材料力求坚固,防止风吹雪压棚坍。(2)天热温度高时,又要揭棚透风。(3)喷施高效微量元素,及叶面营养液。(4)做好防病虫害工作,常喷有关药物,要求无病先防等。
  另外,改革洋芋种植:旧时洋芋早春种植,初夏收获,现在改为冬种,覆盖薄膜,以防受冻,至第二年春即可上市,产量高、效益好。1995至1997年,鼎盛期全村年种植面积达10亩多,并无损粮食生产,春,收获后仍可种早稻。
  藕:1997年起,种藕逐渐增多,至2002年全村共种田藕20多亩,塘藕35亩多,共50多亩,其中关尧为大户,租种田藕11亩多。藕的产量高,价格不菲,每市斤保持在一元左右。
  第四节 水产业
  本村养鱼主要是塘,淡水养鱼。塘属集体所有,以投标方式承包给农户,有的农户还向外村租塘养殖。农户充分利用塘的潜力,将养鱼、菱、藕等结合成一体,增进收益。渔业生产平稳发展,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调整,要求向营养型,多样化方面发展,所以养鱼有望。
  养殖观赏鱼——金鱼,周高丁已多年,积有丰富经验,又加独行生意,市场销畅,效益很好。
  2001年起,周高才和徐晓东先后在六泉塘下,租田办起青虾养殖场,其面积高才50亩多,晓东45亩多。本地区市场上虾少,销量大,售价高,每市斤平均20多元,效益好。这是新兴产业,受到镇、市表彰奖励。
  第五节 农业结构变化
  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发展,农业种植结构与劳力的流向,现在是:粮经种植面积为7:3,农业劳力与工商人员为3∶7。
  向外村租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的面积,是本村水田总面积的100%。
  第六节 畈名田:楼梯畈 后溪畈 溪沿畈 合山下畈 碗塘下畈 垄背畈
  福坛口畈
  地:背峰坦 后陆溪滩 三人太公 上四百 后门口 山头地
  桥头山 里桥头山
  金生、文印等口述,保康整理

知识出处

唐东村志

《唐东村志》

本志上限时间尽可能追溯到可查年代,下限至2003年8月止,分为记事篇和人口篇,主要记叙唐东周姓为主,结合施姓。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与历史变革、各个时期党政群组织机构及人员、产业变革与发展、农田水利、山林、工矿商业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唐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