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岘川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734
颗粒名称: 第十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13
页码: 57-6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岘川境内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岘川

内容

第一节 正月迎龙灯
  传统习惯,从正月十三日上灯至十七日夜收灯为灯节。岘口定正月十四日夜迎灯,年年不变。龙头模样为“三冠龙”,用六个人抬,要挑选有经验、身强力壮的汉子充任。
  传统做法,由周氏大宗理事负责送龙头礼,送红包和分春福肉。“春福肉”规定上春日(即立春日)由大宗买好、烧好,先拿到本保殿供过佛,然后用一枝香串一块肉,分送给迎龙头者和16岁至50岁的男丁。吃过“春福肉”一可保平安,二可去迎灯。
  送“龙头礼”。在农历头年三十日夜,由大宗理事包红包送给本族年龄最长寿者,如接受红包,就由他糊扎龙头,请人抬。如经济困难谢绝,理事可收回红包,按年龄顺序送给第二位长寿者,受礼后,迎龙头夜要请客。定大年初四要接龙头,那天请人抬着龙头架(架上披着大红纸),前头由户主执香,手提灯笼,鸣炮引路,敲两面大锣,按迎灯线路走一圈。如修龙头,要偷龙头竹。龙头竹要到没有安坟的毛竹山上砍。砍竹要带红包、火炮、锣等,毛竹砍下后,把红包放在毛竹脚(钱相当于买毛竹或高于毛竹的价值)。走开时,要鸣锣放炮,是给毛竹主人打招呼,通知他来拿红包。老人迎龙头,其女儿要来分麻酥。共房族人要迎护龙桥灯,接在龙头边。传统规定,大房(指福、禄、寿三房中的福常)除本房有年高寿者迎龙头,需要迎护龙桥灯外,其他房迎龙头,他都要迎灯尾巴,如迎龙头户族房人男丁少,护龙桥灯少,在跳灯时,龙头有被拖的危险。历史上有观采公迎龙头,因护龙的桥灯少,龙头曾被拖坏过一次。
  大宗理事还要负责护灯,承担指挥职责,协调解决迎龙灯时碰到的矛盾,确保迎灯安全。
  龙头嘴里啣灯,叫“口珠”,两爪托灯叫“手珠”,前面用竹杆挑迎一盏大龙珠。迎灯开始时由有威望的亲人执香鸣炮,在前面开路,吹着唢呐,敲两面大锣,锣要打九响。正月十四日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从祠堂把龙头迎接到后明堂,在明堂中间用牲口“请龙头”。念佛先生“赞龙”后,各迎桥灯户在护龙桥灯后面,按族房习惯来接桥灯。这天晚上,家家张灯结彩,户户通明。迎灯者出灯和归灯都要放鞭炮、鸣大炮,以示吉利。
  规定男16岁上灯,50岁满灯,体力衰弱者,可以担“私盐”,即把灯桥放靠在迎灯路线的旁边,不参加跳灯。小孩迎品类多样的花灯,有鱼灯、花瓶灯、大刀灯、雄鸡相啄、灯笼等。
  灯接齐后是跳灯。跳灯者脚穿草鞋袜,腰扎捆包。跳灯先跳大路,大路在上村村庄的溪边。跳大路时,龙头要游过大桥,叫做“弹大桥”。跳灯时,迎桥灯者灯桥板往往举过头,一手握着灯桥柱,一手攀着灯桥板,身子向前倾,一齐大声呐喊,一阵密集的跑步声响,嚓嚓,嚓嚓,下死劲往前拉,总想要龙头跟不上趟。迎护龙桥灯者,则手拉灯桥柱,身子向后挺,竭力护着龙头;也有犯出的,帮着迎桥灯的人。路旁站满观众,都帮着迎桥灯者助威,倘若龙尾能把龙头拖落地,则会喜笑颜开,欢呼雀跃。跳灯双方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来来去去,反复较量。大路跳过后,到下园田跳后寮山坑,这里就没有上村那么激烈了。跳过几趟,就迎归祠堂休息喝烫酒,酒要由当年族中生第一个男孩的拿出来,如有几个头生者合出,大家自己拿杯喝,酒大都喝36度普通黄酒。喝过酒,龙头和护龙桥灯,要上黄仙山,有时全部桥灯都参加。路线从下畈“五谷神”,经天房坝,从本保殿后上山,游过整个山顶,从东头下山经过新桥头,回到后明堂,意思是到田头看麦,迎丰收兆头。
  接着,迎灯进入高潮,这就是在后明堂团灯、翻灯。几十桥,或上百桥灯,灯尾在外边,龙头在里边,一圈一圈,团团围住。待龙头龙尾步到相等的中间地点后,双方同时呐喊“翻、翻”,就向后翻身,从两个不同方向翻转抢跳,龙头要突围,龙尾要堵住,争夺明堂路口。龙头抢了先,就算翻出来,灯尾抢了先,就要再翻。最好看的就是翻灯,龙头龙尾左右翻跳,中间桥灯就常常不能自主,一松一紧,紧后骤松,冷不防一段桥灯之间就折叠成三角,俗称“三角店”。为对付这种险情,迎灯人眼要紧,要赶在“三角店”开成之前就有力地将自己的灯桥板往外压,或很快将灯桥板举过头顶,这才能避免头被两条桥灯板夹住的危险。在翻跳过程中,桥灯随着迎灯人,无数盏向左,无数盏向右,急速翻转,闪闪烁烁,流光溢彩。为了不让龙头翻出来,灯尾有时利用天黑,在距离上做文章,故意吹黑几盏灯,占抢先的几步便宜。如果龙头翻出来很顺利,为了尽兴,龙头也有把龙尾巴团在里边翻灯的。翻灯非常激烈,有时甚至翻到次日凌晨二、三点钟。
  团灯后,桥灯可以收灯拆灯,龙头则放在明堂中间,由大宗理事送龙珠,送龙珠时,要吹唢呐、鸣炮、敲锣。口珠第一盏要先送当年第一个最早娶媳妇的户,其余按娶媳早晚顺序送,每一个新媳妇都要送过,并连道“恭喜恭喜”,以兆早生贵子。接受送龙珠户,要泡茶,包红包,表示谢意。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止。
  第二节 八月打罗汉
  迎胡公,打罗汉,是多年的传统习俗。村口有一座胡公殿,殿前有一个广场,周姓族众有个胡公会,群众自愿筹资购买一定的田产,设头班、二班、三班,一年一班轮流迎胡公。约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出位,八月初九祭叉,初十游案,十一上方岩,九月十四日归位。大宗还要负责接戏班子演戏,初十、十一至少演两天两夜,年年不变。
  传说此胡公(神像)本属仙陵,他们上方岩,只有一个胡公两面锣。路过天房坝地段时,岘口人认为不像样子,提出愿迎胡公的要求,此后就被接了进来。胡公神座高一米余,底径一米阔,似鸡心状,用樟木雕琢而成。正面雕成三层,挑梁圆柱,朱漆镏金,如方岩庙宇景观。两周边琢成两条龙,龙头顺两周边而下翘在两旁。周围琢成云块,胡公神像坐在中间,两旁伴有两位辅弼,门外站着两个马夫,中层是如来佛,上层供观音菩萨,顶尖雕一尊魁星,两边云际雕有十弟兄,称朱、黄、姚、叶、钱、任、娄、陈、霍、苑十位相公。神座身后披着大红披风,显得庄严肃穆。神座下有鞍马,供头扎红布的背迎者顶头落肩用。胡公平时放在神橱里,八月初一这天由轮值的班负责清洗,将神橱打开,供人祭祀,同时还需把迎胡公时用的“三十六对”一起洗干净,用两个红漆木架插在两廊。
  为了迎案,农历七月半,就要请罗汉先生训导,练习拳术、棍棒、刀枪,列队形布阵。罗汉班通常用骇口出钱、出人,出了人就食龙头酒,一定就是三年,即使你出门在外,三年内也要由你自己雇人迎。参加罗汉班,大多是男性青少年,也有练过拳的壮老年。练习一般在晚上进行,晴天放在后明堂,雨天放在祠堂。拳师的聘金,由罗汉班人员负担。八月初九祭叉这一天,凡属岘口胡公助案的村,都要担三牲,到胡公殿前举行祭祀仪式,拈香礼拜。仪式规定把蜈蚣旗、刀、叉、棍,架在殿前的广场上,再用一只活雄鸡,刺破鸡冠,将血滴在叉、旗、刀、棍柄上,血滴一件,交一件给迎案人,滴完后迎案人朝胡公一拜,把鸡从头上往后丢,后面有人接着。祭毕,鸣锣,放炮,在广场打罗汉。罗汉有很多参阵形式和步骤。岘口叫九环龙门阵,顺序是团圆、两个半圈、手剪股、十字、五梅花、九连环、双象、插花、龙门、两支箸、长形编、中央编、圆编,内外蟠龙,然后绕成圆圈,旗、刀、叉、棍向中央齐压,大喊一声,才算参阵结束。先两人舞太阳刀(或四人舞),四人打滚叉,后是打拳,拳术有小黑虎、扫手、大六步、小六步、飞架、飞鹤,两人对打的拆拳,然后打棍,飞蛾拆棍、拆盾牌,还有滚地簟等等。罗汉班每个成员,都是上身穿白短衣,下身穿大红呢裤,脚穿新布鞋。刀、拳表演者,脱掉上衣,腰扎捆包,个个精神抖擞,伴着有节奏的锣鼓声,显现着一派威风雄壮的气氛。30年代,顺意公是有名的打“独头棒”者,看了人人喝采。
  除罗汉以外,其他民间歌舞队有三十六行、十字莲花、讨饭莲花、滩璜、大脸姑娘、十八和尚、哑口背疯、推车、十八蝴蝶、小唱等等,个个都要表演一番。
  八月初十,游案是很热闹的一天。一大早,将胡公从殿里接到后明堂供奉,规定最迟不超过上午八点钟。各助案村都集中在后明堂广场上,先请戏班子在胡公神座前排落地八仙,然后各罗汉班大献身手。各个村的罗汉班在一起“品会场”,互不相让,还得请大宗理事出面动员大家去游案才结束。
  游案有相应的固定路线、次序和时间要求。路线从岘口出发,在天房坝等齐。先毛塘秋、上前山、继绪塘,儒家(吃中饭)、西陵、郭段、下前山、紫霄观(规定胡公坐一会,用三牲请过),再到泽塘下、大塘、皮店、下亳塘、上亳塘、黄泥墈、仁塘。到新桥三百地段,胡公要等客案归案后才归案。出案顺序:先是两面头旗,高约5米余,上面写:“永康县游仙乡三十一都岘口庄胡公胜案”十七个大字,接着是铳队,由铳会组织,有10多把铳,铳是用火药压入铳管,用导火线点火的。胡公座落和起程时都要放一阵炮。后有四面红青色鹅毛旗,四面三角旗,大锣两面,接着一对大高照,四块十字牌,牌上分别用油砂写着“肃静、回避、兵部、侍郎”八个大字。一对龙头,一对持笔的驮拳,一对敕封牌,四把大刀,四把钢叉,一把大雨伞。两人抬着一张小桌子,桌面用红布披着,上面摆着敕珠、敕印,挂着用小方天戟挑的小红帐,上插宝剑、令旗。另外还用两人抬一张香案桌,上摆设“五字”(一对灯台,一对花瓶,一个香炉),接着一个人捧一个万岁牌,上书“胡公大帝万岁”。胡公神座后面紧跟着一把黄凉伞,一把掌扇。后面就是各村助案罗汉队和民间歌舞班。每班罗汉班后面,还跟随着“荷花心”,由三四岁儿童身着古装,化装成水浒、西游记中的著名历史人物,骑在大人肩上迎游,岘口村主案要迎在最后面。
  沿途停放点,事先都作好安排,那里早就放着方桌和茶水。胡公神座一落马,便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桌上摆上三牲焚香礼拜。迎案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供游案、上方岩时当午餐和招待客人。
  八月十一日上方岩,这日一早,胡公头旗在村口“百五十”这段大路上等齐,最远不能过木杓塘角。到剥粽岭休息一下,随后到岩下街三周宗祠用午餐。胡公按原定时间是午时下半个、未时上半个时辰坐庙,拔蜡烛,收香纸。因香客多,烛架少,插上后即可拔去。这一个时辰,将香客点的蜡烛拔来,供归案时使用。在这个时辰,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流血惨案。同一天上方岩的马上桥案队,为了争夺坐殿拔蜡烛时间而打死过人。后经打官司,由司法部门判决裁定,与马上桥错开日子,变成与四十四坑案队同日,这样致使岘口值班的头班全部破产,故有流传着“头班哭,二班笑,三班打虎跳”的传说。以后上方岩,都是小铣队打先锋,蜈蚣旗柄顶尖全部用铁制成尖刀枪,练拳时要炼就一身好拳术,皆由于此。从岩下街上方岩顶,除胡公在先外,罗汉班必须由岘口村队在前面,其余的罗汉班把蜈蚣旗、刀、叉、棍分别合并成一个队伍,随后是民间歌舞队,队伍显得更加整齐、威武。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解放止。
  第三节 传说故事
  宇阳造反
  那是八九月,宇阳忙完了秋收秋种,顾不得歇息,又做路去了。
  一天,宇阳累得腿疼腰酸,站不起身,不由得怒从心底升起,一把将自己手中的铢锄扔到塘里去。塘里插有木桩,哐当一声,宇阳循声望去,一看,竟出这么一种怪事:铢锄没有沉,它浮在水面。再定睛仔细瞧瞧,不错,是一把铢锄,它浮在水面。
  “莫非我有出头日啦?莫非要坐天下啦?”
  宇阳望了望上苍,口里念念有词:老天如果有意,请撒三个清霜。他把最后一句连念了三遍,就拔腿回家,路不做了。
  白露花麦秋分菜。秋老虎刚过,离霜降还有一个月,哪会有霜?
  霜却真的有了,老天连撒了三个清霜,田豆花麦都撒(杀)光。
  “世道要变了!世道要变了!”宇阳马上招兵买马,发动起义,响应者呼啦啦,一下子就有了六七十人。
  这支队伍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进军非常顺利,未动一刀一枪,县太爷闻讯,立即出城迎接。宇阳在县太爷交椅上坐了坐,当了一会儿知县,就连忙带着队伍向金华方向杀去,沿途又扩充了若干人马,很快来到距金华30里地的岭下朱积道山。
  府太爷听说这支队伍声势浩大,正想开门远道迎接,军师阻止,说要先开三炮试试。府太爷命令开了一炮,向造反队伍打过去,很快,宇阳那边也有炮声响了起来。军师听出宇阳用的是仰天炮(就是铳),只是朝天开,壮壮胆的,就对府太爷说:“鹅娘嘎一声,小鹅叽叽叫,宇阳没有什么气数,坐不成天下。”
  府太爷问:那该怎么消灭他们?
  “羊角缚灯笼,羊尾挂小炮。”军师说罢,叫人牵来许多羊,在每只羊角上都挂上灯笼,插上两支蜡烛,还在羊尾巴上挂上小鞭炮。一切就绪后,天渐渐暗下来了,就一齐点亮了灯笼,点响了鞭炮。羊群受惊,被鞭炮趋赶,一路劈里啪啦,越跑越快,直朝积道山狂奔过来。看这势头,疑是清兵,宇阳队伍马上乱了。“原来宇阳布下的只是一个麻雀阵。”府太爷证实军师的判断后,下令迅速追击。宇阳队伍夺命而逃,踩死、饿死、累死的不计其数,到最后只剩十几个人,就不敢再回老家,往仙居方向逃散了。
  清兵追杀到岘口,诛九族,抄祖坟,弄得满村鸡飞蛋打。当在苦槠坟抄到宇阳的祖墓时,从坟里抄出十八只白蚁,只只有麻雀那么大,都未开眼。于是,人们都说:“宇阳造反,为时过早!”
  改溪与茶花井
  当今,年过半百的人都还记得,上半处有一口茶花井(也叫前井),井水很好,三棵茶花树更好。每当茶花盛开的时候,来这儿打水的人总要驻足仰头观赏,啧啧称赞宫常太公的人德。
  茶花井与改溪风马牛不及,为什么总要把这两者扯在一起呢?
  这有二说。
  一说,岘口改溪是被相地先生骗的。岘口这条溪从上坑流下来,本来是笔直的,从村子正当中流过,流向芝英。某日,有个相地先生叫刘源泰,他煞有介事地说:“岘口是条白蛇精,口口咬芝英。”说罢抓耳挠腮,沉思默想了半天,忽而心里好像亮了,诡秘地说:“岘口溪弯三弯,纱帽官带任你担。”什么?有这等美事?虽然很多人将信将疑,有的全不信,可是朝思暮想,一心想出人头地当当官的某些人就迫不及待地选择佳辰吉日,动工破土改溪。开初两个弯改得还算顺利,改到第三个弯,在黄仙山麓凿打岩石就碰到困难了,每日破一尺却长三尺,溪不仅弯不成,水还要统统被蓄积起来。这时,相地先生又发话了,只有杀一只白毛狗沥血淋在石头上,才能破石。民工照着去做,果然奏效,岘口溪弯三弯大功告成。溪是改好了,在外做官的宫常太公却把帽带挑了回来,官当不成了,这不是被相地先生骗了吗?
  二说,岘口改溪是为了保护山城。山城标志一个村的风水,风水为村民之命脉,当协心合力保护着山城。岘口有三座山城,一边两座,另一边一座。原先溪从两边山城的中间流过,年深日久,湍急的山水逐渐冲蚀着山城,有时甚至冲塌。坏了修,修了坏。为了一劳永逸,才有了改溪弯三弯之举。改溪之后,山城牢固,四棵大樟树和一批榛子树,枝繁叶茂,如擎天的几把大伞遮盖山城,伸向屋顶,横过溪面,将座落在三面都是山的村庄围在山峡之中,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村民。据宗谱载,宫常太公叫周立志,是在江西信奉县做官,当的是典史,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回家,今天虽已无从查考,但后来村里继续有人在外做官,单说立志公的后代吧,二儿子尔屏担任了曲江典史,三儿子尔翰也当内阁供事,这是事实。你说,相地先生是骗你,还是没骗?“纱帽官带任你担”,八面回风,玄乎乎的,你只要相信,不管出现什么事,你怎么解释都“准”。其实呀,为什么改溪,改溪以后有什么事,跟相地先生断无关系,更不用辩论“准”与“不准”啦。如真要辩个明白,相地先生定然说是没有骗,是相准了的。
  二说针锋相对,各执一端,而茶花井之说却都一致,宫常公的确从异地回归故里时带回了三株茶花树,种在自家院子里,并开了一口井,取名茶花井。这样做,一为方便妻子取水,免得东跑西颠,让众人看到其妻丑陋的面目,二是村里未曾有过这种花,种上它可供村民观赏。宫常公不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办事也不忘乡亲友邻,因而就自然而然地把改溪与茶花井联系起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代代相传了。
  现在,茶花井还在,茶花树终因年代久远,枝老根枯,解放后不久倒下了,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
  家庙
  在一个小山村,一个不富裕的农家建了一座20多平方米的家庙,确实罕见。它座落在后溪力坑口,俗称上坑殿。这家庙有些不伦不类,庙内供奉的不是家系名人,也不是列祖列宗,而竟是一方山神,冠名“上坑大王”。传说此庙庇护过牲灵免受雷电之灾。
  从何说起?大约1939年前后的某一天,一位周姓农夫去后溪力坑口龙头会砍柴,山虽不高,但那是悬崖峭壁,柴少路滑。砍柴时,农夫不慎,从山上跌了下来,当即昏迷过去。经很长时间苏醒后,觉得全身疼痛,下肢不能动弹,发现左脚踝上小腿骨已骨折。在痛苦中,他摸索捆柴用的麻绳,把骨折的脚拴在松树上,进行对位整骨。内人等到中午饭后还不见丈夫回归,急着打听,马上求人去山上把丈夫抬回。事后,夫妇常说:善哉,善哉,此乃山神庇护也,拣命一条。
  为报答山神庇护之功,周姓农夫尽其有限财力,造此小庙供奉起山神。他们经常进行清扫、修缮,每年除夕,不论风天雨雪,都要前去祭拜。
  第四节 歌谣 联对
  岘口摊头
  中国东面有浙江,金华八县有永康。永康离城三十里,芝英有处岘口庄。
  岘口地方生得好,山青水秀好风光。胡公殿前打罗汉,三株古樟映祠堂。
  仰天灯盏油添满,初一十五好烧香。周吕两姓中间住,关应陆李居两旁。
  黄仙脚迹永世在,后寮莺雀闹夕阳。川塘白鹭阵阵飞,溪水穿过村中央。
  天菱铜盘上下旋,樟古庵后上西塘。六姑采茶里外坑,七姑采桑养蚕忙。
  方岩灵岩石鼓寮,上坑坤底翻过岗。斤线潭里水盈盈,寿山瀑布彭彭响。
  五峰顶是岘口山,三门槛在顶峰旁。算算只有五里路,山间美景胸中藏。
  大坟山上安祖墓,长毛花开①满山岗。麻铺凉亭好歇气,峰岘岭上放牛羊。
  上溪头来棺材峡。新桥顶下观音堂。②螺丝尖上鲤鱼跃,外塘门口蜈蚣塘。
  石形洞前龙头会,龙尾挂在五百塘。金华坑由岘峰管,东坑山脚兰花香。
  大栗坑里无大栗,后陈坑口苦槠尝,里百秧出馒头突,岩桥接过三百塘。
  有楼下来无楼上,金丝交椅亮光光。城门口里高踏道,后面住着海龙王。
  靠天稻田年年晒,龙王不肯来帮忙。打铜扛铁又打锡,搂五岩前烧炭场。
  麦磨摆进紜瓶里,钩刀犁头放边旁。十八③金坑后溪力,秃鹫老鹰常飞翔。
  松鼠跳过公山顶,野猪闯进火烧岗。麂兔野猫穿山甲,大坑小坑出没忙。
  戏台山平难做戏,道土仗剑驱虎狼。毛狸类来真够竖,巫股递好派用场。
  三十六桶当饭食,半年糠菜半年粮。强盗深夜来抢劫,岭脚农家泪汪汪。
  毛竹长在狗头垒,茶垒夹在猪娘岗。木荷整片冷水湾,五百亩是龙潭杉。
  大鹏尖望天门头,老虎跳缺惊人岗。天脫屋里人难住,仰天饭甑①饭不香。
  老鼠梯上来上落,全岩洞里来避难。山枝⑤慈姑芬芳吐,地名山村说端详。
  想想往事泪辛酸,寻个开心编歌唱。感谢大家听不厌,岘口摊头万年长。
  长毛花
  长毛花,红打打,山里婆娘出脚梗。
  囡囝孙,嫁大伯;大伯会撑船,小叔会赚钱。
  赚个派(破)铜钱,担大婶,买丝线;
  丝线寸寸断,买鸭卵;鸭卵长,买砂糖;
  砂糖甜,买双鞋;鞋难穿,买双靴,靴结角,买把轿;
  轿难坐,劈了烧锅;锅难烧,买根箫;箫难吹,买本书;
  书难读,买块肉;肉好食,上下街沿脱地得。
  懒汉歌
  天早五更露水驮(大),勿如日中央少坐坐。
  日中央赖热热,勿如乌晕①慢点歇;
  乌晕夜头赖乖乖②,勿如明朝起个早五更。
  上山乖老虎
  上山乖③老虎,落田乖辛苦。
  袋里有④钱买酒肉,一世享受现成福。
  月亮婆婆
  月亮婆婆,点灯烤罗⑤;
  烤双食双,赶到雅庄;雅庄偷菜,赶到水碓;
  水碓偷麦面,赶到永康县;永康县偷篾爿,赶到方岩;
  方岩偷香火,赶到井里坐;井里偷泥鳅,赶到温州;
  温州偷牛,赶到田头;田头偷锄头,赶到锅灶头;
  锅灶头偷饭锹,让癞头打得饶啊饶。
  麻嘴①娘
  麻嘴娘,踢砻糠。踢点米,担姑娘;
  姑娘嫌我少,我自担大嫂;大嫂嫌我多,我自担大哥;
  大哥去种田,碰着关老爷;关老爷告状,碰着和尚;
  和尚念经,碰着丈银(人);丈银担水,碰着水鬼(音举);
  水鬼跳过山,碰着磨砻楂;磨砻楂叽勾滑,磨点黄泥水蘸板壁;
  板壁开朵花,姐姐卖黄瓜;黄瓜几点一斤?
  随你自讲,随你自秤。你个细囡真个精。
  金鹁鸪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义乌桥头栽根蒲②。
  大蒲小蒲都打了,剩点蒲嘴③请丈夫。丈夫嫌我蒲汤苦。
  细纱织布嫌我粗,清水炖茶嫌我浑,白米做饭嫌我乌。
  剃头落发做尼姑。尼姑做勿成,花花街狗扯布裙。
  布裙扯个缺,衣裳老师补也补勿转。
  戒赌歌
  男女惜能好惜身,赌博场中不去亲。每每英雄因下贱,多少富贵变饥贫。
  衣衫破旧亲朋笑,田屋卖光像鬼形。不信但看邻村内,眼前败了几多人。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戒赌联
  五十元本钱,省吃俭用,积零为整,喜洋洋购机拉运,看南来北往,东奔西忙,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街坊邻居褒扬,众口一辞。趁年轻力盛,挣得个腰缠万贯,更世道清明,需营建小康家庭,莫辜负四邻厚望,万般嘱咐,九族叮呤,三代笑容。
  数十年坎坷,忘却心头,衣食无虑,叹鼓鼓腰包何用,想赌场君子,吞云吐雾,纸牌麻将,鬼使神差,不分黑夜白昼,赌必终场。纵妻骂儿哭,权当作耳聋眼瞎,倾全部家财,输得个一干二净,只落个妻离子散,人走屋空,热泪两行,一枕黄梁。

附注

注:词下加横线的都是岘口山、地、塘、岭、洞、坑名。 ①长毛花开:长毛花坑. ②音堂:谐音.即应塘. ③十八:十八曲。 ④甑:土话念井。蒸食物用具。 ⑤山枝:即栀子花。 ①注:乌晕:指傍晚。 ②乖乖:代音字,意指害怕。 ③乖:方言,怕。 ④有:没有。 ⑤罗:古代民间炊制的一种供月食品。 ①麻嘴:即麻雀 ②蒲:一种夏菜,瓢葫芦。 ③蒲嘴:蒲连接藤的部位。

知识出处

岘川志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