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岘川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725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建设事业
分类号: F124;F127 .55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53~1997年浙江省永康市岘川境内建设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建设事业 岘川村

内容

第一节 水利建设
  岘口村民居傍山而建。岘口村山多坑多坑长,丘陵梯田多。村域有小溪三条,一条从上坑经村中央顺流至芝英,一条从黄光坑经七姑塘顺流至前山,一条从仁塘坑关坑经黄泥墈至毫塘,均汇华溪,是易涨易涸的山坑溪。
  平时在小溪上,从东坑口、南坑口、蜈蚣桥、新桥、殿前、后桥头、天房坝等节节建坝拦水,利用山坑筑岸为塘蓄水,稍晴上几天,就要受旱。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政府号召兴修水利。修塘如修仓,积水多打粮。1953年,大队开始着手水利建设,在南坑口垒建拦水坝,加大水塘,开挖新塘。在县水利部门帮助设计下,从1955年开始连续兴建章古塘、上坑坤、黄光坑三个水库,峰岘岭坑、六姑塘两个山塘,增加蓄水量36万多方。
  章古塘水库 位于村之北,距村约500米,地处寮基和道士山沿两山之间,以原来章塘、古塘、岩塔塘为基础兴建,故称“章古塘水库”,坝高14.5米,坝顶岸长144米,岸顶阔4米,蓄水量14万方。1955年冬开始挖嵌沟动工兴建,1957年第一期工程完工。1964年,第二次加高加固,共完成土方17633立方,投工58777工,全用人工挑土,用8人绳拉石硪夯土。用竹签钻洞,用水壶灌水验收,量土方计酬。大坝全用土方,外坝全用块石护坝。全库用工按劳动底分分摊到户,作为义务工负担(底分不论男女,扣除老年和上学儿童外,按劳力大小评定)。涵洞用条石水泥浆砌,洞口起初安装转动门盖,用铁索拉,后改装分级卧管,都不理想,最后改用启闭机。另建从新桥头至上西塘引水堰一条,长达630多米。既可人工养鱼,又供灌溉,下畈、隔溪畈、毛塘秋地段受益。
  上坑坤水库 处在村之上游,离村约3公里。上坑是岘口溪之源头,利用上坑坤、山峡地形筑岸,以山名为库名,于1966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前后共七个年头(因文化大革命,村领导精力无法集中)。坝高23.3米,坝顶岸长102米,坝顶阔3米。土方建筑,外坝块石护坝。蓄水量13万方,共用土石方36711立方,用工125340工,用人工担土发签计酬,人力拉滚筒压土,用劳动积累工办法分摊负担。涵洞条石水泥浆砌,启闭机放水。水库建成后,不仅可灌溉沿溪两边田地,溪流水质也大有改善,村民洗衣洗菜用水受益很大。
  黄光坑水库 建在黄光岭脚,距村2公里,是七姑塘村小溪的源头,以山名为库名。1957年动工,1959年第一期工程完工。1968年大坝加高加阔加固,全坝用土方,坝高16米,坝顶岸长68米,坝顶阔1.5米,计9276土石方,投工30920工,全村按劳动积累工分分摊负担。
  峰岘岭坑山塘 建在峰岘岭脚,处在村之上游东南方,离村约2公里,因蓄水量只有11000方,故称山塘。动工建造时间1976年冬,岸顶长达56米,坝岸面阔3米,坝高12米,土方建坝计12759立方,涵洞用启闭机,共投工41843工。将峰岘岭坑溪源头截住蓄水,对调节水源、灌溉农田有利。用村民劳动积累工负担。
  六姑塘 加高,扩大蓄水量。引水堰和流水堰为“三面靠”水泥漕,用条石水泥浆砌建成。
  田头安装上电线、电杆配套建设,对驮溪滩、溪滩改田,苦槠坟山地改田,为全村增加水稻面积,提高水田复种指数,改单季稻为双季稻,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抗旱能力大大提高,全村大部份农田成了旱涝保收田。
  第二节 农田改造
  1960年冬到1961年修复水毁良田140多亩,使粮食生产实现转机。
  1967年至1969年,全国农业学大寨,改造山坑田30多亩,改成的田块主要分布在上坑、仁塘坑和黄光坑一带。
  1975年冬,在下山头打成大炮洞一个,洞的直径为2.5米,深24米,横洞深3米,装炸药2.5吨,改成山沿田15亩。
  1975年冬到1978年冬,在大溪滩至苦槠坟一带,以改溪造田为主的工程全线铺开,改成的新溪长1200多米,溪滩田23亩。村民以每十分底分三十担塘泥的义务投劳形式,将村庄附近的塘泥送到溪滩田以改良土壤。
  同期在川塘下坑改造低洼田7亩,七姑塘改溪长130米,仁塘坑改溪长160米。
  第三节 道路建设
  壶镇到芝英大路岘口地段,原来只有一米多宽,并且沿溪弯曲。从1971年开始,从蜈蚣桥头到村庄,经下畈中央至芝英八村紫霄观,建成了2.5—5米宽,长为2100米的直线大道。其中蜈蚣桥头至岘口村庄的路宽2.5—3米,岘口至紫霄观宽5米。村庄内以条石架挑出溪沿的加宽形式,加宽成了3—3.5米的通道。
  1985年,芝英至金江龙的公路开始兴建后,又将紫霄观至岘口到川塘下坑的路建成7米宽的公路。现仍在加宽之中。
  原岘口到七姑塘、毛塘秋、下横塘等自然村,只有田埂路相通,从1951年起,先后做通岘口至毛塘秋、七姑塘,岘口至下横塘的简易公路,总长900多米。
  另外,岘口通往芝英的另一条路,即隔溪畈大路岘口地段,也在1973年改直加宽成2.3米,总长为800米。
  蜈蚣桥头至上坑水库的道路在1979年至1986年两次改直加宽,可以通手扶拖拉机。
  林区道路建设,1967年至1969年,对老鼠梯峡和毛狸类等陡峭的山路进行了开凿拓宽和砌筑,总长度达三个多公里,投工投劳一万多工,部分改变了山路崎岖的面貌。

知识出处

岘川志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