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岘川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7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8
页码:
26-33
摘要:
本章记述了自解放前至1976年浙江省永康市岘川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经济
岘川村
内容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前,岘口土地主要为私人和常会占有,私人自耕田521.11亩,常会263.25亩。全村1039人,绝大部分靠租田糊口,当时从外村租种田地473.13亩。
租种土地实行交地租的制度,租额由业主确定,佃户按固定租额向业主交纳。一般租额为正产物(全年产量)的70%,以交稻谷为主。有的佃户每年要送一只鸡给田主,叫做“田婆鸡”。
也有少数少地无地户以劳讨种,即靠劳力帮业主收割主熟稻谷以后,向业主讨种一熟秋作杂粮。100把(60把为一亩)五个工,讨种杂粮一熟,一般种玉米、花麦、萝卜菜等。
由于地租重,业主又时有撤田、调佃或变卖等情形发生,农民生活困苦,负担累重。民间就有“租谷担不够,稻杆卖掉凑”和“放下镰刀就籴米”之谚。业、佃纠纷经常发生。
解放后,农业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革。
1951年1月开始,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总路线,轰轰烈烈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培训贫雇农骨干,充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土地和房产,分配果实,布置生产,复查总结,颁发土地证等几个步骤,于6月份基本完成土改工作。分配土地原耕地户每人1亩,分进户每人0.94亩。全村除毛塘秋一户富农,都是贫下中农,共分进土地550亩,从外村拨入82.16亩。原常会的福常厅、松常厅、小厅和祠堂伙屋分给无房居住户。
土地改革后,1953年冬开始,贯彻“耐心说服,,典型示范,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开展农村两条道路和前途方向的教育,宣传组织起来,建立互助组,走劳动致富道路。互助组分临时、季节、长期三种,每个互助组大都由10—20多户组成,土地仍归私有,实行劳动互助。互助组有记工员。也有工换工制。1954年普及互助组,试办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叫团结社,其规模比互助组大。全村共建8个社,土地按等定产,参加分红,规定70%按劳分配,30%按土地定产分红。1955年冬,批判“坚决收缩”方针,掀起办社高潮。1956年春,全村成立团结农业高级合作社,土地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大型农具折价入社,农具作价,按劳动底分分摊负担,其劳动底分,按劳力大小(1—10分)分别评定,年老者不负担,劳力实行评分记工,按劳分配。1957年冬,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执行劳动定额,按件计酬。
1958年10月,按照“一大二公”的要求,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芝英区为一个人民公社,开始叫超美人民公社,岘口属油川管理区岘口生产大队,下设11个生产队,在生产上、劳力上统一调配,搞大兵团作战。山林一律为集体所有。生活上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公共食堂和基本工资加奖励,食堂办大宗祠堂,按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定量发饭票。
1959年3月,实行“三级核算,队为基础”。
1960年11月,开始纠正大跃进中的“平调风”、“共产风”错误,进行算帐退赔。
1961年4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后,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公社范围划小,称油川人民公社,实行定额包工,评工计分。山林划片分队,每年冬,毛柴按户划片砍柴。树木归队集体所有。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1981年冬,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定量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上交集体公共积累后,剩下归自己所有。农田可以自种,也允许转让他人耕种,但任务不变。承包期第一次合同三年,第二次五年,后来延期为十五年。山林也进行改革,大坟山、老鼠梯、公山顶为村集体管理,其余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划分自留山到户。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
水田
解放前,种植多为“冬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也种少量油菜、大小麦。夏粮是单季早中稻,秋作种植玉米、荞麦、田豆、马料豆、萝卜等,年亩产只有几百市斤。
解放后,50年代开始推行高产多熟制,改秋杂粮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1956年试种双季稻后全面推广。60年代推广三熟制。
旱地
解放前种麦、秋豇、绿豆、小米(粟)。
解放后推广小麦、洋芋、早豆、番薯,80年代改种水果——柑桔。
第三节 良种推广
种子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不断进行良种的更新换代。
早中稻,解放初有金华早谷、小叶青、细叶青、红黎米,三百粒当家。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广莲塘早、珍珠矮、先锋陆财号、广陆矮、矮脚南特号,其中陆财号、广陆矮为当家品种,亩产700多斤,晚稻开始种晚籼九、人民京、沿下坑、游粘籽、农垦。80年代前熟二九丰、浙733、卢青早、卢红早等,后熟推广杂交晚稻。
大小麦 解放初,小麦是三月黄、红壳麦,大麦是六棱珠、长江麦。70年代引进908小麦品种,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
玉米 50年代是大粒黄、小粒黄、紫色玉米。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杂交玉米旅曲、丹玉、东顶,后推广苏玉一号。
豆 田豆改种六月豆(兰溪大豆)。
第四节 栽培技术
水稻 播种育秧。解放前育水秧,拔秧种插水稻。“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夏至见稻娘,夏至断黄秧。秋前五天没谷割,秋后五日来不及。”这些农谚反映了传统的播种季节。解放初沿袭老办法。70年代推广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后又推广深水插秧。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距扦插到秧田,秧苗发棵以后再移植到大田。早中稻推广通气秧田(燥耕,燥整水耥)和地膜覆盖育秧,普遍采用锹秧带土移栽,比过去大大提前了播种期。
施肥 解放前传统做法是边插秧,边塞下脚肥。解放后,提倡对秧苗施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在大田施耙面肥。在后熟大力推广青稻草还田,做到基肥足。早施分蘖肥。看苗施好吊头肥。70年代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管理解放前,水稻移栽后灌三天满秧水保苗,移栽后20多天第一次耘田,叫做“剃本月头”。耘后开始涂田,一般耘田涂田一、二次,涂后撒上泥灰烤田。工具一直使用“田耙”,工作效率很高。60年代推广小株密植,插秧后曾提倡用手摸田,此项劳动可边除草,边补苗、扶苗、匀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8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移植一星期即开始耘田。后期推广移植后5至7天撒施除草剂代替耘田。稻田保持一定水量。提倡除草剂和化肥一起撒施,更能减少劳动强度,很受人欢迎。水的管理,传统插后三天,灌满秧水保苗。70年代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中期提倡搁田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采取干干湿湿防倒伏,做到养水到老,防止白田割稻。
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一尺,每亩播种从2.5~3公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点播改为条播,狭畦改为宽畦(八尺),开深沟,沟深见塥,每亩播种量5—6公斤,提倡真尿浸种,磷肥播种,上面覆盖焦泥灰、栏肥。70年代推广稻板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施基肥,麦子撒播或条播,然后开沟、盖土。施肥,传统放清子(即不施肥),麦苗分土后抢施麦抢(二叶)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70年代后有改进,提倡以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为原则。80年代采取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促进低节位分蘖。除草,传统年前叫“掏麦”(深锄的讲法),第二次叫“剷麦”(浅锄的意思)。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肥、化肥、塘泥浆等,不锄草,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种前均匀地喷洒在地面上。
肥料 解放前及50年代,肥料主要是用农家肥,如人粪尿、猪栏肥、绿肥、塘泥、焦泥灰、草木灰、头发、猪毛、鸡毛、骨头,还有鸡粪、狗粪。商肥:桐饼、菜饼、石膏、炉灰等。60年代多用化肥,化肥种类日益增多,氮肥,有尿素、氨水、氯化氨、碳氨。60年代初曾一度使用石灰氮。磷类有过磷酸钙、磷肥等,钾类有氯化钾,此外还有复合肥和生长激素等。
植保 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杀虫粉,用于蔬菜治虫,绿矾用于浇芋。解放后,50年代推广挖稻根,三面光,铲下草烧灰,以防害虫过冬。点诱蛾灯,摘螟块。60年代后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第五节 农用机具
农用机具包括耕作机具,排灌机具,植保机具,收获机具和粮食加工机具。
耕作机具 解放前主要靠牛耕,农具有犁、耖、耙等。平整土地,除草靠锄头,水田用田耙。70年代起使用拖拉机打田。
排灌机具 60年代以前,灌溉用木制水车,水车有手摇、二轮、三轮的,车桶长度有八尺、一丈、一丈二、丈四、丈六,分别用于高沿、中沿、低水位。70年代开始使用柴油机抽水,有三马力和五马力。90年代全村田头安装电杆后,普遍使用潜水泵和电动抽水。
植保机具 旧时,用毛竹筒装雷公藤粉,筒口用一块纱布网住。50年代开始使用喷雾器,后来推广扁长形的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收获机具 50年代前期,稻、麦的脱粒,用传统的稻桶,稻桶有圆桶、方桶两种。使用时用稻桶梯打稻,用稻桶簟遮拦谷粒,可单人、双人、三人打稻。50年代后期才有木制脚踏打稻机,脱粒工效有很大提高。70年代开始,使用机动打稻机,省力,又提高工效。90年代田头装电线后,才普遍推广电动脱粒机,收割仍然用传统工具镰刀。
粮食加工机具 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用石臼、石臼杵、踏碓、水碓、谷砻(有木砻、泥砻二种),石磨、风车、团匾、米筛、麦磨等。石臼用石头打制,由于它用手工舂米,又称手臼,臼与杵配套使用。石杵舂米,木杵可舂年糕、麻糍、糯谷扁等。碓,舂米的器具,以水为动力称“水碓”,人力脚踏叫“踏碓”。碾,由碾台、碾子、碾槽、碾架构成,通常用牛拉。砻,用于破谷取米,由上臼、下臼、摇臂和支座等部件组成。砻面用齿,工作时,借臼齿转动的搓擦使谷壳裂脱,砻出来为糙米。
磨具 由上下石臼组成,配有磨架和磨砻钩,用来磨米粉、磨豆浆,由于磨麦粉居多,又称“麦磨”。一种牛拉的叫“牛磨”。使用以上各种粮食加工器具,均需与风车、团圞、团扁和筛具配合。风车用以去糠,筛具有糠筛、米筛、沙筛(即沙罗)之分。
50年代后期,芝英有柴油机带动的碾米机,大都担芝英米厂加工。1964年岘口村才办有8马力柴油机、碾米机和磨粉机。1975年后改用电动,随后配套粉碎机、碎薯机,大大方便了社员加工。磨豆腐,使用小钢磨,不需再用麦磨。
第六节 粮棉生产
“民以食为天”。解放后,村里十分重视抓粮食生产,粮食产量由50年代四五佰斤一亩,提高至1600斤一亩。从1963年开始,试种过棉花,到1976年结束,最多时种植过216亩,最少时种199亩。
知识出处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