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田张氏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6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平田村的地理环境、种植种类、1970年至1976年间的千秋岙水库工程技术设计的情况。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平田村 农业

内容

平田村位永祥乡南部山区400多米的高山谷地。四面高山计500亩,是发展林果业的天然基地,坑谷间辟有梯田,山地40多亩,另外在武义芦北乡有水田20余亩,可供种植稻谷、玉米、小麦、油菜等,山地可供种植蕃薯、药材和园蔬。
  1970年至1976年间,平田大队在县水利局大力支持下,社员本着大干的精神,以几十个劳动力,投入28万多工,昼夜苦干,建成总库容2.42万方水的千秋水库;另外还开通沿山绕谷计1000多米的渠道,确保灌溉农田32亩,以及附近林果、园蔬的用水,达到了本地梯田旱涝保丰收。兹将千秋岙水库平面图和工程技术设计等资料底稿,载入志书备存。
  附:《千秋岙水库工程技术设计书》
  一、计划概况:千秋岙水库坐落在富山公社平田大队集雨面积0.166KM2,主源长0.5KM,坝基高程50M,坝顶高程64M,相应坝高14M,采用心墙坝,水面高程62.40M,相应面积5.745亩。水面扩长80M,总库容2.42万方,正常蓄容2.40万方。采用20年一遇洪水设计,溢洪道最大洪峰流量5.93m3/S,最大溢洪水深0.60M,调洪库容0.383万方,调洪后流量5.50M3/S。采用侧流式溢洪道,进口宽8M,根据本库风浪爬高0.50M,圳顶至坝顶高差1.60M,安全超高0.50M。
  二、效益:可灌溉田32亩。
  三、工程量通过设计需土石方0.132万方,其中土方0.294万方,石方0.018万方,大坝部分0.275万方,溢洪道0.0375万方,人工4260工。
  四、总经费1000元。
  《洪峰流量计算》
  该库库内地势、林木一般,山坡较陡,采用20年一遇,洪水设计(P=5%)
  一、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H24P=5%=2,根据水库所在位置,在水文资料中查得永康地区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雨量及相应“年最大24小时降水量变差系数”H24=110MM,Cv=0.5,Cs=4Cv,=2,已知:KP=5%=2即:H24P=5%=Kp.H24=2×110=220MM。
  二、暴雨强度jp,永康地区所在位置n=0.67,主源长0.5KM,经调千秋岙水库地形图
  查核实t可取0.40小时,当t=0.40,n=0.67时A为0.65。即jp=5%=A·H24P=0.65×220=143mm/小时;
  三、洪峰流量QMP,库区流域特征C=0.9,即QMP=5%=0.278×0.9×143×0.166=5.93m3/S。
  《库容调节计算》
  该库20年一遇洪峰流量Q=5.93M3/s,当水库水位与溢兴道底齐平时,相应面积3830M2,至设计溢洪水深0.60M时水面面积4070M2,根据库址特征C=0.9,所以24小时暴雨总量为32768立米。调洪库容为:2370立方米。调洪下泄流量:
  《侧流式溢洪道水力计算》
  溢洪道平面尺寸确定:Q=5.50,H=0.60,∑M=1.55,LO=

知识出处

平田张氏村志

《平田张氏村志》

《平田张氏村志》由吴岩图、张长松、清河平田张氏村志编委会等编写,记录永康平田山村的历史与现状,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的发展,民俗、歌谣、风俗及人口、家谱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平田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