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丧葬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先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56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丧葬习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203-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唐先镇丧葬习俗的情况。要送无常、尸体上灵床、谢情、望风水、定出殡日期、时辰、报丧、进棺、排祭、出殡、敲水碗、送葬、散斋饭、送火种、做七等过程。
关键词:
唐先镇
风俗习惯
丧葬习俗
内容
旧时丧葬非常繁琐。人死后要送无常、尸体上灵床、谢情、望风水、定出殡日期、时辰、报丧、进棺、排祭、出殡、敲水碗、送葬、散斋饭、送火种、做七等过程。各个丧礼过程都有一定的仪式。
做“七”,每七天一次,一直做到“七七”为“满七”。
坟墓,古时大多是土堆墓,富有人家砖盖墓,墓前建有坟面石,后有墓碑,上刻姓名生卒年月,下首刻立碑者姓名。坟面石刻“钟灵毓秀”之类文字。1958年大跃进时期来一个移坟上山运动,许多原造在田中的坟墓都移到山上了。1983年以后又兴起了建坟风,坟墓建得比前气派豪华,占地面积较多。1996年市人民政府颁布建墓占地政策,单穴6平方米,双穴9平方米。
丧葬仪式现在有许多从简,但较排场。老人出丧时,各村老年协会都送花圈,老年协会会员有集体去送殡的或派代表去送的。当干部的要开追悼会。我们提倡厚养薄葬,丧葬仪式从简。
基督教徒的葬仪:基督教徒死后,谓之“灵魂上天堂,肉体死亡。”家中亲人不哭号,而唱歌,祷告,表示欢送死者灵魂上天堂。与民间流传的繁琐仪式截然不同,只是出殡那日举行出丧礼拜仪式。基督徒死了,其家属告知教会负责人,负责人就会派人来帮助办理丧事。出殡那天,各地信徒都来送葬,不穿素服,不戴白帽,所有前往送殡的教友都佩一块印有十字的袖章(袖章是教会置办的,用完收回下次再用)。迎着教会送的花圈和旗帜,敲锣打鼓,到了停柩地方给死者向上帝祷告,唱挽歌。不敲水碗,不拖火把,不分纸钱,路纸。入穴后不领“桂子灯”和披红。家中也不赶舍,不送火种,不做七。送葬以后不吃斋饭,一切从简。坟墓也不求豪华。既节约又隆重。
知识出处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唐先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