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喜庆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寮前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4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喜庆习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3
页码: 28-3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市寮前村的喜庆习俗,其中包括了贺出生、祝寿、建房习俗等。
关键词: 喜庆 习俗 寮前村

内容

第一节 贺出生
  贺生:出生子女要到岳父母家“报生”岳父母要送“娘家来”糯米酒、红糖、鸡蛋、肚秋等。亲戚朋友要“担鸡子篮”,即鸡蛋若干,肚秋布一、二块。
  贺三朝:孩子出生第三天,备牲礼祭祖宗,敬天地,并设宴请客,宴毕向亲友,邻居分杨梅、糕果(用糯米粉包甜馁制成)。
  贺满月:设宴请客,做“本月果”即杨梅糕果分送所有担过“鸡子篮”的亲戚邻居。近年来已用馒头替之。
  贺对周:孩子一周岁,俗称“对周”设丰盛的宴席,请亲朋宾客,裹“对周粽”(粽形状是一头三角,一头尖,以糯米包红枣或豆沙馁)分送亲友、邻居。若担过“鸡子篮”的至少送给二、三十个。收受“对周粽”的亲友要回送鸡蛋(至少一双)或衣料、鞋、袜等。“对周粽”大多数由外婆家筹办。
  第二节 祝寿
  每逢生日,男女老少都要吃鸡子索面。有“吃过生日面,越来越康健”之说,用鸡蛋一双煮熟剥壳放碗内,上剩熟面条。煮面条时,不论面条多长,都不能切断,以讨圆满长寿之兆。
  十岁(虚岁)外公外婆、娘舅都要送礼物:衣、帽、鞋、袜等,亲友多送衣料。主家设宴请客,并用生日粽、熟猪肉一刀等回篮。二十岁、三十岁皆如此。四十岁因生活负担重一般不贺寿,有“贺卅不贺四”之忌。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九十六风即要贺百岁),更为隆重,杀猪、宰羊、宴请亲友、邻居吃生日饭(用秋豇和大米煮)。富裕的还放电影,请戏班做戏,祝贺者送寿酒衣料、寿轴等。
  第三节 建房习俗
  “竖屋千年期”民间建房历来都郑重其事,开基、上梁(栋行)都要拣日子。
  上栋行:上栋行时要祭鲁班,由当家木匠主祭,祭后分“响子”给客人,然后宴请泥工、木工和亲友、邻居。
  上灯:上梁当天晚上把活的大公鸡挂在栋行上,并以带青叶的小竹挂上点亮的灯笼,绑在栋行上。上灯三天后收灯,取下大公鸡,主人继续养不杀,取“千年鸡”——千年基之意。
  归屋:归新屋一般都要请客,宴请亲友、匠人。
  房屋七十年代前多以二层土木、砖木结构,八十年代后全部是水泥钢筋结构的多层高楼。

知识出处

寮前村志

《寮前村志》

本书概括了永康市寮前村的大事记、寮前今古简释、骆氏起源考、青山房系考、寮前八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情习俗、口头文学、人物、诗文辑存、丛录、宗谱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寮前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