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骆氏起源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寮前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361
颗粒名称:
骆氏起源考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寮前村骆氏的起源考,据谱上记载,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至周太公望有公子骆者,居陕西之骆谷,遂以骆为姓,然则骆本炎帝之后,太公之裔也。汉高帝左丞骆臣征是骆姓第一代,至雍临公是第十一代了,雍临公(曾仕户部尚书郎)因与权要不合解组归林,自陕西骆谷避居于乌伤十五都分水塘伏龙山。
关键词:
骆氏
起源
寮前村
内容
据谱上记载,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至周太公望有公子骆者,居陕西之骆谷,遂以骆为姓,然则骆本炎帝之后,太公之裔也。汉高帝左丞骆臣征是骆姓第一代,至雍临公是第十一代了,雍临公(曾仕户部尚书郎)因与权要不合解组归林,自陕西骆谷避居于乌伤十五都分水塘伏龙山。雍临公为骆氏迁居义乌的第一世祖。以上十世谱内就记载不详。现在称骆氏第几世是指雍临公为一世推算,前十世不算在内。
雍临公生于东汉永平己未(公元59)年三月初四辰时,卒东汉建光辛酉(公元120)年十二月初七卯时,享年62岁。依此推算,从陕西骆谷迁乌伤十五都分水塘伏龙山,大约在公元80年——100年间,距今有1900余年,再加十世(按每世30年计算),骆氏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与汉高帝(公元前206年)至今1995年恰好2200年是相符合的。
大约在公元370年——400年之间,雍临公十二世孙理求公迁石臼溪西的石臼村居住。唐朝武则天专政,骆宾王(雍临二十二世)与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讨武檄文,讨武不克,骆姓受诛连,石臼被抄,众亲四散避难逃生。直到四十世老大然吉(无后传),老二然庆移居离石臼不远今李唐(李氏唐王之意)村。老三然安孙碾转迁移在赤金山定居,老四然贞的五世孙即雍临公四十五世穆迁东阳为甑山之祖。雍临公四十五世孙进、辅、和迁永康石牌(至今有六百余年)。老五然志居石臼梅林祖室,绝于明无传。小弟然友其孙有迁板坞今为大溪之祖,又有迁诸几陈村。卅八世德寿公迁屏风石,后迁东阳山周。在乱世年间兵荒马乱奔赴他乡,仕官赴任未再回乡,定居在黔粤蜀的都有。
骆氏上分四房(派)、即梅林派:分居义乌、东阳、诸暨、永康。枫林派:居诸暨枫桥。松林派:居义乌湖山。楂林派:居义乌楂林义门。寮前骆氏属梅林派。据原谱载宾王父履元喜梅,在石臼溪西植梅成林,而称梅林派。故里曰梅所,著有梅花百咏。以此推测,骆氏四房(派)是在二十一世后卅六至卅八世各自为房(派)的,因此都是宾王的后裔。梅林派总分布在四个市计十二个村:义乌市廿三里镇李塘村、殿后村、荷叶塘新高岭村、苏溪镇屏风石村、紫涧派练湖溪滩村、赤金山前陈村。东阳市:防军雅村、江北镇骆店,城西骆村。诸暨市岭北乡三州,石毕乡陈村。永康市寮前村。①
知识出处
《寮前村志》
本书概括了永康市寮前村的大事记、寮前今古简释、骆氏起源考、青山房系考、寮前八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情习俗、口头文学、人物、诗文辑存、丛录、宗谱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寮前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