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322
颗粒名称: 民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13
页码: 105-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前陈村境内民俗情况。
关键词: 民俗 风俗 前陈村

内容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前陈人过着以耕织为事,胼手胝足,但求温饱的日子。受儒教的薰陶、影响,掺合着佛教等因素,乡风醇厚、质朴而泥古。生活习惯从吴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相继大面积流传到城镇农村,前陈人的观念正在经历历史性重大转变。
  生活习俗
  饮食
  正餐 一日三餐,从一干二稀、二干一稀到到餐餐干,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食为大米、玉米、麦类。主食花色品种:大米饭、粥、索面、粉干、麦饼、玉米饼、饭汤、羹等。其中:索面和小麦饼是前陈颇具特色的传统食品。索面自己抽,小麦饼几乎家家会烤。旧社会,家穷,粮食紧张,讲大米饭,实际上是苦蔓饭、萝卜饭。米粉羹也不过是“麦壳羹”。
  点心 夏日农忙时节,或请手艺工匠,三餐正餐之间,要加点心。上午叫“小点心”,下午叫“大点心”,以“大点心”为主。一般是粉干、索面、麦饼。“小点心”较简单,临时买一点“麻糍”之类,现买现吃。也有的精心制作“发糕”、“糖糍”、“豆荐”、“角干麦饼”等作为花色点心,以调胃口。
  零食 俗叫“香花意食”。春节,家家户户炒米凸、磨炒米粉、切糖。富裕人家还结馓、舂年糕。平时,从沿村叫卖的货担里买几只蕃薯,几斤桃、梨、香瓜、桔子等瓜果。八十年代以来,时新糕点、糖果、苹果、柑桔,四时不断。
  烟酒 过去,世世代代自种自制土烟;一根长烟筒用几代。清代老人有水烟筒,一把火刀,一块火石,一个纸煤筒打火点烟。条件好的农家,立冬酿糯米黄酒。也有夏季请师傅上门烧制白酒的。现时,拿烟筒吸土烟已绝迹,一般吸低中档纸烟,也有按经济条件吸中、高档烟的。酿酒的习惯仍相沿至今,但平时更多的是买瓶装酒。夏天时兴喝啤酒。有的人家嫌自酿黄酒麻烦,经济上不合算,喜欢从商店里买整坛整坛的黄酒。
  冷饮 传统冷饮是木莲凉粉、橡子豆腐。前陈许多坟地上都长有木莲、水杨梅等,采果自制。近几年,已买得起汽水、棒冰,甚至光顾冷饮店,吃冰琪琳、绿豆汤、莲子汤等。
  服装
  服装 清末民初,男子一般穿对襟,俗叫“燕身”。女的是大襟衫。春节,走亲访友时穿长漫衣、旗袍作礼服。高门大户人家穿长袍马褂。布料多为自种自纺自织的土布,或买东阳土布,请染店染成青色。也有直接买青白相间的绺条布,绸缎呢绒财主农家才有。三十年代开始,土布渐渐为“洋布”(龙头粗布、龙头细布)取代。女的是各种花色的花洋布、花哔叽。服式,男的是中山装、军便服、衬衫;女的是列宁装、两用衫等。八十年代,开始流行西装、夹克衫、连衣裙、滑雪衫、羽绒服、牛仔衣裤。面料也从“的确良”进而化纤、呢绒、真丝绸、麻纱,甚至毛皮等。色彩由民国的青、白,解放初的藏青、草绿变为现今的五彩斑斓,绚丽多姿。近几年,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少夫少妇,追求西方奇异服饰,讲求时髦刺激,袒胸露臂;服式、面料一年一变,甚至一季一变。
  鞋帽劳作、上市,晴天多戴仙居箬帽,雨天穿蓑衣,戴上胡箬帽。六七十年代,青年中年时兴大檐草帽。冬天,老汉戴棉帽(绍兴呢帽)、猢狲帽,中青年戴解放帽、太阳帽、铜盆帽。女的戴各种色彩的绒线帽。儿童,清末民初戴锻面料绣上花卉,缀以“仙佛”及“福”、“禄”、“长命富贵”等字,系上铜铃,叮当作响的狗头帽、虎头帽。现时,随时代风尚的变化,款式时时更新。袜子。清末民初,多穿土布袜,二十年代穿“洋袜”(棉纱织成),七十年代尼龙袜、卡普隆,现在女青年夏天流行长筒丝袜,颜色有肉色、黑色、棕色等。
  佩饰旧时,妇女喜戴戒指、耳环,多为银质,上户人家为金质。儿童佩戴银络环、银手镯或银索。解放后,佩饰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批判。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佩饰之风始再次风行。不佩即罢,一佩全是金质,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金脚镯,成色越来越高,份量越来越重。佩饰如何成了衡量一个人财富身价的标志。有的除了金质的,还配佩水晶、珍珠甚至翡翠质的项链,戒指镶上蓝宝石。
  发式清代,男子以辫长为美,年青妇女梳长辫,中老年妇女涡头髻,插一支银簪。民国后,男子多剃“小平头”,有的老汉仍理齐颈长发。青年女子梳两条短辫。八十年代以来,中青年男女流行西发,有的男青年干脆如女子一样蓄长发、留胡子,女的流行披肩长发,或短发齐耳的“青年头”。近年来,许多人还兴烫发,发式各异,有的上摩丝,涂口红,甚至不惜化重金美容、整容。
  住宅 家具
  住宅 在旧社会条件好的农家,都喜欢建大院落。聚族聚房而居。有廿间头、十八间头、九间头、七间头、五间头,口字形、倒凹字形布局。坐西朝东,或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层,楼下住人,楼上放谷柜,堆杂物。口字形的廿间头、十八间头,前进为正厅,雕梁画栋,后进中为轩间,左右为大房,两边为厢房,中央有天井。轩间用于一房一族红白喜事仪典,大房为长房子孙所居。有的正居厢房后面还建有披屋,作为厨房、畜间及堆放家什农具柴草场所。条件一般的建一字形泥墙或用石头粹片砌的泥石混合墙,土木结构,或五间,或三间,没有阶沿,没有天井。穷的户,也搭茅草屋。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兴三合土墙,一字形,不用或少用柱的架墙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红砖红瓦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兴起。住房有宽敞的阳台和平台,层次为三层,近几年发展到四层、五层。还有框架半框架结构的,室内装潢华丽,水电卫生设施齐全。新居建筑纳入村镇建设整体布局,成排成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道路、采光更加讲究。
  家具清代,时兴花床、大橱、长条直桌(长脚桌)、八仙桌、铜钿柜、梳妆台、大凳、脸盆架、树箱、小柜、大谷柜等。一般农户置不起,一张床坤,一张长条直桌,四条四尺凳,一只竹介厨,就是全部家当。解放后,一般农户也置起花床、大橱。六十年代,兴假铁床,大衣橱、五斗柜。八十年代以后,男女青年结婚,购置全套组合家具、席梦思、沙发,还有的配以彩电、放像机、收录机、空调。
  礼仪习俗
  嫁娶
  封建时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时辰八字,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双方互不相识,开放一点的,仅相视一面而已,也有彼此暗中相爱,或生米煮成熟饭,父母被迫同意的。但是往往被视为“家丑”,道德上受到谴责。娶妻叫“接新妇”。男子入赘女家,叫“进舍”。迫于生活困难,也有父母把儿女婚事作金钱买卖的,此时相生相克时辰八字也顾不得了。还有“领小媳妇”(童养媳)的,作“毛头花姐”(等郎媳)的。财主农家、有功名有文化的,正妻外还娶“侧室”(小老婆)。老婆不育无嗣,可以“典妻”生子,期满解除。
  传统婚礼烦琐铺张。议婚、定婚到嫁娶都有许多礼节和禁忌。先由男方托媒。探得女方生辰八字,男方算命卜吉,如无“冲克”,媒妁乃携男方生辰八字(用红纸书写)及礼品去女方“换日子”。双方认为匹配,则由媒约把礼品、聘金、衣料、首饰、庚贴送往女家,叫做“担聘”。女方收下庚贴、礼品、聘金,回送庚贴、鞋帽,正式宣告结成姻亲。男方再择定迎娶日子,书于红纸,托媒人送到女方,让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在迎娶前一、二天(也有与迎娶同一天进行的),男方送馒头猪肉、糕、酒到女方家,运回嫁妆,俗叫“发箱”。嫁妆依女家经济条件,有丰盛和简朴两类。旧时兴“拨奁田”。子贵第八世孙陈虎,一女出嫁上胡,拨给奁田十亩和房屋数间。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往女家迎接,女方设宴款待。时辰一到,新妇凤冠霞披,全副盛装,由大哥抱上轿起程。花轿起程,母亲要站在门前“哭嫁”。
  新妇归门有定时。归门时,男家大放鞭炮,吹弹奏乐,欢乐气氛达到高潮。花轿停在厅堂,新妇由领袖姑娘两人从轿中搀扶,走上铺着布袋的地面,随着媳妇跨步前进,媳妇脚后的布袋,一只一只往前接,寓意“传种接代”。新妇进门后,首先进厅堂行拜天地、拜祖宗、拜公婆大礼。礼毕,由领袖姑娘引进新房,坐在花床的上横头,开始分果子,闹新房,大宴宾客。
  闹新房,又叫“炒新妇”,在洞房花烛夜进行。“炒”就是“发”,寓越炒越发之意。这时,由擅长果子义(谜)者为首,一批青年做拉拉队,唱“望恭喜”,团“义”(谜语),讨果子。闹新房的人,你一句我一句,此起彼伏,连连“发难”,常常逼得新妇、新郎穷于对应,憨态毕现,引得满堂大笑,皆大快乐。现时,“闹新房”的行为更为粗犷,有躲在桌子底下偷新妇、领袖姑娘的鞋、手巾之类的,有强抢新妇果子袋的,有待新郎新娘安息后,事先串通亲属、堂官、厨师,撬门入户“强抢”凤冠霞披、新婚棉被、礼服的。一经“偷出”,即放爆竹把大家惊醒,相约再进新房,令大舅拿钱、拿物取赎。在“讨价还价”中,欢乐喜闹的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直至酒足囊饱,尽兴而归。
  寿诞
  生育 婴儿出生,女婿即要去岳父家“报生”。岳父母即把早已准备好的黄酒、鸡蛋、红糖及婴孩穿的肚兜、肚褡之类物品送往男家。亲朋好友、隔壁邻舍都要担“鸡子篮”(一般32只鸡蛋,两块布料)。
  婴儿出生第三天,要洗三日浴“贺三朝”。古时要备牲品敬天地,告祖宗,现时,主要是备酒食,小宴亲属好友。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要“贺本月”。父母要给婴孩沐浴、理发,系“手绳”,给担过“鸡子篮”的亲朋好友,分送“本月果”。现时,多以馒头、包子代替。
  婴儿周岁,要“贺对周”,男方要设盛筵大宴宾客。外公外婆即担来一箩筐一箩筐的“对周粽”,分送给担过“鸡子篮”的众亲邻。每只“鸡子篮”一般回32只或34、36只粽子,取偶数,以兆“福寿双全”。
  寿庆 村民生日,都要吃鸡子索面,称“生日面”。逢十,称“大十”,要大贺。十岁诞辰,外公外婆要担长漫衣、鞋帽之类,舅舅送大公鸡。二十岁、三十岁皆设宴大庆。四十忌庆,所谓“贺卅不贺四,贺四要淘气”。现时,此禁忌已破,许多人家四十照样庆贺。五十岁起称大寿,年岁愈高,寿庆愈隆重。主人杀猪宰羊,张灯结彩;大办酒席。子女、亲戚、本家、朋友、邻舍皆送生日贺礼。除钞票、布料外,都要送一副中堂,或松鹤寿星图和贺联,有文化的老先生,还特意送来贺诗。筵席上都要有一道“生日饭”和“长寿面”。生日饭以赤豆拌大米烧煮,色红味香。参加宴贺的宾客,不管吃得多饱,此两种食品,每人必吃,以祝主人健康长寿。撤席前,每人一份杨梅糕果,让宾客带回家与亲人共尝。
  营造
  竖屋千年期,是一生的大事。动土开基、上梁,要择黄道吉日,尤其是上梁,必依阴阳先生拣定的时辰进行。时辰一到,泥水、木匠一个一头,提梁上栋,急切安装。众宾客即大放鞭炮,以示庆贺。安梁毕,要抛“响子”(木质小八角锤,漆以红色,叫“那木珠”)和长粽(现时,以糖果、馒头代替)。泥木匠在梁上往下抛,宾客小孩成群在下面接抢,场面越大,预示农家越兴旺。
  上梁后,要在梁上张贴大红横披,上书“紫微拱照”、“三星高照”等大字,各根新柱、贴满大红长联,各桁樍楸上也挂满亲朋赠送的中堂、镜框等。
  梁上还要安两株连根鲜翠的全枝毛竹,俗称“长生竹”,毛竹上部各挂一只大红灯笼,寓“万古长青”、“明明亮亮”之意。梁两头还各挂一对“响子”,又挂关着白毛活公鸡一只,还挂米筛(象征千里眼),米筛中间缚以镜(意为照妖镜)、剪刀和尺子(轩辕黄帝所传之宝),以招吉驱邪,使新居安如磐石。
  新房上梁之日,要大宴宾客。上酒席时,要推石匠、泥匠、木匠等老师依次入席,亲朋好友按辈分入座。美味佳肴,至为丰盛。麻糍是肯定要吃的。上灯三天后收灯时,照例还要设“收灯宴”。
  旧俗,动工开基,尤其是上梁之日,必要请“鲁班先师”。备一副猪头鹅、一灶头腐、一坛酒,并准备红包利市。席上安放鲁班发明的墨斗、角尺、斧头,焚香放炮敬酒。仪式结束后,豆腐、酒、红包利市等由各工匠收去“吉利”。
  治丧
  丧葬礼仪一般分送终、报丧、吊丧、入殓、出殡和做七等。
  送终 病人进入弥留,一家人由儿子为首侍在床前,作临终送别。临终时子女在场,谓死者有福。虽有子女,未能亲侍送终,谓之没福气,子女视为终生憾事。人一咽气,即要净身,穿寿衣,装饰停当后,将尸体放于灵床上移置常住轩间停放。然后,死者一家人在亲朋邻居帮助下秉烛点灯,焚香烧纸,把死者被褥、草席加两双草鞋送到村口焚毁,谓之送“活无常”。
  报丧 设置灵堂后,死者子女即分赴各亲友家飞报死讯。报死之人至亲友家,必先将雨伞倒置在门口。亲友见状,则知报丧,飨以鸡蛋,以驱灾晦。报丧过程中,亲友女主人要哭泣,以表悲痛吊唁之意。然后,男主人即持奠仪前去吊丧。
  吊丧 吊丧仪式,古时较烦琐。死者亲属要戴白衣白帽行跪拜礼,女主人要在灵旁举哀哭告。仪式结束后,要给吊丧者吃茶叶鸡子,以免灾晦。所送奠仪,亲戚多为一灶豆腐、一床彩被,邻居一般是一副香纸。
  入殓 俗叫“落棺”。要择定时辰,死者子女需穿孝衣。先做羹饭,礼毕,由长子捧头,次子扛脚,其他人抬腰,将死者放进棺材。亲人围拢,作最后告别,接着安盖亲朋送的“彩被”。盖“彩被”要从下身到上身,旁边帮忙的妇女要不断的叫“提升、提升”。盖完彩被,即盖棺封死,也有留一线,待起灵时订死的。盖棺时,家属又一次嚎啕大哭,以示永诀。
  出殡 先做材头羹饭,时辰一到,即起灵。由死者子女两人,提香碗走在最前面。走一段路后,向前跪候灵柩。接着是迎火把的,敲锣的、迎旗幡的、行香引路(分路纸钱)的,接着是灵柩,女婿披麻戴孝一路居中扶材,送殡的亲戚朋友尾随其后。女亲眷一路嚎哭不止。遇过桥,过田缺,都要烧香纸,放鞭炮,谓“买路引渡”。长子要先于送殡行列,跑在灵柩经过的路旁,向死者行跪叩礼。灵柩过后,由其他亲友代为扶起,然后又跑向前方另一程路,仍依旧跪叩直到墓地。灵柩入穴,送殡的人依次往棺材背上撒一把土,以表“入土为安”。接着卸下孝衣,钭披红绳,手提灯笼,依次回程。丧家置饭招待,意为“谢客”,并回赠客人刀头肉、斋饭、利市豆等。让客人吃了饭,就手执灯笼抢先回家,谓之“领灯抢红”。
  葬后头三天傍晚,都要送稻秆火把,谓之“送火种”,让死者作起火之用。头晚送到墓地,次晚送中途,第三天傍晚送村口。古时,从出殡至“三七”,每天傍晚死去家属都要去灵堂“烧夜纸”,嘱咐死者“望白路走”等等。“烧夜纸”时,要哭几声,以示悼念。
  做七 从死之日算起,每过七天,都要举行祭奠,谓之“做七”。“一七”“二七”上坟祭奠,羹饭简便。“三七”最郑重其事。“三七”那天众亲朋好友都要早早赶来,帮助张罗。傍晚一到即成群结队,拈香提灯笼,敲锣打鼓,上坟头迎灵回家供奉。供桌上摆满猪头鹅,各种供品、茶点,让死者享用。中间死者子女不断上香、敬酒,伏维尚飨。直到夜深,才敲锣打鼓,送灵回山。到坟场后,送灵的人即吹灭灯火,黑灯瞎火择异路回家。“四七”仍比较简单。“五七”招魂。“六七”为出嫁女儿祭期,专门让女儿祭奠。“七七”叫“满七”,要做满筵羹饭,宴请祖宗四代,以拜托诸先祖携带死者安息于地下。古时,除“做七”,到“百日”、“周年”、“三周年”,也有行祭奠的,今此礼已废,但做忌日羹饭的风俗,仍相沿至今。
  今时,丧礼仪式大体依旧。奠仪等随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七十年代以来,流行送花圈、挽轴。出殡时以花圈、挽轴多少衡量死者的荣耀程度。亲朋吊唁,改戴白帽为佩黑纱,做羹饭改为开追悼会等。
  岁时习俗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大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腊月开始,农家就忙着炒米凸、切糖,购置新衣年货,掸尘洗厨,买新灯笼、红蜡烛、新窗花纸等等为过年做各种准备。腊月廿九,即忙着杀猪宰羊,写红纸对,腊月三十日,贴春联、挂灯笼、糊窗花,各家各户按自己祖先定下的时辰,举行隆重的“谢年”仪式。堂前撑起八仙桌,案上高烧红烛,摆满猪头、全羊、全鹅、全鸡、全鱼、年糕、豆腐以及各种水果等,一家人穿新衣、戴新帽、沐浴焚香,齐集一堂,拜谢天地。户主人要默默宣读拜词、敬酒、放爆竹。谢天谢地后,还要谢“锅灶神官”、“猪栏土地”,以祈来年六畜平安,生活节节高。
  除夕夜,全家围坐一起,吃丰盛的年夜饭,俗叫“更岁”。“更岁”后,家长拿出红包,分赐给众儿孙,俗称“压岁钱”。这时,过年的气氛达到高潮。除夕夜彻夜灯火辉煌。一家人大大小小围坐一起畅谈娱乐到天明,谓作“三十日夜坐雪(彻)夜”。今时,全家吃了年夜饭,即围坐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零时将到,家家户户抢着放炮竹开门,喜迎新的一年的到来。爆竹声、鞭炮声响彻云宵,长达个把小时。到五更天亮,又起来开门再次放鞭炮,迎新纳吉。
  年初一,前陈传统早餐吃米粉羹,中餐吃鸡子索面,晚上吃大米饭,谓“耕种犁头实”。这一天女人不迭被,不扫垃圾,不拿针线。小孩子不说污言秽语,不相争相打。早上吃了饭,家长即带全家大小至厅堂祖先像前“拜太公”,接麻酥。尔后,集长辈于公堂,受下辈拜年礼。今时,还时兴大年初一,全家大小或合族大小成群结队,上坟瞻祖,大放鞭炮,以示与祖宗同乐。年初一晚上俗叫“老鼠扛内家”,家家户户都要早熄灯,早睡觉,有些户晚饭后就不点灯。
  年初二开始,互相串门,走亲访友,谓之“拜年”。先拜长辈,然后同辈互拜。旧时,礼品是一篮麦饼肉:一大碗切成三角形的大块猪肉,上铺金针,一至二斤小麦饼。外加一包落花根或鸡子糕。现时,一般是一对瓶装酒,外加桂圆、荔枝或盒装时新食品。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日。这一段,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立春 俗称“上春日”,家家户户门上插松柏、竹枝、万年青等,表示“四季常青、福寿长存”。
  元宵节 又称“灯节”,每年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七日为止,称之为“十三上灯,十七末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迎龙灯(具体见文化娱乐部分)。在灯节期间,每天傍晚家长都要派小孩去祖宗坟头,点燃灯烛,以示与祖宗同乐。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也是前陈传统迎灯日子,所以特别热闹。
  清明节 传统习俗有插柳、踏青、祭五谷神、扫墓等。现时,插柳、祭神之风早已失传,扫墓祭祖即一直持续到今。清明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备办祭礼,然后择定一天,全家上坟,给祖宗坟墓标青、添土、烧纸钱、植树造林等。旧时,房头祭祖仪式十分隆重,由族长主持,宣读祭祠,一族老小一律行跪叩礼,祭后,分清明“分子”,每人一双麦饼肉,半斤饭,一双馒头。有功名的,小学毕业生等,可以分双份,甚至三份、四份,以奖励儿孙读书上进。解放后,聚族祭祖之风一度被废。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风气恢复流行,但规模不如旧时大,祭仪也比较简单。
  立夏 人人称体重,家家吃红枣鸡蛋,俗叫“接脚梗”。这天禁忌坐门槛,据传,坐过门槛要脚酸。
  端午 端午一到,各家门上插菖蒲、艾叶,床里壁挂钟馗像,小孩佩挂“端午串”、“香包”,额上抹雄黄,意为驱毒避邪。正午,户内外都要喷雄黄酒。家家户户吃粽子,吃糖麦饼。粉丝黄鳝是传统佳肴,一般人家在这一天都要准备一道菜。据说过了端午,黄鳝骨头就硬了,不像端午时节好吃。
  六月六 “六月六,猫龙街狗洗洗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开箱挪柜,翻晒衣服被褥,以防虫蛀。男女老少都要洗澡。还要把狗、猫带到溪边、塘边,丢进水中,意为给它们洗澡。
  中元节 即“七月半”,是鬼节。家家户户要做羹饭,拜祀祖先。七月半正值大忙已过,夏熟收获,家家户户烤小麦饼,碾新收糯谷舂麻糍,准备丰盛的中餐。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节前外公外婆要给外孙送月饼。现时,作兴女婿给岳父母送礼物一般是送鹅、送鸡或送鸭。中秋夜,皓月当空,玉轮辉映,家家户户在庭前设案,置放月饼、糕点、焚香“摆月”。“摆月”前,儿童不能偷吃月饼。“摆月”时,老奶奶抱着孙子,唱“月亮婆婆”等古老童谣,介绍星空知识,讲述飞月神话。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农家要拿出新酿佳酒尝新,左邻右舍相约上方岩,拜胡公。除九月初九外,九月十六日也是前陈人上方岩的传统日子。
  冬至 俗称是下世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食品,摆满桌子,给祖先做羹饭,让故去的亲人欢欢喜喜过新年。旧时,房头族长还带领本族子孙开祠祭祖,场面与清明一样隆重,如今此俗已废止。
  生产习俗
  开秧门、关秧门 早稻是一年头一熟作物,是大熟,一年主食,习俗郑重其事。第一天插秧叫“开秧门”,家家户户要吃“金团”,腌鸭子等,条件好的人家还要置办酒席,以示生活有吃有余。女主人要特别招待好男主人,因为一年生产好坏,全靠男人的努力。插秧结束时,要从田头带回一束秧苗,连泥抛于自家屋顶,以示插秧结束,叫“关秧门”,俗传此举可驱除房屋中的毛虫。
  禁水 过去,前陈田地易旱,农田用水十分宝贵。尤其是夏天,所谓“夏至水贵如油”,每年一逢夏至这天,上新塘、下新塘等几口主要水塘都要举行“禁水”仪式,由大常和塘会出面,把整坛酒挑上塘岸,即时鸣锣晓示。在周围劳作的村民,听到锣声,即从四面八方聚拢塘岸,吃禁水酒,听塘会宣示禁约。仪式结束后,封水十天,任何人不准违禁。十天以后,按阄分水寸,人人遵守不能违犯,大常和塘会,各有几块地,出租收钱,以作此项开支。
  取龙 俗话讲,风从虎、雨从龙,龙主雨部,下不下雨,什么地方下雨,下多少雨,都归龙管。大旱时年,人们就把丰收的希望寄托在“龙”的身上,每逢此时,村民们不约而同,推举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为首主事,筹划取龙事宜,参加取龙的人,都十分虔诚。出发前戒食荤腥,沐浴茹素,赤日炎炎,不戴帽子,不拿扇子,不赤脚,擎着旗幡,手执画有乌龙吐水,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普降甘霖”等字样的白色小旗,扛着“龙瓶”,敲锣打鼓,上大雪潭取龙。到龙潭后,设简单香案祭品,由主事长者顶礼膜拜,道士或念佛先生“召龙”。此时取龙的人聚精会神盯住“龙潭”水面,严密观察潭内有什么兆现,不管是鱼是虾,一出现即视为神龙显现,小心翼翼用网兜兜之,放进“龙瓶”,用大红布封牢,然后高抬“龙瓶”浩浩荡荡取道回村,敬于案上,受人膜拜。待雨落通后送回龙潭。若“取龙”期间下了雨,是“神龙”显灵,人们欣喜若狂,纷纷感激上天;若仍然不雨,也只怪自己心不诚,敬不勤,再商讨别的法子。
  禁山 前陈抽索面,家家户户养一头磨麦牛,要大片大片的牧场,这同育林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旧时,常会专门划出一部分山,如大坟山进行封禁,禁止牛羊放牧,禁止村民打柴割草,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封山仪式。届时,在山上摆酒,鸣锣晓示,先祀山神,然后让村民及过路行客开怀喝禁山酒,酒罢,宣读禁山公约。禁山后除开柴期,一律封禁,不准人畜进入,违者处以重罚。
  拜师 学艺必先拜师,无师自通者,不能称真正的“老师”,只能叫“土老师”,同行不让,村人不请。木、泥、竹等“五匠”行业都具有很强的行会性。学徒拜师,一般都在正月,头次见面送见面礼,师傅面试后合格者,便收下礼品,另择吉日举行拜师仪式,拜师时设香案,先拜行业祖师,再拜师爷师娘。学徒对师爷师娘要十分尊敬,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徒期一般三年,有食无工钱,出师后称“半作”,拿一半工钱,半作四年才正式称“出师”。
  出门禁忌 手艺工匠出门,尤其是出府出县,一去半年,所谓“白窖如天,上落半年”,十分讲究出门日子。习俗有“七不出,八不归”之忌,逢七决不出门。有的人未择日子出门,没有赚到钞票,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违犯出门禁忌,此风今时仍流行。
  公关习俗
  讲宗派 陈姓一宗,宗分大宗、小宗,宗下为常,常下为房。全村有祠堂家长,常和房头有房长管事,有很大的权威。族人触犯族规,祠堂家长有权当众训斥。严重的开祠堂门,当着祖宗神位施行族规惩处。村民之间出现纠纷,族长说了算,不通也得服从。本族人受他姓欺侮,祖坟、常产被人侵犯,房头家长可以召集族人商讨对策,或讼之公堂,或驱使男丁干预。每个公常都有常田常山,收入作祭祀、办公益事业、养贤、诉讼之资。旧时,陈姓自认是前陈“正宗”,视他姓为“外来人”,往往老大自居。陈姓内又讲房头,以房头利害为转移。解放后,取消封建宗派,宗族组织瓦解,宗派意识被阶级意识所取代,宗族活动随之消失。八十年代以来,讲全民团结,一村男女老少,不论姓氏宗派,和睦相处,共同奋进。
  论辈分 旧时,一个门下聚而居之,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为荣。家庭内长幼有序,等级森严。辈分越大,地位越高。对于祖辈,就是当家作主的父辈,也得“请示汇报”。同辈中,以长子地位最高,称长房,住驮房,代表家族,处处优惠。家务事则婆婆说了算,长媳助之。对外,由父辈作主,长子助之。解放后,家庭内逐渐形成民主气氛,父父子子的旧观念被打破,敬老爱幼,能者多干,弱者众助,婆媳和睦,妯娌互敬,成了社会风气的主流。
  信仰习俗
  烧香拜佛 每逢寺庙开光,方岩庙会时期,释加牟尼生日,观世音菩萨生日等,村中善男信女都要成群结队去寺庙,燃烛念经,焚香拜佛。民国三十五年(1946)全村举行的一次五天五夜的盛大佛事活动—“忏兰盘”,几乎每户农家都参加。解放前夕,陈集升的幼女陈银芬患精神病,他们家在后田举行了“炼火”,祈祷消灾。除了信菩萨,民间一些人还信各路神祗,包括“山神”、“土地”、“田公田婆”、“桥神”、“河神”、“灶君”、“猪栏土地”,甚至“床公床婆”、“枫树爷”、“樟树娘”等等。村里建有“老太公殿”,仅是一块石头,初一、十五婆婆妈妈们仍然虔诚的年复一年向着石头焚香烧纸,顶礼膜拜。
  小孩子病了,要“叫魂”。请村中懂得此道妇女,手拈焚香灯笼,站在高高的门槛上,大声呼唤患儿名字来归!小孩受惊,要“启惊”,扯起耳朵,拍拍背脊,唾口口水。小儿爱哭,要贴安儿歌,送夜哭郎。难育或者与父母生肖相克,即戴防忌物,或认“岩头爷”、“樟树娘”为“亲爷”、“亲娘”,以保无虞。别家棚头对正自家门首,谓之相冲,不吉利,则要在自家屋栋安镇邪石兽,或在外墙挂“泰山石敢当”字牌。
  信耶稣 信基督教,俗叫“食耶稣”,“听道理”。主要活动是祷告、礼拜聚会,由传教士、同公等宣讲《圣经》。近几年,又发展为一项新的内容,叫“做丧礼拜”,县内甚至邻县那位信徒死了,信徒们相约前去送葬。基督教是西方传入的一种宗教,英国传教士雷牧师于光绪四年(1878)来永传教,在县城学西一弄建造教堂一座,称“内地会”。民国十七年(1928)改称“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此后十几年,相继在农村设立了34个分堂,发展一批信徒。民国二十年(1931),西坑设立分堂,前陈陈宝生夫妇,陈集起妻胡氏,陈集谱妻夏氏,陈绍土等是村中较早的几个信徒,每逢星期日都去西坑聚会。民国三十一年(1942),下徐店分堂设立,增加了一批信徒。解放后一段时期,文化大革命中,教会数度被禁止活动,或者限制在几处地方聚会。1984年,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正式恢复活动。前陈信徒定期恢复在西坑聚会。1989年溪岸乡各村的一批信徒,自己捐款在下徐店石子岭创建一幢新教堂,取代原西坑、下徐店两分堂,成了附近一带主要聚会场所,前陈有信徒十几人。
  崇尚
  修身齐家 “人要心好,树要根牢”。“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家不和被人欺”。“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礼义以居身,廉以自维”。“秉性仁慈,待人乐易”。“行谊端庄”、“甘淡泊而敦朴素”、“奉高堂必躬必亲,处昆季克和克友,教子侄唯读唯耕,居党乡必诚必信”。“处事能恕而能公”等等,是前陈人的信条。
  勤劳勇敢 “娘亲爹亲,不如手脚亲”。“一分本领一分财”。“靠人家如瓦上霜,靠自己山头老樟”。“操家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专务稼穑”。“勤于家政,胼手胝足,安亩垅,乐田畴,俭以自奉,量入为出”、“待亲朋不丰不菲,接乡里不啬不奢”,这些是前陈人的箴言。
  好强尚气 “养儿不读书,好比一群猪”。“人望高头,水往低流”。“三十自豪,四十多富,五十办死路”。“要和别人比种田,不和人家比过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穷骨头硬”。“石板也有翻身日,死灰亦有复燃时”。“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气死莫告状,饿死莫典当”。“宁向穷人借一斗,不向富人借一口”。
  睦邻友好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远亲不如近邻”。“光棍光棍,大家帮衬”。“一个好汉要三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接亲朋则真情以相与,待外戚则小利之勿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门不杀客”。“一宿两餐当如常”。“冤家宜解不宜结”。“只可吸朋友的烟,不可戏朋友的妻”。
  乐善好施 “急公好义,赈贷恤贫”。“矜寡慈幼,怜贫扶疾”。“缓急有济,灾难相恤”。“轻财善施,遇道路险峨,则为之填砌,遇桥梁倾圮则为之修葺”。“桥头要路,道亭施荣,暑可栖而甫可憩”。“捐资祭无主之祀,煎粥赈比邻之饥,乐善好施,不倦一丝一粒亦与诸啼者”。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