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314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8
页码: 97-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至1996年浙江省永康市前陈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事业 前陈村

内容

前陈文化生活,历来比较活跃。清末民初的罗汉班,民国的彩茶班,解放初的文工团,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妇女文艺业余活动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放异彩。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与广播、电影、音响、电视、录像、电子游戏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构成了前陈文化活动众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吹奏教授先生陈乌牛、拳棒教头陈敬镛遐迩闻名,陈逍遥绘画技艺娴熟。
  迎纸马
  正月十三迎纸马,起自清代,是为迎送“老爷”轮流坐镇前陈、前俞而掀起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据说这个“老爷”叫胡相公,原是坐镇上徐店四保殿的。有一天一匹马跳出大塘下畈食麦,下徐店田主见就拿了扁刀枪追了来,那匹马见有人追来就掉头逃入四保殿。追的人进了四保殿,左看右看不见马的踪影,只见殿内两面山墙上画着两匹马,就把扁刀枪狠狠投刺在其中一匹画马身上,顿时墙上画马流出了许多血。投刺的人见了就想,这肯定是胡相公犯的,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它拖出来丢在小塘里,丢进塘后就悻悻地回下徐店去了。这时恰好有一个前陈人和一个前俞人路过小塘边,听见小塘里有人哭的声音,他们循声仔细一瞧,只见哭声处水上漂着一尊木雕的神像,两人就相约把它打捞上来,轮流供奉在前陈本保殿和前俞本保殿,三年轮换一次。这个“老爷”坐镇前陈前俞后,十分显灵,护佑两村人凑头清健,栏头兴旺。谁生病许了愿,病很快就好了。人们着实感激这个“老爷”,于是两个村相约,“老爷”三年一次轮流转殿时要做一次戏。许过愿的人在翌年正月十三,以迎纸马来表示感谢“老爷”保佑。
  纸马跟真马一般大小,马身用竹篾编扎,编好后安装在底部有四个活动木轮子的木架上,然后用上白绵纸切出一长条一长条,条边剪成一小丝一小丝绒毛状,一条条的糊在篾架上,成了一只满身白毛的纸马。然后,再用彩色油光纸,做成马鬃、马尾巴和马鞍、马蹬等,把纸马装饰得栩栩如生,背上还插四面五色旗。一匹纸马约需几十斤毛竹,一令上白绵纸和五色纸。
  正月十三到了,早饭过后,各家都要把纸马抬出放在晒场(一头纸马要两人扛),等齐后,就开始跑马,去田畈看麦,从球溪溪岸向北,到上胡交界,然后沿上门畈中央大路回村,再到本保殿。凡平路就跑马;遇田缺两个人扛一下;跑在平坦的大道上,只见马头占占,飞轮滚滚,骏马奔腾,蔚为壮观。纸马过龙踪地段时,大常给参加迎纸马的每个人发两只薄脆,俗叫“接薄脆”。纸马到了本保殿“老爷”坐的地方,迎纸马的家主人就摆有猪头鹅香案,举行“还愿”仪式。更隆重的是整头猪、整只羊,褪了毛,开了膛,不割头,不去尾,全猪全羊安放在特制的木架上,口含柑桔,背贴红纸,两人一杠抬到“老爷”面前,行“还愿”礼,叫“猪羊祭”。仪式结束后,纸马拥簇“老爷”,到新的供奉殿坐镇。纸马抬回自家屋里后,左邻右舍的女人就来撕纸马的“毛”。据说,撕了来孵小鸡很利市。“迎纸马”三年一届,多时每届一二十头,少时,七八头不等,看头年许愿的人多少而定。
  闹龙灯
  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是灯节。灯节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龙灯。它寓风俗、娱乐、健身诸功能于一体,深受群众喜爱,相沿承袭。灯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相率观灯,欢乐气氛比过年尤甚。此俗解放初一度被废,八十年代以来,百业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好了,群众又自然的兴起了龙灯。虽然没有龙头会,但几个好事者一呼,村民都会慷慨捐助,不要村里出一分钱,就把迎灯的事办得妥妥贴贴,热热闹闹。
  球溪坑各村龙灯时间有定例:正月十五是前陈灯,十六是上徐店灯,十七是下徐店灯。前陈独占元宵之光。解放前,村里有“龙头常”专管迎灯事宜,出灯的由福常、温常、寿常、季常、勇常、四常六个房头轮流进行。一年一个房头,六年一个轮回。房头丁众有旺有弱,出灯桥数有多有少,于是出现了“三年长三年短”的状况。凡轮到福常迎灯,肯定同时要做戏,而季常迎时,前俞肯定要做戏,这个定例一直相沿至解放。永康方言“灯”与“丁”同音,旧时迎灯,要求每户一桥灯,每一个青壮年一桥灯,“见丁见灶”,以示“人丁兴旺”。当年有新生儿子的户,要出十桥灯,叫“大囝灯”,十分荣幸。
  龙灯分龙头、桥灯和龙尾巴三个部分组成。龙头为竹篾编扎绵纸糊就的屈曲之龙,有头、有四爪,全身鳞甲,嘴衔三颗“龙珠”,四爪各擎红色西瓜灯,背插数面旌旗,龙身两旁排满各式彩灯,花团锦簇,威风凛凛。糊龙头要专门的手艺。解放前,一个坑就下徐店人会。如今前陈人自己也能胜任这个活。桥板是一块二米左右长,五六公分厚,十六七公分宽的硬木板,俗叫“桥灯板”。板两头各凿一个圆孔,一根六七十公分长的硬木圆棍把前后两副桥灯串连在一起。每桥灯,两头各设一个灯架,套上大红八角灯笼,插上各式旌旗。旌旗之间拉上线,串一串风旋,俗叫“风车睹”。龙尾巴,也是篾编纸糊,绘上五色鳞片和尾翼,由一个人迎抬。一条龙灯,从高高昂起的龙头,到微微上翘的龙尾巴,中间几十桥、上百多条桥灯,全长一二百米,红灯、彩灯三四百盏,宛若一条金光灿烂的游龙。游龙时,龙须抖擞,龙头频频颔首,旌旗招展,风旋生风,红灯闪烁,硝烟弥漫,人群沸腾,欢声雷动,蔚为壮观。
  迎龙灯的仪式程序分“赞龙出位”、“朝殿”、“看麦”、“游灯”、“团灯”、“跳灯”、“送龙珠”、“归位”等。从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一直闹到翌日凌晨才结束。龙头糊好后,供奉在亨常厅堂(即聚星堂),正月十五下午3时,请念佛先生行“赞龙”仪式。接着龙头出位,各家各户先擎着自家的桥灯到自己田块“看麦”,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灯坛相接。桥灯接好后,迎至本保殿“朝殿”,以祈驱除瘟神,接着从新屋里街路经前俞去上徐店四保殿“朝殿”。朝殿毕,迎至下徐店,后转上徐店,最后回前陈。每到一村都要“团灯”。“团灯”时,龙头与龙尾巴或盘或翻,或滚或绕,前呼后拥,左冲右突,各尽其技,一决高下。回前陈要“跳灯”,在村前大路,从上顶头跳到下顶头水阁塘岸。归灯后,灯会送“龙珠”到新婚夫妇家,以兆早生贵子,受灯者喜气洋洋,回赠红包。迎灯过程中,轮着的常会,要给参加迎灯的人分麻酥。“团灯”和“跳灯”动作迅速高难,个个都得拼足气力,因此,只有青壮年能胜任。一桥灯要安排预备轮换人员,老人只是在旁起指导作用。
  团灯 龙头带动桥灯在灯坛(大晒场)徐徐遨游,从外圈到中心,呈螺旋形状,一圈接一圈,团团围紧,龙头到了中心,无路可走,这时一声炮响,龙头突然掉转身子,从中心向外圈急急卸出,俗叫“翻身”。在龙头的牵引下,处在各层圈的桥灯随着急速翻动,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远观彩龙飞舞,流光溢彩。在“翻身”过程中,龙头急着要突,龙尾巴却偏偏要堵,不让龙头突围得逞。你突我堵,双方展开激烈的较量,谁胜谁负,决定于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头”、“尾”相斗,苦了中间桥灯,一方要突,一方要围,中间桥灯难以自主,桥灯之间也难以统一步调,一紧一松,冷不防一段桥灯之间折成三角,俗称“开三角店”,有经验者遇此险情即速把桥灯擎过头顶,避免了头被两条桥灯夹住的危险。有时“龙头”和“龙尾巴”势均力敌,或者相差悬殊,观灯的群众会自发的支持一方参加争斗,使团灯发生有利自己意愿的变化。
  跳灯 龙灯进村,就要在街道上“跳灯”。一声炮响,“龙头”高高抬起,牵动桥灯迅速向前奔跑,但见龙头颠簸,游龙飞滚,一口气拉出很长一段距离,然后,停下来歇口气,换上新的蜡烛,再进行第二次跳。第二次跳时,“龙尾巴”可就不那么客气了,你“龙头”要跳,我“龙尾巴”偏要往回拉,要你跳不成。这时,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直至弄得大家精疲力尽,才肯罢休。俗话讲“拉灯比力,跳灯比腿”,同样是力量和技术的较量。观灯者仍往往要参加助阵,有的助“龙头”拼命往前跳,有的助“龙尾巴”死死的往回拉,双方高声呐喊,互不相让,就象拔河比赛一样,至兴尽为止。
  打罗汉
  前陈罗汉斑,一年两期,都是“客案”即“助案”。第一期是农历八月十三,助的“后唐案”;一是农历九月重阳,助的“横洋案”。
  八月十三案,初二祭叉,十一游案,十三上岩。游案路线一是弓塘、榔山殿、前陈、上徐店、前俞、后力坑、白莲塘、象马、长塘头,到上胡后归案。
  九月重阳案,初六祭叉,初七游案,初九上岩。初六祭叉时要游经大后、下杜曹、上厅、前渡金、观音堂、仁坛等地。初七游案路线是横洋出案,经唐上、泽塘、下田、象珠、山西,到黄冈后归案。
  一般年头,前陈罗汉有四班:罗汉、三十六行、强盗林花(也叫“十字莲花”)和“彩茶班”(小演唱)。前陈案相传起于清光绪年间,开始是请苏溪的阿起拳师教习,以后自己村的陈敬镛成了知名的教头,培养了陈汝和、陈绍多、陈人龙、陈德钦、陈绍杨、陈新补、陈金海、陈大龙、陈宝长等一批青年,或打得一路好拳,或耍的一条好棍,他们的名字,在“横洋三保”和“后唐案”范围都很知名。有一年,河南村兴罗汉,该村前陈籍的陈敦基看了,认为水平太低,河南人就请陈敦基回前陈聘教头,陈敦基到了前陈,一下子把前陈、下徐店、上胡二十来个高手都叫了去,参加河南罗汉班的演出,赢得阵阵喝彩。从此前陈罗汉的名声一下子传播到城郊各地。民国三十几年,前陈罗汉班表演的“舞双刀”、“盾牌策”、“走叉”、“仰斗”、“空斗”、“青鱼报””、“走缸”、“落鸦撑叶”、“踏钢丝”、“排观音”和“叠塔”等节目,在参加横洋三保诸多罗汉班的竞技中,大出风头,遐迩称绝。
  饮拢头酒 每年早中稻收割后,罗汉“棚头”就置办“拢头酒”,参加罗汉班的人员,饮了“拢头酒”后,就开始练习。每天晚上,在明堂中央点起“火兜”(烧松明),铺起地簟,在教头指导下,练习拳术、棍棒各种软功,只要晴天,每晚必练。经过单个练,双个对打,到开锣彩排,一直至八九月罗汉班出班。出班时,个个上着白燕身,下穿大红呢裤,脚穿轻底花节鞋,一副武士装束,英姿飒爽,威武雄壮。
  祭叉 是罗汉班头一次出师,参加供奉老爷的村举行祭老爷(胡公)仪式。仪式结束后,就在那个村表演。先是“团阵”、“参阵”,八扇头旗(有时是12扇、16扇。头旗越多越显得威武雄壮)领头,接着是四把(或8把)月牙大刀,四把(或8把)滚叉,四把(或8)把响铃叉,四把(或8把)朴刀、盾牌,最后是如林的棍棒。棍棒后面还有“荷花蕊”(小男孩扮成戏本中的各式人物)。月牙大刀在方阵四面搭成四门,罗汉班围绕四门,左进右出,南进北出,然后冲出总门,绕成圆圈,旗、刀、叉、棍向中央齐压,大喊一声,参阵结束。接着各种表演开始。先是舞大刀,一般是四人舞,也有八人舞的,站在四角,围成圆圈,边舞边走,互换方位。接着舞滚叉,响铃叉。然后是打拳、拆拳,矛盾对打,打棍,拆棍,朴伏等等。表演者个个精神抖擞,全力以赴。
  迎案 期一到,罗汉班就汇集到“老爷”供奉地,从那里出发,按传统路线,一村一村地游。每到一村,都要进行各种表演。各罗汉班到一个村有先有后。有时几个罗汉班同时在一个村,就自觉不自觉的在广场上展开了献艺竞赛。这时,锣鼓声、口哨块、喝彩声、呐喊助阵声响成一片,汇成沸腾的海洋。表演者,施出了平生本事,奋力拼搏,观看的人遇这种场面,十分“解渴”。罗汉班走了,兴意未尽的人还在场头地角评论不休,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觉。
  上岩 是罗汉班最后一道节目。上岩日一到,参加人员天不亮就起床,做父母的早早就裹起了粽子,烤好麦饼,给参加的亲人准备上好食品。有的父母干脆背了插马袋,陪孩子一起上岩。那天各罗汉班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争取自己队头一个把头旗插上岩顶。落岩后,所有的罗汉班都要护送老爷到新的供奉村,叫“归案”。届时,新供奉村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以“借桶”盛的大盆大盆的粉干和整缸整缸的黄酒,招待各罗汉班,以表谢忱。
  1950年农历9月,横洋案同金畈案因上岩时发生争吵,在回案途中双方于前陈、林坑陈交界的狮子园林摆开阵势,大打出手,幸亏乡人民政府张振楷等领导及时赶到,经做工作,制止了事态的发展。后打罗汉同迎灯一样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和宗族活动被取缔。八十年代后,重新自发兴起,但过去一班好手许多都已去世,现代青年许多又不热衷此道,因此热闹的程度不如从前,尤其是武术竞技水平没有以前好,打罗汉由过去主要是锻炼体质,转变成纯粹是一种传统文娱活动。近几年来罗汉班、三十六行等往往变成由女性充当主角。
  操牛
  “四保殿开光十年一届,老紫云班子二日三夜”,这是球溪坑的传统。四保殿和前陈本保殿开光时,往往要组织操牛赛会。“四保殿”开光,操牛的地点,有几次是选在桥头坑田块,有几次是前俞小祠堂田。本保殿开光,放在陈氏宗祠面前的田里。届时,又是做戏,又是操牛,斗牛场四周人山人海,远村远路的人都要赶来一观,热闹场面,远胜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大赛。
  “操牛”是两头公牛对阵角斗。球溪坑几个村,有好几户人家就特意饲养最会角斗的公牛,以备开光时一搏,赢得荣誉。届时,就把角斗的牛打扮得威风凛凛,头戴凤冠,背插四面彩旗,吹号引进斗场。角斗场两边,设有两个“龙门”,每对参加相斗的牛分别从东西两“龙门”门进入。牵到场子中央,解了牛绳,一拍牛屁股就让它们互斗起来。有的公牛一上来就推车板似地压过去几丈远,到一定距离,另一头又推车板似地压过来,如此几个回合,一方终因精疲力尽一逃了之。力量相当的,你推我挡,左挑右突,各施绝招,难解难分。斗到疯时,一方倒了还死劲的用角猛挑下腹部,非置死地而罢休。每遇此时,伺候在旁的拆牛手迅速上前抓住牛鼻子,把两牛拆开。前陈卖牛根(陈长根)是出名的拆牛能手,胆大心细,反应灵敏,看他们的拆斗,真是有惊无险,人人都捏一把汗。经过角斗,得胜的牛身价百倍,牛主人春风得意,兴高采烈的敲锣打鼓把牛从角斗场迎出。紧接着第二对、第三对又依次进场角斗,直至所有参加较量的牛都见了胜负为止。
  演戏
  演戏是村民最为翘盼、高兴的传统文娱生活。正月十三是“本保老爷”的生日,前陈和前俞要轮流请剧团演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凡是轮到福常迎龙灯的年头,也一定要演戏。又是灯,又是戏,十分热闹。有的年分不吉利,“人不清健”,“栏头不利”要演“平安戏”。解放后,村民生活一年年提高,秋收后,要演“丰收戏”,九月重阳老人节,演“重阳戏”。1996年春,全村五十岁的男女村民,也相约出钱共演一票“贺寿戏”。
  一场戏确定剧团和日子后,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首先是走亲访友,叫“接看戏”。接着是置办酒菜。演戏期间,酒席搞的像像样样,招待客人。“戏棚头”(主持做戏的人)要叫人搭戏台,舞台正中要挂“和扇灯”,两旁柱子上挂“车桶灯”。“和扇灯”、“车桶灯”都是硬木做的灯架,定戏以后,请专门老师买白绵、纸糊,用各色颜料画上花卉人物,纸底涂以羊油,点起蜡烛,熠熠发亮。舞台上方,还要挂四盏纱灯,柱子的对联,十分讲究,要体现出这次做戏的主题,要请村里“文墨”最通的人拟就,书法最好的人书写。对联写的好,看戏的人见了,都啧啧称赞,拟联的人听了暗自得意。
  来前陈演过戏的,清末民国期间大多数是东阳的,有“老紫云”、“王玉麟”、“王新喜”、“大联升”、“新紫云”、“新新舞台”,永康的有“应凤翔”、“宏广舞台”、“大鸿春”等。以“老紫云”为最多。解放后,开始是文工团,六十年代以来,来演的有永康越剧团、永康婺剧团以及唐先、下山门、中山、金坑、后吴、舟山、新楼、溪岸、珠山、丽东、下徐店、岩后等剧团。
  土地改革前后,前陈自己曾组织一个文工团,以村团支部为核心,由一批男女青年组成。演出好几个节目,其中《刘胡兰》最负盛名,许多人看了都称赞演得好,文工团曾应邀去大坟山、后塘、胡库等地演出,观众热情高涨,对当时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起了很好的配合推动作用,受到区、县领导的表扬。胡笑眉饰演的刘胡兰,扮相演技都很不错。陈忠林的鼓,陈汝邦的锣,陈绍余、陈岩火的胡琴萧都远近闻名。
  鼓词
  鼓词 俗叫听功词。是前陈村民的又一种文艺享受。每逢春节、端午、七月半、八月十五、冬至等,民间鼓词艺人就会相约而至。唱词地址主要设在上厅明堂。蹲下来一唱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不转场。夜晚必唱,农闲时下午也唱。每到夜晚爱听鼓词的村民就陆续到场,鼓词迷是每晚必到。唱词一般为七字或九字长短句,押韵,内插表白,纯永康土话。唱到高潮处,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十分迷人。一本鼓词分若干“册”,每夜一般唱四“册”,三个多小时。每册起唱有“四句摊头”,结束也有四句接转。来前陈唱鼓词的民间艺人,清末民初有“河惠先”,抗日战争以后直到1960年是绰号“小缸瓶”的吕南宅盲艺人吕七召坐场。永康县下的“麻里昌”,还有下杜曹阿峰、山西阿福、下应阿火等也不时过场一下。
  “小缸瓶”的鼓词,有五六十部,在前陈演唱过的有:《万花楼》、《天宝图》、《孟丽君》、《七美图》、《九美图》、《八美图》、《六美图》、《李虎串》、《玉连环》、《蟒袍更书记》、《推车记》、《七封书》、《珍珠塔》、《玉堂春》、《方玉娘》、《赤蛇记》、《双剪发》、《赠衣记》、《双珠连》、《刁南楼》、《双孝女》、《双珠球》、《百花台》、《二度梅》、《梅花服》、《画麒麟》、《玉葵龙》、《百鸟图》、《三牡丹》、《一女换太子》、《金龙鞭》、《乾隆皇嬉白云山》、《白云山造反》、《粉妆楼》、《麒麟报》等等。这些鼓词许多都是大部头,见之于书店出版的长篇小说,但经鼓词先生改编、移植,唱词口语化,形象化,更使村民喜闻乐听,百听不厌。前陈陈岩新一边听,一边用脑子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记住多部鼓词内容,并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徐徐道来,主要内容情节可以说一字不差。陈岩新因此成了小有名气的故事员。1985年7月在县文化馆组织的全县故事赛讲会上得了奖。
  听山歌,即打铜钱棍,是鼓词的“夫妻”曲种,艺人全是女性盲人。象“小缸瓶”妻子阿仙就唱铜钱棍。但“铜钱棍”演唱内容,一般以民间新闻山歌为主,远没有“鼓词”整本整本的大部头,所以听众较少,蹲一个地方连唱几天也不可能,一般以上门行乞形式,唱一段就转一个地方。
  女性文艺业余队伍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加入龙灯、迎案等活动,一批女性活跃分子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一支能根据需要,随时串演的女性文艺业余表演队,分老年和中青年两组。1991、1992年参加溪岸乡文艺会演,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今年农历八月十一,这支队伍参加后塘案活动,在一些村巡回表演了《补缸》、《撑船》、《卖丝线》、《卖婆记》、《回娘家》、《纤夫的爱》、《小和尚采花》等节目,深得观众的好评。重阳老年节,村里开了一个联欢会,老婆婆、中青妇女和幼儿园的孩子同登台,演出17个节目,轰动上下三处。当晚放演出录像时,邻村的一些群众都赶来一睹风采。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