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前杭村志各姓氏世系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杭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27
颗粒名称: 第七编 前杭村志各姓氏世系表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34
页码: 174-407
摘要: 本编记述了前杭村,胡氏、吕氏、朱氏、舒氏、应氏的世系表情况。
关键词: 前杭村 世系表 胡氏

内容

前杭村志胡氏族谱补序
  中国文化的基础多伦理,族谱有著睦族治乡与阐扬伦理的效能。中国族谱几千年来一直有人从事修纂,改良体例并增加内容,可谓历史悠久。然而自从清末以来,西欧文化东渐,工商业的发达,个人主义的抬头,功利思想的弥漫,无一不使家族制度受到严重的冲击,家庭的向心力与凝固力逐渐淡薄,伦理道德与优良传统也日趋式微,这种社会文化的改变不但影响到谱学的研究,同时也影响族谱的修纂。
  余不幸生于乱世,东邻日本蓄意侵略,蚕食不足,竟以鲸吞;民国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启,未几烽火遍野,河山变色!当时有志青年,莫不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相约投笔从戎。余亦血食黄裔,岂甘后人,毅然投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七期,参加抗战行列,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民国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日寇作城下盟。疲惫之身,正宜养息,讵料干戈复起,欲归不得。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随军由上海迁往台湾,任官海军陆战队上校,艰苦奋斗一生,幸未辱胡氏祖先。如今日薄崦嵫,往者已矣,来者寸阴亦宜把握,为前杭宗亲略尽棉薄,俾后代子孙,明本源、知祖德、而益坚敬爱,发扬先训,千秋万世,永为民族砥柱,世风标竿,是所愿也。岁次甲戌,西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浙江省永康市胡库乡前杭村,第卅二世,胡俊康(德根)敬序于台湾省高雄市鼓山区华丰街47巷22号。
  凡例
  一、本世系表有别于旧宗谱,可供作人口学研究之用。
  二、废除重男轻女,列男不列女的封建宗法。凡居本行政村及发族外地的同宗者,不分男女,均列入系表之中。凡落户本村的其他各姓氏村民,均一视同仁,载入本志书。
  三、招赘、继子、养子、养女也正式列入世系表内,作为其户之接支。
  四、为查阅方便,采用五代支系横排式,生卒年月日时附于姓名之下,不另设行第的综合式编排法,因而也废弃了繁琐的千百号。
  五、改革旧五代支只列男性的旧宗法,娶氏能获知姓名者及女子姓名等,均一视同仁载入世系中。
  六、人口、生、卒、年、月、日、时均以本户申报为准。凡未向编委会申报者,本会无法予以记载。
  七、旧宗谱中录入的资料,其繁体字,一律采用简化字;一些生僻字,即采用同音字代之。
  八、本系图仅作世系的承接关系,决非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依据。
  胡氏世系附说
  编写《前杭村志》是依据当今提倡的志书新体例而编纂的,为全村记载了各个方面重要的、有价值的村史资料,与按旧宗法编修的宗谱有本质的不同;但列祖列宗编修的宗谱,也为当今留下若干珍贵的村史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利用,价值是应当肯定的。
  十分遗憾,前杭村在民国年间编修的《胡氏宗谱》,在“文革”、“破四旧”中或是民宅失火时,均遭毁坏,仅遗两册残缺不全的《世系》和《文集》。即本村胡元中所存的一本五代世系图,胡淑昴所存的一本文集。他们献出的这两本资料,起了一定作用。就《世系》而言,也缺了重要的十八世至廿八世,甚至更多的祖宗名讳,这就给今天编写胡氏世系带来了极大困难。村志编委会领导为寻找是项资料,曾委托吕龙德等人赴马屋、东阳、武义、缙云等地采集,仅获《库川胡氏宗谱》43册,已进行复印保存,而所缺世系终无所获。
  编委成员面对如是困难,只得采取世系行名,结合房号,或是直系从属关系等方法,给祖宗以假名讳代之,这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让子孙有个代名可以称谓;否则,就只好采取“名缺”的办法了。如果,以后觅得原始资料,即可推翻假名,进行订正,还请宗亲鉴谅。
  关于世代行名,第二十八世以前沿用日谱行名。为适应当今宗亲们的认识习惯,自第二十九世始即采用阳名字行。顺此告知。
  前杭胡氏世系
  前杭吕氏世系
  前杭舒氏世系
  前杭朱氏世系
  前杭应氏世系

知识出处

前杭村志

《前杭村志》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记述前杭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分概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艺文、民俗以及前杭村各姓氏世系表七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前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