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杭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1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礼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5
页码: 145-14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前杭村关于婚礼、祝寿、竖屋、生育、丧葬的礼俗情况。
关键词: 前杭村 民俗 礼俗

内容

第一节 婚礼
  相亲 旧社会婚姻的结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一般是通过媒人说合,男方去女家相亲,女方则对男家进行讨讯。
  定亲 双方认为可以结亲后,男方即以生辰八字送交女方进行拜求,女方同意即写了女的生辰八字回了龙凤书帖;然后男方备了聘金和布缎等由媒人送到女家,谓之“担聘”,让女家备办“嫁装”,是为定亲。
  娶亲 依男方提出迎亲日期,由媒人送交女方,对方同意后,届时男家备好馒头肉类、杨梅糕果、鹅酒、利市包等送到女家,扛回橱箱、鞋袜、铺陈、器物等嫁装,谓之“发箱”。当日或次日将新娘用花轿抬归夫家,是谓“接新妇”。新娘上轿时,女家要哭上轿,大人小孩点起红灯送上轿。
  宴客 男家扛回嫁装后即布置新房。抬归新妇在厅堂轩间落轿,以草席、布袋反复铺地让新娘走归洞房,谓之“传代”。新娘梳洗、用点心后,举行做羹饭拜天地、拜见公婆、舅妗等长辈,后送入洞房。贺客中外公婆、舅家为贵宾送鹅酒,其他送杨梅糕、红纸对,今改为“中堂”。当晚举行宴客,过去有第一日宴男宾,第二日宴女宾,第三日宴大舅和前来讨讯的亲翁。一般男女同日赴宴,宴客时须请大舅、媒人为上宾。第二日陪着新妇向送贺礼的亲属上门拜谢相认。
  闹房 宴客后,开始闹洞房。有专讨果子的能手,在房中念唱仪式歌,如《望恭喜》、《望新妇》、《望领袖》及唱各样戏名等歌谣,既热闹又引吸人,接着投果子谜,讨果子;然后余兴做游戏如迎灯、猜子等,最后谢果子,结束闹洞房。
  送洞房 闹房到深更半夜后,由利市侬点起红灯送新郎入洞房,唱《送洞房》仪式歌,祝早生贵子。安息后,更有伙伴入房取被拿嫁装取乐,甚至闹到通宵。
  谢媒 婚礼功成后,新郎新娘要用半格杨梅半格糕和鞋袜等谢媒。
  新事新办 新社会婚配已一切从简。一般青年人都自由恋爱,同意后男女同去扯布买衣物,备嫁装、电器等,接着去乡政府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从简结婚,更有旅游结婚者,避免宴客耗巨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宴宾朋者有之。接新娘时,已废花轿,改用自行车、摩托车带新娘,进而用轿车迎接者日增。
  第二节 祝寿
  贺十常规 贺寿仪礼,旧社会称“生日贺寿”。一般风俗是十、二十由父母给贺;三十岁自立后自贺。四十岁因生活负担重,一般不贺。五十岁以后“大十”寿诞,一般由儿孙们给庆贺。
  贺礼 贺生日的礼物,一般是鸡子、索面、寿糕、寿桃等。此外,更有送衣裳缎和鞋袜等。常年生日,一般都以吃鸡子、索面祝贺;儿子结婚分居后,即烧鸡子索面送大人吃。
  庆寿 五十岁以上“大十”寿庆,逐级隆重。一般是衣服、布料、鞋袜及鹅酒、杨梅糕等,旧时送红纸对,在厅堂轩间挂天官赐福或寿字轴,两旁依长幼贴红纸对;近来改挂中堂,庆寿堂前更有唱客班助热闹。
  集体祝寿 前杭村于1987年冬建立老年协会后,凡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四大旬的老年人,每年约定“九九老人节”那天,举行集体庆寿,点起红灯,品食糕点,分发寿礼和松鹤延年画幅;敲锣打鼓送镜框,有时还给演戏庆寿。还为金婚佳侣(结婚五十年以上,而今犹身体健康者)拍集体照、夫妻照。
  附八十岁以上长寿老人名单:(一)健在长寿者:(括号内指岁数)
  吕岩威(87) 吕双贵(87) 吕德风(80) 李杏花(89)
  徐月姿(88) 卢阿娥(87) 朱香女(87) 胡化文(83)
  章秀华(86) 应阿生(82) 程阿子(82) 胡淑清(80)
  郦老七(87) 胡高根(84) 胡振益(85) 夏苏金(82)
  胡珠连(84) 钱珠凤(86) 贾淑眉(81) 吕桂蕉(84)
  程永仙(84)(二)已作古的长寿者:
  百岁老人:应阿香
  胡敬时(92) 胡敬省(89) 胡敬藏(87) 胡敬赏(84)
  胡淑印(91) 吕济玖(83) 吕桥英(83) 吕渭滨(80)
  吕廷辉(86) 胡岩通(82) 程彩书(82) 俞彩苏(92)
  应老佑(93) 胡淑悟(82) 胡绍基(82) 胡绍星(81)
  朱秀宜(81) 胡发有(84) 汤彩荷(82) 胡文朝(80)
  程素娥(83) 胡秋庭(84) 程阿妹(85) 胡汝廷(81)
  徐兰玉(88) 楼老球(88) 程老梭(82) 吴春苟(85)
  胡敬鉴(88) 吕秀香(84) 黄兰贞(81) 颜火球(86)
  第三节 竖屋
  开工 旧社会建造房屋时,先拣日子,请石匠、泥水匠来开工,送利市包砌墙脚、定桩,又请木匠制柱、梁、桁、樍、椽树等。
  上桁 通过拣日子,进行竖柱、上桁,贺客以岳家为上宾,担送鹅酒等,一般亲友担送杨梅糕、钱物及红纸对和火炮前来祝贺。亲友们帮助捧柱脚。上栋桁时,要放火炮,木匠师傅在屋架上投掷“响子”。桁上贴“紫微拱照”等,挂手剪镜尺、红毛雄鸡,并悬紫微灯,上灯三夜。上桁后,石、泥、木匠参加请鲁班仪式,敲起“九记锣”,给匠人送利市包,猪头鹅酒归匠人收领。
  收灯 栋桁上灯三日后,进行收灯,由儿媳领归房。并宴请匠人及对竖造有劳的亲友,表示感谢。
  第四节 生育
  报生 婚后妻子产下第一胎婴儿,丈夫即去岳父母家报生,岳家即以备好的娘家米、糯米酒、鸡蛋、红糖及肚抽、衣物等让女婿挑回,让妻子滋补养身。
  庆贺 亲朋好友担送肚抽布、鸡子等来庆贺。一些户在产后三天要贺“三朝”;一个月后做羹饭,分杨梅糕,称“贺本月”。周岁时,娘家担送“对周粽”,给送来贺礼的亲朋好友分发“对周粽”,表示致谢,称“贺对周”。
  第五节 丧葬
  常规 旧社会两岁前抱领的婴儿早夭后,用布席一裹,抱到派溪水碓山投入“裹童塔”,称丢千斤骨。会走路后死的孩童即钉小棺材入土。成人去世,即举行丧葬。一般六十岁以上老人过世,称“享年几岁”。八十岁以上去世称“老丧”,九十岁左右辞世称“喜丧”,也叫“快活丧”。送殡亲属穿白衣戴白帽,非亲属仅戴白帽;死者家属第四代儿孙则戴红帽子。
  送无常 亲人死后,子女们马上将遗体抬入灵堂,点上材头灯。又将死者卧过的草席等物拿到一定地点焚毁,穿反面衣衫,谓之“送无常”。守灵开始吃素食,不准吃肉类。
  报丧 死者子女怀抱雨伞,到有关亲戚家报丧,雨伞倒竖门口,说明去世经过,随便吃些东西就转回;临走时,亲戚开音哭亲人,准备丧礼参加送殡,谓之“报丧”。对其他一般亲友,则分发白帽,请为之送殡,称为“通丧”。
  做佛事 守灵期间,子女们备好棺木,请人择好坟地,拣好殡葬日期。又请道教徒为死者做佛事(或清醮),超度亡灵。这时节亲戚朋友纷纷送来豆腐千张、香纸蜡烛及彩被等。
  送殡 丧葬日,先给死者落棺盖彩被,然后做羹饭。起扛时,儿子、女婿纷纷献上利市包给抬棺者。行路时火把、香碗、领香烟分路钱和敲丧锣者在前,女婿扶棺,哭丧亲属及送殡亲友在后,儿子跪在路旁谢客,形成长长的出殡队伍。
  落圹:棺材抬到墓地后,等待时辰落圹,风水先生念喝山礼仪,并撒五谷种籽。然后,脱去白帽白衫,反转反穿衣服,分发攀角红,最后给亲属分发行灯,依原路回家。
  散斋饭 全体送殡者,假露天吃“散斋饭”,可以用酒肉等。后丧家给亲友回了丧礼豆腐肉、利市豆饭和香纸,让他们转回家去,叫做“丧事不过夜”。傍晚,亲人要给死者敲锣送火种,一连三晚,头天送到坟,后送半路。
  做七 死者家属在死后每逢七天要给死者做“七”,做“三七”较隆重,要请亲朋前来敲丧锣把亡灵接回家来祭。又“六七”要由女儿家担重礼来祭。“末七”做完后,一场丧事结束。
  祭新清 第二年春天给死者上坟祭清,谓之“祭新清”,时间要提前到“春社”日以前。
  简办丧事 近年来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佩黑袖章、戴白花送上山头了事。但是一股送高价花圈和大绸轴之风悄然兴起。出殡时开个追悼会,向遗体告别,表示对死者的哀思。

知识出处

前杭村志

《前杭村志》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记述前杭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分概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艺文、民俗以及前杭村各姓氏世系表七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前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