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民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杭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国民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2
页码: 95-9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前杭村的国民教育,办学、校名迭改、开办民众夜校的简介。
关键词: 前杭村 教育事业 国民教育

内容

一、办学概况:
  民国建立后,废科举,兴新学,推行新学制,采用新编教科书教学。初称旧制小学,学制四年毕业,即可升旧制中学,也是四年毕业,即可升上大学。在当时前巷村虽推行新学制、教课先生还私下采取蒙学丛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六言杂字》等。一直到民国九年,小学改制,分为初级(四年)、高级(二年)两段,才切实使用国民教科书教课。走上学制的正规化。前杭村办初级小学时,开办一班复式教学:一、二复式或一二三复式。三年级或四年级以及五、六高年级即到胡库崇本小学就读,完成小学毕业的学业。
  二、校名迭改
  民国元年,前巷村首先创办旧制养正小学堂,坐落在生公祠东侧,三间两厢结构。据近年发掘的一块石碑,两旁刻载着:“一人积聚四功事,桥亭会馆育蒙童”。内刻“中华民国元年立,大宗崇文助田百廿把,桥会助田四百秧,华釜亭常助田五十把,义馆助田四百秧,新和睦常任事修珠立。”
  从中可以看出主办养正校者,(或称校长),是胡修珠;首任教师(当时称先生)为胡铭新。校产是16亩多水田,租谷收入支付任教先生薪金和办公费用。
  约在民国十二年后改称前巷初级小学,设一二复式,后也设过一、二、三复式班教学,三、四、五、六各年级上胡库崇本小学(设胡库大宗祠)就读。
  民国廿三年属民范乡,推行保甲制,小学易名为前巷初级小学,校长由胡绍刘接任。
  民国廿八年并乡,将三友、民范两乡合并称三民乡,本村划作第六保,又改名为三民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校长由胡樟龙接任。
  民国卅六年三民乡又并入古山镇,再改称为古山镇第十二保国民学校,校长由胡绍唐担任,直至解放。
  三、校长教师一览表
  民国期间本村就读的学生众多,不及记载,可参阅本志其他各编及人物志,加以了解。
  四、开办民众夜校
  抗日期间,由浙江省战时政工队牵头,村里一些青年创办前巷民众夜校,学员有六十多名。由政工队员上抗日形势课,教唱抗战歌曲;文化课则由村内胡莲凤、胡春仙、胡凤仙等任教。假期由回乡中学生吕秀芳、胡福梯等任教。学员学习情绪高涨,进步很快,民众夜校开办一年后即停办。

知识出处

前杭村志

《前杭村志》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记述前杭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分概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艺文、民俗以及前杭村各姓氏世系表七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前杭村
相关地名
0.160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