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编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杭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146
颗粒名称:
第一编 概述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编记述了前杭村的地理位置、基本建设、村貌、行政设置及前巷庄版图、世纪考略等情况。
关键词:
前杭村
历史沿革
地方志
内容
第一编 概述
第一章前杭村概况
前杭村属胡库镇,位永康市东部,距城里17余公里,离胡库镇约1公里。村民有胡、吕、舒、朱、程、徐、王等姓氏,胡姓占85%以上。胡姓本与胡库同宗,是北宋侍郎胡则胞弟胡赈的后代,故与方岩胡公有亲属渊源关系。约于南宋嘉定前后,胡九思公从胡库迁到前巷,位库南上书院,今卫生院一带居住,俗称前巷祖。传六世为胡德生公,娶舒氏,系元至正年间人,才从库南迁居到今前杭村高墩樟树脚至生二公祠一带居住,仍沿称前巷为村名,直至1964年才演写为“前杭村”。
前杭行政村,原辖前杭、上石头、舒家三自然村,(江麻园村在合作化前也归属本村,后划入胡库上村)。其中上石头已于1990年前后,移迁前杭,今该村已不复存在。据1993年统计,全村共369户,计1246人;耕地748亩(其中旱地8亩),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5~17.6℃,全年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5~29.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只有4.5~5.3℃,霜期为120天,无霜期有245天;年降雨量为1328.8毫米,年降雨日165天,全年气候属于半温润气候,极宜农作物种植。
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前杭村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机械、铸造、衡器、伞帽、砂轮及五金机械、电动工具配件和砖瓦建材等的工厂、工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比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村基本建设方面也独树一帜。1974年投资7000元,在胡库乡内率先安装上电灯。在70至80年代投资48000元,把北至胡库、东至派溪、南至墁塘的通道,建成汽车路或机耕路,使汽车、货车、拖拉机能与邻近村直接贯通出入,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85年及1992年投资100000余元,安
装起自来水,解决了村民们饮水、用水的卫生与企业厂家工业用水的方便。1991年又投资86500元,在村内主要街巷浇制成水泥路面,既方便村民生活,又改变了村容村貌。
文化教育事业,在民国元年创办起养正校;民国十二年,改称前巷初级小学。民国廿七年改为保国民学校。建国后又改为前巷村校;1969年后添办高级班才称前杭小学。70年代还曾附设初中班,方便村内少年儿童上学。1970年,前杭村更创办起幼儿班(中间停办几年),为上小学前打好学习基础。1987年底,本村又创办起老年协会;在尊老、敬老、养老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前杭村貌及其他
前杭村,古名库南,又名南宅,后称前巷。解放后因“巷”字含义狭少,改为前杭。
前杭胡氏始祖九思公起于宋嘉定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五十余载。原祖居胡库。据说:第十三世孙胡丛公在世之时,养有母鸡,出走胡库南面小山(即今生二公祠旁之小山)之中,作窝下蛋;孵出雏鸡后,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小山之中。先祖见之欣喜万分,乃认此为安居之发祥地。后即在此建造住宅,嘱三子德生公迁居此地,名曰库南。自此子孙繁衍,男耕女织,勤劳发家,安居乐业,逐渐发展壮大为今天之前杭。
前杭位于公婆岩、画眉岩两山之间,宛如双臂怀抱。村前有溪名曰橙溪;村后也有一溪,俗名后溪,也叫库水。两溪之水,清澈见底,终年川流不息。前杭周围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生息。据传说,村前前园塘小山上,长有一棵大枫树,高达数十丈,直耸云天,春夏之时,绿荫如盖,秋冬之时枫叶如丹,异常美丽,方圆十里都可看见。村中民房鳞次栉比,南北相望,好似一只扬起红帆的大帆船,故当时有人传说,前杭是只上水帆船。气序流易,星移斗转,经历过多少年代的风风雨雨,前杭已景物全非,那棵大枫树早已枯萎砍掉。“枫帆”不复存在,好事者又说,前杭像一艘满载财物之巨轮。
综观前杭地形地貌,东有香火寮、牛皮山,如巨龙吐焰;西有飞凤山,似丹凤朝阳,以拜衣潭、下寮基山为屏障;南有大山、坟山屹立,宛若雄狮盘踞,把守门户;北有松树山、梅树园、三角坦,一片田园风光。山城环抱,
苍松翠柏,村前溪水奔流,两岸桃红柳绿,风景秀丽。村中有上明堂水井和松树山龙眼井两口,终年涌泉如注,晶莹如镜,水味甜美,冬暖夏凉;大旱之年村民们食之不竭,用之不尽,故有“宝泉”之称。近年来村里为保障人体健康,讲究饮水卫生,又建成自来水塔,全村水源脉脉,使用方便,洗涤清洁。村民们无不额手称庆。
村东有风水塘一口。是本村最大的蓄水塘。解放后,共产党领导村民兴修水利,筑堤造坝,扩大蓄水面积,将后溪之水引入风水塘,灌注农田。近年来又建成下寮基电灌站,引红旗水库东渠之水,经坟山大山直达台坑,灌注横塘下畈与前溪杨潭电灌相连接,冲流风水塘水库,长年蓄水,灌溉全村民田,免受干旱之灾。
党还领导村民开荒造田、旱地改田达百余亩,现在全村共有水稻田748亩,年产量700000余公斤。除上交国税外,可供全村1200余人口粮食用,尚绰绰有余。各片农田都装上农用电线,从七十年代以来,每逢收割之时,全用上电动脱粒机,拖拉机翻耕,以便抓住季节,适时收种。不误农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又创建大山新村一个。全村人民发挥智慧和创造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大办工业。工厂有铸造厂、衡器配件厂、五金配件厂、砂轮厂、伞厂、鞋厂等等。还有许多家庭手工业和流动商业。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933万元以上。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里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气派宏伟,宛若城镇。村内通道大部铺上水泥,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全村人民户户有广播,电视机几乎普及全村;文明团结,勤俭持家,家家户户丰衣足食,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了。
村里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闻名遐迩的正月十五的龙灯;有丰富多彩的八月初一胡公胜案;有经久不衰的文宣队。文化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有小学、幼儿园;有老年人活动室、青年活动室等等。全村大中专毕业生一百六十人及高中生有一百三十多人,其中有硕士、博士,还有跨洋留学的莘莘学子。从政、从军者不少,武者,衔位校官,文韬武略,人材济济,可谓人杰地灵。
总之前杭村是我们祖先辛勤创建起来的村庄,是我们美好的家乡,现在已蒸蒸日上,向小康大道迈进了。
第三章 永康县行政设置及前巷庄版图
永康县设置始于三国。在设置以前,汉时属乌伤县,归杨州刺史所辖。
浙江省版图,始于秦灭楚统一六国之后,约在公元前223年。三国时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置永康县,属会稽郡。浙江名称始于唐朝,唐时置浙江东道,宋为两浙道,明为中书省,清改布政使司为浙江省,民国时,永康归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
清朝时期,前巷属游仙乡二十八都。其时前巷庄居民以胡氏、舒氏、应氏、吕氏、程氏、朱氏等为主。版图有库南部分及竹城、下寮基、大山、江窑山、地塔舍、山大园、台坑、横塘下、林坑、定塘、上马横沿猫狸类、柘岭头、寿山坑、南岩、戈阳、画眉岩、后溪桥亭、江麻园、舒家、上石头等。
据说应氏居前巷较早,有千年之久。胡氏、舒氏均在宋元时期,吕氏较晚约在清康熙中前期;胡、吕氏在永康通婚,即早在唐、五代时开始了,各氏旧谱牒均有记载。
第四章 前杭村历史沿革
前杭村原名前巷。据《库川胡氏宗谱》载:胡九思公为前巷始祖,在世纪名讳下载“生、卒、配氏俱缺”,给后孙造成追查始祖迁徙年代的困难;又传说胡德生(俗称生二公),再从前巷徙居于此,仍用旧名。因宗谱遭毁,也无从考据其年代。但据舒家《舒氏宗谱》载,一世祖奇初(1311-1382),有长女适前巷胡德生的记载。依此推算,胡德生似出生在元朝至大年间,后经历约60年才是明洪武年,即胡德生该在元朝之后至元至正年间,在此建村,至今该有650年左右历史了。如果说九思公在库南前巷居住算起,依推算,约在宋嘉定年间,那么前巷就该有780年左右历史了。
据史料载,永康政区在宋代已划分为乡、都、里;元代改里为图,下分村,沿用至清末。
民国年间,改10乡为12区;都、图、村仅在田赋征收方面沿用。民国初年推行村里制;民国廿年起设乡镇;民国廿三年起推行保甲制。其沿革如下表:
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当即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月成立永康县人民政府,推行区、乡、村制。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推行社、队制,政、社合一。1983年,复推行区、乡、村制;1992年4月,永康撤区并乡扩镇;同年10月永康撤县设市。其历史沿革如下表:
第五章 世纪考略
第一节 胡氏谱系纪原
胡氏之先,出自大舜,为有虞氏。至虞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器用,以元女太姬配其子满,而封于陈,赐之枯矢,以备三恪,年极胡耆,故谥曰胡,子孙因以胡为姓。春秋有国,为楚所逼,分官诸侯。战国之初,卫有胡行,知名当世,为时谋主;及秦置东郡,徙野王县,行子孙避难,适秦家于河东平阳。六世孙建,汉武时为渭城令,忤于盖主,为上官氏所陷,妻、子
不敢居三辅,北徙安定郡,家于临潼县安都乡卑祚里。建生武威太守平;平生议郎实,实生给事中宇;宇生冀县令从;从生羽林监齐;齐生徐州刺史遵;遵生散骑常侍广;广生阳夏侯奋;奋生梁州刺史崧;崧生尚书郎义周。大司徒刚之子御史大夫太傅肇。肇生珍,为侍中光禄勋。珍生三子:尚书仆射嵩,侍中卫尉卿贺,侍中司农卿襄。襄生元孙超,超生综。值中原板荡,随官南迁。夫以治乱非常质文异尚,士不怀居,是以合干分流,同源异轸。伯始太尉,其系自南阳一支,文德贞信,继之于淮南之胄。惇庸著乎天下,清亮简在帝心。侍中综为吴领袖,率宗之群英,名丽日月,功列山河。德范法于百王,流风垂于千载。末俗之谱,乍约乍宏,记事之书,或隐或见。遂乃青紫连辉,国史有缺,昭穆继盛,宗谱鲜有详焉!刘宋侍中开国侯胡思道纪。
一、胡氏联族句
老谱各派联族句
世系源流本令公,时移代易各西东;
库川梅岘前山共,金杜赤岩岭口通;
吴地黄樊非别异,青阳乌石变相同;
斗塘塔石皆吾族,横岘苏溪绍祖功;
大圣潭边为一派,黄冈上湖列其中;
连枝编辑支图谱,赫赫声名耀宗风。
咸丰庚申新编联族句
道甫令公库川祖,库川分支更易数;
湖田墙里横路头,白水车头花厅伍;
上厅义坞并下应,石宅蔡祥原通谱;
野泉木骨石明堂,合同本家共千古。
二、名联引
古者立名,所以正始。左氏曰:名以命之。盖郑重乎其言之也。然名有奇有偶,或肖像或取物,或梦兰征兆,馈鲤彰恩之类,而奇不若偶,抑有说
焉!世远人湮,族繁居散,致从孙犯从祖讳,甚至嫡孙犯嫡讳。良由姓同,而名一字易犯故也。余族我行我法、舛次已久,今特为厘正,复于永行下编十六字,按义同行,自廿九世始俱宜从之,夫用偶避讳,为尊为亲,法春秋之意也。凡我族众,有立异者而不必于名;如必于名乎,立异未必其迈种,已先得不肖之实矣,而谓贤者为之乎!因为引。
阳行名联字目
能洵修敬 淑绍启明 式志鼎彦 广学克成
三、行联引
余家自令公传至十世,始为行第。然库川、前山、黄樊各自取义,由居远人众,便俗所致,第反本穷源,终非一体之意也。崇祯五年前山如春立二十四字,自三十一世起,合诸族派而一之。今本派先年字目轮完,亦当依此。
旧传阴行字目
[三常派] 千万胜寿生 英雄昌荣华
斌蒙正宏泰 曾承永保传
[五常派] 千万胜佑宝 振诜昌升豫
同怡复宏泰 曾承永保传
新定阴行名联字目
孝祖虞廷心法 燕贻安定康宁
显照云仍济美 冠裳礼乐贤明
四、龙山总祠总行字本母
国尚师位家崇儒门陶礼淑乐讲艺立言浚明爽曙达义滋蘩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彝伦攸叙即笃其庆时来必亨运通斯正敷宣武术发扬文令庶士承风群材仰镜左昭右穆鸿图炳萃怀仁景集抱德均至调鼎荐馨升阶陈器澡心元渊宅身道秘超
哉邈猗
第二节 前杭吕氏起源
吕氏出自姜姓。据《世本》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其后分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诸姓。《说文》记载: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夏朝有姜姓诸侯吕国,以后以国为氏。据《姓源》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晋有大夫吕琦、吕相,皆出自魏氏,其子孙为吕氏。《魏书.官民志》载:南北朝时,后魏北复姓叱吕氏、比丘氏及后周三字姓俟吕陵氏,皆改为吕姓。吕氏望郡河东郡,公元前221年秦朝初置,位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山西西隅,古治在今夏县以北。
前杭吕氏自唐由河南迁徙永康,在温州、永嘉、台州、仙居之安山找到的旧谱,证实吕氏自河南迁永,由永康太平在唐代迁往仙居岩前发祥。上代传示:吕氏姓溯齐姜,自唐历宋迁徙永康,这个传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附录] 前杭吕氏世系行名字母
詠和廉熙 金洪升时 元亨颐泰 萃鼎节基
钟灵毓秀 聚会英奇 彝良显俊 家政国维
崇文志学 广德隆师 沾先世泽 光宗耀祖
惟嗣人为 慈孝令恭 士贤圣天 慎修思永
传之万年
第三节 舒氏世纪考
世纪仿欧苏之法:先列本行之第,下书讳字别号,再提父行汇第几子,继书生卒年月日时,履历三详;次提配娶某氏,其有门第者,则书某公之女,以下书生卒年月、葬地;后提生子某,女适某姓,其有门第者,由书某公之子。乃子不忘父,父不绝子,亲不失义,而别尊尊亲亲之道也。
知识出处
《前杭村志》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记述前杭村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分概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艺文、民俗以及前杭村各姓氏世系表七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前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