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统产业
分类号: F264
页数: 7
页码: 58-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建国前至1997年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产业 经济 俞溪头村

内容

农业
  粮食生产,以种水稻为主,麦、玉米次之,再次为大豆、荞麦、番薯等杂粮。建国前,产量低而不稳,即使丰年也不能自给。一般年份全村总产量为30万斤,单产360斤左右,每人每年口粮不到400斤。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7年粮食产量大约55万斤,亩产500斤。1958年至1961年,搞大跃进,刮“共产风”,又加自然灾害,总产下降到45万斤。
  1964年至1970年,实行科学种田,推广矮杆良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78年达到90万多斤,实现自给有余。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结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1996年全村总产量130万斤,单产1550斤。
  林业
  有山5000亩,主要分布于塔石坑、马坑、冷水坑、陆色、米山、岩宕山、羊石尖南麓、道士岩尖、后金、乌班、大凹、长凹、杨公屋、塔石岭里、郎屋、后山凹、封屋、滴水岩等。建国前还辖万寮屋大宗常产山600多亩,解放后作国有山,划舟山乡及仙岩村。
  建国前,山林所有制权属大宗常产、各房常产和私户所有。1958年公社化归集体所有。1983年实行承包责任制,村里把小部分山分给农户作自留山经营。1989年进一步实行山林承包经营的政策,把大多数山分给农户,县人民政府发放了山林所有权证书。
  俞溪头村、林木资源丰富。主要林木有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木薪炭林。林种以马尾松为主,其它有杉木、毛竹、木荷、黄檀、香樟、苦槠、青风栎、锥栗、石栎、枫树、柏树、泡桐、水杉等。经济林有鸟桕、油桐、棕榈、茶叶等。
  乌桕,建国前多栽于田头地角或田岸上,面积10亩,它的成品原料用于制作照明的清油蜡烛。油桐,植种在山上或田头地角田岸。乌桕、油桐,民国时期面积共有30亩,多种在乌峰岩、石苍、马坑山上。解放后乌桕、油桐,已逐步消失。
  棕榈,多种于房屋前后地基、菜园等杂地,是串蓑衣的原料树,现已种植不多。
  茶叶,1970年代前,是合作化时村级经济作物之一。1968年在乌班、柯陈面前山、上金钗、金钗下、后箬岭、石苍建茶园50亩。1976年购制茶机制茶。
  1962年在上金钗,金钗下营造油茶。由于管理不善而荒芜。
  植树造林 民国17年,俞焕章等16人为组织红军,缺少活动经弗,曾在大后山、东塘山栽植桃枣等果树。
  解放初期,人造林种以栽种马尾松为主。1958年前,大后山、大墓、塔石岭脚、竹冯凹、马坑、陆色,有大片原始古松。后来经几次采伐,当作铁路枕木出卖。又经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为建窑烧炭,乱砍滥伐,数千亩林山。几个月之间几乎都成了光秃秃的荒山。
  为了绿化荒山,恢复森林,1960年村里全民动手大搞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1973年在东塘山种板栗15亩,发动村民在田头地角栽泡桐苦楝,1979年在长凹植杉20亩,在泥鳅山、大后山、东塘山、下金钗植杉树大约100亩,1991年在冷水坑植杉200亩,1992年又在冷水坑植杉200亩,1977年在乌峰岩,陆色植毛竹20亩左右。至1996年止,全村森林覆盖率,已基本上恢复1958年前水平。俞溪头村,历来重视森林保护工作。民国时期,村里族长经常向族人宣传封山育林的好处,立禁山公约,有效地保护好常产林,私人私有林和水口城风景林。解放后,1952年村里重视加强绿化造林成果的保护,设立护林机构,拟订护林公约,推选山林主任负责全村的山林管理工作。1990年后,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在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制度。
  现在有识之士提出保护好古木名树,林木保护将会进一步重视起来,乐成庵经堂水口枫树。鸟班岭脚大枫树都被林业局保护的范围。
  森林虫害 主要是松毛虫。解放前只是偶尔出现,有虫未成灾。进入八十年代后,经常发生松毛虫周期性大暴发。1983年、1985年、1987年、1993年曾用飞机菊酯类化学杀虫剂防治,1995年用人工采卵的办法防治。
  柴炭业
  俞溪头、仙岩、亭后及邻近一些村庄村民,因为缺田少地,依靠专业出卖柴炭度日。
  伐薪烧炭建窑,大都在离村庄较远的深山林带。诸如万寮屋、金洞屋、郎屋、封屋、冷水坑等山。炭窑建址,一般都选择在树木资源比较丰富,且出路较好又有水源的地方,就地取材,一个泥土窑建好需化3个工左右。炭木原料,以松木,阔叶林为主,就是大小要适中。备足木料后,据成长约2至3尺左右的小段,然后将木段紧紧密密地竖立排列在窑里。排料结柬后则进行封扣,只留燃烧火路,经过一天一夜的燃烧,冷却后则可出窑。把炭筛选成成品炭和炭沫两类,就可以挑到芝英出卖了。从事烧炭业的以仙岩村人为主。
  旧社会伐薪砍柴出卖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是极其辛苦的,除少数富户不卖柴外,全村到芝英卖柴者可以说家家户户。民国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用火量大,近山薪炭林不多,村民只得到冷水坑、石仓、乌峰岩,甚至翻越塔石岭里滴水岩背、金洞屋、封屋等山采伐砍柴。冬天一天只能砍一担,夏天一天两担,挑回家后,还得晒干捆好,以备出卖。薪炭柴主要出卖地是芝英,偶而扩展到溪岸、杜山头一带。
  俞溪头至芝英有两条路可通,一条是俞溪头途经麻车口,翻越西卢岭,到芝英另一条是翻越胡祖坑岭,途经胡堰街、儒堂头,过游溪塘到芝英。后者比前者路稍远。翌日要去卖柴,家庭每个成员都把此事纪挂在心头,两耳细听鸡啼了没有。鸡鸣叫一响,就起床做饭,天未亮呼唤左邻右舍卖柴友,就挑柴出走。每逢芝英集市,麻车口坑、西卢岭卖柴队伍,浩浩荡荡,形成一条长龙。在西卢岭长龙游动向上爬,“嘿呼”声持续不断,声回路转。有的哼着:“卖柴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诗句,人人满面尘灰,汗流夹背。西卢岭头有间凉亭,卖柴人都在此作小憩,祈求老天保佑卖个好价钱。
  民国时期,一担柴,一箩炭卖掉,可以换取大米20来斤,五十年代每担柴1元多钱,一箩炭8角或9角,可换取15多斤米。1958年,刮“共产风”时,俞溪头曾建窑30多个,从事烧炭业的人达100多人。在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每担柴10元,每箩炭10元只能换5—6斤大米(大米2元1斤),或能买两双球鞋。集体化劳动时,村民们为了赶上生产队劳动,有的把柴挑到芝英天还没亮。运气好的卖个好价钱,有时遇上雨雪交加的天气,柴贱无人问津,卖柴者再贱还是要卖。七十年代每担柴2至3元,可换取大米10多斤,八十年代每担柴值6—7元,炭5—6元,可换取大米17—20斤,现在每担柴16—17元,炭每箩12元,可换取大米14—16斤。
  手工业
  旧社会,村民有“男务耕种从工,女勤纺织家务”的风俗。元明时,宗谱中就有记载,村里已有不少能工巧匠。有的在家亦工亦农,为本村本乡村民服务,有的走南闯北,出省出县,四海为家,流动经营。一般正月出门,七月回家收种;八月出门,十二月回家过年。一个工匠带一二个学徒,从师三年结业后,独自进行作业。
  民国时期,村里有打铁、打铜、打锡、木匠、泥水匠、石匠、裁缝、篾匠、漆匠、铸锅、纺纱、织布、弹棉胎、打银、榨油、制糖、酿酒、制盐、烧牛皮、制瓦烧窑、钉秤等等。
  打铜、打锡从业人员30多人,石匠只有楼陈化1人,篾匠,只有俞长高1人。
  从工最多是打铁,民国时期全村有大约90张铁炉,仅上宅尖就有30张炉,从业人员200多人,主要制作锄头,铢锄、耙、田耙、柴刀、菜刀、斧头、手剪、铁钉等等。解放后打铁从业人员有所减少。
  1956年,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村里办过裁缝小组。人民公社化时,1969年办手工业联合社,把全村从事做木、泥水、打铁、做篾各种工匠组织起来,成立手工业联合社,经济收入归社所有,上交大队集体,工匠个人报酬只记给工分,适当的经济津贴。打铜、打锡,1967年增到50人左右。铜匠制作铜罐、铜壶、铜火囱,帐钩,铜锁等,亦兼之从事修补,打锡制作器具有锡壶,酒壶,锡台,茶叶瓶等。尤以俞亨有手艺为精湛。他制作的锡器用品,式样美观,花纹鸟兽形象逼真。
  篾匠,七十年代,增至10多人,其中卢宝时制作的篾器用具做作精细,造型优美,深受群众喜爱,闻名永康上半县。1970年打铁人有80左右人。范围流动福建、江西、安徽及本省各县。
  1979年创办大队农机五金厂,厂址设中房祠堂,年产值5万元。八十年代后,一批善于从工经营的能人和外出经营的手工业者,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励下,办起集体和私营家庭工厂。这些企业,有磨床、铣床、车床、铸造等。村民主要企业有俞德盛的永康市盛达工具厂,俞根军的精密铸造厂等。
  钉秤,是七十年代兴起的行业,从业人员有30多人,流动于江西、贵州、云南,乃至全国各地。镶牙业:是八十年代发展的,1986年有从业人员100多人,主要服务于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以及东北三省。九十年代初又兴起卖笔业。1992年从事卖笔人员达70多人,主要流动于广东、福建二省。木匠,泥水匠,裁缝,1980年有40人,主要服务于当地。
  七十年代后,随着建筑材料业的发展,从事采石业人员增到10多人。1976年杨溪水库建设时,俞溪头地域内石宕山、马坑、白岩头的岩石,经省市有关部门鉴定,符合水库大坝建筑用材标准的要求,俞溪头村打石从业人员发展到20多人。在采石场打条石的外地石匠多达100多人,采石场车来人往,热闹非常。
  俞溪头人,在采石建库中,以大局为重,献山献田,筑公路,打条石,为民工解决住房无私奉献,将永远载入史册。
  种药业
  种药 俞溪头种植药材,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人种植白术,芍药,雷公藤等。六十年代开始,集体、个人都种植白术、元胡。七十年代发展贝母,20多亩。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种植药材经济效益较好,形成了以俞起多等人为主,种植药材大户,其经济收入达8000元。全村半数农户都有元胡、贝母种植,面积近30来亩,所产贝母、元胡,因质佳,东阳,磐安客商纷纷前来收购。1996年元胡价格上升看好,俞溪头又有10多户农户种元胡,种植面积8亩左右。
  养殖业
  养猪 七十年代前,主要以饲养本地种乌猪为主,乌猪具有耐粗料,抗病,繁育率高等优点,但生长缓慢,体形小。八十年代以后,推广用本地两头乌与外地“长白”、“约克”一代杂交种。
  以前户养为主。七十年代,大队集体及各生产队建有养猪场。实行大田承包责任制,集体养猪场自然消失后,由各农户饲养,户养平均在两头以上,以养大猪户增多。除自养自食外,多余供应市场。
  养牛 牛力是农民的主要生产工具。五十年代以前,半数农户养耕牛,多的户养4—5头,以养黄牛为主。合作化时,耕牛折价入社,七十年代,每个生产队都养有3—4头,以养水牛为主。进入八十年代,由于拖拉机的增多,耕牛急剧减少,到九十年代1996年全村仅有两头水牛。
  养鸡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户均10几只,近年来,疫病频繁,农户对养鸡失去兴趣,逐年减少。
  养鹅 鼎盛时期是八十年代,那时半数农户养鹅,有的户养几十只。主要出售地是石柱、芝英、缙云一些客商经常来收购。
  养鸭 饲养量不多,品种主要是本地鸭和北京鸭。
  养兔 解放前就有人养,兔最多是八十年代初,多的户养上百只。至今已绝迹。主要兔种是长毛兔。
  养羊 俞溪头养羊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近几年有所增多,多的户养羊几十只。
  养蜂 主要是以俞光华为主,多时祠养30多桶,他有一套养蜂的技术。
  养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十年代后养鱼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以俞岳明、俞世培、俞德金、陈岩良等的养鱼大户。
  养牛蛙 近几发展成的养牛蛙户有俞敦柱、俞忠德、俞国分、俞跃其、俞光荣等。饲养品种,以美国牛蛙品种为主。
  第二节 新兴产业
  长期以来,俞溪头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中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面积少,形不成优势。单一经营的结果,林、牧、副、渔和一些经济特产发展迟缓,致使村里优越的资源和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