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劈山造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劈山造地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宋代至1997年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劈山造地发展情况。
关键词: 劈山造地 基本建设 俞溪头村

内容

俞溪头先辈为珍惜每一寸土地,造子孙田,世世代代努力奋斗不息。据谱载:清康熙年间俞洪溪垦荒20余亩,受到知县给匾奖励。建国前以户为单位造田垦地不少。
  解放后发挥集体化优越性,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俞溪头大队15个生产队,旱地改田,劈山造田近80亩,其中最多是8队,14队。
  1975年政府号召:“农业学大寨”,反对搞资本主义,把外出的手工业人员召回家乡参加农田基本建设。1976年春为学习农业学大寨,大队成立青年突出专业队,扎营泥鳅山。泥鳅山位村东,山高20米,总面积70亩,计划造田60亩,专业队安营到位后,就日夜挖地道,搞松动大爆破,经过8个月的艰若奋斗,终于挖成深15米,长200多米,象挖煤洞一样,人车可来往出走作业,十字形大地道。9月初,地道挖成,把1万多斤炸药装填进去,在松动大爆破时刻,县领导人来逢仁等亲临观看,大后山、后塘山观看者人山人海。经过这次松动大爆破,劈山造地,1978年后种上杉木。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