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37
颗粒名称:
四、其他
分类号:
I217.12
页数:
7
页码:
241-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其他、增修族谱序、重建吕五宗祠序等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诗文辑存
其他
内容
增修族谱序
(《太平吕氏宗谱》旧序)
天生蒸民,有氏族焉。子孙众多,至累千百,而生生无穷者,其初一人之身,一气之分也。分是气者既繁,虽不能无亲疏厚薄之别,然本其初观之,同是气,则均子孙也,奚以异哉?偶然冲和之气在此一枝,则富且贵者安得不恤其贫与贱,而贤能者又安得视其愚不肖而忍弃之乎?於是世系纪焉,谱牒作焉,所以统之而同其休戚也。故处一族如一家,视同气犹一体,莫不致其亲亲之意焉。此族之所由睦,而谱之不为无补于族也。然世衰俗靡,同气秦越,至相矛盾多矣,何有于族,又何有于谱哉!
吾吕氏居婺永康之太平也,今不知其几世几年矣。旧传派自河南。力农务本,世修儒业,尚俭素,为乡著姓。盖宋宣和方寇之乱,谱失莫传。至六世从祖云溪公始刻石本支图,自高祖五十渭璜府君始,
余皆莫可考矣。浦间尝别览云溪公遗文,而知府君之前有讳渊,字希颜,学于欧阳氏,其同门友徐公无党铭其墓,曰“东平吕君先生”者也。又有寿卿、彦质二公者,府君之族孙。寿卿,故称乡先生;彦质,郡尝以其名,贡礼部。斯三君子者,则皆吾族上世,其名、字别见,而图所不及者也。厥后,从祖南岳公始因图而为之谱,至从伯父觉斋公始续修之,其子从兄宗鲁公又增述之,今二十年未有嗣修之者。浦慨念前辈老成日就刊落,先代遗事无所叩问,况今宗派日蔓,惧夫愈分愈散,愈久愈忘,而遂莫之考也。不揣固陋,续而新之。始自五十府君渭璜公,至于今十有三世,三百余年,同气而生者,仅八百人。凡先世嘉言懿行,辄考辑附于讳字之下;近世有善亦识之。然于前谱不能无沿革损益。既列续修凡例于前,次条公议规范于后,固知僭逾,无所逃罪。然凡我族人之览斯谱也,或恻然念其气之本同视均一体,贫则富者恤之,愚不肖则贤者淑之,勿忍坐视颠连,罔知礼义;又或慨然视先世言行之善,以为劝守,公议规范以为式母;或犯苏公六行乱俗之议,为前人羞。则斯谱之续,庶几不为无补。不然,则我自我,族自族,谱自谱,果何补哉?虽旷而勿修可也。
呜呼!族老希矣,族谊微矣,公论衰矣,无复见吾乡邻风俗之美者矣!今族所赖者,犹有水西从兄之义廪、义塾旧规在,而教养之方则未备也。或有振奋作新,卓然柱石于其后者,则不能无望于将来。故于斯谱之成也,叙其事以告之族众,且示我后之人。嗣而新之,且又有望于同吾志者。
时至正丙戌十有一月日南至十世孙浦再拜谨书。
按:我吕氏故居太平乡,宋中叶乱于方寇,家室扫荡,而族属一分。读从祖云溪公五服本支图序文,知有所谓东平吕先生者,墓在前山,与云溪公居不远二三里。时仅百年,而志铭为樵牧所发,碑残碣断,竟不知为谁之嫡祖。此外又有寿卿,彦质二公者,故有名于时,於公为伯叔祖行,乃以文献无征,不能别异统同联为一体。则我河东先
世虽同居太平,其别自为族而不能复合也盖久矣。宋至元明,屡经乱离,世系益复难谱。洪武初,我始祖咏十二公卜筑河东,已乃发祥其间。系千钧于一发,唯赖我本支先灵呵护于冥冥之中也。兹录从祖云溪、竹溪二公序文附诸卷首,非敢干冒管城,亦以志吾宗分合大略,俾后之嗣修宗谱者得以推而览焉。
乾隆五十有九年岁次甲寅春三月,裔孙东生新之谨识。
(选自《居邑河东吕氏宗谱》)
重建吕五宗祠序
河滨之有吕五宗祠,始于清嘉庆辛未。其后毁于匪,荡焉无存。同治间捐资重建,迨今四十余年,栋折榱崩,几无以妥先灵,因于上年廓而新之。阅时五月,费金六千有奇。兹议印订祠志分给五宗,使知所自甚盛举也。吕生凤鸣,熙鹤、廷取、瑞璜、周璜等以序为请。予自从政后,久疏笔砚,曷足以纪盛举?惟生请之诚,弗可以不文辞。考吕氏之在永康,有太平、雅吕、派溪、青山、河东各派别。其先自太平开国男吕抚助建启圣宫于圣庙之后,自明万历以迄有清数百年间,凡所谓启圣宫改称崇圣祠之破败颓毁,其黝垩修葺之工,无不由吕氏五派子孙协力担认。其始,岁修之费随时捐助。雍正间乃有文会之设。至乾隆壬子,五吕始各奉其祖会食于邑之古丽坊。及嘉庆辛未,乃进而建五祖之祠于河滨。是兹祠之设,固非独示亲亲,辨等仪,实所以继志尊圣,兼尊尊而敬祖也。丽志载永民急公好义,有朴茂之美意,以吕氏之事征之尤信。予既嘉其意,复喜永民能长保其善良风俗,于是乎言。
时民国13年10月 知永康县事江宁涂景瑜撰
(选自《吕五宗祠记》)
先祖蒙难记
二十世裔孙 吕城
年青时,我读父亲《杂稿》手写本,中有一篇《吕纪恩命名记》。可惜原稿已失,追忆如下:
先祖出外经商,一日途经白枫岭,忽有强梁剪径,钱财尽劫,并将我祖捆绑于岭顶的一棵大树上。白枫岭行人稀少,公以为无救,听天由命了。俄而有一班梨园子弟路过。公呼“救命”!戏班中有一老者闻声赶至,见公捆于树上,上前问道:
“客家何方人氏?被何人绑于树上?”、
公答:“我乃永康河头人,从商途经此岭,被一伙强人抢劫,并把我绑于树上。”
老者又问:“客既是河头人,敢问某某你可认识?”
公答:“彼系我始祖也。”
老者又道:“尊主有几位公子?有何记物?”
公答:“我祖生二子。造东西二大厅,东厅前有半圆形月池塘,西厅前有方形雅轩塘,塘前植一樟。”老者点头道:“没错,是河头人。请客家暂受委屈,我去山寨求山大王放你。”原来该戏班经常路过此岭,老者与强人素有交情。强人把我祖释放,并给盘银回家。先祖怀念恩人,常把此事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
1942年我嫂产一遗腹子,父亲给孙命名“白枫”,字“纪恩”。我妈认为“白”字不吉利,遂把字称名,名称字,以纪念恩公,表示感谢。白枫岭在何省何县?老者叫谁?今后如能查考,请后人续记之。吕公墓迁建记
河东吕氏先祖咏十二府君,讳相,字元钦。明洪武初(约1370年)卜居永城华溪之东河头黄金垛,耕读工商,谨严家训,理道传家,
善事经营;以慈孝世德传世六百余载,子孙蔚然成器,代有英才出焉。瓜绵瓞衍,分居永康十一村暨各省市,远及海外。
公与安人杨氏、王氏殁后,始瘗长塘头仓岩山下,历代子孙春秋祭祀,诚敬无缺。惟因世纪变幻,庐墓圮毁。当代裔孙罪疚愧怍,乃筹资万元,卜择於后力坑龙蟠虎踞之蒙前山重建祖茔,俾裔孙祭祖有所。望我后辈奠念先祖创业维艰,弘扬祖德,昌盛我族,兴我中华,其共奋勉。(1993年11月)
方塘记
山无峦嶂,不足争奇,水有波澜,方称壮阔,非山与水特有其异也。一经文士之品题,遂觉别有其声价。本祠之前有方塘一,长约六十步,阔约六十五步,可记也。
溯我本派祖,讳子安,宋进士,授德州判官。子讳深夫,为名翰林。追源穷本,出自宋封武烈侯七三公后。自是由邑之灵山迁白云山麓,复迁高川,由高川复迁在城东门。至康乾间,云嵩公创议建祠,若鲁公慨出基地,寄寰公、鲁斋公互相赞助,事遂以成。祠记尚存,斑斑可考。
闻之父老相传,斯塘之始,规模未大。迨建筑祠宇,垣墉取於是,堤砌取於是。前之浅者,掘而深焉;前之小者,扩而大焉。其形正方,故遂以方塘名。形家者言本祠形胜,坐取其空,朝利其满,祖宗之意,其或以方塘之灵秀为我子孙之钟毓欤?夫方,地也,塘之形,不象乎天而象乎地。方又矩也,塘之义,不取于规而取于矩。地以生物,矩以接旋,是又可知命名者之微意矣。且也,春之景,垂杨夹岸,莺声和鸣;夏之时,一顷绿波,浮萍左右;秋之夜,鱼跃波心,月色映碧;冬之日,瞻乌爰止,波澜不惊。虽四时之景不同,要其为祖宗手泽所留遗,与夫成全后昆之庇荫,俾得与松山华水同其奇者,固自有在也。
岁丁巳,冬祭既成,议修谱牒,绅衿族老公推大侄僧严主其事。福
也不才,谬参鉴列,虽文如鸠拙,笔秃江郎,然何忍贻此残缺,略而不备。用书方塘巅末如此,后之人幸毋笑我也。至鸿词雅韵,是所望於诸公。
时
中华民国六年十有二月 谷旦
宝霞 明疑贞睦旌贤(卢士希) 旌能公亮 则龢
二十二世裔孙 明福谨识
注:方塘即今之卢埠塘
——选自民国丁巳年《卢氏宗谱》
卢士希 遗墨
河头地景歌 集体编写丽州之中,古村河东。华溪秀水,藏鱼卧龙。黄金宝塔,金钗双凤。培园绮丽,花园玲珑。明星亮月陶人醉,半月沉江色朦胧。花银坛里花铺锦,金盘山(即前坟山)上木葱茏。后曹、高沿藏宝地,上、后溪里卧金龙。放生潭可观鱼跃,后殿潭常坐钓翁。深、筻、双眼景尤美,何(和)让方井与沙栋。浣河连塘通桃溪,杨、颜店湖多莲蓬。车船穿梭河东埠,溪沿码头货物丰。吕大宗祠吕中和,吕五宗祠有万通。后溪、江城,仁政桥古;熙、地、慎八、棋五、宝中。慈孝、世德,上、下台门;雅轩、月池,厅曰西东。吕相小学书声琅,澹宁、新屋传古风。李总、见南,民主小学;抱经、卢埠,秀毓灵鍾。古井水甜忆祖德,古樟寿高飘香浓。大小乌楼、三三0国道,高楼林立,闪闪霓虹。后灵、五百稻米熟,车马九铃响叮咚。丽州、电信、五金城,五湖四海客潮涌。大厦摩天新村美,奔迎小康乐融融。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