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健在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健在人物
分类号: C96-092
页数: 11
页码: 179-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健在人物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人物 健在人物

内容

吕晓光,1914年出生。原名麟仁,字尚义。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高中部。抗日战争前,投笔从戎,入中央军校特训班第二期毕业。曾服务军委会委员长卫士队,后转入陆军二十师及浙江保安团队,历任中校大队长,江苏东海地方法院看守所所长等职。1949年赴台。1962年,服务台湾新竹少年监狱时,首创少年甄试教育,初高中班次齐全,使少年未因受刑而辍学。退休后,经营茶叶,有不忘叶落归根之意,取商号为“永康茶庄”。一生虽无丰功伟绩,但能真诚为人,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
  徐献昌,1924年出生。复员军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农丰高级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历任支部书记、副书记。工作中深入基层,以身作则,积极劳动,不折不扣完成任务。为人平易近人。1959年大搞运输半机械化时,大胆改革创新,成绩显著,先后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受到表扬。
  吕欣,曾名吕秀钦,吕金录三女。1925年12月出生。1927年随父母去上海,在上海读书。1941年读中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42年根据党组织决定,赴苏北新四军根据地。先后在军部和七师参谋处测绘室任测绘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山东华东局秘书处任机要干事。1948年秋调教育系统,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当过教师,曾任政治系党总支书记,图书馆办公室主任。1982年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休,享受司局级待遇。
  吕东明,1925年出生,国立英士大学土木本科毕业,1948年在吕相小学任教,194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浙东人民解放军路南第六支队先后担任文化教员、副指导员,在丽缙永武支队担任指导员,副指导员,在处南支队任教导员。
  解放后,任永康县大队教导员,省公安厅二处二科、三科科员。离休后发挥余热,为永康黄土丘陵开发利用、为杨溪水库及金温铁路永康段(副总工)的建设作出贡献。
  吕岩文,生于1927年7月。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上海大夏大学银行系毕业,分配北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计划司工作。历任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局级巡视员、国务院清理固定资产工作组驻北京地区中央组组长。中国金融学会会员。长期负责编制年度国家信贷计划和中长期信贷规划,按年、季、月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供领导决策。为促进改革开放,负责总行起草许多制度和办法,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差额控制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包干办法》、《综合信贷计划编制办法》、《机电产品信贷管理办法》等等。专题调查报告和论文,如《控制信贷投放组织货币回笼》、《关于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情况的调查》、《关于黄金价款情况的调查》、《苏南核电站投资项目(经济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认真改革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贫困面貌》、《支持西南五省区开展经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香港利率情况的调查报告》……有的被中央领导采纳,有的在《经济日报》、《中国金融》等报刊上发表。其中《城市改革对企业流动资金影响出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一文,被编入《流动资金管理新论》一书;并经常为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学院等院校撰写教材。应聘为中央财经学院、总行研究生部讲授《坚持信贷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关于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关于编制信贷计划和组织执行》、《综合信贷计划的编制和管理》等课程;担任制订总行研究生部等单位的“三定”方案。参加东北地区的许多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的评估,曾担任苏南核电站投资等项目的评估经济组长。担任国务院赴青海省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工作组副组长,查出了大量违纪金额向国务院报告并协助青海省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担任国务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组中央(机关)组组长时,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压缩了许多不合理的基建规模,调整了产业结构,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先进工作者,全国财贸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吕锦春,1928年8月出生。1946年为个体汽车学徒,初入国民党部队辎汽十九团三连当驾驶兵,194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野四兵团辎汽团当驾驶员。1950年12月调云南省人民政府,继调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任专车司机。1954年11月又调北京,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任专车司机。1980年任专车队长,交通科长,1986年退休。
  吕克平,又名惠达,1929年农历十月出生。1948年7月毕业于缙云仙都高中。1949年6月考入浙江八区干校学习,11月被调入新华社金华支社,参加《金华大众》报的筹办工作,1953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地方工作,历任《金华大众》报,《金华日报》记者、编辑、总编辑、主任编辑,为《金华日报》的改版、铅印改胶印,金华市新闻事业改革建设等做了不少贡献,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新闻工作者,当选为金华市首届人大代表,是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91年离休后,任《金华日报》社务顾问。
  吕纯鹏,家名吕高龙。生于1930年3月。-194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五团战士。1955年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55~1990年为西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施福云,生于1930年12月。大司巷小学毕业。1948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四纵十一旅三十一团。1949年2月改编为二野四兵团十四军四十师一一八团。历任战士、文书、排长、参谋、军司令部副处长,师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内历任支委,支部书记,师直属党委书记,师党委委员。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过淮海、渡江、京沪杭、广东、广西战役及云南剿匪,参加大小具体战斗10余次。在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参加过中缅边境堪界作战、剿灭驻缅甸境内蒋匪残部以及1979年自卫反击战。前后立过大功,三等功各一次。1981年12月离职休养,1988年返归故里。
  吕强,吕振昌长子。出生于1931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金华棉纺厂厂长,辽宁省锦州市女儿河纺织厂总工程师等职务。在辽宁工作期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特殊贡献,被中国纺织工业部、辽宁省经委评为部级、省级先进工作者。
  王槐甫,出生于1932年。永康中学毕业。解放后即在民主镇第二分会当农会干部。1950年7月到民主镇工作,曾任民主镇首任镇长。1951年到城区区公所任文教助理员。1953年到永康县人民政府任文教科、民政科副科长。1963~1980年任永康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永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1981~1983年任永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1984~1992年任永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正部级纪检员。同时任永康县政协常务委员,永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当选永康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永康县党代会代表。1992年退休。
  吕耀奎,出生于1933年。现在江西省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作,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1950年初中毕业。1951年考入华东革命大学,结业后,分配到蛄野第一野战医院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并提升为正排级干部。1956年考入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60年大学毕业至今。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成果推广工作,主持并领导了多项研究项目,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并多次参加全国专业学术会议,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得到了有关专家好评。多次获奖。
  吕子里,女,出生于1934年。杭州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民主小学校长。现在浙江省教委教研室从事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讲授过政治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重视教改,努力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法律,时事,经济常识等兴趣小组活动。任教期间由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省市中学生小论文比赛中获奖。从1981~1994年,曾编写(含参与编写)出版教学参考书、教案汇编和《公民教科书》等教学用书30余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40多篇。其中《从学生实践出发教好法律常识》、《谈政治课教学中的设疑与解惑》等论文,先后5次获省市优秀论文奖。多次应邀去全省各地师范院校讲课。重视教书育人,强调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除搞好教学工作,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被评为教育系统或市爱生积极分子,工作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等21次;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劳动模范。1994年7月参加全国文化教育颁奖大会,荣获1994年文化教育奖证书等。
  吕灵业 吕玉卿 灵业,生于1932年,由吕姓远房过继给吕思统为嗣;玉卿,生于1936年5月,自幼即由生身父母送给思统夫妇做女儿。思统夫妇一直把他俩当作亲生儿女对待。后来灵业与玉卿结为良缘,就更加亲上加亲。灵业参加革命,先在吉林空军航校服役,后调空军五七零四厂担任保卫干部;玉卿随夫去工厂当上了飞机修理技术工人。两口子远离家乡,心中惦念着在家的双亲,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总以大数寄回父母使用,自己甚为节俭。
  父亲去世之后,曾几次恳请母亲去吉林同住。母亲因年事已高,语言、风俗不通,执意不离故土。为了照料母亲的生活,夫妻俩向组织上请求调回永康工作。1982年,母亲因中风半瘫,导致神志不清,胡言乱语,逢人即说:“灵业把毒药放在茶杯里给我喝。”夫妻俩听了不仅毫无怒意,反而更可怜母亲的病情,总是用好言去安慰。遇上村里演戏、放电影,夫妻俩就搀扶着母亲,抬着椅子,把她送到剧场,观看完毕又搀扶回家。后来母亲的腿不会走路了,他俩就为母亲买来藤椅让母亲坐。时时都有可口的果品放在母亲身旁让她享用。最令人为难的是母亲大小便失禁,他们要随时给换尿布。有时刚换下的未洗,换上的又湿透了,又得再换。碰上天寒地冻就更辛苦。遇上母亲便秘,还得给她从肛门里一块块地排除粪便。后来母亲双目失明,遇事只管开口叫唤,照料工作更增添了麻烦。夫妻俩总是耐心殷勤照料。母亲卧病一年多,天热电风扇,天冷电热毯,茶汤,粥饭端到床前;擦身,洗涤,治病,煎药,问寒问暖,关怀备至。
  人们无不夸奖他俩的心性好,他们总是认真地说:“我们小时候父母疼我们,养我们,我们能做没良心的忤逆子吗?更何况赡养父母是做子女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加伦,1937年11月出生,1954年毕业于金华农校,1958年支边赴青海,现任中共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城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由于工作勤奋,政绩比较突出,曾多次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奖励。1993年评为西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作之余酷爱文学,先后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散文、诗歌百余篇(首)。1994年被选编于《中国文艺家名人录》。
  吕建民,原名吕文。1939年11月出生。擅长舞台、影视美术设计。青海省京剧团舞美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青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舞剧《智美更登》舞台美术设计、于1987年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舞台美术展,获“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荣誉奖”。主要作品还有:京剧《格萨尔王》舞美设计;藏戏《意乐仙》舞台美术设计;歌剧《马王与杂豆》舞美设计;话剧《昆仑战风雪》舞台美术设计,舞剧《拉仁布与齐门索》布景设计。并担任20集电视连续剧《格萨尔王》美术顾问。传略被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
  吕德胜,194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组长。现任永康市文化馆副馆长。是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黄河书画社常务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金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永康市文联常委,永康市美协主席。197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要作品有年画《三恭喜》,获浙江年画、连环画、宣传画二等奖,1984年选入浙江新画到北京展出。中国画《苏武牧羊》获天津全国名人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并在津展出。中国画《轧糖乐》获1988年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赛优秀奖,被陕西长安民俗博物馆收藏。中国画《重阳节》获全国首届中国年鉴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作者被载入1991年中国年鉴;中国画《重阳》选入第三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并为《中国画年鉴》收编。中国画《新春乐》获国际中国画大赛荣誉奖,作品选入《二十世纪中华艺苑掇英》大画册。中国画《心曲》被选入全国文化系统中青年书画展览。中国画《升平盛世》获北京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作品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收藏。出版和发表的主要作品还有年画《三恭福贵图》、《龙飞凤舞》、《五福临门》、《彩蝶迎春》、《演武场》、《出嫁》、《三异图》等作品。
  艺术评论家俞建华在1994年《今日生活》第二期艺术长廊栏目的评论中,称其作品“无不都是热情讴歌民俗民风,在目前画坛竞以小家子气的小趣味为尚的情况下,(他)这种贴近生活的作品弥觉亲切。”
  他的传略已先后被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家数据库》、《中国文艺家传集》、《1992年中国美术家年鉴》和《国际现代书画家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书画名家签名钤章艺术总览》、《中国艺术家通联大全》、《中国当代艺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并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
  李世庆,1949年4月出生,1968年2月应征入伍,大学毕业。在部队历任测地员、文书、书记、指导员、干事、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1989年担任总参合肥炮兵学院政治处主任,上校军衔。1993年10月转业到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任副县级政治处主任(享受正县级待遇)。在部队经过基层和机关的长期锻炼。通过战备训练,战备演习,抗灾救险,军民共建等实践,组织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曾多次受奖,评为先进个人,1989年元月记三等功一次。曾在《安徽日报》、《合肥晚报》等报刊杂志上撰文,创作过《军营卫士》等剧本,被总参谋部评为优秀通讯员。
  李加尧,1949年出生。初中毕业,政协永康市委员会第九届委员,国家劳动部评定为“金华火腿”加工技师,浙江省特级加工制作师。1960年进市火腿厂工作,潜心学习金华火腿制作加工,技艺日臻成熟,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多次参加全省火腿质量检查与操作表演及辅导。1988年参加省火腿技师专修班,使操作与理论的结合上得到升华,成了省市的技术尖子。省火腿技师评定委员会,根据其工作实绩及其火腿制作研究论文,一致认为他技术全面,素质过硬,特别是专家教授们对其关于火腿制作工艺的改进理论,及用美学贯穿火腿成形工艺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是全省火腿行业中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尖子。
  除专业成绩外,他还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热心帮助村民排忧解难,被村民誉为努力进取,自学成才,团结助人的楷模。
  胡金日,1948年3月出生。1969年任河头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0年10月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创作油画《入党》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作品《年年有余》、《舞狮图》、《在祖国的花园里》、《双虎图》等八幅作品先后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知识画报社出版。
  摄影作品《十五的月亮》在上海文化艺术报、南京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发表,老山前线国际和平年摄影大奖赛入选。现为浙江年画研究会会员,金华市新闻摄影协会理事,金华市广告协会会员,金华市装饰协会会员,永康市美术协会理事,永康报社装潢广告公司经理。1988年经金华市新闻职称评定小组评定为编辑(中级职称)。1985年当选为金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
  吕璧华,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1972年担任赤脚医生。1974年被推荐考核,选送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深造。1977年分配永康县人民医院从事内科工作至今,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1987年升为主治医师,1989年被任命内科副主任,对内科消化系统医疗有很高造诣,著有多篇优秀论文,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奖励。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副主任医师。熟悉英语并有医学(英文)译文发表,现任永康市医学会理事,永康市卫生技术评委会评委,金华内镜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会员。
  曹蓉蓉,女,1953年生于河头。1973年去联邦德国安家,加入德国籍。在法兰克福市开了“西湖饭店”和“长城饭店”两家中国餐馆,属该市一流饭店。曾代表德国华侨和华裔到机杨向来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政府总理献花,并合影留念。浙江省省长薛驹访问该市时,曾到她家作客。她会英语、德语,3个孩子还会讲永康话。
  卢广,男,1961年出生。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研究会会员。永康市(县)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1993年9月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摄影。1980年以来,多次参加浙江省和全国性摄影比赛并获奖。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作品10。余幅,获奖作品达80余幅。《赶春》获浙江省摄影大赛一等奖,《地铁匆匆》入选1994年全国第17届影展;《伐木工》在亚太摄影大赛中获奖。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