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5
页码:
157-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河头村民的生活习俗,虽与社会因时而变,但缘于所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生活
习俗
内容
数百年来,河头村民的生活习俗,虽与社会因时而变,但缘于所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在生活习俗上也与其他地方略为有别。主食副食
主食以稻米为主粮,以小麦、玉米、番薯为副粮。主食有米饭、米粥、麦饼、面条(索面)、饭汤、泡饭(清水饭汤)、羹等。
米饭 有大米饭、糯米饭、粟米饭(已罕见)。烧法,以前有铜罐饭、饭甑饭、蒲篓饭、铁锅饭。铜罐饭特别香。民间流动作业的铜匠、锡匠、铁匠以及农村小学教师,家庭中人口少的人家多烧这种饭吃。现在多为高压锅饭、电饭锅饭、铁锅饭、蒸饭等。
米粥 有大米粥、糯米粥、绿豆粥。
羹类 有米粉羹、麦羹、秼穄羹、番薯羹。早期还有花麦羹。
饼类 有肉麦饼、糖麦饼、小麦饼、麦饼爿、糕干麦饼。早期还有秼穄饼、花麦酥。
其他主食 有馒头、包子、花卷、饺子、发糕、索面。
除了主食之外,年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切糖。糖的品种有糯米糖、油麻糖、粟米糖、花生糖等。还要炒米胖、舂年糕、磨炒米粉(磨〓)、舂〓糍、蒸糕、煎馓、煎番薯片等。现在这些家庭自制的食品已逐步消失,被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食品所取代。过年过节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甚为丰盛。菜肴讲究色、香、味三要素。
在外地的河头人,随乡入俗,很难吃到家乡风味食品,这些食品常令他们向往思念。每逢回永康探亲,亲友们总要千方百计的搞来给他们品尝,以慰乡思。
肉麦饼,其馅有肉拌芥菜生、肉拌芥菜干两种。芥菜生味鲜甜,芥菜干味喷香。此饼具有饼膳(皮)薄,饼内空气鼓如扁球,风味独特,余香难忘的特点。
豆腐圆,先把豆腐捣糊,再用汤匙盛一满匙,内放瘦肉,放置盛有淀粉的碗中滚动,滚成鸭蛋形的圆子。这种圆子外表滚上一层淀粉,置汤中煮而不散。见圆子浮于水面,连汤盛出来,加以配料(虾米、酱油、醋、姜、葱蒜、辣虎)即成。肉麦饼,豆腐圆搭配起来吃,既鲜美,又实惠。
单麦饼,又名“小麦饼”。形如荷叶,薄如纸张,用巾包藏,三五天仍韧而软,不会变质。手艺人出门常携带作旅途点心。逢年过节,炒点荤素小菜如萝卜丝、千张豆腐条、金针肉、粉丝等为卷馅,吃时取单麦饼1~2张夹上菜,卷成圆筒,叫“麦饼筒”。
杨梅烧酒,鲜杨梅浸白酒,置瓶密封月余即可吃。隔年吃更佳。不仅鲜味,香甜可口,而且解暑开胃。
豆腐皮包,小块豆腐皮稍加水润软,包上蒿菜豆腐成小圆筒形,放在平底锅内浅油煎烤,蘸以甜酱、辣酱等,清香、鲜美,风味特异,是佐酒佳肴。 清明粿,清明扫墓的一种寒食,以糯米粉加水拌和蒸熟,包以芝麻红糖,再放入雕花的印板内印出花纹。特殊的用蓬蒿嫩叶加石灰水腌渍后,漂清,与糯米粉舂拌,包以笋、咸菜、豆腐、肉末(或豆沙)做成糰子(又叫金糰),蒸熟后色暗绿,清香糍柔。蓬蒿又有开胃治病功效。
此外,以前不少家庭在立冬前后有酿糯米酒习惯。自酿自饮,甚是乐陶。每逢过年过节、宴会,还要用酒猜拳。
穿着佩戴
清末和民国初年以自纺棉纱织土布成衣为多,色调以靛青蓝、白、黑色为主。男人一般穿对襟短衫长裤,冬天穿长衫、长袍、棉裤、夹
袄、夹裤;女人一般穿大襟短衣,下身围以长裙;婴儿穿肚抽、连身衣、连袜裤、肚褡;孩童均穿对襟衣、开叉裤。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兴穿学生装,公务人员兴穿中山装。女的穿旗袍、短裤、长统袜。不穿旗袍的,则穿短衣,围以短裙。一般农户,男的穿对襟短衫,女的穿大襟短衫。50年代服饰布料兴工农蓝布、卡叽布、龙头细布。男女青年盛穿中山装、列宁装。一般男性农民仍穿对襟衣,农妇仍穿大襟衣。60~70年代人造棉布料一度流行,的确卡、的确凉算是上乘。冬天流行棉大衣、卫生衫、卫生裤,少数男女有毛线衫、毛线裤、棉袍、棉裤,长衫逐步消失。80年代以后,男女老少的服装色彩渐趋丰富,一改以往形成的一片蓝黑旧貌。
旧时男女平时一般穿圆口低帮布鞋,冬天穿元宝棉鞋。寒冷雨天,穿靴和钉鞋、竹板鞋,夏天穿蒲鞋,劳动穿草鞋。建国后兴穿解放鞋(橡胶鞋)。70年代风行塑料鞋,草鞋逐步绝迹。
旧时比较富裕农家女子戴银手镯、银戒指、银项链、银耳环。建国后曾一度绝迹。进入80年代又复兴。90年代青年女子爱戴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现在老年妇女也仿效佩戴;而且男“大款”兴戴“老板戒”(四、五钱重的戒指)。70年代以戴手表为时尚,至80年代达到男女老少人人手上有表;90年代戴手表逐渐减少,已被黄金首饰取代。
日用器具
旧时普通家庭有大橱、花床、长脚桌或八仙桌、小柜、四尺凳、方凳、大凳、面盆架等。富户大户,客堂置有画桌(供桌)、古式圆桌、太师椅、茶几;卧室放有千工床、大橱、梳妆台、柜桌、床头柜、骨排凳等;书房摆有书橱、书箱、书架、桌、椅等。一般人家,仅有床柜(既可藏谷、又代床)柜桌、菜橱及常用木桶、板凳、竹椅等。
厨房里,一般户设三眼锅灶。大锅,用作焐面泔、做豆腐和蒸炊;中锅,用作煮饭粥和汤面;小锅,用作炒菜,过去多用平底单柄锅,又
叫铜锅。炊具有火钳、火锨、菜刀、饭锹、铜杓、萝卜烫等。盛具有缸、坛、瓶、缽等,陶器制品。点火在未有火柴之前,用打火石,纸煤筒。照明有“松明”、篾照、灯笼、灯盏头、桐油灯、菜油灯、煤油灯。夏季驱热有蒲扇、麦秆扇。驱蚊用艾草和锯沫、雄黄纸壳蚊香;冬季御寒有火笼,更有专为幼儿站坐用的火桶。盛物有方箩、大方箩、竹篮。
解放后,火柴、打火机、手电筒、电灯普及。打火石、松明、篾照已成陈迹,灯笼只在祈祷、祭祀时使用。
住房 交通
旧时以氏族而居,形成自然村落。村中建有吕氏宗祠、吕五宗祠、棋五公祠、慎八公祠、宝中公祠等,几百年来沿袭古式建筑,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一般为坐北朝南,所谓“有福之人住得朝南地”。普通家庭为“3间头”、“5间头”,富裕之家则有“7间头”、“9间头”、“13间头’,个别也有“18间头”大院。吕相公曾营建东、西厅,分3进,建有两廊庑。澹宁居、新屋里雕梁画栋、磨砖铺地,为古代精美建筑。民国时吕民贵的三层、四层楼颇具新型。吕式如的双半居,古色古香,堪称上乘屋宇。50年代初居住条件改变不大。70年代人口增长快,住房拥挤,二代同堂、三代同堂比比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家庭改建、扩建的新房,多用土木(黄泥墙)建筑,呈现一字形结构。进入
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纷纷建造新屋,形成多个新居民点。建筑材料基本是钢筋、水泥、红砖。形式为多层平台,走廊、阳台,向空间多层建筑发展,装潢讲究。
旧时道路多为黄泥路,主要通道用鹅卵石,或者是用长方石板砌成。来往都以步行为主。运货靠肩挑、肩背,笨重货物则用两人或数人抬。外出走亲访友也多是步行。只有乡绅士宦坐轿。新中国成立后,独轮车、双轮车、机动车等运输工具不断发展,行路就越来越方便。80年代后,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以车代步,骑自行车盛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富有人家有摩托车、小轿车。运输用拖拉机、汽车。近年来近途往来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坐三轮黄包车;远途往来则坐汽车,火车,或坐飞机。五里、十里往返步行甚是罕见了。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