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民情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24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民情风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16
页码: 153-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民情风俗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民情 风俗

内容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传统节日
  立春 俗称“上春日”,家家户户在门神、财神、灶神之位上插松柏竹枝,表示“四季常青,春福长存”。上春日为一年之最大,吃鸡子索面,禁忌挑尿桶等。
  春节 旧时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不说污言秽语,女人不扫地,不用刀,不做针线活。不出远门,仅在邻里道贺拜年。户户盛备糖果、花生、瓜籽、烟茶等迎宾客。早上吃鸡子索面,意为“长福长寿”。或吃羹、粽、糕,意为“耕种犁头实”,“子嗣高中及第”。旧时,年初一早餐后家主要带全家大小至祠堂祖先像前拜年,俗称“拜太公”。由房头族长分给麻酥一双;如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学历者,可领取双份、三份、四份不等。年初二开始,亲朋间送往迎来,统称“拜年”,表示下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解放后瞻祖习俗已废除。近年来又兴起上祖坟“拜年”的习俗。
  元宵 正月十三日至十八日为“灯节”。民间把“龙”奉为“风调雨顺”之托,“五谷丰登”之系,故隆重举行迎龙灯。灯节中当以元宵(正月十五)最热闹,所谓正上元宵。河头龙灯就在这个晚上进行。迎龙灯夜,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彩灯。鼓乐齐鸣,火树银花,彻夜不绝,热闹无比。解放后迎龙灯一度停止,改革开放之后,元宵节恢复迎龙灯
  活动。
  清明 家家户户备办祭礼,由长辈带领儿孙前往祖墓标清、添土、拈香、点烛、焚烧锡箔,冥币,放鞭炮进行祭扫。现在清明时节,人们除祭扫烈士墓,同时也祭扫自己先人的墓茔,以表怀思纪念。
  立夏 人人称体重,家家吃桂圆、荔枝、红枣、鸡蛋,以增强体质,预防“疰夏”。
  四月八 四月八为释迦生日,以糯米用乌饭树叶汁蒸成紫黑色糯米饭,有凉体功用。这一天善男信女买活鱼放生。
  端午 即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粽子,门户插菖蒲艾叶、挂鍾馗像,意为祛毒气,避邪恶。正午房内外洒雄黄酒,以消灭五毒。小孩挂香包,脸抹雄黄,意在祛邪。裹端午粽,喷雄黄酒的习俗今仍延续。
  六月六 男女老少都要洗浴。养狗人家也要将狗抛进溪塘冲洗。若是晴天,家家户户翻晒衣服,书籍以防虫蛀霉烂。此项习俗现在仍存在。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夜,相传牛郎织女银河鹊桥相会之期,左邻右舍围坐天井仰观牛郎、织女两星,妇女们即在星空下,用银针穿耳钻孔,佩戴耳环。俗称“七巧”。此项习俗,现在已消失。
  七月半 是“阴节”,家家户户吃麻糍,置办酒肉,香烛做羹饭祭祖。又鉴于一般短命而死,没有后代的孤魂野鬼无人祭祀,善良的人家特为之另用筐篮盛满酒肉饭,拎到离村庄百步外大路沿进行野祭,俗称“路头羹饭”。七月半现在仍过,但已去除了迷信的色彩。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有吃“团圆饭’“摆月”之习俗。黄昏时分,全家吃过团圆饭后,在庭院设桌摆设月饼、糕点、水果,以花样繁多为荣,赏月思亲,名为“摆月”。从前是外公向外甥送月饼摆月,现在是晚辈向长辈送月饼、鸡等高档礼品,祝贺中秋。
  在城摆月,旧时最排场的要数河头村吕方山家。中秋夜,他家开
  在仁政桥(和平桥)的店门口,摆着三四米长的作桌,桌子上摆满别出心裁,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供品。摆月的供品中,有特制的大月饼、小月饼。月饼上彩绘着嫦娥奔月、吴刚献酒、福禄寿喜等图案。有违反时令的水果,如黄瓜、枇杷、樱桃、水蜜桃、蟠桃;有当令的水果,如莲蓬、菱角、柿、梨、枣、石榴、柚子等。其中黄瓜六月底就请别人种植,枇杷、樱桃、水蜜桃、蟠桃之类用蜡制作,足可以假乱真。有八月初即在盘碗中放沙子绿豆浇水抽成二三尺长的绿豆芽,把它扎成牌楼、动物。有特地托人在各地带回采购来的几套小泥人戏曲人物,桃园三结义、百寿图等,去景德镇买回的精美瓷器。更使人注目的是雕琢得玲珑剔透的玉器、晶灿珍贵的珠宝、传世的古玩等等。为摆月,吕方山在八月初就雇用了多人作准备,耗资巨大。中秋夜,前往欣赏的人如潮水汹涌,交通堵塞。每年中秋夜,县警察局即派出警察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吕方山家的摆月活动自清末直至1940年大桥被日机炸毁停止,此时方山也已垂垂老翁矣。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古代把六叫做阴数,把九叫做阳数。九月九日都是阳数,故称“重阳”。河头九月初三祭钗,初六游案,初八上方岩迎案打罗汉。现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明文规定,九月初九为老人节,老人协会要举行庆祝活动。
  冬至 为下世人过年。河头吕冬常(为祭冬设立的常主,亦叫冬会)出钱,置办猪羊或猪头鹅、香烛、水果、糕点祭祖宗,叫“祭冬”。祭冬时,十分隆重,结灯挂彩,当中有大珠灯,四周有小珠灯,旁有纱灯。主祭人必须是三代双全的人。到祭的子孙可领取大馒头。祭冬看冬常的经济情况来定,有年年祭,隔年祭或者停几年不祭。冬至,现在许多户仍过,废去迷信糟粕,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去过。
  除夕 指农历岁尾一日,民间一到十二月廿日就忙着“过年”、理财务、办年货、洁门庭、写春联、舂年糕、炒米胖、切糖结馓。十二月廿三日为灶君上天汇报,廿五接灶君落凡。十二月廿五至廿九
  “谢年”,祭天地、祭神、祭祖。除夕夜合家欢聚吃年饭,称“团圆饭”。饭后,上辈给下辈分“压岁钱”。各个房间均点红烛,“间间亮”,通宵不睡,称“守岁”。子时一到,即春节开始,家家户户放鞭炮,意为“迎春纳吉”。
  以上岁时习俗,现在基本沿袭下来,但已去掉迷信色彩,作为节日过。
  新兴节日
  妇女节 每年公历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节日解放之后才兴起,节日那天,工厂、机关、学校的妇女要放假半天。河头村妇代会要开庆祝会。
  劳动节 公历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主要党政机关、工矿企事业工会举行庆祝活动。大型活动河头村民亦参加。机关厂矿放假一天。
  青年节 公历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天,共青团支部要组织青年、团员集会庆祝。
  儿童节 公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要放假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中国共产党诞辰 公历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党支部要召集共产党员举行庆祝会。
  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全国放假两天,举行集会和各种文娱活动庆祝。
  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为教师节,学校要放假一天。
  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浙江省老人节。村老人协会要组织慰问高龄老人。
  第二节 生活习俗
  数百年来,河头村民的生活习俗,虽与社会因时而变,但缘于所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在生活习俗上也与其他地方略为有别。主食副食
  主食以稻米为主粮,以小麦、玉米、番薯为副粮。主食有米饭、米粥、麦饼、面条(索面)、饭汤、泡饭(清水饭汤)、羹等。
  米饭 有大米饭、糯米饭、粟米饭(已罕见)。烧法,以前有铜罐饭、饭甑饭、蒲篓饭、铁锅饭。铜罐饭特别香。民间流动作业的铜匠、锡匠、铁匠以及农村小学教师,家庭中人口少的人家多烧这种饭吃。现在多为高压锅饭、电饭锅饭、铁锅饭、蒸饭等。
  米粥 有大米粥、糯米粥、绿豆粥。
  羹类 有米粉羹、麦羹、秼穄羹、番薯羹。早期还有花麦羹。
  饼类 有肉麦饼、糖麦饼、小麦饼、麦饼爿、糕干麦饼。早期还有秼穄饼、花麦酥。
  其他主食 有馒头、包子、花卷、饺子、发糕、索面。
  除了主食之外,年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切糖。糖的品种有糯米糖、油麻糖、粟米糖、花生糖等。还要炒米胖、舂年糕、磨炒米粉(磨〓)、舂〓糍、蒸糕、煎馓、煎番薯片等。现在这些家庭自制的食品已逐步消失,被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食品所取代。过年过节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甚为丰盛。菜肴讲究色、香、味三要素。
  在外地的河头人,随乡入俗,很难吃到家乡风味食品,这些食品常令他们向往思念。每逢回永康探亲,亲友们总要千方百计的搞来给他们品尝,以慰乡思。
  肉麦饼,其馅有肉拌芥菜生、肉拌芥菜干两种。芥菜生味鲜甜,芥菜干味喷香。此饼具有饼膳(皮)薄,饼内空气鼓如扁球,风味独特,余香难忘的特点。
  豆腐圆,先把豆腐捣糊,再用汤匙盛一满匙,内放瘦肉,放置盛有淀粉的碗中滚动,滚成鸭蛋形的圆子。这种圆子外表滚上一层淀粉,置汤中煮而不散。见圆子浮于水面,连汤盛出来,加以配料(虾米、酱油、醋、姜、葱蒜、辣虎)即成。肉麦饼,豆腐圆搭配起来吃,既鲜美,又实惠。
  单麦饼,又名“小麦饼”。形如荷叶,薄如纸张,用巾包藏,三五天仍韧而软,不会变质。手艺人出门常携带作旅途点心。逢年过节,炒点荤素小菜如萝卜丝、千张豆腐条、金针肉、粉丝等为卷馅,吃时取单麦饼1~2张夹上菜,卷成圆筒,叫“麦饼筒”。
  杨梅烧酒,鲜杨梅浸白酒,置瓶密封月余即可吃。隔年吃更佳。不仅鲜味,香甜可口,而且解暑开胃。
  豆腐皮包,小块豆腐皮稍加水润软,包上蒿菜豆腐成小圆筒形,放在平底锅内浅油煎烤,蘸以甜酱、辣酱等,清香、鲜美,风味特异,是佐酒佳肴。 清明粿,清明扫墓的一种寒食,以糯米粉加水拌和蒸熟,包以芝麻红糖,再放入雕花的印板内印出花纹。特殊的用蓬蒿嫩叶加石灰水腌渍后,漂清,与糯米粉舂拌,包以笋、咸菜、豆腐、肉末(或豆沙)做成糰子(又叫金糰),蒸熟后色暗绿,清香糍柔。蓬蒿又有开胃治病功效。
  此外,以前不少家庭在立冬前后有酿糯米酒习惯。自酿自饮,甚是乐陶。每逢过年过节、宴会,还要用酒猜拳。
  穿着佩戴
  清末和民国初年以自纺棉纱织土布成衣为多,色调以靛青蓝、白、黑色为主。男人一般穿对襟短衫长裤,冬天穿长衫、长袍、棉裤、夹
  袄、夹裤;女人一般穿大襟短衣,下身围以长裙;婴儿穿肚抽、连身衣、连袜裤、肚褡;孩童均穿对襟衣、开叉裤。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兴穿学生装,公务人员兴穿中山装。女的穿旗袍、短裤、长统袜。不穿旗袍的,则穿短衣,围以短裙。一般农户,男的穿对襟短衫,女的穿大襟短衫。50年代服饰布料兴工农蓝布、卡叽布、龙头细布。男女青年盛穿中山装、列宁装。一般男性农民仍穿对襟衣,农妇仍穿大襟衣。60~70年代人造棉布料一度流行,的确卡、的确凉算是上乘。冬天流行棉大衣、卫生衫、卫生裤,少数男女有毛线衫、毛线裤、棉袍、棉裤,长衫逐步消失。80年代以后,男女老少的服装色彩渐趋丰富,一改以往形成的一片蓝黑旧貌。
  旧时男女平时一般穿圆口低帮布鞋,冬天穿元宝棉鞋。寒冷雨天,穿靴和钉鞋、竹板鞋,夏天穿蒲鞋,劳动穿草鞋。建国后兴穿解放鞋(橡胶鞋)。70年代风行塑料鞋,草鞋逐步绝迹。
  旧时比较富裕农家女子戴银手镯、银戒指、银项链、银耳环。建国后曾一度绝迹。进入80年代又复兴。90年代青年女子爱戴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现在老年妇女也仿效佩戴;而且男“大款”兴戴“老板戒”(四、五钱重的戒指)。70年代以戴手表为时尚,至80年代达到男女老少人人手上有表;90年代戴手表逐渐减少,已被黄金首饰取代。
  日用器具
  旧时普通家庭有大橱、花床、长脚桌或八仙桌、小柜、四尺凳、方凳、大凳、面盆架等。富户大户,客堂置有画桌(供桌)、古式圆桌、太师椅、茶几;卧室放有千工床、大橱、梳妆台、柜桌、床头柜、骨排凳等;书房摆有书橱、书箱、书架、桌、椅等。一般人家,仅有床柜(既可藏谷、又代床)柜桌、菜橱及常用木桶、板凳、竹椅等。
  厨房里,一般户设三眼锅灶。大锅,用作焐面泔、做豆腐和蒸炊;中锅,用作煮饭粥和汤面;小锅,用作炒菜,过去多用平底单柄锅,又
  叫铜锅。炊具有火钳、火锨、菜刀、饭锹、铜杓、萝卜烫等。盛具有缸、坛、瓶、缽等,陶器制品。点火在未有火柴之前,用打火石,纸煤筒。照明有“松明”、篾照、灯笼、灯盏头、桐油灯、菜油灯、煤油灯。夏季驱热有蒲扇、麦秆扇。驱蚊用艾草和锯沫、雄黄纸壳蚊香;冬季御寒有火笼,更有专为幼儿站坐用的火桶。盛物有方箩、大方箩、竹篮。
  解放后,火柴、打火机、手电筒、电灯普及。打火石、松明、篾照已成陈迹,灯笼只在祈祷、祭祀时使用。
  住房 交通
  旧时以氏族而居,形成自然村落。村中建有吕氏宗祠、吕五宗祠、棋五公祠、慎八公祠、宝中公祠等,几百年来沿袭古式建筑,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一般为坐北朝南,所谓“有福之人住得朝南地”。普通家庭为“3间头”、“5间头”,富裕之家则有“7间头”、“9间头”、“13间头’,个别也有“18间头”大院。吕相公曾营建东、西厅,分3进,建有两廊庑。澹宁居、新屋里雕梁画栋、磨砖铺地,为古代精美建筑。民国时吕民贵的三层、四层楼颇具新型。吕式如的双半居,古色古香,堪称上乘屋宇。50年代初居住条件改变不大。70年代人口增长快,住房拥挤,二代同堂、三代同堂比比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家庭改建、扩建的新房,多用土木(黄泥墙)建筑,呈现一字形结构。进入
  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纷纷建造新屋,形成多个新居民点。建筑材料基本是钢筋、水泥、红砖。形式为多层平台,走廊、阳台,向空间多层建筑发展,装潢讲究。
  旧时道路多为黄泥路,主要通道用鹅卵石,或者是用长方石板砌成。来往都以步行为主。运货靠肩挑、肩背,笨重货物则用两人或数人抬。外出走亲访友也多是步行。只有乡绅士宦坐轿。新中国成立后,独轮车、双轮车、机动车等运输工具不断发展,行路就越来越方便。80年代后,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以车代步,骑自行车盛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富有人家有摩托车、小轿车。运输用拖拉机、汽车。近年来近途往来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坐三轮黄包车;远途往来则坐汽车,火车,或坐飞机。五里、十里往返步行甚是罕见了。
  第三节 信仰习俗
  在旧社会,人们除信佛,信耶稣外,还信神祇。
  神祇是虚无的,但旧时人们却迷信其威力。民间多为之立庙,塑像,虔诚供奉,四时牲醴祀之,以祈求保佑,降祥赐福。
  旧时,县里有“城隍庙”与“东岳宫”。河头村建有前太祖殿、后太祖殿、五谷神殿、土地殿、老念公等庙宇。分别司风雨、司稼禾、司民情,祈求风调雨顺,三禾成熟,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家户户立有灶君之神位,以祈求灶君“上天呈善事,下界降祯祥”。猪栏、牛栏也立神位,以祈求“栏头兴旺,四季平安”。甚至傢具,器物也信有神祇。如门口,有门神。床榻有床公床婆。店家多供奉赵公元帅财神,祈求生意兴隆,招财进宝。山有山神土地,田有田公田婆,河有河神,桥有桥神,连古树也有神祇,如枫树爷、樟树娘之类。
  人们除迷信神祇,还信有鬼,人死后认为有鬼魂存在。因而对亡者要念佛,超度,做羹饭,烧锡箔、纸钱。
  神者,多为真有其人,于世于民有过好处,人们对其感恩感德,塑像立庙凭吊纪念。有的符合统治阶级忠义的标准,被帝皇敕封为神。如孔庙,祀儒家先师孔子;关帝庙,祀关羽的义;包公庙,祀包公的执法严明;胡公庙,祀胡则为民请命。总之,每个神的偶像,都是值得当时人们纪念的人物,久而久之变成人们心目中的神了。河头村民奉祀胡公,年年重阳节前夕要迎案,上方岩膜拜。
  在民间,信仰佛教和敬神迷信的活动往往掺杂在一起。许多人分不清哪是信教,哪是迷信。所以民间的地方性节日也往往是混为一谈。
  二月二迎城隍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县城大街两旁店铺都张灯结彩,善男信女要食素念经,成群结队的人们去城隍庙,在城隍老
  爷前拈香点烛,祈福讨寿。中午举行祭祀仪式。住庙老道身着法衣,左手握铃,右手持魂幡,拜伏于城隍雕像之前念咒画符,拈香烧纸后,将城隍的神像抬离座位,放进轿内,八人抬着,亦步亦趋地在大街上缓行。所到之处,人们都双手拈香,或撒施着茶叶米来驱邪。整天爆竹和鼓乐齐鸣,甚是热闹,河头村人处于城邑,参予二月二的活动者甚众。
  二月十九观音会 又叫“招子会”。在民间有“大慈大悲观世音”和“送子观世音”之传说。旧时,永康各地都有观音会的组织,以夏历二月十九日为集会纪念日。河头村也有这一组织。参加者大多是已婚青壮年妇女。她们购买香烛、纸锭、经卷和祭品,到寺庵观音菩萨像前膜拜诵经,默祝赐贵子。
  三月廿八游东岳宫 旧时,三月廿八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背着香烛、纸锭去游东岳宫,河头村也有不少人参加。东岳宫,建在飞凤山上。殿宇分三进,建筑非常庄严,前进大门口上挂有“赏善罚恶”四个金字匾额。门内两侧塑有威风凛凛的四大金刚,正中端坐满脸笑容的弥勒佛。中殿是东岳大帝坐镇之方。后殿是观音堂,百子堂。
  中殿是东岳宫的主殿。是三进中最为壮观森严的建筑。殿正中塑着神态严肃的东岳大帝,两旁分列持枪持戟的天兵天将。西厢十间阎王殿,称十殿阎罗。每殿阎王像旁,又塑有鬼判、录簿、小鬼、牛头夜叉、鬼役等面目狰狞的泥像。阎王案前都跪着生前罪孽深重,作恶多端被审判的罪鬼囚犯(诸如秦桧夫妇之类),经各殿阎王审理后按律分别判刑。在一进大殿厢房设有刑场,雕塑着设有活动机关的行刑之像。诸如,挖眼珠、割舌头、烙铜柱、落油锅、锯肉板、挖心肝、砍头、石磨磨鬼、石臼舂鬼、上铁钉山、过奈河桥、血湖桥等等残酷行刑的形象,十分阴森恐怖,令人一见生畏,不寒而栗,看后都拈香焚纸,改恶从善,修身养性,以求死后不致下地狱,受酷刑。当然这是旧社会封建统治者用来教化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广大人民对作恶人的一种心理
  期望。有的恶人游过东岳宫,确也做了几天好人的,但不久又会旧病复发,或变本加厉,所以民间有“嬉过东岳宫,做得三日好侬”之民谚。
  七月卅日地藏王菩萨生日 相传地藏王是印度王子,信仰佛教,翻山涉水来到中国传教,在九华山圆寂。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将遗体装入瓷缸里火化,骨埋九华山寺侧。故称这天为地藏王生日。这一天许多人都要去寺院在地藏王菩萨前焚香诵经,旧时河头村妇女有许多人参加活动。
  腊月廿三日灶君上天日旧时传为灶君上天奏告人间善恶,至廿五日才下凡回府。因此人们在廿三日傍晚,在灶前供奉礼品祭祀,将灶上贴的“灶君之神位”红纸剥下与纸钱一起焚烧,送其上天庭禀事。待廿五日灶君下凡时,另贴一张新的“灶君之神位”,两旁写“上天呈善事,下界降祯祥”或“长生,供奉”。寓意是默祝灶君上天多讲好事,少说恶语,让玉帝赐福于己。
  除上述的迷信习俗外,还有认异类为爹娘、安儿歌、镇妖、佩戴防忌物、启惊、叫魂等等。
  认异类为亲 幼儿命运如何?做父母的都要请算命先生掐算时辰八字。有“爹不要,要白帽,锅灶神官火(吓)起跳”,或“娘不要,要白帽,再认亲娘寻依靠”之命理者,假如不另认爹娘,会有克父、克母之危;若认他人为亲爹亲娘,谁肯甘愿受克?于是就只能认异类为亲,如认“岩塔”为父,认“枫树、樟树”为母。
  安儿歌幼儿夜啼不宁,有用红纸条若干,上书《安儿歌》,于凉亭、道旁的大树上到处张贴,以求幼儿安宁。其歌云:“天苍苍,地茫茫,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郎君读一遍,小儿一觉到天光。”
  佩戴防忌物小孩的生辰有犯忌,给小孩佩戴银项圈、银手镯,或银索,银锁等物,叫“命根”。谓此打扮,表其“戴镣带铐,已服王法”。不会再受惩罚,可免不测。
  镇妖 祭度 旧时,谓住宅有犯忌,有在屋顶竖方天戟、置吞,有在门口上挂八卦、贴鍾馗画像,或虎头、龙头、麒麟等猛兽彩画,或书“泰山石敢当”,“姜太公在此”之类木牌立于门顶,以祛邪。
  启惊 小儿突闻巨响,或见可怖之怪物,或摔跤等原因受惊者,大人必拉起小儿的耳朵,拍胸脯,口念:“惊……惊……呸!”“某某(叫小儿的名字)不怕。”或云:“在哪里受惊,哪里归来。”关于启惊,今尚有许多大人如此做。这或许有点科学道理,起到了使受惊者壮胆安神的作用。
  叫魂 有人因受惊吓而致病,人们就称其为“脱魂”。有的就把病者拉到受惊处;如启惊式,呼唤其灵魂归来。有的乘病者熟睡之际,用麦面渗水包于患者手腕上,亦叫“叫魂”。后验其手腕皮肤,如有紫色,则“魂已归体”。如患者受惊处离家太远,不易呼唤其魂而归,则请巫婆或他人,手持秤秆,钩挂小搬浅(畚箕),内盛茶叶米,高挑灯笼,架起两脚梯,登上七步,朝受惊方向高声呼唤患者的名字,因何而惊,唤之速速归来,唤声从高渐低,然后下梯,一路呼之,沿途撒茶叶米至患者房内。
  在水利设施不完备,科学落后的年代里,天雨,水无法可蓄,天
  晴,湖塘干涸。夏秋之间,每逢大旱季节,主熟受旱,农民心如火焚。唯抱“祈求老天怜悯开恩”,寄赖于天。行“取龙”、“接佛”之仪,祈祷“龙王”、“神佛”速速兴波助澜,行云吐雨,普降甘霖,以拯枯苗。
  取龙 “风从虎,雨从龙”。龙主雨部,下不下雨,什么地方下雨,下多少雨,都归龙统管。上街有龙皇庙,历山背有龙潭。久旱之年人们就要找上门去。取龙接佛都十分虔诚,戒食荤腥、沐浴茹素、禁屠。无惧炎炎赤日,一律不戴笠帽,不掌扇,不赤脚(穿草鞋和蒲鞋)。县太爷也不例外,否则就是不诚,人人都可惩之。“取龙接佛”者,有以村或乡为单位,亦有邻近各村联合的。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农为首主事。取龙队伍有迎着旗幡的长队,每人手执画有“乌龙吐雨”,书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普降甘霖”等字样白色小幡。沿途张贴榜文(通告),前头开锣,旗伞开道,接之两面大龙旗,上书“××乡(或村)信士万众,祈请龙王降驾”之长幡,后由两对未婚小伙互换肩扛“龙瓶”,执捞兜紧随。左右聘有道士,手执龙角,麻鞭,一边吹号,策鞭驱邪,成一列冗长队伍,浩浩荡荡,往历山龙潭进发。每隔几步有纠察人员,肩背大刀、挡叉、棍、棒之类,雄纠纠,气昂昂地随行,以维护礼仪之严肃性。去时要掩旗息鼓。
  队伍到达目的地后,小憩顷刻,旋即摆设简易香案,祭品,由主事者主持膜拜,请道士(念佛先生)鸣锣吹角,说是“召龙”,念佛化符牒(行文)通告天庭。潭水淘动,此时,见潭内有鱼、虾、鳗、蛇之类水族浮现者,持兜之青年,即速击水兜之,不管捞的何物,即奉为“龙神”,小心翼翼放入龙瓶。瓶口用大红布封牢。人群欣喜哗然。然后鸣锣、放炮,高抬“龙瓶”,整队吆喝,取道还乡。返回时,其声势压倒沿途之一切,迩遇戴凉帽者,扇凉扇者,无论是谁,一概摘除。正在抗旱之农,老
  远看见取龙队伍,即将水车等具,自行拆除。有挑尿粪及其它不净之物者,自行远远迴避。否则,由取龙纠察队,一律予以掀倒。取龙队伍遇桥绕道,一律涉水而过。凡路过之村镇都以茶、酒款待,热情迎送。取龙队伍游至县城,集结在城北龙皇庙前之广场(有时集结在运动场之溪滩上),将龙瓶敬摆于露天的龙王像前,派人通报县府。知县(县长)不敢怠慢,立即前来。一不戴凉帽,二不持扇子,三赤脚穿蒲鞋或草鞋、虔诚拈香,行三跪九叩礼,俗称“拜雨”。若“取龙”回来途中,巧遇大雨降临,众人无不拍手称庆,但纪律严明,队伍不紊,任其雨淋,无一逃避。如赤日依然,毫无雨意,亦只好徒呼负负,垂头丧气,怨天、咒天、听天、望天、而不出声。待雨通旱除,才“送龙回潭”。
  接佛 旧时,逢大旱之年,将管辖本方的主管,如乡主、城隍,好像请他们出来,转呈玉帝,发慈悲救黎民。河头属义丰乡,义丰乡主坐云山杨木塘村。仪式大体与“取龙”相同,但无“召龙”这一节仪式。接回来是佛或牌位,抬诸旷野曝晒。此作为大抵因“虔诚祈雨”无效,而反之不得已采取”迫令激将”之妄为。意为:“尔神不体民疾,予以饱尝干旱之味,迫使降霖自救”。故往往日复一日,杳望苍天,直至盼来喜雨,才隆重地重饰金身,备牲礼祭祀,更大规模的抬像恭送还之归位。
  做清蘸,送瘟神 有这么一年,流行病暴发,发病儿童,身上有红斑,不知是什么病,很快就死亡,那时叫“鬼打印”,说是给鬼做上记号。村里没几天死了吕章来、吕章印兄弟俩,十分恐怖,人心惶惶,人们纷纷给孩子系五色线,洪武皇铜钱压邪。由村里做了几日平安清蘸。念佛先生(道士)头扎虎头皮,身穿八卦衣,一手提吹龙角,一手催打麻鞭、挨家挨户,张贴平安清蘸小纸条。
  最后一天,扛了一只大纸船,船上有栩栩如生的老梢公老梢婆。家家户户扫脏物病魔倒进船里,加些银锭(锡箔),送往溪边烧毁。
  清蘸有六畜蘸、植物蘸、稻蘸等几种。
  第四节 基督教
  基督教是19世纪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宗教。永康的基督教是在光绪四年(1878),由英国传教士雷牧师首先来永康传教,在学西一弄建造教堂,属英国差会的内地会。1928年在全国反帝运动的影响下,永康内地会改称为“中华基督教自立会”。至1941年全县农村共设有34个分堂。1957年教会中的爱国人士姚汝林等联名向人民政府申请建立“三自”爱国运动组织。4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三自”筹委会建立后,贯彻“三自”方针,要求信教群众接受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响应政府号召,投入各项中心活动。鼓励劳动生产,组织信教群众开展正当的宗教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组织全部解体。1984年10月永康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恢复活动,村民吕惠昌牧师被选为主席。会上作出了实行“定点聚会、定点活动,定人管理”的制度。基督教的活动,以星期天为礼拜日,信教教徒集中到定点的教堂,举行宗教活动,有唱颂扬“上帝”耶稣的歌曲,有由牧师或传教士向教徒按《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里的章节进行传道。接纳新教徒又有新的仪式。河头村有多人信仰基督教。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