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章 文化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10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文化 体育
分类号:
G807.4
页数:
28
页码:
112-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文化、体育、文娱、传说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文化
体育
内容
第一节 文娱
演戏 文化娱乐,历来是河头村民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平时喜欢猜谜语、唱山歌、讲故事,还喜欢听曲艺艺人演唱的鼓词、铜钱棍、道情。而请剧团来村里演戏(俗称做戏),是村民最为欢喜的传统文娱活动。
农历十月初三,是河东坊本保老爷生日,每年这时候,河头就要请有名气的剧团演戏。
八月十三,胡公生日,轮到河头“归案”的年份,也要演“归案”戏。这是必定要做的“日子戏”。民国17年(1928)“归案”时,有新新舞台(戏台搭深塘边朝下台门)和李庆福班(戏台设下台门口,台朝内)两个戏班子演出。
在黄瓜开摘之时,村民也常凑钱请戏班子来河头江城桥头或上溪滩做“黄瓜戏”,同时宣布“黄瓜禁约”。
正月元宵灯节后,有的年头也要做戏。
解放以前,来河头村演过戏的班子有东阳的老紫云班、新紫云班、大荣华班,永康的新新舞台、大联星班、团体舞台以及古山的小侬班超然舞台,缙云的缙东舞台,浦江的浦江班等。这些剧团大都为三
合班,演婺剧为主。
河头戏场(露天晒坛)地理位置适中,平坦宽敞,环境舒适,村民观看踊跃。不少村民还要接乡下亲友来看戏,周邻观众也潮水般涌来,因此演出特别热闹。剧团水平高低,演出好坏,名声马上四面传播。河头人热情好客,对剧团演出总是尽量给予方便和帮助。过去祠堂管事吕昭忠,是个“戏紫苏”(内行),剧团演出事宜都由他为主安排。许多剧团来县城演出,都要先到他家拜访。吕昭忠点的戏,既迎合年轻人的兴趣,又对着老年人的胃口,武戏文戏兼顾,男女老少皆大欢喜。
河头戏迷不少,内行人很多。哪个班子演出中出了差错,就会被戏迷们发现,评头论足。因此,各个戏班既欢喜到河头演出,又都十分认真、卖力,不敢稍有懈怠。
至今,一些老辈人谈起演戏来,仍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他们还记得新新舞台的李朝梭正生,绍雄小生,潘宝叶大花脸,黄德银小花脸,李亨攀二花脸,森水花旦等永康著名角色。对该团演出的《僧尼会》、《还金镯》、《九件衣》等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对朝梭主演的《九件衣》,他那吐词清楚,字正腔圆,有声有色的表演,印象深刻难忘。有些村民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还会哼唱戏文。1980年以后,曾有浙江婺剧团、江山婺剧团、义乌婺剧团、丽水越剧团、缙云婺剧团、安徽南陵黄梅戏剧团、永康婺剧团、武义婺剧团和永康、武义县农村婺剧团等来河头演出,每次都在城内引起轰动。
1992年,河头村投资28万元,在前花园晒场新建了固定戏台。台口宽9米,台深8米,侧有乐池,后有灯光布景区,规模与专业剧场相差无几,能接待大型专业剧团演出。
迎龙灯 永康的灯节,从正月十三上灯,至十八收灯(城内实际要延至廿日才结束)。城内旧时是四太祖十六坊所属地域,按俗定
日期迎龙灯,年年不变。如果在俗定的日期里,因天下雨即延至灯节之后迎。灯节中当以元宵夜最为热闹。河头村迎灯恰好定在正月十五夜。
河头村龙灯(桥灯)的龙头别具一格,显得非常威武。传说其模样是仿照白垤里村龙头岩的形状制作的。过了年初三,几个扎灯巧匠就到祠堂里糊扎龙头,直至正月十四完工。
抬龙头者四人,一定要挑选年轻力壮的新郎官,上台门两人,下台门两人。左右有护卫,还有两人走在龙头前面用手托起长长的龙须。四人(常主理事)执香,手提灯笼引路。执香者必须身穿长衫,头戴新帽,脚着新布鞋,以示吉祥。此外还有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乐队,伴于龙头前。河头村龙灯的桥灯壳也与各坊不同,大男灯的灯壳呈长方形,染成大红色;非大男灯的灯壳呈正方形。灯衣由灯会统一印制,连同骨架发到迎灯户自糊。灯衣用木版雕刻,有渔、樵、耕、读以及上下端八结的图案印刷,绘上颜色。灯亮之后,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看,都十分精彩壮观。
正月十五日这天,龙头去前太祖庙朝殿,送龙头珠,所谓“起龙”。下午三四点钟大男灯、桥灯汇集到祠堂前广场接灯。大男灯就是村民中去年凡生第一个男孩者迎的桥灯,其桥数视实力而定,有的10桥,有的20桥不等。世葵公生囡也迎过5桥。据说,先前迎大男灯者,正月十四就抢灯,后来族上规定:大男灯与桥灯同样在正月十五出灯,按男孩的出生年月日时的次序接灯。
龙灯起灯之后,先到河头村的田畈去望麦,以兆风调雨顺,禾丰稔熟。其路线是从祠堂前到后曹畈、高沿畈,经颜店湖、花银坛转许码头归城,龙灯要在后曹桥边和望春门外分别下马。这时附近的村民都挑着三牲前来请龙头,祈求赐福与吉利。
河头迎灯的队伍非常庞大,首先是“狮子”开路。“狮子”分狮子图(单狮图、双狮图、三狮图、九狮图)和滚地狮子两种。狮子图的狮笼由4人抬扛,笼前伸一长杠,杠端悬有绣球;笼的四周,饰有各式花灯。狮子分别有人用船纤(绳)在狮笼后面跟随拉引,使狮子自如出入笼子,上下左右起舞,时而戏弄绣球,时而冲向人群,活龙活现,栩栩如生。配之铿锵热烈的锣鼓声,异常威武。滚地狮子用麻丝与布做成,毛羽染成棕红色。每狮内有两人,前者手擎狮头,后者背负狮身。舞时,有一驯狮人,身着短衣,身扎腰带,手舞狮球引路。舞狮者动作协调地随着狮球上下左右舞动,有时滚地,有时腾跃,伴之阵阵有节奏的锣鼓声,令观众精神振奋。
接着是大头娃娃,青、白、鲤、鳜(谐音青白连卷,意为科举连连高中),台阁,转车的队伍。
随后便是花灯队。河头的花灯以品类多,造型巧,装饰美而闻名全城。牡丹灯、花篮灯、七线灯、鱼灯、虾灯、人物灯都维妙维肖,精彩纷呈。如织袜女工灯、手不停地摇转织袜机,两只眼睛盯住袜头,有如活人。还有那《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的戏剧灯,灯中装有机关,能够表演出不同的动作。此外,还有按十二生肖扎的灯,猴年就扎猴子灯,鸡年扎鸡灯。牛年扎头大水牛,牛角峥峥,一对大眼睛嵌上两片凸玻璃,点上蜡烛后,炯炯有神。每年必扎新时灯。花灯都由各家制作,千姿百态,精美雅致,显示了河头人的聪明才智。所以城里人说,花灯要看河头灯。因此,河头迎灯夜大街上看灯的人特别多,两旁店铺的爆竹也放得特别热闹。
最后的灯队是龙灯。龙头前面,迎着一对虎头牌,两面大锣,鸣金开道。沿途有许多奶奶、外婆、妈妈抱着小孩子在龙头下钻来钻去,祈求“快长快大,身体健康”。
迎龙灯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剧烈文体活动,体力的消耗特别多。因此迎桥灯者,都是青壮年,个个腰缠小白布,腿裹绑腿,脚穿草鞋(以防滑)。跳(跑)灯时大家把桥灯柱举过头顶,拼足全力往前奔跑,其中只要有一人体力差一点,缺乏耐力,就会有危险。两旁观众兴奋热情地高声呐喊,为迎灯者鼓劲助兴。
河头灯队进城后有固定的线路:从望春门经山川坛、永宁坊、县前、溪下街到运动场(在西津桥西北边,今木材公司和皮革厂一带)。运动场场地宽阔,在此团灯、翻身,可尽兴表演。继后,沿丛桂坊、过虹霓太祖庙前,进西街,折上街,顺游而下过皇华坊,回县前,过仁政桥,转河头溪沿。大男灯在皇华坊前抢头红,各抄近路抢先回家。有的从仁政桥河头溪沿跑灯回家、有的从衙后巷过后溪桥跑灯回家,有的干脆就从溪滩上涉水而过。花灯也各自回家。桥灯则在金门台照处,按灯分麻酥,每桥灯一筒(4双)。然后回祠堂前团灯,再拆灯回家。
归灯之后,灯会组织者摘下龙嘴上挂的小红灯(龙口珠),一盏盏送到新郎家,以兆早生贵子。受灯者,必须回送红包,表示谢意。
这是解放前闹元宵的情景。解放后,闹元宵曾一度中止。“文革”后又重新恢复,其规模并不亚于以前。从前用人抬的台阁,如今改用汽车游灯。
文艺宣传 解放以后,村民对群众性的文艺宣传演出十分爱好。195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青年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多次参加镇、县文艺会演,屡屡获奖。
50年代,以河头村民为主的民主剧团,以卢埠塘的收入为活动经费,多次组台演出了宣传戏《李兰珠翻身》、越剧《刘海砍樵》《庵堂认母》《拾玉镯》和一些曲艺专场。参加演出的有应振松、朱月宵、朱月荷、吕华文、吕根基、徐献昌、王梅芬、李春芬等。
源自40年代高镇的民间舞蹈《十八蝴蝶》,1956年在县文化馆的指导下,首先由河头推陈出新,组队演出。1958年在宣传“总路线”的热潮中再次组队参加永康县和金华地区文艺会演,1959年赴杭州汇报演出,前后演出50多场,极获好评。先后参加演出的有徐兰芬、徐笑眉(花心)、朱月荷、徐正阳、吕美英、蒋彩娥、周惠董、应连娇、施绍兰、吕玉卿、吕淑红、朱云兰、童永丹、应淑菲、胡笑林等;导演、乐队有吕银蟾、陈福火、胡春美、楼学芬、吕天叙、吕振庭等。1963年,李梅珍、应梅斋,朱月宵、吕肖仁、吕松喜、吕世寅、吕子扬等十余人演出的现代婺剧《三月三》,在村里及山后卢白云水库工地为河头及外地民工专场演出,引起轰动。
1966~1975年,由共青团支部主办的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十分活跃,经常排练婺剧小戏,现代革命京剧片段,曲艺、歌舞等节目,为村内外群众演出80余场。曾晚上步行到苏川,皇渡桥,傅店等地巡回演出。文宣队主要负责人(兼演职员)有吕德胜、朱月宵、贾建强、应永忠、赵康明等人。参加演出较多的还有吕华、倪淑姬、倪淑娟、吕肖仁、吕璧华、童伟江、林同哈、朱月荷、林梅仙、吕德虎、李加尧、陈晓星、樊式宏、楼美君、陈巧园、吕维云、柯子爱、柯子惠、程秀央、赵月眉、王妙忠、李关洪、芦淑仁、卢淑芬、吕锦屏等人。
后台乐队有:应楚琴、应广始、吕松喜、吕品森、李章龙、赵朝洪、吕寿福、张家土等。在外工作的吕天军、吕天叙、徐鸿华、吕文炎等也常在节假日回村参加伴奏。
文宣队在村里演出时,往往不搭台,村民们就在场子周围自带凳椅围坐观看,演员、观众情景交融,场面动人。
文宣队演出的节目,有引进的《半篮花生》、《三搬石门槛》、《审椅子》、《一壶水》《夜修》、《男女都一样》、《张思德》、《老俩口学毛选》、《逃生》、《两代招婿》、《老生分子》及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茶馆》(吕肖仁饰阿庆嫂,童伟江饰刁德一,林同哈饰胡司令)和《智取威虎山》(吕璧华饰少剑波、李加尧饰杨子荣、陈晓星饰孙达得,林同哈饰小炉匠,吕德虎饰座山雕,倪淑姬饰小常宝,樊式宏饰常宝父)等。由於演员角色搭配得当,演出肖似,获得观众一致赞扬。自编自导的节目,有《拔敌旗》(婺剧),《追马草》(婺剧),《欢呼中国氢弹试验成功》(活报舞),《养猪姑娘》(歌曲)、《菜农心向党》(歌舞)、《治理永康江》(歌舞,演员30人),《一心为革命》(小婺剧),《大红枣儿甜又甜》(大型游行舞蹈,50人参加)等,主要编导有吕居清、吕品森、楼美君、柯子惠等人。
当时,河头村文宣队是全县重点文宣队之一,县文化馆经常派员驻队辅导。每年参加镇、县会演,均获好评。
1980年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河头村文宣队自动解体。
群众文化活动,还有放电影。除村委会、老人协会常在节庆日包场放映外,新居新路落成,考上大学,常有个人筹资包场。尤其是1990年以来,儿女为高龄老人如胡斯娇(百岁贺寿)、卢梅姿(70岁)、吕天伦母(90岁)、吕品芳(70岁)、卢高(50岁)祝寿和吕城喜获麟孙都曾包场放电影。
第二节 传说
龙的传说
六百年前的一天,一位精通阴阳的风水先生,来到河东,伫足观望河东的地形地貌后,啧啧称道说:“好龙脉,好龙脉!这是一条潜龙啊!六百年后,此地必定建州设府,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人们不解其意。地理仙捋捋他的白胡子解释说:“大凡州府道县的城堡所在地都选择于真龙真脉的地方而建置。它比富贵人家的祖坟风水地重要得多,它关系着这块地盘的兴旺发达,影响着整个地区百姓的风土人情,牵涉到百姓的富贵贫贱,孕育着世代子孙的忠孝贤愚……。”听者将信将疑。地理仙见状,摇摇头说:“可惜迟来了一步,眼下只能大材小用。那是一条力拔山河的巨龙大脉,由于它一时的延误,竟陷成一介村堡的圣灵。不过这仅仅是时间的推迟而已,它日必成大器。你们没有识别天地的慧眼,所以看不出这些天地的精灵,龙脉的走向和起止。”说着他站到一块高高的岩石上,对大家继续说:“此地三面环水,是老天造就的护城河,与县城隔江对峙,遥相呼应,地盘平坦方正,岂不是建州设府的风水宝地!”他举起右手朝东南方向指去,说:“你们看吧,前方那高低起伏的是数百里括苍山脉,是一条气势磅礴的大龙脉。永康的真龙是由括苍山落脉的,因为它路途遥远慢了一步,所以被八素山脉的白窖岭落龙抢占了县署。括苍龙无颜返回原处,就潜伏
于面前的这块神人莫辨的广阔平原里。远处高低的山峦,是苍龙腾舞;近见的村舍林林,是烟霞蔽身:气撼山河,脉力无穷。你们前面的三口湖,汪汪的湖水,乃是苍龙抢位时,累得满头大汗,滴下的几滴汗珠。不过,用不着为他惋惜,毕竟括苍山脉绵亘数百里,后劲无穷,一旦时来运转,潜龙成腾龙,飞龙见天,宝地兴焉。不信,且看六百年后的应验!此乃天意也。”说罢地理仙跳下岩石,整整衣冠,扬长而去。数百年来河头一直流传着这个传说。下塔潭抬金钟
下塔潭很深,却水清见底。相传潭中有件宝贝——金钟,长年累月沉没于潭中央水底里。平时人们看不见,唯有中秋夜,才能见到金钟的面目。可是谁也没法把它打捞上来。下塔普高庵老尼说(道光元年,原庵改名宝严寺):“若要捞得金钟上岸,必须是同爹同娘十兄弟。”河头村慎房吕某,生有二女八子,可算是10子了。八个儿子是水里龙蛟,两个女婿是水上蛟龙,个个都能潜入河塘水底追捕游鱼。某年八月十五前夕,吕老汉把两个女婿和八个儿子召到跟前说:“明天是中秋节,下塔潭金钟现形的时刻到了。我想你们合起来就是10兄弟,大家又都会水性,大家齐心协力,去把宝贝抬回来。好不好?”“十兄弟”齐声答道:“好!”
中秋夜冰轮晶圆,“十兄弟”到了潭边,只见金钟整口显露在深潭中央的水底里,闪烁着熠熠的光芒。“十兄弟”一齐潜入水底,用肩膀扛着金钟往上浮,很快把宝贝抬出了水面,大家高兴极啦!此时突然有人喊了声:“姐夫,加把劲呀!”这一喊露了马脚,那宝贝知道取宝的人并非是十个亲兄弟,其中有姐夫在凑数。顿时,金钟重逾万斤,十个人拼尽力气也支撑不住,“扑嗵”一声,金钟沉落水底,再也抬不上来。
第三节 婚俗歌谣
哭嫁 解放前,河头村民婚嫁迎娶,有许多礼仪习俗,与全县各地大同小异。在迎娶那天,新郎家要备花轿去抬接新娘,以免新娘日后被人说是“上门货”。新娘上轿前,向父母行跪拜礼,感谢养育之恩。新娘的父亲端出上轿饭,新娘尝一口,即交给兄弟姐妹吃,表示铭记骨肉手足深情。然后由兄长或利市妈妈将新娘抱到花轿前,换上放在米筛上的一双新鞋,踏上米筛(米筛俗称千只眼,是除妖辟邪之物)上花轿。新娘上花轿鞋子不可着地沾土,若新娘鞋子带土到婆家,俗称“婆家会发,娘家要败”。
新娘上轿时,新娘的母亲开始在楼梯上“哭嫁”,又称哭上轿。哭腔如唱,基本词句和腔调是从女长辈那里承传并加上临场发挥。哭一句,上一级楼梯,意思是女儿嫁到夫家去生活美满步步高。新娘和姐妹也应和着哭,俗传“越哭越发”。哭嫁因地因时因人不同而词句略有差异。下面是其中的一种:
囡啊囡,今日出嫁坐花轿,脚踏楼梯步步高啊,囡!
囡啊囡,今日出嫁做新妇,婆家日子日日富啊,囡!
囡啊囡,今日出嫁去拜堂,夫妻和睦像鸳鸯啊,囡!
囡啊囡,今日出嫁去洞房,子孙满堂福寿长啊,囡!
囡啊囡,出嫁给你宁波席,夫妻恩爱多和气啊,囡!
头上给你插朵花,生个外甥骑白马啊,囡!
上轿穿起新衣裳,生个外甥状元郎啊,囡!
上轿换新裤,婆家年年富啊,囡!
上轿换新裙,日后囡会做夫人啊,囡!
上轿换新鞋,囡婿日后做老爷啊,囡!
上轿红盖头,买田竖高楼啊,囡!
上轿放对喜,八人大轿接娘嬉啊,囡! (对喜:用红纸剪的双喜)
下轿踏布袋,传宗又接代啊,囡!
讨彩红 新娘上花轿后,喜歌手唱《讨彩红》。喜歌手为本地民歌手,有的专唱喜歌,有的还会唱多种民歌民谣,常被喜庆人家请去咏唱。花轿启程后,直至新娘下轿、拜堂、进洞房,选择下述唱段相机咏唱:
上轿讨个上轿红, 新娘上轿喜心中,
大大小小都来送, 手迎双喜红灯笼。
轿外讨个轿外红, 轿外亲朋喜冲冲,
轿衣两面花如锦, 绣上八仙真威风。
轿里讨个轿里红, 轿里新娘坐当中,
头戴凤冠珠宝亮, 蟒袍玉带美娇容。
轿顶讨个轿顶红, 轿顶荷花红彤彤,
四角龙头含珠灯, 四盏珠灯四角通。
起轿讨个起轿红, 花轿前后迎灯笼,
媒人轿前来把酒, 天地人和酒三盅。
过路讨个过路红, 花轿过门是乡风,
笙箫鼓乐轿前行, 大舅媒人轿后送。
落轿讨个落轿红, 新妇脚踏米筛中,
媒人双手照红灯, 利市妈妈来搀送。
拜堂讨个拜堂红, 新郎新妇立堂中,
拜过天地拜父母, 夫妻对拜喜冲冲。
洞房讨个洞房红, 新郎牵引领袖送,
新娘脚踏布袋走, 传宗接代乐融融。
凤冠讨个凤冠红, 新妇凤冠翘双凤,
丛丛珠翠抖抖动, 一朵绒花嵌正中。
蟒袍讨个蟒袍红, 蟒袍玉带讨娇容,
龙飞凤舞喜成双, 喜结良缘龙配凤。
台桌讨个台桌红, 台桌上摆妆匣红,
两支红烛成对照, 菱花宝镜照花容。
花床讨个花床红, 花床上面雕龙凤,
兰花帐里桃花被, 一对蝴蝶喜相逢。
八卦讨个八卦红, 八卦压邪又镇凶,
圆圆明镜正中挂, 八仙过海显神通。
花篮讨个花篮红, 花篮里面百花丛,
百花开后结百籽, 麒麟送子报祖宗。
满堂讨个满堂红, 满堂贵宾乐融融,
公婆爷娘多欢喜, 满堂喜庆满堂红。
送洞房 迎娶花轿到达男家,先停放在门口百步外。待到吉祥时辰才抬进中堂。由利市妈妈搀扶,新娘脚踏米筛下轿,与新郎拜堂成亲后入洞房。新娘入洞房,要旁人用3只布袋交替铺地,俗你“传袋”(“传代”之意)。新娘从布袋上步入洞房,讨彩“传宗接代”。此时
喜歌手咏唱《送洞房》:
一对红烛喜洋洋, 新郎新娘入洞房,
洞房里外好风光, 房里摆满好嫁妆。
红漆桌椅雕花床, 红绫被上绣鸳鸯,
今日洞房花烛夜, 早生贵子状元郎。
大儿当朝一品, 二儿四品堂堂,
大囡夫人一品。 二囡诰命娘娘。
夫妻白头同到老, 子孙满堂福寿长。
撒帐歌 新娘入洞房坐在花床上,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盖头红(旧时秤杆钉有秤星,一两一星,16两为一斤,正合南斗6星,北斗7星,福、禄、寿3星共16星。俗称秤杆挑盖头红,吉星高照,大吉大利)。接着喜歌手向床帐四周边撒喜果,边唱《撒帐歌》:
一撒洞房花烛夜, 二撒金榜题名时,
三撒五男并两女, 四撒七子保团圆。
撒帐天来撒帐天, 玉帝有心赐美仙,
君子喜配贤淑女, 洞房共结百年缘。
撒帐地来撒帐地, 新郎新娘结连理,
连理枝头花结子, 早生贵子全家喜。
撒帐东来撒帐东, 新郎好比采花蜂,
新娘好比牡丹花, 蜂采花蕊一点红。
撒帐南来撒帐南, 交杯饮酒两心和,
今宵喜饮交杯酒, 百年姻缘多美满。
撒帐西来撒帐西, 夫妻恩爱话投机,
夜来多少知心话, 忽听笼中鸡啼时。
撒帐北来撒帐北, 天官今日来赐福,
百寿图中富贵家, 一家大小享荣华。
撒帐前来撒帐前, 富贵荣华万万年,
诸位客官饮喜酒, 五百年前定姻缘。
撒帐后来撒帐后, 凤冠霞披相配就,
玉镯金戒手上戴, 金玉满堂富贵楼。
撒帐右来撒帐左, 新娘身上黄金锁,
新郎开锁破三关, 阳台相会云雨和。
撒帐左来撒帐右, 恩爱天长又地久,
一点甘露洒花蕊, 来年必定子孙茂。
敬酒歌 撒帐毕,婚宴开始,新娘由女宾陪同在新房入席,称“新娘席”。新娘席上有一碗半生不熟的大块猪肉,以讨会“生”的口彩。席间,歌手唱《敬酒歌》:
一杯喜酒敬新娘, 乾坤六合配鸳鸯,
孝顺父母福寿多, 敬重公婆喜满堂。
两杯喜酒敬新娘, 新娘新郎配成双,
夫妻同饮合欢酒, 早生贵子状元郎。
三杯喜酒敬新娘, 贵子三元登金榜,
连中三元步步高, 状元及第上朝堂。
四杯喜酒敬新娘, 四时八节敬尊长,
高敬公婆添福寿, 尊敬爷娘福寿长。
五杯喜酒敬新娘, 五子登科多才郎,
荣宗耀祖振国威, 太白醉酒天下扬。
六杯喜酒敬新娘, 苏秦六国为丞相,
天官赐福挂堂前, 六部朝臣坐两厢。
七杯喜酒敬新娘, 曹植七岁成诗章,
麒麟连送七贵子, 能文能武辅朝纲。
八杯喜酒敬新娘, 八仙过海进洞房,
神仙贵客同贺喜, 天长地久好鸳鸯。
九杯喜酒敬新娘, 九天玄女赐吉祥,
风调雨顺民康乐, 五谷丰登六畜旺。
十杯喜酒敬新娘, 十全十美福满堂,
百岁姻缘今夜合, 白头偕老子孙昌。
闹洞房 婚宴后,宾客来闹洞房,闹洞房又称“逗新孺人”“望恭喜”,喜歌手唱《闹洞房引子》:
上边挂起天官赐福, 下面摆起喜果满桌。
今日洞房花烛夜, 闹闹洞房喜又乐。
唱毕,众宾客要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并轮番前来看新娘子,喜歌手唱起《望新娘》:
一望新妇望在头, 头发齐整乌油油,
朵朵珠花亮晶晶, 窈窕淑女君子求。
两望新妇望眉毛, 眉毛弯弯柳叶飘,
柳叶眉衬丹凤眼, 扮作观音勿用描。
三望新妇望眼睛, 乌滴滴来望郎君,
新郎新娘两相望, 两厢越望越称心。
四望新妇鼻头梁, 正正直直通天堂,
春闻兰花秋闻菊, 呼出气息散清香。
五望新妇望口嘴, 唇红齿白好口才,
勤读诗书肚才好, 才貌好跟新郎配。
六望新妇望耳朵, 两耳银香双扇拖,
听来言语知高低, 夫妻耳顺心更和。
七望新妇望下巴, 双层下巴瓜子脸,
亨好新妇难得有, 地阁方圆福寿全。
八望新妇望胸口, 胸前一对白玉球,
初生儿囡靠它养, 儿吃娘奶度春秋。
九望新妇望双手, 十指尖尖出衫袖,
描龙绣凤真灵巧, 粗细生活是上手。
十望新妇望身材, 身材跟新郎正相配,
男恩女爱千秋合, 子孙昌盛传万代。
在望新妇过程中,新郎新娘分喜果、喜糕给众宾客(也有宾客向新郎新娘讨的),此时,喜歌手又唱起《讨喜果》和《讨喜糕》的歌谣。
先唱《讨喜果》:
红枣送来红枣香, 早生男儿赛张良,
生女胜过花木兰, 儿囡保国又安邦。
花生送来花生香, 花生结籽结成双,
来年生下双胞胎, 双喜临门人财旺。
桂圆送来桂圆香, 生下贵子读书郎,
从小学文又习武, 日后定能伴君皇。
瓜子送来瓜子香, 加子加孙福寿长,
寿比南山青松柏, 福如东海深海洋。
莲子送来莲子香, 并蒂莲花衬鸳鸯,
莲花并蒂多结籽, 连生贵子上金榜。
荔枝送来荔枝香, 连理枝下伴夫郎,
伴郎读书做文章, 先中高官后拜相。
核桃送来核桃香, 合家和睦多贤良,
妻贤夫良有美德, 敬重公婆孝爷娘。
鸡子送来鸡子香, 圆圆蛋白包蛋黄,
今夜洞房得贵子, 贵子高中状元郎。
再唱《讨喜糕》:
云片送来白如云, 天上无云雨不成,
人间无媒难婚嫁, 五百年前婚姻定。
麻酥送来甜又香, 家中生有美姣娘,
家有姣娘百家求, 求得姣娘配才郎。
蛋糕送来甜又黄, 先做女儿后做娘,
生下贵子中状元, 步步高升伴君皇。
连环送来双连环, 产下双生胖娃娃,
七子八孙多富贵, 世世代代享荣华。
回回送来甜又红, 生儿长大成英雄,
生囡长大当夫人, 儿囡双双受皇封。
芙蓉送来甜又脆, 丈夫荣耀妻高贵,
子孙安邦把国保, 光宗耀祖传万代。
宾客得到喜果、喜糕,主人家泡上杯杯香茶,喜歌手又唱起《十杯香茶》:
一杯香茶一枝花, 茶杯里开玳玳花,
玳玳花开结代代, 一代贵人到你家。
两杯香茶两枝花, 茶杯盖开并蒂花,
并蒂花开双连果, 双生贵子出你家。
三杯香茶三枝花, 茶杯左边开桃花,
桃树开花结桃子, 桃园结义来你家。
四杯香茶四枝花, 茶杯右边开柿花,
柿树开花结柿子, 四季发财兴你家。
五杯香茶五枝花, 茶杯前开石榴花,
石榴花开结石榴, 五子登科在你家。
六杯香茶六枝花, 茶杯后面开荷花,
荷花开过结莲子, 六部朝臣出你家。
七杯香茶七枝花, 茶杯下面开菱花,
菱花开过结菱角, 七步成诗出你家。
八杯香茶八枝花, 茶杯里面开桂花,
桂花开时生贵子, 八仙贺喜到你家。
九杯香茶九枝花, 茶杯里面开菊花,
菊花泡制菊花酒, 九代子孙不分家。
十杯香茶十枝花, 茶杯四边开百花,
百花开后结百子, 十全十美富贵家。
待宾客用过茶点,闹好洞房散去,利市妈妈端上鸡子、糖茶给新郎新娘吃。鸡子糖茶俗称“子茶”,谐音“子着,”是祝愿新娘受孕生儿之意。
旧婚俗礼仪歌谣,有祝愿(祝愿夫妻恩爱,早生贵子,家和业兴,多福长寿)、教化(教化孝敬公婆,尊重丈夫,和睦亲属、邻居,勤劳操作家业)、助兴(助兴婚礼仪式隆重热闹,在歌手声中进行,文闹洞房)的作用。然而,也有封建迷信色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旧婚俗逐渐变革为新婚俗。解放后,迎娶新娘“哭上轿”也就只哭上几声应付过场而已。由于交通的发达,迎娶新娘时,用自行车,小轿车迎亲,自然就没有“哭上轿”了。
现在,新郎新娘迎接来宾用《迎宾曲》,婚礼上唱《祝福歌》,使婚礼更加文明,树立起一代婚俗新风。
第四节 谜语
果子谜 旧时闹洞房讨喜糖果子,常以领袖姑娘(伴娘)为一方,讨果子人为一方,双方对歌对课,投猜各种果子谜。讨果子一方要先向领袖姑娘讨出烫折了一百多折的方巾,领袖姑娘投出果子谜。大家猜中了,抖一个折,领袖姑娘从花床前长桌抽屉内拿出喜果分送。如果猜不中就不分喜果。往往要猜一、二百条谜语,才能将折迭的方巾抖平。有时,讨果子方出谜歌给领袖姑娘猜,领袖姑娘猜不出,就用白色或染了红绿色的生花生代替分送喜果。双方对歌一般随情就景,多为吉利语言。
如讨方:
彩蝶双双绕喜舞, 领袖姑娘真“皇午”(漂亮);
天女散花分果子, 新郎新娘长和睦。”
领袖姑娘:
蜡烛开花笑呵呵, 讨果子侬实在多,
正本实事一点有(nei),吐吐学点油口歌。
下面是部分果子谜:
正月果子节节长, 叶片长长象刀枪,
身穿青装游天下, 里面红袍正德皇。
(甘蔗)
二月果子青又青, 游山打猎小将军,
坐堂清官包文正, 刘知县官做不清。
(青果)三月果子树上飘, 绣起绣球得侬俏,果子好食三月熟, 状元高中戴珠帽。
(樱桃)四月果子树上黄, 身穿青衣赵三娘,人人讲我主家出, 领袖姑娘该商量。
(枇杷)五月果子赶端阳, 一张麻脸不好望,白面书生童子气, 红面小姐出街坊。
(杨梅)六月果子水上生, 七子团圆共方台,领袖姑娘分得出, 赛比仙女下凡来。
(莲子)七月果子满树梢, 青衣脱下换紫袍,湖州城里坐一坐, 穿起红袍去上朝。
(红枣)八月果子水里白, 小弟出门去作客,果子不是树上生, 领袖姑娘头想白。
(菱角)九月果子外皮青, 谁敢动它戳手心,剖开外皮香喷喷, 问你新妇分不分。
(大栗)十月果子白蒙蒙, 新妇插花满身红,领袖姑娘真玲珑, 分出果子勿相同。
(白果)十一月果子出广东, 外面紫来里面红,
别看相貌生来丑, 味甜质美又补侬。
(荔枝)
十二月果子黄又圆, 讨完果子好团圆,
桃园结义三兄弟, 我讨果子已周全。
(桂圆)
儿童谜语 民间流传着丰富的儿童谜语。一般儿童谜语,一个谜面,只猜一个谜底,猜准就算好了。比如:
谜、谜,尾(ngi)巴像樍(zài)箸(jì)。
(动物—老鼠)
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见。
(人体—耳朵)
五个小侬幽(躲的意思)里头,十个小侬掹(音màī,拔,扯)袋口。(日常生活—穿鞋、袜)
一个人字三个口,会猜的猜到半夜后,勿会猜的明朝五更到手。(生活用品—裤子)
乌亦黑、黑亦乌,上田爬下田,
脚迹点点(nià,nià)无。
(动物—黑蚂蚁)
在丰富的儿童谜语中,还有一种连环谜,是最能吸引儿童的。这种谜语,上一个谜的谜底,当作下一个谜语谜面的开头语(叠用),并以这个词语的韵脚,补上一句作为谜面的后一部分。由这个谜面猜出的谜底,又象前面所说的一样,当作下一谜语谜面的开头语,连续制作连环谜,让儿童猜打,启迪儿童智慧。比如:
①投谜猜,投谜猜,千刀万刀划(读wái)勿(fé)开。 (自然物——水)
②水、水,水里一个鬼(jú)。 (动物—鱼)
③鱼、鱼,两头结珠(jǚ) (动物—鱼泡)④鱼泡、鱼泡,两头翘翘。 (工具—扁担)⑤扁担、扁担,放水里(le)会泛(fà)。 (交通工具—船)⑥船、船,两头圆圆。 (工具—梭)⑦梭、梭,里头一个窠。 (工具—梭纾)
第五节 体育
河头村民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历来比较活跃。解放前,有以“打罗汉”为主的学武术;冬闲时,有踢毽子、跳绳;平时或劳动空隙常有“窝跌”(摔跤),翻手(腕),翻扁担,抵扁担,摔石子,丢稻草,甩秧个,爬树,爬竹竿,走棋,钓鱼等。这些活动常激发青少年的好胜心,引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参加者既磨炼了品性,提高了体质,也增强了劳动技能。
河头三面环水,湖塘密布。码头装卸货物,船排上干活,捕鱼抓鳖,车水摘菱,都要和水打交道。所以河头人从小就在溪流湖塘中嬉水,有游泳的传统,培育出不少水性好的高手。现今河头水性较好的,大多成为捕鱼,养鱼能手。吕俊英年轻时常在大桥下放生潭游泳,练出一身好水性。以后在青岛大海中与水性极佳的青岛姑娘刘桂芳并肩戏浪,而喜结良缘。
50年代以后,打罗汉活动暂停。80年代,永康有不少地方又恢复了打罗汉,河头则一直未再开展。不少青少年爱上了篮球乒乓球运动。1956年以后,雅轩塘旁大樟树下晒谷场,辟为民主小学篮球场,村民常到场上训练拼搏。倪作虎、吕俊英、吕伟钦、黄绍雍、吕居清等,
均是当时篮球队主力队员。六七十年代,吕孝方、吕璧华、陈新鸿、陈晓星、吕天福、陈远来、赵康明等成了河头第二代篮球乒乓球好手。他们多次代表河头参加城关镇、永康县农民篮球赛,乒乓球赛,均名列前茅。
在河头村未有乒乓球桌时,当时的乒乓球爱好者吕璧华、应永初、吴政阳、倪淑姬、赵康明等人,空闲时常到学校、机关、企业等有球桌的单位借场地打球。后来村里自制了球桌,常常吸引许多村民参加。不仅男青年参加,也吸引不少女青年和老年人参与。
80年代后期,河头不少青少年爱好散打、拳击、摔跤运动。他们参加训练,刻苦认真。有吕盛萌(李梅珍子)、吕炜(吕文炎子)、徐开军(徐乃蒙子)、吕绿斌(吕德虎子)、周剑辉(周丰广子)等。沈明华之子沈文奎参加了体美训练。在金华市(地区)摔跤比赛中得过奖牌的,有吕盛萌,1989年50公斤级第一名,1990年55公斤级第一名。徐开军,1989年45公斤级第一名。周剑辉,1994年47公斤级第一名。吕绿斌,1994年47公斤级第二名。
征兵时,吕盛萌、吕炜、徐开军因身体素质好,机敏灵活,被部队挑中当了侦察兵。河头村考入大专体育系,现已担任体育老师的有吴政卫(一中老师)、吴政江(二中老师)兄弟,吕杨(三中老师、吕伟钦子)、吕志勇(杭大体育系研究生、吕松喜子)等。
80年代后期,村民参加健康长寿锻炼的越来越多,早晨跑步、散步、练香功、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的有30多人。吕璧华、卢一三夫妇和陈晓星在河头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两期交谊舞训练班,参加者有40余人。交谊舞在青年男女中已越来越普及。
河头村还出了一名儿童运动员。陈晓星儿子陈沪杭,5岁就到县
体操训练班学习。1987年(7岁)参加在嘉兴举行的浙江省业余体操比赛,获精神文明运动员奖。1988年9月被送到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技巧运动员。现在是杭州市青少年杂技团少年演员,1994年曾随团到日本演出。
迎案 打罗汉 解放前,河关村有迎案、打罗汉的习俗。永康境内,若干村庄组织罗汉班,就近各村的罗汉班联成一保,集体上方岩拜胡公。城区有在城六保,在城八保之分。河头村属于在城八保的行列。
在城八保,由东库、长城苏溪、下宅口、姚家垅德茂堂、大徐、岭张、枫树下楼、河头8个村庄组成,成立有胡公会。约定在农历九月初三祭叉,初六游案,初八上方岩。
练武 每年农历七月,河头村的罗汉班就开始组织排练。先是发动报名,报名之后食拢头酒,食过酒就开始训练。参加罗汉班训练的大都是男青少年。也有在青少年时练过拳脚的壮老年。练习一般在晴天的夜晚进行,上台门明堂即是训练场。每晚挂三管煤油灯,在专聘的拳师指导下练习棍棒、刀枪、拳术等武术技艺。
八月底开锣,开始队列队形的演习训练。参加打罗汉的人,上着白色短衣,下着大红布裤,脚着轻底花节鞋,武士装束,英姿飒爽。
祭叉八保胡公会所属村的罗汉班于九月初三到八保胡公神座供奉村(每年轮流供奉,八年转轮)举行祭祀仪式。胡公神座高一米余,底径一米阔,呈鸡心体,用樟木段雕琢而成。木头的正面镂成半空,从下而上刻有方岩山的景观,胡公居中,朱漆镏金,并饰有许多小绒花,在顶端披着一块大红披风,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神座下有鞍马,供背迎者顶头落肩。迎胡公神座者,须是八保的理事,身穿
长衫,头扎红布。相传雕刻胡公神座的樟木是东库人从洪水中打捞起来的,所以立东库村为第一保。
仪式过后,就在那个村的广场上打罗汉。开始先是团阵、参阵。在锣鼓声中,四扇蜈蚣旗领头,后面是四把月牙大刀,四滚叉,四盾牌,再是棍棒队。蜈蚣旗、月牙大刀在方阵四面搭成四门,罗汉队围绕四门,左进右出,右进左出,然后冲出总门,绕成圆圈,旗、刀、叉、棍向中心齐压,大喊一声,即参阵结束。接着是各种武术表演。先舞大刀,滚叉,后是打拳。拳术有:刁马三战拳、小黑虎拳、七步八步拳、大小红拳,两人对打的拆拳。然后是打棍、拆棍、拆盾牌,还有滚地簟,调刀,舞流星、滚灯(碗中盛米,米中插上燃着的蜡烛,把碗放置于额上旋转)等等。表演者个个精神抖擞,伴着有节奏的锣鼓声,呈现着一派威武雄壮的气氛。当时河头罗汉班上场表演比较有名的拳手,有吕和平、吕思训、柳堂〓、吕凤水、吕大发、吕灵钦、吕灵显、吕灵安、姚水金、吕宝发、吕方云、吕世炉等人。和平的罗汉拳,凤水的猢狲洗面(猴拳),柳堂〓的生姜拳,宝发的棍、灵钦、岩云、思训、汝金的大刀花,观众都十分爱看。
迎案 九月初六日一大早,胡公神座就从供奉村出发,按预定的线路游案。沿途张贴榜文。小队铳手肩扛铁铳为先锋(铁铳像老式步抢,把火药装入铳管,用通条压紧,点上导火线,火药在铁管中燃爆,朝天冲出,发出强烈的如鸣炮的轰鸣),在胡公神座落马和启程时都要放一阵。炮手后边高高擎着一面用淡黄色的布制成的长5尺,宽2尺的旗帜,上书“在城八保,胡公大帝”字样,系在去了枝留下主梢的毛竹上。紧随后面的是一列花旗队,再是锣鼓乐队,执事牌队,香案,胡公雕座,黄凉伞,再后面就是各村的罗汉班和民间歌舞班。胡公沿
途停留点,事前都作好安排,那里早就安放着方桌和茶水迎候。胡公神座一落马,便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桌上摆上三牲焚香礼拜。游案时,罗汉班沿着游案的线路一村一村地打罗汉,场地空旷的场合,几班罗汉处在一起品会场(竞赛)。
每班罗汉班后还跟随着“荷花心”,由三四岁的儿童,身着古装,化装成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骑坐在大人的肩上迎游。迎案的队伍,除了罗汉班还有十八蝴蝶、哑口背疯、十八狐狸、纸马、花船、铜钱棍、莲花落、三十六行等民间歌舞队。河头村的十八蝴蝶特别受各村观众的欢迎。
上方岩 九月初八河头村罗汉班在初七后半夜动身,到荆山夏稍作休息,在芝英木杓塘扎案,与其他保汇合等待天亮。天一放光,就由归案村的几个体魄强壮的青年,从出案村的头旗手中接过头旗和一面大锣,快步接力向方岩山上跑,把“在城八保,胡公大帝”的头旗插上岩顶天门,并去胡公庙前去拔蜡烛,收香纸。原来,方岩胡公庙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上方岩的香客多,都要点烛,可烛架有限,点一会儿就由庙祝拔去,而有案上岩时,就由迎案的保拔烛,供归案村供奉胡公使用。永康上岩的案多,在城八保轮到初八的早上,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把头旗插上岩顶,尽早赶到胡公庙前收蜡烛。
落岩 落岩之后,要在芝英市基打罗汉,品会场。这时,儒家、前杭、前山杨等村的吕姓宗亲拳手们也参予献艺,盛况更是空前。落岩之后,所有罗汉队护送胡公神座到新归案村。归案时要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每件信物都要按照薄记当面一一点数,就是胡公头冠上的小绒花也不可少一朵。归案村都要请剧团演戏。
解放以后,全县打罗汉活动一度停止。1980年后,不少地方又重
新兴起,但河头村未有恢复。
钓鱼打鳖 河头村里许多人喜欢钓鱼,有的技艺比较高超。村民应业福村人叫他为“阿福猫”。这个绰号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他喜爱钓鱼和超群的钓鱼本领。应业福除种菜外,还兼营山地货,每逢一、六、二、七,都要赶集。可钓鱼是他特殊的爱好,只要稍有空闲,便手执钓竿。周围20里内的塘、湖,何月何日鱼放食,哪口湖鱼多,哪口塘鱼少,有什么鱼,鱼大还是鱼小,他都有本帐。只要一看水势,他心中就有了谱。别人出门常空手而归,他只要出门,定然满载而回。应业福的二哥应长星,长子应体仁,也都是钓鱼的行家里手。有一年正月,长星去马竹岭亲戚家看戏。这天大雪纷飞,长星却拿着钓竿,头戴斗笠去池塘钓鱼。他用麦面做钓饵,不到一个小时就钓上了2~4两重的鲫鱼四五斤。原来冬天的鱼喜欢打阵,钓到鱼窠了。又一次,长星去芝英赶集,下午回家,恰是雨后,他顺路弯到陈园一口湖去钓鱼。此时浑水从田缺口流进湖的浅滩上,一会儿,他就钓到二三两重的鲫鱼20多条。应业福一家,被人誉为“钓鱼世家”。
河头村还有几位打鳖能手,他们是应寿山、吕松喜、徐汝春、吕耀华、赵康亮。每当农闲时节,他们就骑着自行车,带上网兜、鳖车、独脚凳外出打鳖。常常跑出几十里,甚至跨县上百里。坐在河边、塘沿、水库、湖泊的堤岸上,口学蛙声,或“啪啪”拍掌,只要天暖,气候适宜,甲鱼就会引出水面。一看到甲鱼抬头,立即瞄准迅速将鳖车的锤钩甩出,正好超过鳖身,往回一拉,赶紧收线,这时排钩在水中旋转,恰与下沉潜逃的甲鱼碰在一起,就钩住了甲鱼。这几人眼力紧,速度快动作准,只要甲鱼一露面,大凡锤钩所能及到者,准能十拿九稳地把鳖打上来。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