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08
颗粒名称: 医疗站
分类号: G634.3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医疗站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卫生 医疗站

内容

河头村医疗站,创办于1970年6月,当时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统一的布置而建立。站址设在河头溪沿一间10平方米的小房内。开办时只有吕璧华(负责人)、樊式宏、卢淑芬(女)3人。以后陆续增加了马彩华(女)、程健新(女)、应永忠、林益珍(女)等人。1980年,医疗站移至双眼塘沿村里新盖房屋,有2间诊室和楼上药库。这批赤脚医生,以后有的上了医科大学,现有程健新仍在村里开设河头卫生室。
  医疗站坚持“赤脚”精神,赤脚医生不斤斤计较报酬,白天劳动,晚上开诊,每人每晚给记2分工分;中草药为主,西药为辅。并且对村里行动不便的人(如腰肌劳损、关节痛等慢性病)和老人,上门诊治,随叫随到,热情服务。使村民小痛小病不出村,大伤大病有指导,方便了群众,深受村民的欢迎。
  办站开始,经费困难,条件很差,只进了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赤脚医生曾经去环城医院培训。一般治病多采用中草药单方、验方,或针灸、按摩、拔火罐,免费治疗,只收西药费。
  当时医疗站专门组织了一个采药队伍。有年青人吕璧华、樊式宏、卢淑芬、吕一凡、应永忠、和年纪较大颇识草药的吕霖海、吕兴多、吕德成、林万源等人。他们到八字墙乡山后胡村、中山乡长川村、云山乡山后卢村、武义县先锋乡大五岭村等山区采集贵重的草药。当时交通不便,来去常常是推车步行,爬山翻岭,相当艰苦。采回后又要翻晒切制,十分烦累。大家甘苦如饴,毫无怨言。
  每年双夏期间,医疗站都派1~2名赤脚医生到田间巡回医疗,将自制的清凉解毒药和一般伤痛药送到田头。
  1974年2月,针对当时社会上肝炎病毒严重流行,医疗站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立即从医药公司采购了一些预防肝炎的中药材,在纪念厅建了一个大锅灶,组织人员,日夜轮流煎熬药液,然后挨家挨户上门分送,为村民节省了一笔药费开支。
  1972年,有无线电专长的樊式宏还试制了针灸治疗仪,利用电针刺激提高了治疗效果。
  1975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大队每年按每个人口拨出2元(开始时0.30元)、生产队拨出1元(开始时0.70元),作为医疗站费用。村民到医疗站就医,西药本人自负50%,长期慢性病患者自负70%。到医院治疗,经赤脚医生介绍的,治疗后凭病历、发票给予报销50%或30%;未经介绍的不予报销。
  根据县卫生部门的安排,为预防霍乱、麻疹、牛痘、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脑、乙脑、小儿麻痹、钩端螺旋体等疾病,医疗站承担了村民和民主小学、山川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的学生、儿童的预防针接种注射和药丸发放工作。多年来,河头村未曾发生严重的传染病例。
  河头村是一个血防重点村,50年代曾有数名因血吸虫病(土名臌胀病)死亡的病例。医疗站结合生产队农田建设,每年春季与各队抽出的灭钉螺人员(多时共20余人),分批到后曹畈、高沿畈、上溪滩等地一条条水沟、一根根渠道,认真查找钉螺,施药扑杀。生产队连年在水稻田施用有杀螺效力的化肥石灰氮。经过多年努力,使河头村摘掉了“血防村”的帽子。
  河头村医疗站建立以来,结合有关部门为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做了许多工作,为河头村的医疗保健作出了显著成绩。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