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耕作制度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98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耕作制度改革
分类号:
F208-62
页数:
5
页码:
67-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解放之后改种双季稻耕作制度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耕作
制度改革
内容
解放以前,水田种植多为“冬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也种油菜、麦类。夏粮、单季早中稻。秋作种植玉米、荞麦、豆类。亩产只有几百市斤。
解放之后,50年代,改一熟制为多熟制;60年代初,改种双季稻;70年代,推广三熟制。
种子 解放之后,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不断进行良种的革新换代。50年代,水稻良种有中熟品种三百粒,南特号;60年代,推广珍珠矮、莲塘早;70年代,推广广陆矮、矮脚南特、二九丰、桐矮等。其中广陆矮为当家品种,最受欢迎,亩产在700多斤。晚稻有东方红、农虎等。80年代,前熟推广二九丰,后熟推广杂交水稻。小麦,50年代,有矮洛阳,矮秆红等;70年代,引进908品种,这个品种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玉米,50年代,老品种小粒黄,7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玉米,旅曲、丹玉等。
水稻 播种育秧,解放前育水秧,清明捞谷子,立夏开秧门。解放后,50年代,尚沿袭老方法。70年代,推行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把田水放干,用秧田器划格,匀株密植;以后又推广浑水插秧。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距扦插到秧田上,秧苗发棵以后再移植到大田。80年代,早中稻推广地膜育秧,比过去大大提前了播种期。
施肥,解放前,传统边插秧,边塞下脚肥。60年代,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要大田施足基肥,追肥速,看苗施吊头肥。1972年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管理,解放前,水稻移栽后,灌三日满秧水,一般耘田涂田二次,涂田后烤田。栽后10至15天开始耘田。工具很特殊,是在3~4米长,粗端直径50毫米以下的竹子大头安装上近似桶箍的铁制的田耙箍,叫做田耙。耘田涂田都用它,劳动效率很高。70年代,曾推广手扒捋田,此项劳动边除草,边补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7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移栽一星期即开始耘田。水的管理,传统是满秧水保苗,70年代,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后期干干湿湿,促扎根,控无效分蘖。
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至4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2.5至3公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条播。70年代,改狭畦为宽畦,畦宽八尺,深沟,沟深见塥,亩播种量5至6公斤,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上面盖草木灰,栏肥。施肥,传统放清子(不施肥),麦苗出土后抢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1969年,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稳肥巧的原则。70年代,又有改进。80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促低节位分蘖。80年代,推广稻坂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接施上基肥,把麦子撒播,然后开沟,盖土。除草,传统年前锄铲一次,深锄叫“掏麦”,第二次浅锄,叫“刨麦”。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
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尿,化肥,塘泥桨等,不锄草。推广稻坂麦,也要压麦。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前均匀喷在地面。
肥料 解放前及解放后的50年代,肥料主要用农家肥,如人粪尿,猪栏肥,绿肥,塘泥,垃圾,焦泥灰,草木灰,桐饼,菜饼,头发,猪毛,鸡毛,骨头等。60年代,多用化肥,化肥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氮类有硫酸氨、尿素、氨水、氯化氨、碳氨等。磷类有过磷酸钙、磷肥等。钾类有氯化钾等。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生长刺激素等。
植保 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杀虫粉,用于蔬菜。解放以后,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推广挖稻根,三面光,铲下的草烧灰以防害虫过冬,点诱蛾灯诱蛾。60年代后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农机具 农机具包括耕作机具、排灌机具、植保机具、收获机具和粮食加工机具。
耕作机具 解放前,主要靠牛耕,农具有犁、耖、耙等。平整土地,除草靠锄头,水田用田耙。60年代起,耕田使用拖拉机,中耕除草仍用传统农具。
排灌机具 60年代以前,灌溉都用木制水车。水车有二轮,三轮的,车桶长度有八尺、一丈、丈二、丈四、丈六等(见插图)。1959年麦李园、后曹桥各建了柴油机水泵机埠。
犁、耖、耙
水车
1972年开始建造电灌站,用电动抽水机灌溉。
植保机具 旧时治虫用竹筒,一头包纱布,装菜虫药粉(雷公藤),敲打竹筒,把粉撒在植物茎叶上。
50年代开始使用喷雾器。喷雾器随着工具改革的不断发展,不断革新。开始使用手摇喷雾器,后来用背负式喷雾器,以后又推广扁长方形的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收获机具 50年代前期,稻麦的脱粒,用传统稻桶。稻桶有圆桶、方桶两种。使用时配以稻桶梯,稻桶簟。
50年代末,才有木制脚踏打稻机,工效比稻桶脱粒提高了4倍。
60年代,推广电动打稻机,机动打稻机,省力又提高工效。
70年代,推广机动脱粒机。谷、麦、豆的干燥主要靠日头晒,以前主要用地簟。60年代后期,开始用水泥晒坛。
粮食加工机具 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有石臼、石臼杵、碓、碾、谷砻、石磨、风车、笞匾、米筛等。
石臼,用石头打制。由于它以手工舂米,又称“手臼”。臼与杵配套使用,石杵舂米,木杵可舂年糕、麻糍、糯谷扁等。
碓,舂米的器具。以水为动力称“水碓”;人力脚踏叫“踏碓”。
碾,由碾台、礧子、碾槽、碾架四个部份构成。也为稻谷脱去皮壳之用。
砻,用于破谷取米。由上臼、下臼、摇臂和支座等部件组成。上下臼各高25厘米左右。工作面上镶有硬木或竹齿。摇臂呈“上”字形,俗称“磨砻钩”。工作时借臼齿旋转的搓擦,使谷壳裂脱。砻出的米为“糙米”(见插图)。
石磨,磨粉、磨豆浆工具。由于磨麦粉居多,又称“麦磨”(见插
图)。
使用以上各种粮食加工器具,均需与风车、台笾和筛具等扬净工具配合。风车用以去糠。筛具有糠筛、米筛、纱筛(纱罗)之分。糠筛用以除糠,米筛用以净米;纱筛用以清麦麸留粉。
1959年,河头村有了用柴油机带动的小型碾米机,效率很低。
60年代,村民碾米,大都到华溪村立新米厂加工,磨粉磨炒米粉仍用石磨。1971年,大队在棋五公祠建办了碾米机、磨粉机、碎薯机,村民碾米、磨麦才不必到村外。1994年上半年,本村土地减少,需要加工原粮的户头大大减少,加工场已停办。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