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894
颗粒名称: 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分类号: F301.23
页数: 4
页码: 187-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始于1996年5月,历时半年,于当年11月基本结束。编制规划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关于“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的通知,以及浙江省土地管理局编制的《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规程(讨论稿)》。编制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地区布局,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工作在中共永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土地管理局与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合作完成。
关键词: 永康市 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

内容

全市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始于1996年5月,历时半年,于当年11月基本结束。编制规划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关于“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的通知,以及浙江省土地管理局编制的《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规程(讨论稿)》。编制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地区布局,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工作在中共永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土地管理局与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合作完成。
  为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制订有较为可靠的依据,编制工作首先进行了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的预测、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预测、农业建设用地的预测。
  预计到2000年全市总人口为55万人,2010年为60万人。预测城镇化水平,2000年城镇人口达到21.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7%。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30.8万人,占总人口的51.30%。全市城镇用地规模,2000年为2.5965万亩,2010年为3.7185万亩;农村居民点用地,2000年为6.0341万亩,2010年为6.042万亩;交通用地规模,2000年为1.6363万亩,2010年为1.8397万亩;水利和航运用地,1990~2000年期间将增加291亩,2001~2010年需增加175.5亩;独立工矿用地1996~2000年将增加2250亩,2001~2010年将增加1500亩。耕地的需求量,全市2000年、2010年耕地分别保持24.9292万亩和26.8003万亩,可以满足全市的需求;园地面积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10.1103万亩和10.1775万亩;林地面积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80.3834万亩和79.9884万亩。
  依据上述分析和预测,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本着保护耕地、综合效益、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突出重点与全域规划等原则进行。规划以1995年为基期年,2000年为近期目标年,2010年为远期目标年,编制出永康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规划首先分析全市目前土地利用的现状、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市有土地权属面积156.9036万亩(不包括插花于外县、市的土地权属面积),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73亩。从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看,耕地38.0136万亩,占24.23%;园地10.1298万亩,占6.46%;林地80.7311万亩,占51.4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5927万亩,占6.11%;交通用地1.2724万亩,占0.81%;水域8.6847万亩,占5.53%;未利用土地8.4793万亩,占5.41%。
  永康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林地占有相当比例;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少;非农业建设用地发展过快,耕地面积迅速锐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利用结构过于单一;林地结构失调,利用方式简单,经营粗放;居民点用地欠合理;水面养殖利用率低;资源利用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利用的基本目标是合理利用全部土地资源,平衡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土地利用战略模式,选择集约型的高效利用方式。
  2000年的具体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130亿元(1995价),总人口达到55万人,城镇化水平36.09%,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91.3%,耕地面积38.4293万亩,人均耕地0.705亩,人均拥有粮食425公斤。土地利用结构为:农业占82.16%,非农业占7.42%,其他占10.42%。1990~2000年期间,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1.4423万亩,平均年增加1442.25亩,其中7644亩为耕地(占53%),年均占用764.4亩。
  2010年的具体利用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410亿元(1995价),总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8.83%,耕地面积保持38.990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45亩,人均粮食占有量450公斤。土地利用结构为:农业占82.63%,非农业占7.74%,其他占9.63%。2001~2010年期间,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将增加2.2182万亩,年均增加1684.95亩,其中占用耕地9839.25亩(占58.4%),年均占用984亩。
  按照上述目标,规划中还制订了规划期内应该把握的主要方针:一、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原则,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二、从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出发,保证建设用地的有秩序利用;三、重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内部挖潜;四、坚持以“节流”为重。总之,战略模式,应选择集约型的高效利用方式。对于现有农地要深度利用,城镇用地要高效利用,农村居民点要重组利用,交通用地要兼项利用,废弃地要再度利用,水域水面要综合利用,山林要保护性利用,城郊用地要精度利用。
  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时注意统筹兼顾“吃饭”与“建设”,全面安排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面积的动态平衡。
  规划实施的措施,一是法律措施。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立法,强化实施。目前,在国家尚未制定土地规划法规的情况下,把《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办法》作为市内实施规划的规范性条款。二是行政与组织措施。宣传《规划》,把《规划》作为永康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规划》的各项内容分解到各乡镇,编制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总体规划的操作性;建立政府领导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定期向上级政府汇报规划的实施情况。三是管理措施。编制以《规划》为依据的中期和年度用地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编制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监察和技术监测工作,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的管理,使土地资源能够长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管理。四是经济措施。全面实行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土地使用的合理流动;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规划》执行的经济倾斜政策,促进土地的合理和充分利用;制定优惠经济政策措施,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