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交通用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交通用地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交通用地占地亩数和面积统计概况和交通用地分布情况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永康市
土地利用
交通用地
内容
全县9879亩交通用地中,公路用地3766亩,占交通用地面积38.12%;农村道路6113亩,占61.88%。
交通用地分布有330国道一条,从杨公至界牌,境内段长33.49公里,路面宽城区段26米,其他段12米。省道3条:610省道东永线,从岭脚至双股金钗,境内段长28.2公里,路基宽13.2米;606省道临(海)石(柱)线,从打鼓岭至石柱,境内段长14.7公里,路基宽13.2米;614省道永武段,从西山头至桐琴桥头,境内段长8.11公里,路基宽7.5米。县道和乡道,1989年底共47条,总长334.08公里。农村道路分布,平原、丘陵地区较多,山区较少。超400亩的有古丽、花街、芝英3镇。古丽镇1706亩,占全县农村道路面积28%。中山乡最少,仅1.9亩。从路况看,一般分布密度高的乡镇,道路质量好,机耕路多。而分布密度低的山区乡镇,道路质量差,机耕路少,交通不发达,从而制约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永康历史上,有较发达的水路运输,1963年秋终因江水减少不再能行舟而停业。陆路交通,唐代就辟有驿站,为官吏、文书车马往来睦州(建德)至温州之一段,在永康杨公、县城、李溪等地设有驿站。宋代增辟永康至东阳驿道和李溪经麻车店至缙云壶镇驿道。辅助驿道是民间大路。据清《浙江省郡县道里图》记载,县境内主要大路15条,跨县大路6条:东北通东阳110里,东通仙居280里,南通缙云80里,西通武义50里,西北通金华120里,北通义乌150里。民国3年(1914)撤销驿道制,境内主要大路逐渐改建为公路和部分人力车道。
永康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0年(1931)至民国22年(1933)4月1日永(康)缙(云)公路建成通车,成为县境内第一条公路。是年4月16日,永(康)东(阳)公路通车。民国23年(1934)8月,方岩支线公路建成。抗日战争中,曾于民国31年(1942)陆续奉命破坏,以阻日军窜犯,抗战胜利后先后修复。
1954~1960年,修通县城至芝英、派溪、西溪、唐先、象珠、桐琴等重要集镇公路和石柱至壶镇、永康至武义公路。1961~1982年,修通象珠至雅吕、橙麓至下丁、唐先至中山、县城至永祥、下里溪至大陈、长城至杨溪水库、八字墙至雅吕、西溪至寨口、柏岩至棠溪、双桥至八字墙、杜山头至雅庄、荆州至前仓、花街至倪宅、青后叶至胡库、东库至苏溪、俞溪头至石柱、县城至马竹岭、古山至坑口、江瑶至石柱、永拖至童宅、芝英至油川、葛塘下至油川、烈桥至马宅、端头至水泥厂、苏溪至夏溪的公路。1983~1991年,修通岩后至古竹畈、古竹桥至舟山、唐先至桥下、清溪至世雅、胡堰街至江瑶、中山至金坑下位、派溪至独松、阀门厂至化肥厂、棠溪至尚黄桥、夏溪至官川、芝英至金江龙、章店至李店、新溪至易川、大陈至石雅、唐先至上考、上柏石至黄岗、杨溪水库到俞溪头、中山至长川、沈宅至栗园、李店至前新屋、易川至山后胡、永拖至应宅、横桥至吴坑、郎家至黄坟、前仓至法莲、大路任至山坞、下丁至方山口、西溪至玉川、应宅至方村、李店至上把赵、方山口至铜山、荆州至历山等公路。1986年12月,实现乡乡有公路,通汽车。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公路425.08公里,其中国道33.4公里、省道51.01公里、县乡道334.08公里、专用道6.5公里。近二级水泥路面62.01公里,块石路面17.31公里。公路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0.48公里。580个行政村通汽车,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1%。近几年来,在普及公路的基础上,路况不断改善。有的县道、乡道铺浇了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330国道已成为全省一流的公路,几条省道也都进行了加宽加固。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