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881
颗粒名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3
页码:
156-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地亩数统计概况和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分布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市
土地利用
工矿用地
内容
全县7.2086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城镇用地1.2169万亩,占16.88%;农村居民点用地5.1392万亩,占71.30%;独立工矿用地7838亩,占10.87%;特殊用地679亩,占0.94%。
全县13个建制镇,用地面积最大是古丽镇,达4440亩。其他各镇依次为古山950亩、唐先926亩、芝英884亩、石柱731亩、象珠656亩、清溪651亩、西溪626亩、舟山604亩、方岩553亩、四路482亩、前仓420亩、花街246亩。
农村居民点,中西部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人口稠密,居民点分布密度较高,这些乡镇居民点用地3.8349万亩,平均每乡镇2663亩,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4.06%。山区、半山区人口、居民点密度低,这些乡镇居民点用地1.1252万亩,平均每个乡镇1250亩,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2.09%。
独立工矿用地,主要分布于中心城镇周围和公路沿线,以及自然资源丰富独特、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中西部黄土丘陵地区。用地面积最多是花街镇,达1344亩,占全县17.15%,其次是古丽镇,1110亩。
古丽镇位于永康盆地西南部华溪、南溪汇合处,“据崇山而三峰峙其北,襟清流而双溪会其南,县治特立其中,实四面山水之会”(据《永康县志》),三国东吴赤乌八年(245)置县时即为县治所在,1700多年来一直是永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初筑城周1里19步,高1丈8尺,厚1丈5尺。宋嘉定(疑为嘉泰)壬戌(1202)拓之周3里30步,门7。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后,城墙皆夷为平壤,错于民居”(据《永康县志》)。旧城街道呈丁字形。解放时,建成区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50年代末期,开始打破一千多年“既不能南跨华水而筑,又不能北逾山脊而垣”(据《永康县志》)的局限,在城北山脊创建永康机引厂(永康拖拉机厂前身)。80年代初,跨永康江开辟江南新区。接着又东拓西扩,新建永拖路、永富路、建设路、江滨路、南苑路、九铃路等。永康第一百货大楼、新汽车客运站、永康中医院、工人文化宫、邮电大楼、京华大酒店等一批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在长城山背还利用黄土丘陵兴建了连片厂区。1979~1987年全镇新增建筑面积77.5万平方米,城区总面积已达4.5平方公里。
芝英、古山、西溪、四路这些城镇,原为居民聚居区或乡镇所在地。70年代前主要是商品集散地,手工业较为发达。70年代后,以小五金为特色的乡镇工业异军突起。随着乡镇工业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范围急剧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健全,成为工贸综合型城镇。古山、芝英继古丽之后于1990、1991年实现了亿元镇(年工农业总产值)。西溪镇纺配工业非常发达,被誉为永康金三角。四路以绣品为主,成为华东地区绣品棉布交易中心。古山五金市场、大园东废钢铁市场、芝英工业生产资料市场等专业市场,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唐先、石柱、前仓、舟山、清溪、象珠、花街等镇,70年代前基本上无工业,城镇职能主要是一乡(或一区)行政中心和农贸市场。70年代后随着流动人口增多,产品交易日趋活跃,推动了集镇的迅速发展,但工业发展仍比较迟缓,基本上属于农贸综合型的城镇;方岩是旅游服务型城镇,1984年建镇。方岩风景名胜历史悠久,驰名华南华东各省市,在海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建镇后加速了景点建设和交通、宾馆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重修广慈寺、胡公祠,开辟五峰小区,建成刘英烈士陵园等,更加吸引了各方游客,常年游客达80万人次。
农村居民点,解放前人均住房占地约25~30平方米,往往卧室、灶间、畜舍合共一室,居住条件十分落后。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新建一批住房。1982年后,出现建房热,民居结构造型、层次、功能均发生很大变化,居民点内部交通状况也有很大改善。1991年详查,全县农居点占地5.193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地83.31平方米。1981~1988年农村个人建房面积3236亩,年平均增405亩,有的新居高达7层,居民点格局往往四周(新区)新、高,中间(老区)低、旧。
解放前永康工业落后,一些工矿多散布于城区居民点内,独立用地少。解放后在“一五”期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有了发展。“二五”期间建立一大批新厂,但由于盲目上马,有的厂先后下马。现有的国营企业如活塞、仪表、汽车电机、阀门、溶剂等大多是“三五”期间发展起来的,这些厂规模较大,多布点城郊。70年代后,原二轻所属厂矿,因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而市区用地紧张,也纷纷在城郊建造新厂房。80年代乡镇工业大发展,许多新兴厂家在工业城镇周围主要公路沿线选点,从1988年县府批准开发长城山背工业小区为开端,在县主要公路干线近城边黄土丘陵上出现了多个工业小区,加上砖瓦生产和仓储用地大幅度上升,致使独立工矿用地急速增加。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