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六编 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57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编 旅游
分类号:
F592.755
页数:
12
页码:
660-671
摘要:
本编记述了方岩风景名胜区是浙江省永康市的一处丹霞地貌景区,有方岩山、五峰、南岩等八大景点。它不仅有奇峰异石、瀑布洞穴等自然风光,还有宋代名臣胡则的祠堂和南宋永康学派的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关键词:
永康县
旅游
地方旅游业
内容
第一章 风景名胜
第一节 方岩风景名胜区
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康盆地东缘。东至派溪沿主干道以东的山脊线为界,北起派溪、金江龙至岘口,西由岘口、峰岘岭西侧山脊线至麻车口,南以灵山湖南面山脊线为界,区内多为300米以上的高丘地带,属丹霞地貌。石峰林立,四壁陡峭,赤壁丹崖。间有瀑布奔流,奇树突现,景色迷人。
一、方岩山景区
进山门 位于方岩山南麓。三开间长方形亭榭建筑,门额红底金字,上书“浙东第一山”。
长廊 在进山门与罗汉古洞之间,亭廊组合建筑。长60米,宽3.5米,依山取势,逐级上升。1989年新建。长廊对面满谷翠竹,游人在此小憩,仰望方岩,飞桥在峰腰间盘旋,亭台在云雾里隐现,俨如仙山琼阁。
罗汉古洞 在南岩山腰,洞内有观音、罗汉等佛像。相传为正德禅师最早栖身之所。洞西北岩壁下有“蛟龙泉”,泉水甘洌。
方岩山平地拔起,四面如削,高400米,周约3公里,雄伟险峻,形体近方,因名方岩。岩下有两条山道可通山腰,一自岩下街沿山南麓上山,一自寿山坑口沿十八曲上枫树岭头,至“百步峻”下合一。峻上有“步云亭”,画栋飞云,湘帘卷雨,建筑雅致精巧。再上为“飞桥”,乃缘岩架石修成之栈道,长数十米,凌空飞渡,惊险异常。过去由于长年失修,桥断路塌,迭生事故。解放后人民政府屡加修葺。1962年改用钢筋混泥土结构,拓宽至3.5米,步道宽敞,栏围坚固美观。沿飞桥曲折而升,将至顶顿见崔嵬大石,相峙为关,上建楼阁,额曰“天门”。这里坡陡路窄,是唯一入峰之门,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概。
进入天门,地势平衍。过了天王殿,转弯便是“天街”。两旁松柏茂密,翠竹成荫,一批新建的仿古街面建筑鳞次栉比。饮食、香烛、方岩玩具琳琅满目。天街中段山上有一株千年古樟。母樟盘根上生着八九株子樟,俨如儿孙绕膝。街下有池,曰长生塘。广亩许,虽位高山而终年不涸。其旁有井,泉水盈盈,冬暖夏凉。天街尽头便是广慈寺和胡公祠。香客游人终年不断。“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上庙宇遭受严重破坏。1983年以后陆续重建恢复,此外又增添了一批新的建筑物。天门之下陡坡处已增设了分道栏杆。
开山祖师墓 坐落方岩前山,土冢。系唐大中年间广慈寺正德禅师之墓。墓周苍松掩映。
广慈寺 浙东名刹之一。详见《宗教》编。
胡公祠 旧名赫灵庙,祀宋佑顺侯胡公。公讳则,字子正,少时读书方岩,宋端拱二年(989)中进士,曾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以兵部侍郎致仕,卒厝杭州龙井。因他生前曾奏免衢婺二州身丁钱,百姓感德,遂在此立庙奉祀。宋宣和年间,胡则敕封佑顺侯,绍兴年间,加赐庙额曰“赫灵佑顺”,后累加“嘉应福泽灵显极于”八字。淳祐年间,遂进爵为公,更号“显应”,寻加“圣惠”。宝祐初,再加“忠佑”。因此名闻遐迩,进香者络绎不绝。后把胡公像迁于广慈寺中。现胡公祠即建于广慈寺原址,位屏风阁之前。内设胡公座像,台基高1米许,像高5米,重2吨半,形态端庄,安详亲切,慈容可掬。祠宇金字匾额“胡公祠”三大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屏风阁 原为广慈寺后殿,即洞建阁,洞深3米许,广倍余。阁正中塑有一红脸长须的胡公神像。至今香火鼎盛。其西不远,有玉皇殿。
金鼓洞 在方岩后山西北面的石崖上。自裁云亭而下,有羊肠小径,沿崖边约200余步,即至洞。洞不大,钻坐其中,以手捶胸,如鸣金鼓。
千人坑 方岩前后山相接处,两石并起数十丈,中仅一线。宋宣和间方腊义军陈十四部攻占方岩初战失利,有众牺牲于此,遂名“千人坑”。
二、五峰书院景区
寿山门 坐落五峰桥西,三开间,飞檐翘角,是寿山五峰进山门,建于1986年。门两侧护以矮墙,墙内外布满桃林翠竹。
寿山 曾名桃岩、寿岩,俗名寿山坑。在方岩山北。进入坑谷,三面峰岩如削,鸡鸣、桃花、覆釜、瀑布、固厚五峰环列呈胜。或以色名,或以形名,山势峥嵘,气象万千。风雨明晦,别具姿态,春雨过后瀑布悬挂,更是锦上添花。在固厚峰石壁下,离地约10余米处,岩壁腰缩,形成若干深浅不一的大石洞。内建楼阁,支木为梁,不施椽瓦,冬暖夏凉,风雨莫及。洞天福地,环境清幽,古有寿山寺,久废。自宋以来,一直是文人学者读书讲学之地。
五峰书院 据《永康县志》记载,宋淳熙年间朱熹、吕祖谦、陈亮等人曾在此读书讲学。明正德年间学者应典、程文德等在此研讨王阳明“良知”之学,是浙东早期书院之一。当年朱熹在外洞的岩壁朱书“兜率台”三个大字,至今依稀可辨。抗日战争期间,浙江省政府迁来方岩,这里就成为省政府的办公重地。民国31年(1942)5月,省政府迁往云和,书院即成永康简师校址。解放后还在此办过永康师范。
重楼 在兜率台下,原为胡公家庙,系崇祀胡则之所。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省政府迁寿山后,经过改建,省长黄绍竑题匾曰“春帆楼”,并撰联云:“合是神明居兜率,虔将鞠酒荐馨香”。现内设有五峰招待所。重楼之前,丘壑映绿,古树笼烟,鸟啼泉鸣,空谷回音。对望五峰,青紫无言,引人遐想。楼下山脚有“上马石”。顶尖旁削,缝裂为三,故又俗呼“试剑石”。
龙湫瀑 位寿山坑底“羊角天”。有飞泉自瀑布峰直泻而下,虽久晴,滴如玉漏。旁有“湿翠亭”。
一泻春秋 介于五峰书院与重楼之间有玉雪瀑自固厚峰顶凌空喷洒而下,天风偶吹,大者如珠,细者如雾,其味甘美,旧名“天蜜”。诗云:“一望飞天水,飞天喷地来,宫商风送韵,玉雪月侵台,织手由生就,云衣怎剪裁?千寻长碧涧,却似银河栽。”其旁近路侧峭壁间有“石琴”。石理如琴,中间细纹数缕,尤肖弦缦,因名。
万趣园 位桃花、覆釜两峰交接地带。这里石怪、岩险、径幽、瀑美,山林野趣浓郁,趣味万般,因名“万趣”。有桃花珠瀑、枕流亭、浮石洞、云谷洞、泉石膏肓,以及一片石、石蛙等景点。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位鸡鸣峰前,现碑已毁,仅存碑座,正拟恢复。详见《文物》编。
公婆岩 原名石翁山,在寿山之北,与固厚峰相连。登其顶,有石柱高出平台,伟岸挺拔,远望如人,人谓石翁;傍近一峰,稍矮,上有巨石,形如螺髻,人谓石翁妇,合称公婆岩。关于公婆岩,传说甚多。或说石翁夫妇,因膝下无儿,在“斤线潭”养金龟过日子;或曰,因儿子多年不归,登山瞭望,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凝化成石。公婆岩,以其石峰高耸,形貌酷肖而令人瞩目,受人喜爱。自古以来,代有咏歌。山下旧有石翁庙,今废。山上建有电视差转台。
三、十八曲景点
十八曲 位方岩山北麓,介于方岩与寿山之间。这儿山道弯弯,涧水淙淙,红崖对垒,翠竹招风,林海烟云,奇幻百出,因而又有“蓬莱仙境”之美称。主要景点有:
鼠梯云径 位枫树岭头下面,山陡路窄,曲折迂回。沿途两侧山崖上有“惊马”岩与“象鼻”岩。
山危亭 单檐六角亭,1986年建,位鼠梯云径之下,山道转折处。“鼠梯云径日深沉,路入山危近逼人;那信画家善用笔,方圆到此皆无能。”亭之得名以此。亭口有联:“松花近露朝迎日,石猴虔敬暮听钟”。小憩亭中,观览“石钟”、“石鼓”以及“猕猴听钟”诸景,神情酷肖。
飞崖洞 位山危亭南侧山崖上。傍崖倚石,略呈三角形,洞内有摩崖刻石,下有汩汩山泉,游人可穿越而过,直达洞顶。
蓬莱仙境亭 长方形三开间骑路亭,原为山门。附近一带景色极佳,“满谷松涛风似雨,四围山黛月笼烟。”
双涧横秋 有双涧桥及元诗人李草阁诗碑。“双涧桥西五老峰,分明朵朵翠芙蓉”。往西北行便是寿山地界。
万成庙 距双涧桥不远,位鸡鸣峰东南之山腰,林木丰茂,怪石崚嶒。庙原建洞中,已毁,正拟复建。抗日战争初期,浙江省通志馆曾迁徙于此。
四、岩下景区
岩下街 位于方岩山东麓,是历代登岩揽胜的必由之路。街宽2.5~3米,中间为青石板,两侧嵌鹅卵石,路随地形起伏曲伸。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临街之建筑外观大多比较仄陋,里面却十分宽敞恢宏,由正房、两厢和照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院子,宽街沿,大明堂,照墙一侧还栽种花木。整幢房子除外墙用砖或泥建筑外,梁柱、门窗、内墙、楼板等全用木料构造。窗棂、柱拱、檐头、栏杆均饰以精致的花鸟虫鱼雕镂,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尤其是位于街南端岩上村的绍常祠堂,系明朝嘉靖年间礼部尚书程文德家祠。至今保存完整。陈从周教授认为:“如此规模又这样完整的明清建筑,国内已不多见。”在方岩汽车站移至方岩山脚以前,这条小街游人如织,生意兴隆。以经营旅宿为主,到旺季常客满为患。走出小街即到达方岩山南麓。
刘英烈士陵园 详见《文化》编。
五、石鼓寮景点
石鼓寮 处方岩与灵岩之间,与方岩南岩一脉相连。有公路可通西村,下车步行10多分钟即达谷口。寮西侧峭壁横亘绵延,石洞层叠,山口有狮子峰、比翼洞、石钟、石鼓、石葫芦诸胜,其中尤以石钟、石鼓最为引人入胜。东侧一带,山径曲折,松林郁郁,怪石嶙峋,山花野草,绚丽多姿。对岸山腰横栏崖壁间有石笋一根,高可数寻,别具风采。中间谷地,建有后屋水库,碧水粼粼,松风度曲,水光山色,遥相辉映。
欲屋洞 位大寮寿星岩石洞。此洞即宋朱熹欲屋、吕祖谦读书处,今为德清寺址。洞宇宽敞,冬暖夏凉。内壁有塑像。洞顶有壁泉,均匀滴漏,可代时钟。洞之左首,有“东莱书院”遗址。寿星岩东南侧有“背风阁”(或称“飞来石”)。丛竹修篁,景色清幽。
斑鱼潭 位欲屋洞右首,山崖之下。上有双瀑飞流直泻,状如鸳鸯,为“鸳鸯瀑”。潭周巨石纵横错落,名“列坐石”。憩坐其上,观小鱼往来翕忽,别饶情趣。
小寮 在大寮西侧。出大寮水库口西行即是。危崖耸立,瀑泉飞溅,别具情趣。林壑之美,不亚五峰,因有小五峰之称。
六、灵岩山景点
灵岩 方岩南去不远,峨峰耸拔。南西两面濒临灵山湖,北有小溪绕流,枯藤倒挂,景色迷人。山半腰有一天然石洞,长60米,最阔处35米,高4米有奇。南北相通,轩敞如广厦。最奇特的是洞内壁砥平无洼突,俨若神功斧削而成,因名灵岩。福善禅寺(一名福善寺),依洞建筑,风雨莫及。洞内有观音堂、地藏殿、禅房、长廊等。后洞顶岩石上有日月星辰之天然图像。若以木椎击地嗡嗡生响,声震全山。此寺始建于后唐长兴四年(983),初名灵岩寺。洞内冬暖夏凉,虽炎夏三伏,最高气温不超过20℃,向有“不二洞天”、“咫尺西天”之称。洞内旧有“文会堂”,系南宋吏部侍郎少师应孟明所建。少师告老还乡,与朱熹、陈亮、吕祖谦等为友,在此会文讲学。“文会堂”内旧有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传为朱熹所撰。少师卒后葬灵岩山之阳。明初著名学者宋濂尝数游于此,有诗。民国17年(1928),在洞西南添建三层重阁曰“清虚阁”,专供游客观风赏月,吟诗作赋。解放后风物如故,“文化大革命”期间阁与寺俱毁。1984年岩后乡人民政府进行修葺,现福善寺已初步恢复。灵岩之阳,石梁之下有“飞龙井”,井旁古木参天,井泉自石隙中出,泉头喷溢,清凉甘洌,水质极佳,相传昔有龙自此飞去,因以为名。
灵岩附近有许多奇峰怪石,山水之清秀,风景之优美,远非粉墨丹青所能描绘。其间丘、壑、洞、井、泉、瀑,几乎无所不有。山北有伏虎山、竹林寺,并有狮峰、象山、龟山、石田螺以及壁蝎洞、通天洞、仰天洞、合掌崖诸胜。
伏虎山 位于灵岩山北。相传昔有猛虎,夜间出入伤人,一日过此,忽闻寺中钟鼓作响,猛虎聆听和尚诵经,怖而伏此,乃回心向善,后化为石,遂以名山。又以山崖险峻,颇似华山,别名小华山。徐步谷口,只见山色苍黄,烟云缥缈,水声潺潺,林木葱郁,翠竹幽篁,遮天蔽日,穿过竹林,即达竹林寺。
竹林寺 在伏虎山下大石洞中。洞宇高昂宽敞,可容数百人。据《可投应氏宗谱》记载: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有大云禅师来此修行,草创此寺。其后迭有兴废。今寺系1985年重建。内有观音、如来等佛像。洞顶有天生岩层一片,上下透空,人谓“虎舌”,望之俨然。
合掌瀑 距竹林寺百米有百丈飞瀑,名“合掌瀑”。这里两崖壁立如削,形成夹缝,翘首仰望,天仅一线。瀑自崖端直泻而下,其声隆隆震耳,其下流泉汩汩,石径盘纡,凉气袭人。前人吟云:“径狭不见日,午怯衣裳单”。
七、灵山湖
灵山湖 系杨溪水库雅称。湖面屈曲蜿蜒,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湖中浅山小屿众多,两岸奇峰屹立,林木葱茏,清涧流泉,奇洞遍布。灵岩寺、洪福寺、回光洞、仙崖瀑,点缀于天光云影之间。
计划以灵山桥为界,将湖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水面岸线曲折,环境幽静,可以结合疗养区(拟建在大坝下面麻车口一带)作垂钓、划船之用。东部水面广阔,可以开展水上游乐活动。现已有渡船、游艇若干艘,灵山桥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正在筹建充实之中。
石室山 位俞溪头乡之西北,离灵山湖大坝不远,有公路从山脚通过。山皆石壁平地拔起,李溪环流其下,缘岩曲折而上有石洞,东西相通,俨若灵岩,轩豁幽深,可容数百人。旧有寺,曰洪福,始建于唐会昌五年(845)。洞内有一石柱,又有一巨石,其形似灶,石室山之得名以此。傍有石井,水甚清冽,以烹茶,味甚甘美。石洞之外,茂林修竹,曲径小亭,平桥流水,风景甚佳。其傍有岩,曰仙岩。飞瀑泻出石壁间,当雨后水盛时喷薄如春雷。又有郭公岩、鸟峰岩、阴圣岩、羊角洞等,皆峭拔危诡。
仙岩瀑 位于古竹畈村西,隔灵山湖相望。削崖如屏,高数十丈,阔百米,雨季,排瀑轰鸣。瀑下苍松参天,怪石峋嶙,流水淙淙,令人流连忘返。
第二节 其他风景名胜
五指岩 位于县之东北,远望五峰插天,若人伸手探云,山半岩石呈赤白色,状类桃花,又名“桃岩”。上有洞可容数百人,宋儒吕皓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尝作《云溪逸叟传》以见志。晚年自荆南隐居于此,人称“云溪先生”,岩顶有小洞曰“栖真”,四周有诸名山相附,其南为密浦山,有密浦寺(曾名九龙观)。旁有龙池和蝾螈栖府,今已辟为旅游区。
龙窟山 位于密浦山之南,属桥下乡境,山麓为南宋状元陈龙川故居。龙川曾在此地建有燕坐、舫斋及抱膝诸亭,叶适、陈傅良等有诗。山中有寺,曰“普明寺”,其阳有“小崆峒”,四面如削,中有澄潭,东有石洞半亩许,亦陈龙川游息之地。山上有“龙川书院”遗址。解放后,因修建太平水库,遗址现已不存。太平水库大坝西南马铺山(一名卧龙山)麓,为状元陈亮墓道所在地。
九泄山 在龙窟山之北,与东阳交界,自麓至顶,有潭凡九,相传皆龙所常栖也。有“九泄泻滩”之景。
魁山岩 在灵山湖大坝之西北侧。西望似魁星舞笔,北望如坐狮,有交椅山踞两岩之中。岩顶,建有魁山庙,岩下为经堂。经堂南侧为元代著名学者闻人梦吉、唐以仁、诗人李草阁(晔)三先生避元蒙之乱寓居处。后人在此建祠,名曰三贤祠,祠内石柱上撰有楹联:“三贤自昔留芳躅,多士而今爇瓣香。”
冠岩 位于石柱镇西南,属新店乡。岩高数十丈,石洞排列,风景幽美。石皆由乌岩结成方体,酷似石狮,故又名狮子山。北向横列,其中有两洞穹窿豁达,深阔各十数丈,中为神像以祀汉文帝、武帝及武平乡乡主。又于两洞前各建回廊十余间。四周诸小山形色皆与此岩一体,俗呼“十八狮”。
松石亭 在县城东北隅延真观前。旧传马自然“指松化石”处,有松石根一段,大可合抱,高四尺许。细视之,隐隐见松之纹节。石四围,环有浅水,四时不涸。凡游赏至此者,或默以手触石,石磊磊有声,然欲复挽之,石乃牢不可动。清道光间知县廖重机始于其上建亭。咸丰末毁于兵。光绪十一年(1885),胡凤丹续建,并题匾以志其缘起。现亭匾俱废。
卧云楼 在梅陇村(现属桥下乡),离城约22公里。据吕审言《卧云处士传》记载:永康陈世恭筑楼于梅山之麓,名曰“卧云”,遂因以为号。世恭少豪爽,游东阳鹿皮子陈樵之门,为鹿皮子所赏识,及长,又游虎林(又称武林,即今杭州),遇李草阁于西湖,遂雇舟同载以归,授馆于卧云楼西,彼此饮酒赋诗于楼上,先后二十年。一时文人学士,莫不颉其事,各为诗歌以记之,而以陈樵《卧云楼记》、李草阁《卧云楼赋》为最著。
黄花涧 在金城坑。华釜、栖霞两山山夹处,有水自涧出。水清,终年不涸。明嘉靖间云南布政司右参政朱方致仕归居屏山,沿崖种菊,则以黄花名其涧,日以吟咏自娱,十有五年,足迹不至城府。怡然终老,至今民间犹能忆颂,朱方有诗。
龟潭庄 宋林枢密大中之别墅,在县城之东,约1公里,濒南溪之西侧。有石壁峭出,其中一巨石蜿蜒入潭,浮出水面,形体似龟,因名为“龟潭”。大中归里后,觅地筑园龟潭之上,曰“龟潭庄”。客至必摘杞菊,取溪鱼,觞酒赋诗,时事一不挂口,悠游林泉,自得其乐,先后十余年。龟潭庄,因世事沧桑,早已不存,惟一泓溪水,仍昼夜绕潭潆流,令人缅怀。五云叶通尝作《龟潭庄记》,清王环有诗。
历山 位于县境之西南,与缙云交界。山高854.8米,周围20公里,其上员峰屹立。状如覆釜,俗名“乌龟拜锅”。“顶有潭,广三亩许,深可二丈余,俗名龙皇塘”。山腰下有石池3处,其水澄清,亢旱不涸,又有田,乡人称为舜田,有井称舜井。有祠曰舜祠或称舜帝庙,今废。据《一统志》记载:“舜耕历山”,因其名之偶同与其形之适肖,盖感于舜帝盛德难忘,故有循流溯源之思,非谬为牵强附会。
绝尘山 又名东溪山,位于县境南部。四面峭壁,拔地而起,石峰丛列。入山仅一径可通。入口有两石对峙,称“天门”。山顶土地平旷,四周山峰环列,俨如城廓,真绝尘之奥区也。故名绝尘山。
第二章 旅游设施及其他
第一节 旅宿饮食
一、旅宿
北宋建隆年间(960~962),大悲寺日渐热闹,香客均寄寓于岩顶僧房,需人接待,寺僧曾达500余人,分天、里、地、外、乾、财、宝、致8房,戒律森严,服务周到,有条不紊。此后代有兴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岩下街马大和、高永兴、程义丰等旅馆相继开张。清光绪年间(1875~1908),僧房衰败,寺僧相率而去,自此香客寓居岩下街。民国期间旅社,岩下街有程国昌、程洪昌、程隆昌、程仁昌、程振兴、程大昌、程同昌、程成昌、程乾昌、程宝昌、程顺昌(信记)、程顺兴、程兴昌、程永成、老隆兴、程源源等20多家;方岩山顶有玉华楼、千金楼、三星店、三面楼、胡芦招牌、三门楼、狮子楼、天门头等10多家。其中程仁昌规模最大,有72间房间,250个床位,接客伙计七八十人,往上海、杭州、诸暨、宁波、温州、遂昌、嵊县、新昌、天台,金华等地接客。香客多半宿一夜,一宿二餐,数夜的有东阳为二日客,义乌为三日客,嵊县为四日客。新到旅社先以糖茶、索面(长寿面)迎客,晚间有桂圆、莲子汤等小吃招待并有小唱班助兴。新唱的大都是婺剧《百寿图》、《龙虎斗》、《张太师回朝》等戏。外省外县旅客,由伙计为向导上方岩山。
解放初,旅馆曾一度停业。1951年,新仁昌、老仁昌、新振兴、老振兴、应宝兴等5家旅社申请开业。1957年4月,旅社合营,总称为公私合营方岩旅馆。1978年后,新开辟岩下街公路,旅社、饮食店、京货店等店户在公路两旁相继开设。1987年,有镇办招待所4家,旅社1家,集体办旅社2家,个体经营宿店41家,共有床位1310张,总住宿床位中个体办的占61.07%,全年平均床位利用率为40%,高峰期利用率为200%(两人一铺)。
二、饮食
招待所、旅社均能供应膳食,也能举办集体客或参加会议筵席,入餐座位数百个。个体经营宿店,一般下层是饮食店,上层为旅舍。全镇有饮食店三、四十家。小吃摊方岩顶有14家,岩下街有20多家。多经营肉麦饼、馄饨、豆腐圆、豆腐花、油条、大饼、牛肉等食物。其中肉麦饼、豆腐圆是当地的风味小吃。
第二节 方岩货
民国时期岩下街有商店100余家,方岩山顶有商店20多家,多经营京货、杂货。而今方岩镇区共有集体或个体办零售商店280多家,摊位70余个。这些商店和摊位除经营食品外,主要经营旅游工艺品,俗称方岩货。方岩货多出自当地能工巧匠之手。仅方岩镇从事旅游工艺品制作的匠户多达200余家,产品主要有各种儿童玩具、多色鲜艳的方岩纸花和美观大方的花伞。凡到方岩的游客,都习惯买点方岩货作纪念。
儿童玩具 种类繁多,取材于竹木的有:竹箫、喇叭哨、节节龙等。竹箫,有5孔、木簧、直吹。3岁幼儿亦能吹出音来。喇叭哨,竹口、箬簧、木身、声音粗犷。节节龙,由一节节2厘米及至3厘米长的小竹节串成,造型美观,活动灵活,摇头摆尾,栩栩如生。泥制的有:声响微妙的皮老虎,会啼会叫的小雄鸡,会跳会鸣的田鸡、山麻雀,会走会吼的狮子、老虎,会动,又能吹出声音的小鸟、小鱼等等。五金制的有:维妙维肖的雄鸡相啄、小铜锣、小钗钹、小响铃、白铁哨、小刀等。木制的有:轻巧雅观的小腰尺、小宝剑、小面桶、小葫芦等。碎布做的有:会敲锣打鼓、表演杂技的布娃娃。近年来又增加了塑料玩具和机电玩具。如塑料大刀、宝剑、洋娃娃、响铃、小动物、小汽车、小飞机等。这些玩具灵巧生趣,逗人喜爱,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富有乡土气息,小孩一拿上手,就玩不释手。
方岩纸花 清代乾隆年间制作已盛。品种有茶花、牡丹、菊花、月季、蔷薇、杜鹃、芙蓉、紫罗兰等,色泽鲜艳,光彩夺目,在方岩山脚街上聚成花市,成为“花的长廊”。游客到此都要买几束。妇女插于头上,男人握在手中,畲族同胞特别喜爱。从方岩山下来的畲族妇女,个个满头是花。骑自行车的旅游者,都将纸花插在把手上,以示到过方岩。近年来,纸花制作姑娘还三五结伴赴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边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制花开店或传授制作工艺,颇受欢迎。
花伞 有童伞、折伞、油纸花伞、舞蹈伞等,花色多样,品种齐全,美观大方,携带方便。
第三节 交通
民国及民国以前,香客、游客多靠步行,也有坐轿、坐木制独轮车者。永康、东阳、义乌、诸暨等地各设有轿行,专为方岩接送游客。民国23年(1934),方岩公路竣工后,有班车直通。27年浙江省政府迁驻方岩,修通橙麓至寿山坑公路。1969年方岩至新楼公路建成。1985年新楼至舟山公路通车,接金华至临海、椒江省道于舟山。1987年,杭温公路世雅至方岩支线拓宽至13.2米,铺设水泥路面。方岩对外开放后,来往班车逐年增加。1987年由方岩发出的定时班车有到杭州、金华、义乌、东阳、永康等地10个班次,永康至新楼、舟山每日有6个班次汽车经过方岩。旅游旺季增加通往丽水、温州、杭州、金华、武义、兰溪、建德、遂昌、松阳、嵊县、诸暨、奉化、宁海、象山、天台、临海、缙云等地的定时班车或专车。高峰期,日进汽车100余班次。镇内还新建停车场3处。外县外省去方岩游览,公路可通过县城或世雅站中转;铁路可在杭州、金华、义乌转汽车直达方岩。
第四节 传统庙会活动
方岩一带喜闹灯会,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三最热闹。主要有龙灯、板桥灯、花灯、舞狮等,尤以花灯为最,每逢佳节,数以千计的花灯队由鼓乐开道巡游各村,并上方岩山朝殿戏舞。
胡则在世,曾倡导打罗汉,习武练拳。世代相沿,发展成为民间传统活动。每年农历八九月间,永康各村乡民择少壮者组织罗汉班,聚集成会,称曰迎案,县内有百余村镇轮流上方岩,尤以农历八月十三和九月初九为最盛。以武术表演打罗汉为主,并辅以十八蝴蝶、十八狐狸、三十六行、讨饭莲花、踩高跷、台阁、荷花芯、哑口背疯、大面姑娘、九串珠、小唱班等文艺表演。1985年八月十三日,上岩罗汉10多班,加游客达数万余众,人满为患。1986年后,对迎案罗汉班上岩已适当控制。
凡上方岩香客,旧时多组成岩会(胡公会),每会成员8~10户,会友上岩拜胡公之膳宿、祭品由各户按年轮流负担。某年如遇有会友喜庆,增奉公鸡、壮鹅等祭品。岩会会友,每年定期结队上岩,下岩后共享聚餐。此俗解放前极盛,邻县多有仿照。
方岩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高峰期与传统的庙会活动息息相关。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