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4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防疫
分类号:
R199.55
页数:
4
页码:
635-6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卫生防疫事业,传染病防治、皮肤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
永康县
卫生保健
防疫
内容
民国时期,卫生防疫由县警察局管理。民国36年(1947)配有3名卫生警察。在街巷设有36只垃圾箱。县卫生院负责预防接种。
建国后,县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股,担负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5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主要防疫设备有显微镜8台、分光光度计3台、电泳仪2台、粉尘采样器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防疫车1辆。1987年有工作人员47人,连同区乡卫生院专职卫生防疫医师、厂矿学校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县区乡三级卫生防疫网。
一、传染病防治
旧社会传染病猖獗,称之为“发瘟病”。清同治二年(1863),夏秋疫,染者多死。民国6年发瘟病,下里溪村死亡70余人。姓傅村傅金福一家7天死5人。29年天花、脑膜炎流行,病死者颇多。31年花街、杨坑一带麻疹流行,死亡36人。34年荆州、后吴一带瘟疫,死亡百人。同年疟疾暴发性流行,在高峰期枫林村每天死4人。36年赤痢、疟疾、天花、回归热、脑膜炎、霍乱等仍有流行。1950年象瑚里村天花流行,死亡20人。1953年全县的瘟疫发病率仍高达78.41/10万。1963年以来棠溪乡陆续发现恙虫病病人近百例。1966年雅湖和桥下发现钩端螺旋体病例,1970年发病1368例,死3人,发病率为364.90/10万。1972年11月西溪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1981年有病例68人,死亡4人。1984年发病241例。细菌性痢疾俗称“放癪”,有“红癪、白癪”之分。流行性感冒年有发生,1972~1974年曾形成暴发性流行。
建国以来,查明县内较流行的传染病计21种。经预防接种,积极治疗,控制传染源等措施,1950年,消灭了霍乱。此后,鼠疫、天花、白喉、麻疹、猩红热、炭疽、伤寒、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等传染病先后得到有效控制。1959年首次建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1978年全县有病例1361例。此后由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医疗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等措施,控制了交叉感染。对散发流行危害儿童的脊髓灰质炎,1963年起全县儿童全程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共1112万人次。1983年后又实行按月预防接种,1984年后已无病例报告。1952年开始注射小儿百日咳菌苗16万人次。近年来又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苗82万人次,小儿百日咳发病率从1973年的333.312/10万下降到1985年的6.7/10万。因家犬咬伤引起的狂犬病,1978年引起重视。一面捕杀家犬,以减少发病机遇;一面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至1985年,全县累计注射狂犬疫苗1332人,除1例因接受注射时间过迟无效外,其余均未发狂犬病。
二、皮肤病防治
麻风病 民国年间,时有发现。建国后,发现病人,立即由政府提供伙食送往麻风病院免费隔离治疗。1973年8月,通过普查,尚有42例(其中结核样型22例、瘤型19例、界限类1例),波及12个乡32个村。1987年止,累计病人70人,现症病人10人。
头癣病 在农村散发性存在。1975~1980年进行线索性普查,确诊黄癣病人34名,白癣病人18名,现已全部治愈。
疥疮 解放前非常普遍,60年代基本消灭,70年代复发。1979年普查,尚有1.57万例。经采用灰黄霉素口服和硫黄软膏、碘酒外用治疗后,基本治愈。从此建立年普查制度,对查出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
三、地方病防治
血吸虫病 俗称“鼓胀病”,有“一年黄胖,二年鼓胀,三年见阎王”之说。县内主要流行于大屋、前仓、长城、桥下、四路、城关等4乡2镇。民国时期四路镇螺丝山下的门口自然村,原有近百户烟灶,因血吸虫病肆虐竟成废村。幸存的水火、阿叨父子两人也于1949年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
1956年1月,中共永康县委“血防”专业组成立,3月先在城关镇民主村查出钉螺,从此开展一年二度的钉螺普查。1958年后陆续开展灭螺,采用降水、土埋、茶子饼、五氯酚钠毒杀等方法,屡查屡灭。1984年前仓光瑶有点状残存钉螺,四路西坞村偶发有钉螺面积220平方米,当年查灭。1985年底全县累计查有钉螺面积150.27万平方米。
在查灭钉螺的同时,全县开展查病治病。1956年对122626人进行血吸虫成虫抗原皮试,查出一批阳性患者,并以粪检等办法查出血吸虫病人,采用酒石酸锑钾7天疗法。1965年后采用锑剂20天疗法。70年代后采用锑273口服片,呋喃丙胺加敌百虫肛栓,副品红口服片等药物治疗。对晚期病人加以切脾手术治疗。至1979年底全县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74人,累计治疗354例(部分患者有再次治疗)。多数恢复了健康。
钩虫病 俗称“黄胖病”。是县内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农民感染为多。1956年普查8663人,竟有病人2477人。1958年采用四氯乙烯等药物为138399名患者突击治疗。1960年进行钩虫病普查15300人,阳性率为18.3%。1978~1980年全县开展钩虫病普查普治,共查229039人,阳性病人80174人,感染率35%,普查后采用噻嘧啶进行免费普治。
肺吸虫病 散发于县内永祥、八字墙、柏岩、棠溪、新楼等有川卷螺生存地区。1979~1983年进行肺吸虫病调查,在上述地区采用1:2000肺吸虫抗原皮试3525人,阳性774人,阳性率21.96%。经胸透、拍X光片确诊或痰液镜检,查虫卵等办法,发现病人多例,对确诊者采用比喹酮二天疗法。
丝虫病 俗称“大脚疯”、“大脚钵”。县内流行呈散发状。1955~1956年间,在八字墙、花街、邑南等乡查出阳性病人75人,均采用海群生药物治
疗。1958~1960年间,又查治过多次。1983年在8个乡12个自然村镜检7617人,全部阴性,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 俗称“大咙喉”。1984年5月,以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十分之一人口进行地甲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40个乡(镇)中的82个村,计48250人。发病率:地处平原的13个乡为9.46%,地处丘陵的15个乡为14.42%,而地处山区的12个乡则高达19.60%,其中舟山乡患病率最高,达30.95%。1985年全县开展地甲病普查普治。共查365952人。受检率97.4%,查出地甲病患者70398人,患病率19.24%。随后采用碘酒胶丸等药物普治。1986年后在食盐中加碘作为防治措施,全县先后实行碘盐供应。
地方性氟中毒 1984年全县进行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共采水样103个(其中自来水9个,井水92个,塘、溪水各1个),经检验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lmg/L的有12个水样。其中花街乡塘头应村、崇道乡麻车头村氟含量超过5mg/L,金川乡大江畈村下安自然村氟含量为8mg/L,超过国家标准7倍。同年,全县开展氟中毒情况调查,从41个乡镇8~15岁的86045人中,查出氟斑牙病人5569人,患病率为6.47%。病人多数分布在13个乡镇的60个自然村,以烈桥乡为严重病区。近年来,不少乡、村已进行饮水改良,降低氟含量。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